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贾充是前豫州刺史贾逵之子,作为司马师、司马昭的铁杆狗腿子,先后参与镇压了毋丘俭、文钦和后来的诸葛诞等淮南两次反叛。
后又极力主导了弑杀魏帝曹髦,曹奂即位后,便被司马昭进封为安阳乡侯,统领洛阳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
可以说,如今的贾充,已与司马氏紧紧绑在了一起。
既然能够弑杀一次魏帝,他又何惧再弑杀第二次呢。
因为一旦曹氏翻盘,第一个会被诛灭九族的,便将是他贾氏一族。
所以,为免除后患,他是极希望司马炎将曹氏一族赶尽杀绝的。
但司马炎深知其父司马昭弑杀曹髦所带来的恶劣后果,如今司马昭这顶梁柱死了,而他们本可借灭蜀再竖威信的汉中之战也惨败收场,值此之际,朝堂内外,暗流涌动,哪能再行弑君之举?
贾充见弑杀曹奂不成,尴尬笑了笑,把眼珠一转,又生一计,再次进言道:“那废帝曹芳,晋公看需不需要咱去做了?毕竟现在,曹氏一脉,便余这两人了。既然曹奂这小儿杀不得,咱们不妨将曹芳杀了,断绝曹氏的念想。”
司马炎听到贾充所言,双眸闪了闪。
比起曹奂这傀儡,现在的齐王曹芳,却是继曹丕、曹叡之后,曹魏的第三位皇帝。
在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死后,年仅七岁的曹芳正式即位,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后来,经历高平陵之变,曹爽倒台,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到了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得曹芳密诏,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
司马师平定叛乱后,便将曹芳废为齐王,拥戴高贵乡公曹髦继位。
因为曹芳被废后,一直在司马氏的监视下,循规蹈矩,谨言慎行,没出过什么幺蛾子,所以司马氏也就没再进一步加害于他。
但他毕竟当了十五年的皇帝,如今,便是除了曹奂之外,唯一留下来的曹操嫡系余脉中,唯一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了。
若是他此刻得到机会,举起反抗司马氏的大旗,必会得到一大批支持者。
念及此,司马炎略微沉吟了下,问贾充道:“那曹芳,最近已经开始不老实了么?”
时至如今,司马氏对每一个姓曹的宗室,都加派人手监视着。
但有风吹草动,司马炎不介意用雷霆手段,直接将有反抗之心的曹氏族人诛除。
贾充听到司马炎所问,嘴角泛起一抹阴笑,道:“曹芳虽然在我们的监视之下,但毕竟远在河内郡,离京师尚有两三百里,万一生变,着实不好控制哩。”
司马炎听到贾充这似是而非的揣测,犹豫了下,终于点头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你便走一趟吧。但是,我不想引起曹氏恐慌,所以尽量做得隐蔽些,最好,能够让他自然病逝。”
贾充闻言,脸上一喜,连忙躬身道:“晋公放心,保证让这废帝死得再自然不过了。”
司马炎点点头,又叮嘱了贾充两句,便让他安排去了。
看着贾充那远去的背影,司马炎不由揉了揉有些发涨的脑门,迈步上了候在宫门的车辇,径往司马府驰去。
当司马炎刚至府门,已被任命为廷尉的卫瓘便赶忙迎了上来。
亲自扶着年纪比他还小了十几岁的司马炎下了车辇,这才压低声音道:“晋公,查出来了,那钟会,果然早回了魏境!”
“什么?”
听到卫瓘之言,司马炎也是一惊。
当日卫瓘逃了回来,将汉中惨败的罪责一股脑儿推给了钟会和邓艾。
至于钟会,刘善虽然对外宣称已被斩杀,但卫瓘却用计让押送他的几名蜀兵透了口风,泄露出钟会已降了蜀汉,并如他一样,被秘密遣返曹魏兴风作浪的消息。
于是,狼狈逃回的卫瓘自然又凭借这一条消息,被司马炎免罪。
不仅免罪,还将他升作了廷尉,着他查出钟会的下落。
近两个月过去了,卫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查出了钟会的踪迹,如何不让司马炎吃惊。
司马炎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快说,那厮现在何处?”
卫瓘也不迟疑,低声禀道:“如果消息属实,钟会小儿,现在已串联了一些怀有异心的曹氏旧臣,正往河内郡废帝曹芳那里赶去。”
刚刚贾充才劝自己杀了曹芳,转眼间,卫瓘竟然带来这个消息,司马炎又是一震,道:“曹芳果然不老实了!”
顿了顿,立即对卫瓘道:“快快快,快召征南将军陈骞、征北将军何曾、骠骑将军石苞来见我,另外,把尚书仆射裴秀、秘书监羊祜、大将军记室荀勖也叫来。”
卫瓘早知事态紧急,所以才会亲自在司马府候迎司马炎。
现在听到他的吩咐,连忙道:“我已提前通知了他们几人,相信马上就会到了。”
司马炎闻言,向卫瓘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这老家伙,的确有两把刷子,竟然为我提前想到了。
不错。
不错啊!
卫瓘被司马炎那饶有意味的眼神盯着,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他擅于揣摩上意,自汉中战败后,更是如履薄冰,小心行事。
不曾想,今儿事急,却少了顾虑,提前为司马炎想到了召唤心腹爱将,当真是有点大意了。
唉,做属下的太聪明了,也是一大忌啊。
“晋公!晋公!”
就在司马炎和卫瓘各怀心思、沉默不言之际,不远处,响起一道呼声。
司马炎和卫瓘闻声望去,便见三个衣着甲胄的五十余岁的将领,以及三个中年文官踏步而来。
这三位将领,自然便是对司马氏忠心不二的陈骞、何曾、石苞。
而跟在他们身后的三名文官,除了尚书仆射裴秀、秘书监羊祜、大将军记室荀勖,还能有谁?
这几人,有文有武,有勇有谋。
文的三人,共掌朝中机密事,而武的,也是随着司马师、司马昭南征北战的功勋将领,都是司马氏的心腹力量。
六人行到近前,对司马炎深施一礼。
司马炎不敢托大,赶紧与卫瓘一起,将六人请进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