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周穆王的后代。在好朋友鲍叔牙的推荐下,管仲成为齐国的上卿,人称“春秋第一相”。在位期间,管仲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并且重视商业,使齐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离不开管仲的辅佐,因此又有人说管仲“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此赡养老母的责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因为家境贫苦,他年少时的生活非常艰辛。为了维持生计,他先是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来又从军,最后才来到齐国,在鲍叔牙的推荐下担任齐国的宰相。
管仲深谋远虑,在位期间,他主张改革、发展商业,使齐国的国力得以强盛,并且最终帮助齐桓公称霸于诸侯。为此,齐桓公非常器重管仲。管仲身患重病之后,齐桓公亲自前来探视他。管仲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无法再为齐桓公出谋划策,就再三叮嘱齐桓公以后千万不要重用公子启方、竖刁、易牙、常之巫等人,而且还让齐桓公要离他们远远的。
听了管仲的话,齐桓公疑惑不解,因为这些人都对他忠心耿耿:多年来,公子启方一直追随齐桓公,就连父亲病故都没有离开齐桓公去奔丧;为了能侍奉齐桓公,竖刁宁愿把自己阉了当太监;为了救齐桓公于水火之中,易牙更是把自己的孩子煮给齐桓公吃;常之巫能够预测生死祸福,曾经不止一次地帮助齐桓公逢凶化吉。那么,管仲为什么要让齐桓公防范这些人呢?
管仲似乎了解齐桓公的疑惑,他长叹一口气,说:“主公,你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一个人能残害自己,难道不能残害您吗?一个人能杀死自己的亲生骨肉,那么还有谁是他不能杀的?主公应以国家社稷为重,小心防范,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了管仲的分析,齐桓公信服了,他果真把这些人都打发到离自己很远的地方。然而,他茶饭不思,三年之后,又把易牙等人找了回来。很快,齐桓公生病了,易牙等人借此机会造谣说齐桓公马上就要死了,并且不让人送东西给齐桓公吃。就这样,齐桓公被活活饿死了。临死之前,齐桓公后悔万分:“都怪我没有按照管仲说的去做啊!”
大凡有远见卓识的人,就一定有缜密的思虑和长远的计划,就像管仲一样。他明知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在离开人世之前给齐桓公以告诫。然而,齐桓公却没有听管仲的话,导致了被活活饿死的下场。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认为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