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蒙古的崛起

游牧民族的特点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上曾经存在过很多游牧民族,蒙古是最后一个。

通常来说,游牧民族有三个特点:第一,生产方式是畜牧加狩猎,基本没有农业。第二,有较强的流动性。非定居,不盖房子,不建城,畜牧业属于游牧。第三,饲养的牲畜主要有马、羊、牛,其中羊是数量最多的,马是最重要的。

古代游牧民族都具有这些特点,但蒙古体现得最突出。理解这些特点对于把握游牧民族王朝的特征很有帮助。

早期草原局势及成吉思汗的出身

12世纪后半叶,统治中国北方的是金朝,它从东北崛起以后,一下就扎到了中原,灭掉了北宋,而没有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控制、经营北方草原,所以北方草原比较混乱。当时北方草原上大概有十几个部落集团,蒙古只是其中一个二流集团,位于今天蒙古国中心偏东一点的位置。

成吉思汗

据史料记载,草原上各部落集团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拿蒙古来说,它实际上分成两大部分,核心部分叫尼伦蒙古,外围部分叫迭列列斤蒙古。尼伦蒙古又分出好多个部落,部落又分出氏族,氏族又分出家族,结构非常复杂。成吉思汗出自尼伦蒙古的一个核心部落——乞颜部,他的家族叫作乞颜·孛儿只斤氏家族。成吉思汗并不是一个普通牧民,他是一个核心部落重要家族的贵族,这和他后来的创业有很大关系。

成吉思汗,本名叫铁木真,“成吉思汗”是他即位以后草原贵族给他上的一个尊号。“成吉思汗”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些不同的说法,过去认为是海洋或天命之意。成吉思汗的这个家族在蒙古部落集团内部居于核心地位,成吉思汗的曾祖父,还有其祖父的兄弟,都做过蒙古集团的首领。成吉思汗的父亲虽然没有做首领,但也是一个重要的贵族。那时,蒙古集团处于分裂状态,内部不止一个核心部落,大家都要争夺领导权。成吉思汗有五个弟弟和五个儿子,五个弟弟中有三个是同母弟,两个是异母弟;五个儿子中有四个是正妻所生。

坎坷的创业经历

大约公元1170年,成吉思汗虚岁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突然去世,是被一个敌对部落的人给毒死的。成吉思汗的父亲一死,蒙古集团内的其他贵族就把他们家的依附百姓、奴隶等全都夺走了,他们家一下就陷入破落状态,因此成吉思汗吃了很多苦。与他父亲有竞争关系的一些贵族还想斩草除根,派人来追杀他。所以,成吉思汗虽然出身不低,但他早年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

大约公元1179年,成吉思汗刚刚结婚,他的妻子就被一个敌对集团的人给抢走了。那个时候的草原上,抢婚风俗还是很常见的。他只好找人帮忙,想把自己的妻子抢回来。有两个人帮了成吉思汗的忙,一个是当时草原上最大的部落集团克烈部的首领王汗,这个人和成吉思汗的父亲结拜过兄弟。另一个人是蒙古集团内部一个边缘部落的杰出人物,叫札木合,这个人小时候就和成吉思汗结拜为兄弟。在王汗和札木合的帮助下,成吉思汗把妻子抢了回来。如果妻子没有被抢,成吉思汗可能会满足于过稳定的生活,但是通过这次抢婚事件,成吉思汗召回了部分当年的依附人口。从此,他就开始逐步恢复其家族的势力和在部落集团中的地位。

大约公元1189年,成吉思汗被蒙古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拥戴为汗,这是他创业的起点。要注意,他还不是被整个蒙古集团的人拥戴为首领,只是被其中的一部分人拥戴为首领。这个时候,不要说草原,就连蒙古集团内部也是分裂的,有好几个首领,互相不服。成吉思汗的把兄弟札木合后来也和成吉思汗分道扬镳,因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想,不愿意屈居人下。朋友后来成了对手。

公元1189年以后,成吉思汗花了十几年时间,逐一兼并其他首领,夺取了蒙古集团的领导权,又和草原上的其他部落集团发生战争,包括当年帮过他的王汗。

成吉思汗这支力量一开始依附于克烈部的王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产生了一些纠纷和矛盾,互相失去了信任,形成对抗。到公元1203年的时候,成吉思汗消灭了克烈部。这个时候,他已经取得了蒙古集团内部的核心地位,同时又兼并了周围的几个集团,成为草原中部、东部最强大的势力。后来他又往草原西部发展,打败了另一个一流的部落集团乃蛮部。

到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草原统一,建立了国家。这个国家可以看作元朝的前身,是以北方草原为中心的草原帝国——大蒙古国。成吉思汗也被大家献上一个尊号“成吉思汗”,后来他就以这个名字见于历史记载。

制度建设

大蒙古国虽然是一个草原帝国,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制度建设,我们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

第一,建立了千户、百户授封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把草原上已经统一起来的牧民,按照十进制的方式加以编组,最小单位是十户,比较基本的单位是百户,百户上面是千户,千户上面是万户。这种制度是兵民合一的,如果打仗调军队,就以这个体系来调,每家出一个人去打仗,小队就是十户,中队就是百户,大队就是千户,最高的是万户。平时进行畜牧业生产,也是按这个体系征收赋税。

第二,创建了怯薛护卫军。“怯薛”是突厥语,本意是轮流值班,指的是大汗身边的卫队要承担保护大汗的职责。怯薛军是轮流值班的,有白班、有夜班,隔几天一个小队值班,几天下来又换另一个小队。这是一支贵族的武装卫队,这支卫队的重要性在于它不光保护大汗,还为大汗承担很多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甚至还包括国家管理工作。这个时候,国家政权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最高领导人的生活服务和国家管理,很多事情是混在一起的。

《元世祖出猎图》中的怯薛

第三,颁布了早期的法律。把原来草原上的风俗习惯加以规范化,形成一个统一的版本。同时设置了法官,来处理部落之间、千户百户之间、牧民之间的纠纷。

第四,创造了蒙古文字。蒙古和当时的其他草原部落本来没有文字,有时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成吉思汗在创建国家前后,委派草原上的知识分子借用当时的回鹘(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八九世纪的时候统治过北方草原)字母拼写蒙古语,创造了蒙古文字。直到今天,中国的蒙古族还在使用这套文字,当然在写法上有一些变化,但基本和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文是一样的。

第五,分封子弟。对于整个草原,成吉思汗采取了一种分割管理的方法,把一部分草原上的百姓分配给他的弟弟和儿子,分别管理。但是,这种分封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把一小部分拿出来分封,自己保留大部分进行直接统治。

总之,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这个草原帝国的制度是比较简单的,和中原王朝复杂的官僚体制无法相比,但它也有一些重要的管理措施,比如建立千户、百户授封制度,创建怯薛护卫军,颁布法律和设置法官,创制本民族的文字,以及分封子弟。这样,这个国家就初具规模,成为草原上一个新兴的强大政权。

大蒙古国出现的意义

历史上,北方草原出现过很多游牧民族,像走马灯一样变来变去。但是,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蒙古族,后来草原上就只有蒙古族了,像过去那样一个民族消失,又出现一个新民族的情况没有再发生了。所以,这对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来说是一个重大变化,这可能主要归因于成吉思汗建立的千户、百户授封制度。因为他在建立这套制度的时候,把一部分原来的草原部落或氏族拆开了,不允许保留原来部落或氏族的完整系统,而是把他们拆分,重新编组。这一做法推动了作为征服势力的蒙古族或者说蒙古部落对其他部落的消化。后来蒙古统治草原几十年,又正式建立元朝,继续保持了对草原长达100多年的统治。

后来元朝衰落甚至灭亡了,但是蒙古族并没有灭亡,它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稳定的族群,长期在草原上活动,并且保持对草原的控制。

成吉思汗建立的政权推动了蒙古族的凝聚和形成。所以,今天人们一般认为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缔造者,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就没有今天的蒙古族。这就是蒙古崛起的一个大概情况。 w0L2UeYT8BFmgc2C9OpgcAMsRdEoVX9VYi9hr5UcZ2GiV0+XTn9d6Nh5d4Whs38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