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石无出奔云右者。 ① 奔云得其情未得其理: ② 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 ③ 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折,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 ④ 也。
黄寓庸 ⑤ 先生读书其中,四方弟子千余人,门如市。余幼从大父访先生。先生面黧黑,多髭须,毛颊,河目海口,眉棱鼻梁, ⑥ 张口多笑。交际酬酢,八面应之:耳聆客言,目睹来牍,手书回札,口嘱傒奴,杂沓于前,未尝少错。客至,无贵贱,便肉便饭食之,夜即与同榻。余一书记 ⑦ 往,颇秽恶,先生寝食之不异也,余深服之。
丙寅至寓林, ⑧ 亭榭倾圮,堂中窀先生遗蜕, ⑨ 不胜人琴之感。 ⑩ 余见奔云黝润,色泽不减,谓客曰:“愿假此一室,以石磥 ⑪ 门,坐卧其下,可十年不出也。”客曰:“有盗。”余曰:“布衣褐被,身外长物则瓶粟 ⑫ 与残书数本而已。王弇州不曰‘盗亦有道’也哉?” ⑬
纯生氏曰:奔云碌碌如玉,寓林落落如石。
①南屏石:杭州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出奇石。宋吴自牧《梦粱录》即云南屏山“怪石耸秀”,明袁宏道《西湖记述》又云:“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史搜出者甚多。” 奔云:张岱《西湖梦寻》有《小蓬莱》一则,云:“小蓬莱在雷峰塔右,宋内侍甘升园也。奇峰如云,古木蓊蔚,理宗常临幸。有御爱松,盖数百年物也。自古称为小蓬莱。石上有宋刻‘青云岩’、‘鳌峰’等字。今为黄贞父先生读书之地,改名‘寓林’,题其石为‘奔云’。”是奔云非仅一石,应是一组奇石之统称。
②得其情未得其理:情为自由自在,理为循规蹈矩,此奔云石不循常理,随意而化,故云。
③滇茶:云南茶花。 风雨落之:为风雨吹落至地。
④须:花须。 缀(chuò):与“辍”字通,即停留也。
⑤黄寓庸:黄汝亨,字贞父,号寓庸居士,又号寓林。浙江仁和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后隐居西湖小蓬莱,著书为乐。万历间,张岱祖父与黄汝亨同在江西建昌府为县令,二人即定交,称莫逆。参见《嫏嬛文集》卷三《家传》。
⑥河目:目如河宽。 海口:口如海阔。 眉棱:眉骨突起。 鼻梁:鼻直如梁。
⑦书记:此指私人雇佣的文书。
⑧丙寅:天启六年(1626),是年黄汝亨去世,张岱时年三十岁。“寓林”,黄寓庸书室名,咸丰本改作“武林”,误。
⑨窀(zhūn):本意为埋葬,此处作停柩解。时黄汝亨去世不久。遗蜕:遗体。
⑩人琴之感:人不在,物也全非。《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兄弟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王徽之字子猷,王献之字子敬,皆王羲之子。
⑪磥(lěi),同磊,堆积众石也。
⑫瓶粟:瓮中之米。
⑬王弇州: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文倡复古,与李攀龙、谢榛等并称“后七子”。攀龙殁后,独领文坛二十年,声华笼海内。“盗亦有道”语出《庄子·胠箧》,而王世贞所云见《弇州四部稿·续稿》卷八十九:“大盗赵鐩乱河南,行剽至钧州,以(马)文升家在焉,舍弗攻。破泌阳,前大学士焦芳已跳匿,毁其家,发芳箧,取其衣冠,缚苇若人者而屠裂之,曰:‘恨不为天下杀此贼!’人谓盗亦有公是非云。”张岱所云者即指此。 又:三十年后之丁酉(1657),已是清顺治年间,张岱因助修《明史纪事本末》渡江来杭,复至南屏,只见“墙围俱倒,竟成瓦砾之场。”“林木俱无,苔藓尽剥。奔云一石,亦残缺失次,十去其五。数年之后,必鞠为茂草,荡为冷烟矣。菊水桃源,付之一想。”见《西湖梦寻·小蓬莱》。
木龙出辽海, ① 为风涛漱击,形如巨浪跳蹴,遍体多着波纹。 ② 常开平王得之辽东,輂至京。 ③ 开平第燬, ④ 谓木龙炭矣。及发瓦砾,见木龙埋入地数尺,火不及,惊异之,遂呼为“龙”。 ⑤ 不知何缘出易于市,先君子以犀觥十七只售之, ⑥ 进鲁宪王。 ⑦ 误书“木龙”犯讳, ⑧ 峻辞之,遂留长史署中。
先君子弃世,余载归, ⑨ 传为世宝。丁丑诗社, ⑩ 恳名公人锡之名, ⑪ 并赋小言 ⑫ 咏之。周墨农 ⑬ 字以“木犹龙”,倪鸿宝字以“木寓龙”, ⑭ 祁世培字以“海槎”, ⑮ 王士美 ⑯ 字以“槎浪”,张毅儒 ⑰ 字以“陆槎”,诗遂盈帙。
木龙体肥痴,重千余斤,自辽之京,之兖,之济,由陆;济之杭,由水;杭之江,之萧山,之山阴,之余舍,水陆错。 ⑱ 前后费至百金,所易价不与焉。 ⑲ 呜呼,木龙可谓遇 ⑳ 矣!
余磨其龙脑尺木, ㉑ 勒铭志之曰:“夜壑风雷,骞槎 ㉒ 化石。海立山崩,烟云灭没。谓有龙焉,呼之或出。”又曰:“扰龙 ㉓ 张子,尺木书铭。何以似之?秋涛夏云。”
纯生氏曰:木犹龙诸诗歌具载枫社全诗,当时推宗老、毅儒为冠。
①木龙:疑为木化石而形如龙者。 辽海:辽河以东沿海地区。
②漱击:冲刷拍打。 “遍”,乾隆本误作“偏”,据咸丰本改。
③常开平王:常遇春,明开国功臣位第二,仅次于徐达,死后追封开平王。 “輂至京”之“京”当指原元大都,时国家定鼎金陵,以开封为北京,以元大都为北平府,张岱以后日之“北京”称当日之北平,亦无大错。
④第燬:府第为火灾所焚毁。
⑤呼为龙:谓能通神变化,此木龙似真龙也。按,此节木龙来历似是传闻,常遇春一生未至辽东,其卒在洪武二年,正在追讨元军之军中,即木龙真为常所得,亦无暇自塞外辇至北平。
⑥先君子:称自己去世的父亲。张岱之父名耀芳,字尔弢。时为鲁王右长史,宦于兖州。 犀觥:犀角杯。非真犀角所制,只是悬拟其形而以铜制。《诗·卷耳》云:“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兕觥即犀觥,亦铜铸也。 售:交易。张耀芳以古铜觥十七具交易而得此木龙。
⑦鲁宪王,原作“献王”,《明史·诸王世表二》及张岱《石匮书》卷十八以及本书卷六《鲁府松棚》均作“宪王”,据改。宪王名朱寿鋐,万历二十八年嗣位,至崇祯九年亡故。
⑧误书“木龙”犯讳:龙的称呼和图案为皇帝专用。张耀芳献此物时,进呈文字中有“木龙”字,常人故不必讳,而诸王则不可不讳。
⑨张耀芳于崇祯四年罢职,是年九月以省墓归绍兴,宦产固在兖州也。至崇祯五年十二月,耀芳病卒于绍兴,故有张岱至兖州取回宦产事。
⑩丁丑:崇祯十年(1637)。诗社指王思任、祁彪佳发起的“枫社”聚会。此次社事在是年五月。
⑪人锡之名:每人都赐木龙以嘉名。锡,赐予。
⑫小言:短诗。
⑬周墨农:周又新,号墨农。
⑭倪鸿宝: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末官侍读学士。李自成陷北京,自缢死。诗文卓然成家。 寓,此处读如“偶”字,像偶之意。
⑮祁世培:祁彪佳,字弘吉,号世培。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四年(1631)升任右佥都御史,受权臣排斥,家居八年,崇祯末年复官。清兵入关,力主抗清,任苏松总督。杭州陷,自沉殉节。有文集传世。与从兄豸佳均为张岱至交。 槎:树之根桩,然“海槎”又有海筏之意。晋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此人即赍粮乘槎而去。芒芒忽忽,不觉昼夜。至一处,有城郭屋舍,遥望宫中多织妇,一丈夫牵牛饮于渚次,乃惊问此为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因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⑯王士美:王业洵,字士美,浙江余姚人。
⑰张毅儒:张弘,字毅儒,张岱族弟。曾有《明诗存》之选。
⑱水陆错:水路、陆路交相递运。
⑲所易价不与焉:购买它所用的钱还不算在内。
⑳遇:遇上相知。
㉑尺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㉒骞槎:传说西汉张骞寻河源,乘槎至天河,见织女。自唐以来诗人多用之。周密《癸辛杂识》引张华《博物志》以证其误,近人沈家本《日南随笔》有“张骞乘查”条考辨尤细。
㉓扰龙:扰,驯服。夏时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