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作为动词的爱

“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用力生活、用力爱。”

——罗曼·罗兰

在我认识的人里,我喜欢某个朋友说的那句话:“当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你,那就请你去爱别人!”

在这里, 爱是一个动词,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是一举 一动。

对于一个名词,因缘和合而成,有始有终,变化无常,难以把握,不必执着;对于一个动词,人是行动的主体,人是可以选择的主体。

这里首先涉及的是人是不是拥有选择的权力。

有人会感慨人生在世身不由己,有人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这种完全宿命论的观点否定了人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否定了人的自由,就豁免了人的责任,那么我们整个社会建立的法律规则、道德根基都将被动摇。如果人的行为不是他自主选择的,我们如何要求他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呢?就像一个输入了固定程序的机器人,如果机器人伤害了其他人,我们是无法要求它负责任的,也无法从道德上指责他,从法律上惩罚他。

有人会认为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自然会受到很多的约束和束缚。

的确,人没有百分之百选择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至少一个人的自由要以遵纪守法、不干扰他人的自由为边界。但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人是有选择的自由的。即使在相对极端的情况下,人的自由受到较大幅度的限制的情况下,人仍然有一定限度的选择的自由。

比如说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被众神惩罚,每天辛苦劳作推一块大石头上山,推到山顶之后石头又会滚落到山脚下。西西弗斯重新推,石头重新滚落,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是他无法改变的惩罚和命运。他无法改变命运,但可以选择自己对待命运的态度,他可以选择用蔑视的态度面对这命运的荒谬。并因此而赋予自身某种程度的自由和人生意义。

比如说维克多·弗兰克尔,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二战纳粹时期,他作为一名犹太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集中营也被称为死亡工厂。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而且活得很长,在80岁的时候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弗兰克尔写了一本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的畅销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其中在描写集中营的生活时,苦难并没有占据过多的篇幅,甚至可以说是轻描淡写,更多的是描写了在这种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说,当筋疲力尽的人群某一天在操场上看到落日晚霞的时候,发自内心的感叹:世界太美了!

比如说,他自己对于新婚妻子的思念,即使意识到同在集中营里的妻子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回忆依然生动真实,曾经存在过的爱超越身体和时空依然存在着。

比如说,因为有个犯人偷了一块面包,面对纳粹交出这个犯人的要求,2500名犯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宁可接受挨饿一天的惩罚,也没有供出这个犯人的事情。

弗兰克尔说:“如果苦难是我们不得不承受的,我们可以以令人尊敬的方式承受痛苦。”他所传递的就是在任何环境下人类都有自由意志,都有选择面对苦难态度的自由。

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在极端受限的情境下,人仍有选择的自由。那么我们作为生活在一个文明社会中的自由人,相信人有选择的自由,这相对于宿命论是一个更积极和合理的态度。

所以我说: 人是行动的主体,人有选择的自由。人因为选 择不同的行为而成为不同的自己。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人通过他选择的行为,成为英雄或者懦夫。也正由于人的行为出于自由选择,所以人要承担责任,不但对行为的后果负责,而且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负责。

这是关于“我爱你”这句话中的主语“我”的探讨。我是主语,我可以选择去爱。爱是行动,离开爱的行动是没有爱的。

如果爱是一个动词,对于爱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就需要用其他某个或某几个动词来解释它。在解释之前,我想谈谈“我爱你”中爱的这个对象“你”。因为这个对象的性质决定了我如何爱“你”。

在情感咨询过程中,我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有些人觉得我没有办法爱上一个人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对的人。也就是说,爱是一个对象问题。

我期望中的对的人应该是性格开朗大方,穿着得体,善解人意,会关心我的感受和心情,同时有自己独立的事业,对待老人要孝顺,对待孩子要有耐心,等等。

在这种预期之下,如果我遇到了和我预设的模板完全吻合的人,我自然会爱上他,并且愿意和他走入婚姻,建立一段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

在遇到他之前,可能我也会对其他类型的男人动心,但我不会投入太多的情感,因为我知道这段关系不会长久,我也不想让它长久,因为它没有满足我的需求。

即使遇到了对的那个人,我希望他一如既往地如我所愿,如果我发现在相处过程中,在某些情境下,他有不符合我期望的举动,或者在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他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原来的他了,我就会充满失望和沮丧。甚至时常会想到要不要离开他,去寻找一个更符合我期望的人。

有这种期待的人往往会陷入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失望的循环之中。因为他没能理解和尊重我爱“你”的这个“你”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

首先,你爱的这个对象作为一个人,他有很多的面相和可能性,一个人比他所展现出来的要复杂的多。而你所感知到的那个他,又是掺杂了主观看法和期望的,就像被滤镜过滤之后一样,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我们每个人在看一个人和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知不觉中会用不同的滤镜,这个滤镜和自己的经历、期望、偏好、利益、立场都有关系。我们会用这个滤镜过滤掉很多信息,留下我们期望留下的那部分。

所以这种把预期的模板和某一个人匹配的行为,很难精确和成功。

其次,这个对象他不是一个静态的人,他是一个发展变化中的人。今天你爱的这个人,三个月以后、三年以后是什么样子,你并不知道。对这种变化你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开放性。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关系中发展变化。这是两个人互动的结果。

我们身边会看到很多例子,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的时候,被这个女人描述为懒惰、自私、不懂得关心人;可是当这个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女人眼中的同一个男人却是勤奋、体贴的。

所以一个人或者一段关系,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有机的。我们不是找到一个对象,找到一段关系,而是我们和某一个对象一起构建一段关系,在这段关系中,我们不断地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三,你爱的这个对象作为人,他是他所有行动和感受的总和,而不是他身上所有标签的总和。她不是一张漂亮的脸庞,也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不是一张博士学位证书,也不是名片上的那个头衔带来的权力。

我们如何感知和看待别人,和我们如何感知和看待自己有关。如果有人问“你是谁”,或者我们自问“我是谁”的时候,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自己的角色,比如说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是某某公司里的某某职位;或者是其他人用一些形容词给我们贴上的标签,比如说我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我是一个对工作负责任的男人。

我们很少会回答:

“我是一个曾经只有喝酒才会开心,现在即使不喝酒,看到陌上花开也会开心的人。”

“我是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班,看到春天叶子长出来,充满生命力,夏天叶子变成深绿色,阳光从叶子中间照进来,秋天叶子变黄,被风片片吹落,在季节的轮回交替中,感觉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我是一个在江南的下雪天,立在窗前,看一下午雪花纷飞的人。”

“我是一个身体有强大记忆的人,我感受过爱人身体的温度,就会时时刻刻想起和渴望这种体温。”

我们不是一个静止的角色和标签所定义的人,我们是动态的、时刻发生着的行动和感受的总和。

很多心理学研究都有记载,经历过死亡(有过濒死体验)或者人生重大变故的人,会突然改变对生活和对自己的看法,会觉得曾经追求的名利是身外之物,而自身每天所做的、所感受的才是我们唯一拥有的。

如果我们这么感知和看待自己,我们就会如此感知和看待别人。不会把爱的对象标签化、物化。

第四,他是他自身的目的,而不是任何其他人其他事物的手段。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个男人对一段亲密关系不满意,是因为他自己是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他特别希望女朋友是一个外向活泼、充满活力、有比较广泛的社交圈子的人,这样可以缓解他的沉闷单调,可以带动他一起参与各种聚会活动,可以让两个人的生活充满活力。可恰恰女朋友也不是这样一个活泼好动、社交广泛的人,于是他就觉得对这段关系不满意。

很显然他把女朋友当成了一个功能,希望她能提供给自己期待中的社交生活,如果她具备这个功能,满足了他的需求,那么他就会爱她,反之他就无法全心爱她。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以后,就会觉得对方无论在身体上还是情感上的吸引力都会下降。因为距离近了,就会看到女人身上各种的不足和小毛病,比如说鼓起的小腹、不够丰满的胸部,脸上的皱纹和斑点,比如说因为了解彼此的过去之后,再也没有了神秘感和新鲜感。这也是典型的把对方当成一种物体、一种有限的、易损耗的资源的感知方式。一旦青春美感和神秘感日益减少和消退,对方就不如初见时那样美好和有吸引力。

所谓爱的对象是他自身的目的,而不是你或者其他任何人任何事物的手段,就是说他不是满足你需求的一个功能,一个资源。

你爱他不是因为他带给你身心愉悦的感受,不是因为他能给你提供岁月静好的生活,不是因为他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不是你实现这些意图的手段。

当然有可能在你们的关系中你感受到了身心愉悦,岁月静好,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那是自然而然的两个人互动的结果,而不应该是你爱他的原因和目的。

说明了“我爱你”中的主语“我”和对象“你”,现在我们来谈谈“爱”这个动词的几个含义。

我个人非常认同的对“爱”作为动词的解读来自弗洛姆。

如果不能超越,只能借鉴。在此我接下来要表达的是弗洛姆关于“爱”的观点。

首先, 爱是积极主动的情绪,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情绪。在 这种积极主动的情绪推动下,爱体现为“给”而不是“得”。

“积极主动的情绪”与“消极被动的情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积极主动的情绪是一个人主动的选择,在这种选择下他的行动是自由的。他是情绪的主人。比如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主动地、自愿地做一些行动。这是一种由内驱力驱使做出行动;而消极被动的情绪是被恐惧、嫉妒、贪婪等情绪支配的,比如说:我做出爱你的一些行动,是因为我害怕失去你,我想要你给我更多的爱或者回报。这种行动是受外力驱使的。(斯宾诺莎《伦理学》)

在积极主动的情绪驱使下的“给”,不会被解释为“放弃”或者“牺牲”,也不是以交换为目的。我通过我的“给”,“ 我才能体会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 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快乐。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 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给’不是一 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弗洛姆《爱的艺术》)

这里我想顺便谈一下忠诚的问题。

这个词是在爱情中被提及比较多的一个词,有些人认为忠诚是爱情以及婚姻必备的。这种忠诚如果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或者用上面的话说是“积极主动情绪下的”,那自然是与爱相关的。

如果忠诚不是积极主动情绪驱动的,而是因为消极被动的情绪驱动,比如说害怕失去,害怕背叛,比如说嫉妒和贪婪。或者是因为外在的力量或规则驱动的,比如说整个社会对于婚姻的看法,道德的看法等,比如说不忠诚可能带来的名声上、经济上的损失等,这种被绑架的忠诚其实与爱无关,可能与需求和欲望有关,与得失利弊有关。

在“爱”作为一个动词,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在积极主动的情绪驱动下的“给”的前提下。我们来说一说“爱”可能会包含的几个行动。

1.了解

著名编剧廖一梅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为什么了解这么难?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语言可以表达出部分的感受和体验,但不是全部。每个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人跟你说“我冷”,你只能理解到你感受过的“冷”,有人跟你说“我疼”,那你也只能理解到你体验过的“疼”。这是语言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导致了一个人很难百分之百地了解另外一个人。

放下语言的局限性,人很难了解另一个人是因为如我之前所说的,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你了解的也只是当下的这个人。

真正要去了解一个人,需要有足够的好奇心,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同理心,足够的感受力。在我们匆匆忙忙的生活中,这是一件很难持续的事情。

在我们初相识相恋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话到天明,说童年养过的那只猫,说第一口巧克力的滋味,说初中隔壁班的女孩,说高中无时不在的压力。说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认识的人,说我们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觉得互相了解了,就没有了这种交流。

有时候我们会忽然觉得彼此陌生,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试着去了解对方了。

了解很难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我们非常容易形成对一个人的刻板印象,形成之后又很难改变。

一个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实验对象是几个一切正常的大学生,实验组织者把他们送进精神病院并告知精神病院的医生,他们是被确诊的精神病患者。之后这些大学生们想办法向医生们证明他们是正常人,不是精神病患者,尝试了种种方法都无法成功。

让我们进一步想一想,如果你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你如何证明你是个正常人?恐怕很难,因为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很难改变医生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你是病人的刻板印象。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我自己也遇到过。我在做视频节目的时候风格是比较温文尔雅的,所以很多人见到我之后就会认为我是个温文尔雅的人,无论我怎样试图解释我不是,也无法改变他们的认知。

了解和被了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们生而孤独,我们感到孤独,是因为我们的感受没有人能了解,能见证。

有时候万众瞩目不如一个知心爱人,因为万众瞩目下你只是被看见,而知心爱人才是真正地了解你。

2.尊重

之前我们说过:人是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任何人任何事的手段。所以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原本的样子,尊重他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让他成为你的或者任何事物的手段。

比如说,你希望你爱的女人更漂亮,身材更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她更漂亮或者身材更好会更赏心悦目,是赏你的心,悦你的目,她就成了你赏心悦目的手段。如果你觉得她外貌更出众一些,带出去有面子,那她就成了你获得面子的手段,而不是她自身的目的。当然如果她自己想更漂亮一些,身材更好一些,那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你希望你爱的男人更上进一些,找个更体面的、收入更高、社会地位更高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你的生活水准会更高,你们的孩子可以上更好的学校,你父母生病的时候可以去看更好的医生。如果他自身并没有主动地这样去想去做的话,那他就成了你实现这些意图的手段。

尊重是尊重一个人有他自己的目的和节奏,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强加于对方。

尊重是尊重彼此的差异。无论是三观的差异,还是生活习惯的差异。不期望对方变成你理想中的样子。

3.关心

如果说一个人是他所有行动和感受的总和,那关心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行为和感受,他的心情和情绪。

经常有人问我不知道怎么和女孩聊天怎么办?我性格内向,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结婚久了,两个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了怎么办?

我想如果你把对方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如果你真的关心这个人,你自然会关心他每天做了什么,心情是好是坏,是不是有压力,是不是有悲伤,是不是感到孤独,是不是力不从心。

这跟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有什么关系呢?这跟共同语言有什么关系呢?共同语言是两个人创造出来的,不是超市里买回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看到过一句话说,“真正的亲密,是情绪可以在两个人之间自由流淌”。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心的第二层含义是关心对方的成长,因为一个人是不断发展、变化、成长的。

有孩子的会对这个有比较具象的体会,孩子小的时候,你关心孩子是不是吃饱穿暖,是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你关心他是不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不是有自己的梦想。你也会尽自己所能去支持孩子的成长。

成人也是一样,成人只是身体相对成熟了,可是精神上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发展和成长,都在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的路上。关心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成长,支持他的成长。

2019年初,世界首富亚马逊总裁贝佐斯宣布结束25年的婚姻生活,他的前妻在访谈中谈到当年支持贝佐斯创业的时候说:“在我看来,能看着你的伴侣,看着你爱的人踏上冒险之旅,还能身在其中,还有什么比这更棒的吗?”我很喜欢这句话。这是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关心一个人的成长、陪伴一个人的成长最好的解读。虽然婚姻在25年之后结束,如我之前所说,爱充满了不确定性,周围也充满了诱惑,但正如贝佐斯离婚宣言中说的:如果回到25年前,我还是会选择和你在一起。这样的婚姻谁能定义它是失败的呢。

我们把作为动词的“爱”解释为是一种积极主动情绪驱动下的“给”,“给”不是放弃、牺牲和交换,“给”是自身生命力的流淌和升华。

基于“我爱你”的“我”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可以选择自己的行动的,并因为自己选择的行为不断塑造自己的主体;“你”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流动的情感情绪的,以自身为目的的主体。“爱”包含的行为有:了解——把对方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动态的了解;尊重——把对方作为自身的目的,而不是实现任何人、任何事的任何意图的手段的尊重;关心——关心对方情感情绪的流动,以及对方的不断完善和成长。 xjxpBYCyHUodXSe4qv582AJlXy9ugv84WvH6tVqbpJ8ZgfcrxfYmXhpX0fKl8+/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