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是岁月给一个人最好的馈赠。虽然它无情地带走了你年轻的容颜,却留给了你自信、宽容、淡定、幽默等更富内涵的成熟内心。成熟的人会少一些张扬,多一些沉稳;成熟的人懂得把握分寸。成熟的人一言一行,甚至举手投足间,都展现出从容豁达的魅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人际交往也是一样。交谈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谈话是否能够顺利、和谐、愉快地进行,开场白能否说好至关重要。俄国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最难的是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却又得花好长时间去寻找。”这不仅说明了开场白的重要性——它奠定了谈话的基本面貌和风格;又指出了开场白绝对不是随便说几句话那样简单,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斟酌研究,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若想让你的开场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就必须洞察人情、读懂人心,与别人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和了解。而这正是作为一个成熟睿智的人所必须掌握的人际交往手段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让开场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呢?要素当然很多,但最主要有两条:一是能马上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兴趣;二是能迅速拉近双方的距离。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目标呢?这需要用一些技巧和方法。
讲述故事引起对方的注意。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故事,幽默笑话也好、奇闻轶事也好、名人传记也好,只要和你将要说话的内容相关,只要说得足够生动、引人入胜,就一定能够引起对方的兴趣——因为从孩童到大人,没有谁不喜欢听动人的故事。
通过提问引起对方的好奇。你即将要说的内容是什么?是否会令人产生兴趣?你可以在一开始用提问的方式提出和内容相关的问题。因为人们听到问题会不自觉地思索答案,这是人们通常会出现的反应。只要他们开始思索你的问题,就会被你接下去的内容所吸引。
利用幽默活跃气氛。假如能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创造活跃、和谐、轻松的气氛,那么你就会更加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和赞赏,深人的交谈也就有了可能。因为相比于严肃、沉闷的话题,人们更倾向于轻松的谈话,而对于妙语连珠、趣味横生的人,人们更加容易产生好感。
利用对方熟悉或关心的人、事、物来拉近双方的距离。假如你一开口就谈及对方熟悉或关心的人、事、物,那么对方很容易产生一种熟悉和亲切之感,并且建立起对你的信任感,交谈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杨丽是青少年心理学专家,有一次,她应邀去一所高中作演讲,下面是她的开场白:
亲爱的同学们,望着这熟悉的校园和操场,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学生时代。若论辈分,你们应该叫我一声“师姐”,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曾经荣幸成为这里的一分子。如今,我回来了,但带给你们的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今天代表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名词之一:它破坏了友情、亲情、邻里之情和同学之情。我是当今青少年中最大的杀手。我的名字不是酒,也不是毒品,而是——自杀。
在中国,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在瑞士、冰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杀是少年儿童(小于15岁)的首要死亡原因;在其他一些国家,年龄超过85岁的人群自杀率最高。
听到这里,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们的高中没有采取措施呢?作为日常课程的组成部分,为什么高中缺少强制性的自杀防范纲要?这些问题都很重要。这也正是我今天在这里作演讲的原因。
杨丽的开场白的确很精彩。首先它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师姐”一词显得亲切而又随和,很容易得到孩子们心理上的认同;其次,一句“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名词之一”激起了听众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听下去以便找到答案;然后,为了保持听众的兴趣,她还引用了一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最后,她用了两个令人深思并和同学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出了正文。可以想见,接下来的演讲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有人将人们之间的交谈比作下棋,你所走的第一步不仅告诉了对方你将用何种思路,并且决定了即将展开的阵局,对于接下来的博弈相当重要。而开场白就相当于第一步,所以必须紧紧抓住对方的心神。正如鲍勃·蒙克豪斯在《三言两语》中所说的那样,“开场白应该是一把钩子”,必须引人人胜,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才能让你轻松地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很多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为人务必谦虚谨慎。”长大后,所谓的“职场圣经”又告诉我们:“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要抢功。”同时,有些人天性或腼腆,或清高,不敢或者不愿表功,因此总是无法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肯定,始终默默无闻、不得重用。做人要谦虚自然是至理名言,但是假如一味地认为只要自己卖力工作别人就一定能够看见,就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奖赏,那就大错特错了。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甚至达到残酷的境地,且不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跟你抢功、将你的功劳据为己有的人比比皆是,就算是领导,手下有那么多的员工,他的眼睛不会只长在你一个人身上,你所付出的辛苦和作出的贡献,也不一定能被他看得见。所以,聪明的人不光要会做,也要会说,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闪光点,为人谦虚的同时,也要学会不露痕迹地表现自己的功劳。
关于合理表功,台湾作家黄明坚有一个极为生动形象的比喻:“做完蛋糕要记得裱花。有很多做好的蛋糕,因为看起来不够漂亮,所以卖不出去。但是在上面涂满奶油,裱上美丽的花朵,人们自然就会喜欢来买。”做人也是如此,一味埋头苦干、闷声不响,不一定能够得到上级的青睐,甚至还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有些别有用心的同事,甚至会利用你的害羞或清高将你的功劳占为己有。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无须再发挥“谦虚的美德”了,而要勇敢地站出来,坚决捍卫你的劳动成果,让大家看到你的功劳,明白你的付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得到应有的回报。
阿敏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能力也不错,也为公司作出过不少大大小小的贡献,但是她从来没受过老板的表扬,更没得到晋升和重用。阿敏百思不得其解,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令她若有所悟。
老板最近交给她一项新任务,让她务必在三日内拿出一个具体可行并新颖独特的方案。由于这项策划是小敏一人独立完成,因此小敏憋足了劲想让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印象有个彻底的改观。她白天外出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晚上大家都下班了,她一个人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到公司,再加班到深夜。有一天,她甚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清晨打扫的阿姨发现她,她才匆匆忙忙地洗一把脸,接着又开始了工作。就这样,阿敏终于在第三天临下班前将策划案交给了老板。
老板看了一眼手表,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你这些天可真够忙的啊!上班整天都看不到你的人影儿,我还以为你策划早就做好了呢,没想到可是掐着时间上交的。”
阿敏愣住了,她为这项策划呕心沥血,付出了全部的心力,换来的却是老板这样的误解。她看看周围的同事,希望有人替她说句公道话,但是同事们各忙各的,好像都没听到老板的话。阿敏既累又伤心,一阵头晕目眩,竟晕倒了。
醒来后,阿敏已经躺在了医院里。老板握着她的手,满脸歉意地说:“要不是打扫阿姨和我说了实情,我还被蒙在鼓里呢!策划做得非常好,你为公司付出的心血很令我感动。”老板顿了顿,接着说:“但是,你不说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阿敏望着老板,终于知道自己今后该怎么做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阿敏这样幸运,能有一个外人向老板道出她的辛苦。若不是阿敏晕倒,或许如今阿敏不但继续遭受老板的误解,甚至依旧受到老板的冷遇,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公正的待遇。有时,这并不能怪老板,因为公司上上下下、大小事务不计其数,老板要管理、要操心的肯定不止你一人。相比工作过程,老板更关心的是结果,如果他认为结果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你要是不说,他又怎能看到你在工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辛苦呢?所以,不但工作的成就和功劳要让他人知晓,必要的时候,工作的过程也应该让大家了解一二。
2005年,安格拉·多罗特娅·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总理后,曾告诫女性朋友,不要以为像男人那般能干就是打破男权的唯一方法;通过自己巧妙的语言,让“高高在上”的男人,尤其是你的直接领导承认你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习惯于在工作中默默无闻的人们,请抬起你的头,开启你的朱唇,将你的功劳和努力大声地说出来,这没有什么好害羞的。与其为他人做嫁衣,不如从幕后走到台前,争取自己应有的酬劳和地位,这才是现代人敢作敢为的真本色。
比喻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化为生动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将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说明,让人更容易接受。在交际中善用比喻,也可以很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关于比喻的妙用,战国时代惠施曾经说过:“(比喻)以其所知,喻其之不所知,而使人知之。”在日常的发言和交谈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说服他人时,它比罗列一大堆枯燥乏味的证据更加令人信服。毛泽东是善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大行家,无论在他的著作中还是日常口语中,他常常运用生动形象、诙谐有趣的比喻来说明深奥复杂的道理,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他将军民关系比作鱼和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军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反动派就像灰尘,扫帚不到,灰尘就不会自己跑掉;帝国主义就像“纸老虎”,外强中干,其实不堪一击。这些比喻人们至今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比喻是一种高超的说话技巧,它不仅可以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化深奥难懂为浅显易明,化抽象概括为具体形象,化冗长繁复为简洁扼要,还可以显示说话者的机智幽默、委婉得体、举重若轻。在日常交往中,或许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话题,这时与其直接回答,不如巧妙地运用比喻来应对,既不回避,又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比如,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中国著名作家陆文夫被问及对于性文学的看法。依照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堪,于是陆文夫巧妙地用了一个比喻作答:“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后才打开盒子。”大家听到这个形象有趣的比喻后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接着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陆文夫的睿智将一个敏感的难题解答得简练而又圆满,由此可见比喻的妙处。
田甜的婆婆从乡下来了,一开始,大城市出身的田甜对这个穿着土气、满嘴方言的乡下老太婆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一点儿看不起,但是时间长了,婆婆充满乡土气息、妙趣横生的比喻令田甜不由得刮目相看。
听说公公婆婆的婚姻完全是媒妁之言,婚前两个人连面都没见过,于是田甜奇怪地问:“既然婚前没有感情,妈,你跟爸现在的感情怎么那么好呢?”婆婆说:“我们就好比一壶冷水,放在炉子上,时间越久,温度就越高,到最后自然就沸腾了呗!”田甜被婆婆生动的比喻逗笑了。
田甜带婆婆出去逛街,买了一大堆东西,回到家,田甜问婆婆:“逛街的感觉好吗?”婆婆笑着回答:“逛街让我体会到了变身的感觉。”田甜好奇地问:“为什么?”“出门是兔子(跑得快),付钱时是鹅(抬头挺胸),回家是骆驼(背了一大堆)。”田甜听了不禁哈哈大笑。
田甜觉得自己的丈夫什么都好,就是只懂得埋头搞科研,不太善于同人交往,这一点田甜有些不满意。有一次,田甜又在数落老公,婆婆笑眯眯地说:“闺女,你喜欢夏天的蚊子和青蛙不?”“当然不。”田甜说。“那不就是,蚊子和青蛙天天在耳朵边聒噪,但没人喜欢;公鸡每天只在天亮的时候叫一声,但大家就都起床了。所以说得多不一定有用。”果然,没多久,丈夫的一项科研成果获了大奖,并被提拔为技术科长,田甜这才领会到婆婆的智慧:“你妈说你会‘一鸣惊人’,这话果然一点儿不假!”
虽然老太太没有多大的学问,但是她善于妙用比喻,令所说的话妙趣横生、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想有打动人心的好口才,光将事情说得清楚明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才能给人艺术上的美感。一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胜过长篇大论的叙述,它基于联想、富于想象,不仅给人以哲学上的启迪,更能体现出说话者的机智与才华。所以,你在训练自己的口才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将比喻巧妙地用于说话论证之中,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人与人交往时,常常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有的人伶牙俐齿、出言不逊、暗藏机锋,不善言辞的人在面对对方的诡辩和圈套时,常常哑口无言,不知如何辩驳,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但是不要忘记,诡辩虽然厉害,但只要用心,通常都不难发现对方的破绽。聪明的人能抓住对方破绽,巧妙地反驳,化被动为主动,抢占先机。
但是反驳要注意一个“度”,不能过于生硬,大吵大嚷,或者用过激的语言赤裸裸地进行谩骂,否则就会变成市井中的泼妇骂街,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而且更加难以令人信服。要使对方心服口服,就要以理服人,用巧妙的语言机智应对:或层层诱导,以谬制谬,令对方不攻自破;或步步紧逼,揭穿老底,令对方手足无措;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对方自乱阵脚;或旁征博引、列举事实,令对方哑口无言……总之,反驳要胜在“巧妙”二字,否则,即便胜了争论,也输了风度。
《晏子使楚》的故事家喻户晓,晏子反驳的技巧广为称颂: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为了羞辱他,特地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门,让身材矮小的晏子从小门进入。晏子正色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钻进。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难道不是要从中门进人吗?”楚国自然不愿承认自己是狗国,所以只好打开大门迎接他。
晏子拜见楚王时,楚王笑他说:“你们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派你这么个小矮子来做使臣?”晏子说:“齐国的人多得数不清,但是齐国有个规定,往不同的国家派遣不同的使臣,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的国家,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楚王哑口无言。
在宴请晏子的酒席上,两个公差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前。楚王问:“绑着的是什么人?犯了什么罪?”公差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难道齐国人这么喜欢偷窃吗?”晏子立刻回答道:“听人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称为橘,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称为枳,它们不过是叶子相像而已,果实的味道却大为不同,其原因就在于水土条件不一样呀!此人在齐国时并不偷盗,如今一到了楚国反而就成了小偷,难道楚国的水土这么令人们喜欢偷窃吗?”楚王无奈叹息着笑道:“圣人是不可以捉弄的,最后我自己反而自取其辱了。”
晏子矮小的身躯中,不仅蕴藏着惊人的勇气,更蕴藏着惊人的智慧。面对楚国的刁难和羞辱,晏子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火冒三丈,而是用自己的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巧妙地应对、反驳了对方的谬论,不仅令对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且维护了本国的尊严,最后令楚王不得不叹服其为“圣人”。这才是晏子最伟大、最令人敬服的一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很多人都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很难被别人改变或者说服。若是对方并非刻意冒犯或者伤害你,那么在反驳时一定要注意用词得当,避免发生冲突。成功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很多时候你在与别人争论时是赢不了的。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你还是输了。”所以,在与对方辩论时,单凭声音大、气势强,是没有用的,所有的争论,十之八九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观点,或者即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绝对不会承认。所以,这时保全对方的面子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做到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反驳了对方的观点,又不至于令对方太难堪,才是智者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