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化民成俗:社会风貌的演化

唐至宋社会风貌的演化

日本学者在20世纪初期就提出了“唐宋变革论”,对此,各国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讨论,也有一些质疑。无论学者如何认识,从唐代到宋代,社会风貌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可以用唐代的长安和宋代的开封这两个都市来比较一下。从都市的景观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布局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唐代的长安是比较严整的“坊市制”的结构。有些参与过长安城考古发掘的老师会说,长安城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种半军事化管理的状态。而北宋的首都开封是一种相对开放的“街市制”的结构,在这样的都市景观里,我们看到的不是那种秩序井然、尊卑明显的格局,而是比较开放的长街式的面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的一些都市里,市民文化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现在人们希望把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界限打破,那么历史上,城市户口是什么时候正式出现的呢?其实就是在宋代。当时城镇居民和工商家庭被称为“坊郭户”。“坊”,给人感觉就像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区,周围用土墙围起来(实际上不一定都是这样,宋代很多称为“坊”的街区建筑都没有土墙围起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居住小区。“郭”,就是城郭。“坊郭户”就是指城市中居住在小区里的民户。历史发展到宋代,坊郭户首次作为法定的户籍分类出现,这反映出当时市民阶层的发展,这个阶层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有这样的必要性。

传统社会把一般的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类别。这四个类别,实际上反映的是他们从事的日常劳作和生产分工的不同。以前都认为只有士、农才是主业,而工、商都是末业,但是到了宋代,过去务农的人可能变成了工商业者,过去的工商业者反而去干其他行当了;过去贫穷的人可能富贵了,富贵的人也可能贫贱了。当时社会身份和贫富状态的变动相当常见,相当频繁。这种变动,也带来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活力。在这一时期,以重商为核心的市民思潮和具有大众化、世俗化特征的市民文化逐渐兴起了。

通俗文化兴盛

如果大家看过《清明上河图》,就会有很深的印象。一方面,《清明上河图》绘有各种各样的道路、通衢,虹桥周边有熙熙攘攘的街市景况;另一方面,我们从中也能够看到当时通俗文化兴盛的状态。比如在十字街头、在路边的角落里,都会有人聚在一起,听人说书、讲史、讲故事。路旁也会有人表演杂耍……这种面向大众的通俗文化已经相当兴盛了。宋代都市文化与前代非常不同的特点,就是发展出这种面向民众的、通俗的娱乐文化形式,也有了勾栏瓦舍这样的市民娱乐场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开始大放异彩。

经营方式的进步

不光开封这样的都市有了各种各样的工商业广告,其他城市也开始出现广告。我们看到,在现今留存下来的材料里,有宋金时期的铜版,是印制广告招贴的。这个广告是为济南刘家针铺所做。针铺不光卖缝衣服的针,其他大大小小的针都会卖。刘家针铺有自己的标记,类似于“注册商标”。商标上有白兔捣药图,白兔拄着杵,像根拐杖,代表着一根针。广告上还清楚、详细地告诉顾客怎么去找这家店铺,以及为什么要光顾这家店铺,因为它收买了上等的钢条,造“功夫细针”。这样一个小广告,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而且非常用心。在《清明上河图》里,我们看到的广告就更多了。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

刻书业的发达

谈到宋代的刻书业,台北的“国家图书馆”里收藏了许多善本书。其中有一部《东都事略》,是南宋史学家王称写的北宋历史。南宋时,眉山(眉山是现在四川的一个地级市,也是苏东坡的老家)程氏刻了《东都事略》这部书。书的目录后面有一个“牌记”,牌记相当于简单的版权说明,是让四方读书人周知的告示。这个牌记非常有趣,上面写着两行字,每行是八个字,第一行写的是“眉山程舍人宅刊行”,这个人家里可能有私塾,刻了这部书。第二行写着“已申上司不许覆板”,意思是我已经向上级报告过,而且登记过了,谁都不能照我这书的样子刻印。这是非常明确的版权意识。大家知道,只有当刻书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这种版权意识。雕版印刷出现在唐代,当时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但是唐代从来不刻书,而是刻佛经佛像、刻皇历。五代也是刻经,到了宋代才开始刻各类图书,也是因为社会上对书籍有了固定的需求。与民众的这种需求相关的,是教育事业。

《东都事略》牌记书影

宋代的教育事业

官方的学校

说到教育事业,我们可以看到,自汉代以来,人们对中央官学、太学等都是很重视的。唐代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这些学校名称不同,反映的是学生入学资格的不同,就是哪些人的子弟能进入哪一类学校,这个资格是很不一样的。到了宋代,仍然有这些官办的学校,但是学生的身份背景已经淡化了。宋代在国子监之下有太学的系统,王安石熙宁年间的变革之后,有了“三舍”制,就是推荐“升贡”的制度。另外,从庆历新政以来,州学和县学也逐渐普及,使得更多的学子有了进入学校的可能。

当时的教育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概念是不一样的。当时实行教育是为了教化,所谓“教化”,就是化民成俗。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教育,包括科举考试,其实都是统治者控制舆论、控制青年士子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的教育都致力于传布儒家经典,侧重于传统伦理观念的灌输。一方面,教育普及了文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对教化的注重和对舆论的控制,也使得当时的教育成为一种束缚性的教育。

书院

除了官方的学校之外,宋代还有很多书院。书院在晚唐五代的时候就陆陆续续地发展起来了,宋代的书院可以说是官方学校的一种补充形式。到了南宋,很多书院都是理学家主持的。这些理学家主持的书院,对官学科举持批判的态度,他们提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比如,白鹿洞书院有一个“揭示”,就是一个学规、公约。这个公约包括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道德修养规范,乃至治学方法等,公约上的内容并不是重新拟定的,而是从儒家经典里汇集起来的。这些内容成为书院重要的指导思想,书院也成为理学群体延续学术传统、加强团体凝聚力的活动中心。宋代不光有白鹿洞书院,还有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等。在南宋时期,南方出现了很多书院。

乡间文化的普及

我们前面所讲的官学、书院,都不是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大家知道,孩童的启蒙教育都不是在官学或书院里进行的。教育的相对普及,依赖于民间的教育。在庆历年间,就是北宋中期的时候,朝廷中就有人说,社会上那些挑担子的人,地位很卑微,可能家里连几亩田都没有,只能靠在外面给人打短工谋生,一天挣到的钱只够买三五斤粮食来养活妻儿。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每天还要省出一二文钱来,给他们的儿子攒着,让儿子长大以后去上学。由此可见,即便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也有接受基本教育的需求。

那么,这个基本教育是由谁提供的呢?很多都是由科举考试中的那些落第者提供的。宋代的科举考试录取率远远不到1%,99%以上为科举而努力的人都被这个制度淘汰了。这些人中,有的可能回家种地了,还是耕读之家;有的可能去经商了,或者从医了;也有很多人成为民间的“乡先生”,就是私塾里的教书先生。这些人往往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社会基层活动的组织者。而他们这种分布的广度和教学的灵活度,远非当时的官办学校能比。

浙东学派里有一个叫陈亮的人物,他在南宋孝宗、光宗朝的时候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没考中。他就给朱熹写了一封信,说到当时的打算。他说他准备招二三十个“小秀才”,“小秀才”不是指那些有功名的人,而是指要读书的小孩。他要以教小孩读书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再继续准备科举考试。这样的情况在宋代是非常普遍的。

社会识字率的提高

陆游有一首诗叫《秋日郊居》,诗中说“儿童冬学闹比邻”。他在乡下有一处房子,房子边上是一所“冬学”。什么是“冬学”?农家都是到了农历十月地里没活的时候,才让孩子去上学。学校到了冬天才开学,这就叫冬学。冬学里教的是《杂字》《百家姓》这些启蒙读物。有些学校还会教打官司的用语,因为老百姓有时候去打官司,怕受骗、受欺负,所以会学打官司的诉讼用语。

《村童闹学图》

陆游在他的另一首诗里说,这些上冬学的孩子“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孩子虽然去上冬学,但他们这一生还是会去耕田。他们去上学,是为了能够看明白官府文告,了解他们家该交多少租税,该交多少粮食,有哪些赋役负担。他们要看明白这些,才能不被欺负,不被骗。这些孩子去上学,并不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够看到那个时候文化普及,社会识字率提高。苏轼和苏辙都曾经提到这样的情况。

南宋作家耐得翁写了一本《都城纪胜》,他也提到,杭州城里有文、武两所学校,还有宗学;除了京城的学校外,地方有乡校,有家塾,有舍馆,有书会,各个里巷都有一两所,往往能够听到读书的声音。

文化普及、社会识字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当时的社学、乡学,主要的办学目的都不在于让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它们和官办的学校是非常不同的。官办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预备班,而这些冬学、村学,其目标就是对孩子进行文化普及和伦理教化。

蒙学读物

蒙学读物就是孩子的启蒙读物,我们常说“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实际上,如果从这三部读物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来说,应该倒过来。《千字文》出现得最早,是在南朝的时候。《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序,我们就知道它应该是出现在宋代的,因为宋代皇帝的家族姓氏被放在了第一位。而“钱”这个姓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在吴越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江苏地区,吴越国的国主姓钱。所以《百家姓》应该是出现在北宋前期,那个时候的人对前代的吴越国还有一些怀念。而且《百家姓》应该是出现在江浙地区,只有这个地区的人会把“钱”这个姓氏放在“赵”的后面。《三字经》最早出现时就是一种朗朗上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据说是南宋的王应麟作的,跟现在流传的《三字经》的文字不完全一样,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字经》是经过不同历史时期修改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理学家,包括他们的追随者对蒙学读物的重视。这关系到儒家经典的价值理念如何能够转变为现实的社会规范,关系到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如何能够普及。

宋明以来的民间教育,渗透到平民阶层,通过这种渗透,奠定了中国文化近千年来广大而深厚的社会基础。

小结

最后,我们对以上九节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我们究竟要如何去认识宋代的历史?这一章讲的主要是宋代的政治和文化,很多方面我们并没有涉及。但是,我们从这些有限的内容中也能看到,宋王朝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周边的很多新的挑战,其统治者在战略应对上出现了严重问题。虽然宋代并不是中国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但宋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这样一个历史朝代,在制度方面有独到的创建,而且整个社会风貌在发生变化,开始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对于“人”本身的发展,开始有了超越以前的关注。总体而言,宋代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推动,使它无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明昌盛的阶段。

重视传统文化现在变成了一种社会潮流。习近平主席说过,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想,宋代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有所贡献的一个重要时代。 mbJXZfRaAfySc8OI1JJfwX6B62udWsoQv7bt/57J1swcMqwcuGg3CZ74+nVPmkL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