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营国之路:走向辉煌的中国都城史

都邑发展的过程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紧密相关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心聚落,已经进入了社会复杂化阶段。从聚落形态的角度来看,这些城邑都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江南水乡就是水城,以壕为主。到了黄河中下游,黄土发育的地方,就用夯土来建城。再往北一点,河套和晋陕高原地区石头漫山遍野,就用石头来砌城。

前大都时代之水城、土城和石城

我们一一来看看广域王权国家及其大都产生之前的聚落形态。第一种类型是水城,比如湖南澧县城头山,距今6000多年,是东亚大陆早期的城邑之一。水乡的环境使它保存得比较好,现在这个地方还是水田、水塘,从卫星影像上就能看出来,这在中原地区是不可想象的。中原腹地古今都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晚期破坏严重,地表改变得比较厉害。而城头山这样的地方曾经是聚落,后来成了农田,所以保存得比较好。

更为著名的良渚,是浙江杭州郊区的一座古城,是那个时代较大的城址之一,也是水城,甚至城里面都是水。城墙宽60米以上,上面还有房子。高地在江南水乡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用来居住的场所和墓葬都建在人工堆砌的土台上,所以江南的城绝大部分是用来防水的,防人的功能非常弱,因为只有40多度的坡度,如果没有壕,人完全可以爬进去,和中原的城不是一个概念。二里头之前的东亚大陆可以叫作前中国时代,那个时候从意识形态来说,没有共同的认知,每个群团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意识形态不一致,聚落形态也不一致,用的锅碗瓢盆更不一致。

第二种类型是土城,分布于以中原为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夯土特别发达。只要去过农村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大棚矮墙都是夯土筑的,两边板子一夹,中间夯土。甚至福建的土楼都是夯土建的,那是客家人建的,而客家人是从中原过去的。现在中原已经不那么盖房子了。

举个版筑土城的例子。河南新密古城寨保存得很好,原因是它远离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城市最为严重,也就是“活人跟死人争地”,只要是推土机没到过的地方,文化遗产就保存得比较好。从卫星影像上能看到河、方方正正的城,一开始人们不敢相信这是4000多年前龙山时代的城,认为它是西周的小国郐国故城。现在城墙最高的地方距离地面16.5米,有5层楼那么高。当时的版筑技术还比较原始,属于小版筑,一两米一个板块,就像搭积木一样。底层积木搭得多一点,7块,错缝6块,再上面5块,这样使城墙立起来。这就是小版筑。战国时期就用大版筑了,整个城墙两边是夹板,中间是夯土。

第三种类型是石城,比如陕北的神木石峁,它的面积是新石器时代最大的,有400多万平方米。它具有陕北特有的地形地貌,到现在这个地方还是农牧结合部。大量的外来因素通过它传到中原,当然它也吸收了中原腹地的很多因素,成为沟通内亚与中原的纽带和桥梁。

神木石峁遗址

前面介绍的几座城址,除了城头山之外,很多中国学者都认为它们是都城了,但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一个核心,所以它们至多是区域性的政治中心,至于是不是都城,学界还有不同的意见。无论如何,它们是大都无城时代的序曲。

到了二里头、郑州商城和殷墟时期,就明确地形成了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大都邑,而“大都无城”是都邑发展的主流。下面我们看看二里头之后的都城发展。

大都无城时代之西周

到了这个部分,历史从最早的中国延伸到了西周。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三处大的都邑性聚落——周原、丰镐和洛邑。

作为西周的政治性都城,这三处大的都邑完全是大都无城的。最近在周原又发现了一座小城,90万平方米,处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都邑遗址群里,颇为狭小,里面没有发现王族的遗存,就是围起一些祭祀性的重要建筑而已。周原的贵族建筑是封闭型的建筑,具有四合院性质,中轴对称,建筑形式比二里头到殷墟时期略复杂。再看丰镐遗址,就是丰京和镐京,已确认整个都邑加起来有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基本上是建在一个突出的高岭上,向外是一些洼地,甚至有大面积的水域,所以外面没有城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很为西周洛邑遗憾,洛阳历来以“五都荟洛”著称,其实从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到隋唐洛阳城,一共有七都,其中重要的一都就是西周洛邑,但由于它没有城墙,所以没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我还是很看重西周洛邑的,它体现了大都无城时代的雄阔。汉魏故城、白马寺一带都有西周的遗存。而洛阳邙山前面的瀍河两岸、洛阳老城一带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发现了丰富的西周时代遗存,包括铸铜作坊,还有殷人即殷遗民的墓。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的建立,都是落后的人群依靠武力占据中原,但是文化上又被战败者同化。比如周人一开始在铸铜技术方面肯定不如大邑商的商人,所以高度发达的殷墟作坊的工人,绝对是周人战胜之后首先要保留的。这些工人就像核武器专家一样,是国宝级的人物,将他们整群迁过来,为新王朝服务。

大都无城时代之东周

之后是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高峰阶段,我们称它为原典化的时代。从二里头时代到西周时代,人的思想没法落实在文字上,那个时候文字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到了东周时期,文化才逐渐普及,人的思想才见于诸子百家的文献。

春秋时期根本没有大一统的观念。比如孔子是鲁国人,他到过很多国家,那就算是出过国,见过世面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非常惨烈,那时西周王朝已经衰落了,各诸侯国已经崛起,但还没有完全城郭并立。侯马晋都新田就没有郭城,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只有一些小城,偏大的可能是晋公所居之城,其他小城是大夫城。那个时候还没有王,还是贵族共和,还没有发展到绝对的专制。

再来看看曲阜鲁城,10平方公里的范围,偏于方正,很自然让人联想到理想城市的规划《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有人就认为曲阜鲁城是其蓝本。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只要用动态解读的方法捋一捋,我们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邑的布局是有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摒弃“总平面图式”的研究思路。一座城在几百年时间内,从一开始到最后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规划。关于《考工记》,有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有人认为曾经经过汉儒的改篡。之所以认为它们有关联,就是因为鲁城方方正正,而且从西周初年就建城了,历经整个两周时代而格局没变。但是,经过解构,我发现鲁城在西周时期完全没有城墙,文化遗存只分布在西北部。春秋时期应该开始有城圈了,中间可能有宫城。到了战国时期,开始有了西南隔城。进入汉代,延续使用这座小城,大城则根本不能用了,因为不合规制,最后废弃郡国变成了县制。

我们再看看洛阳东周王城。最新的研究显示,春秋时期的东周王城还没有筑城,同处一个墓区的春秋大墓和车马坑在战国城墙的两侧都发现了,说明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城墙,到了战国时期才隔断贵族墓地,出现了城圈。

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城郭布局基本上是内城外郭,但很多没有外郭城,有外郭城的大体是回字形结构。而到了战国时期,内城(宫城)统统移到大郭的旁边或外面,那是社会矛盾急剧复杂化的反映,包括贵族和国人之间的矛盾、国家之间的矛盾,前者的矛盾可能比后者还大,所以必须加强内城(宫城)的区隔和防御。

还有一个例子是郑韩故城。它最初是郑国故城,战国时期,韩国把郑国灭了,就把首都迁到这里来了。郑国本来在这里只有一个城圈,在中轴线上建有太庙、社稷、宫殿区等,像编钟这类祭祀性的东西都出土于中轴线附近。但韩国有意在这里新建了一道隔墙,把冶铁等层次不高的作坊安排在这里,还把夭折的小孩、凶死者埋在这里,也就是说,你哪个地方重要,我就扰乱哪个地方。春秋时期还很“迂腐”,战争是象征性的,对方渡河渡到一半就不开战。到了战国时期,完全不讲礼仪,以彻底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比如长平之战一下坑杀40万人。

另外一个例子是秦都雍城,不太讲内城外郭,甚至出现具有秦国特色的“非城郭制”这样一种形态。

大都无城时代之秦汉

再往后进入秦汉时期,关中的长安这个地方是特别具有代表性和值得注意的,西周的丰京和镐京、秦的都邑咸阳、汉的长安城都在这一区域。

先看看秦国的都城咸阳,我们发掘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找到外郭城的痕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不可能有外郭城了。文献记载曾经两次有狼群进入秦咸阳城里,狼群如果能进去,恐怕没有严丝合缝的城墙防守。而且秦在战国时期根本不用防守,整个气势是以宇宙为天下的,东大门已经到了碣石宫,到了北戴河附近。咸阳北坂上有非常大的宫区,仿照六国宫殿的大型建筑在考古学上都被证实了,但就是没有大城圈。

再往后看看汉长安城。我在《大都无城》一书中先概括地讲魏晋以降的礼仪性城郭,再谈汉长安城,然后再往回倒叙到二里头。为什么呢?因为长安城是解读大都无城的关键。两个著名学者——古史学家杨宽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刘庆柱先生——有过多轮学术论战。杨宽先生认为我们所发现的汉长安城城圈只是内城,因为城外还有大量的遗迹,构成首都圈的概念,有帝国之都的气势。而刘庆柱先生则认为汉长安城就是郭城,就是城圈。其实不少宫室苑囿比如建章宫和上林苑都在城外,城外还有居民区和市场,以漕渠以内为郭区,构成了一个大的首都圈,这才是帝都的气势。我同意杨宽先生的观点。

关于汉长安城的中轴线,有人认为是南北向的,也有人认为是东西向的,实际上大都是在总平面图上融入了当代人的想象。考古所的青年学者刘瑞先生认为最初应该是东西向的,到后来由于西汉晚期的体制改革、制度改革,扭成了南北向,有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是动态解读的理念。

回过头来看,从二里头到洹北城、殷墟以及西周的丰镐、周原、洛邑,再到春秋时期的若干都城,都没有外郭城,只有二里岗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城郭齐备,只有战国时期盛行城郭并立的“两城制”。秦咸阳、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也都没有外郭城。再往后就是另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了。东汉时期只有内城,包括郭区,外郭城没有城圈,我们称其为“郭区”。宫城加上郭区构成了大都无城时代都邑的主流。东汉时期,南宫和北宫占据了内城的大部分,没有城市中轴线。到了曹魏和西晋时期,南宫废了,北宫宫殿偏北,从宫城正门到郭城正门有了一条大中轴线。这才形成了全城大中轴线。

后大都无城时代

北魏洛阳城出现了明确的城市大中轴线,这是后大都无城时代的典范。这一时代有三个标志:第一,城郭齐备;第二,纵贯全城的大中轴线出现;第三,严格意义上的里坊制度出现。所以,大都有城、城郭齐备以及大中轴线和里坊制度构成了后大都无城时代都邑规划的主流。我们可以看到,北魏洛阳城寺庙林立,城郭并立,方方正正的里坊开始出现了。在关中地区,从汉长安城3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到隋唐长安城8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有一个明确的都邑演变发达的过程。日本的一些都邑和里坊制度,都是从洛阳或长安学去的。

后大都无城时代的三个要素,北宋的汴京城也具备。此前的唐长安城一到晚上就是死城,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里坊壁垒森严。到了唐晚期和五代时期,就开始冲破限制和束缚。到了北宋,城市生活就开始兴旺发达了。元大都更是这样,里坊变成胡同,这是北方少数族群来了之后的一种改革,但城郭形态还是比较清楚的。

明清北京城的布局是大家熟悉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从邦国时代的“满天星斗”,到王国时代的大都无城,到帝国时代的初期延续大都无城,到汉代以后开始无邑不城,社会组织——国家由多变少,直至秦汉一统,而城市中心越来越大,一直到后来帝都出现。中国古代都邑的变化历程大体上就是这样。 C9KYZ/B9RwXgQU1Bd9ByYXZJeJr80Blhqp3+rR3CDhAf/HlgpPjTxKF01gnUVc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