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鹿洞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指的是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庐山的东南面,有一座形势险峻的大山,因为山顶分成了五个并列的山峰,仰望的时候像是五位席地而坐的老翁,所以人们把这座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

五老峰的南麓,有一片古老的森林,森林中掩映着一片古建筑群落。这里,就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

关于书院名称的由来,有个传奇的说法: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李渤在这里隐居读书。他养了一头白鹿,这头白鹿非常通人性,常常跟在李渤身边,甚至能独自到县城里为李渤购买纸张笔墨和生活用品,这一让人惊异的现象使山民们对李渤充满了敬畏,并尊称他为“白鹿先生”“白鹿山人”。再加上书院所在的位置是个河谷小盆地,中间低洼四周隆起,像个朝天的洞穴,因此被命名为“白鹿洞”。李渤做官后,就在白鹿洞兴建亭台楼阁,种植花木,使这里成了一处名胜,吸引了四方文人学子的到来。

五老峰

晚唐时,颜真卿的后代子孙颜翊率领子侄在白鹿洞讲授经典,他们应该算是白鹿洞最早的老师。

在五代南唐时,白鹿洞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今天我们说的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但是国学原本指的是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是由中央及官府办理的学校。也就是说,庐山国学是一所与国子监相似的高级学府。

北宋初年,江州的地方人士在南唐庐山国学的旧址上建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由此开始,但是不久书院就被废了。直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开始扬名。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还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宗旨和规章制度。自此,白鹿洞书院成了宋末至清初数百年间,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白鹿洞书院”

掩映在高大树木间的白鹿洞书院

1000年前的白鹿洞书院就像我们今天的大学。不同的是,当时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学习,教室只在讲学或者辩论的时候开放。

整个白鹿洞书院的占地面积近3000亩,但建筑只占很小的比例,90%以上的区域都是山林。这些山林是书院延伸的课堂。老师时常带领学生,走入山林,于山环水抱中进行讲学。

在山水之间治学冶游,物我两忘,一向是中国文人理想的生活方式。因此,满足了中国文人精神追求的白鹿洞书院,历来都是学子们向往的地方,并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誉。

白鹿洞书院是一座建筑和山林组合而成的学府

知识漫游
中国古代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的教育组织形式,有别于官学。最初,书院是唐代一种官方机构,主要从事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的工作,供朝廷咨询,与宫廷图书馆的性质很相似。

唐朝末年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到山林中读书,逐渐形成了集藏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组织形式。到宋朝时,形成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等。到清朝末年,随着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慢慢演变成学堂,直至废止。书院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很多书院是由名师大儒聚集学子讲学发展而来的。名师大儒研究或传播自己的学术研究心得和成果,学生们慕名师而来,跟随老师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形成了学术研究与读书讲学为一体的独特教学方式。

书院的特点是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行,不以应试获取功名为目的。师生大多醉心学术,反对追名逐利,淡泊仕途,超然于世外。

竖立在白鹿洞书院中的朱熹雕像是今人对他的纪念 zetD5cc+9+1EnSk0z1txSvHgk3u+YVXdizSqeFMB6lpKh8mmjuF7S9/aYSrkq0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