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已知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 P ,用给定角度作任意四边形 ABDC (该四边形内接于圆锥曲线)。向 AB 、 CD 、 AC 和 DB 的直线,分别作直线 PQ 、 PR 、 PS 和 PT ,那么,在对边 AB 和 CD 上的 PQ × PR ,与在另两条对边 AC 、 BD 上的 PS × PT 的比值均为给定值。
情形1 首先,假设到两条对边的直线平行于另两条边的某一条,如 RQ 和 PR 与边 AC 平行, PS 和 PT 与边 AB 平行,设两条对边如 AC 与 BD 也是平行的 (如图5-1) 。如果圆锥曲线的一条直径平分这些平行边的线段,那么它也将 RQ 等平分。设点以 O 为 RQ 的中点,那么, PO 就是直径上的纵标线。将 PO 延长到点 K ,使 OK = PO , OK 则为直径另一侧上的纵标线。由于点 A 、 B 、 P 和 K 都位于圆锥曲线上,因此, PK 以给定角度与 AB 相交。根据《圆锥曲线》第三卷中的相关命题, PQ × QK 与 AQ × QB 的比为给定值。但是, QK = PR ,因为它们均是相等直线 OK 和 OP ,分别与 OQ 和 OR 的差,因此, PQ × QK 等于 PQ × PR ,从而 PQ × PR 与 AQ × QB 的比值,即与 PS × PT 的比,也是给定值。
(图5-1)
证明完毕。
情形2 假设四边形的对边 AC 与 BD 不平行 (如图5-2) 。作 Bd 平行于 AC ,与直线 ST 交于点 t ,与圆锥曲线交于点 d 。连接 Cd ,交 PQ 于点 r ,再作 DM 平行于 PQ ,与 Cd 相交于点 M ,与 AB 相交于 N 。由于三角形 BTt 与三角形 DBN 相似,因此, ( 或 )= ,而 ( 或 )= 。前项之间相乘,后项之间也相乘, PQ × Rr 与 PS × Tt 的比,等于 DN × DM 与 NA × NB 的比,由情形1,也等于 PQ × Pr 与 PS × Pt 的比,由分比性质,也等于 PQ × PR 与 PS × PT 的比。 (如图5-2)
(图5-2)
证明完毕。
情形3 假设四条直线 PQ 、 PR 、 PS 、 PT 与边 AC 、 AB 不平行,而任意相交 (如图5-3) 。作 Pq 、 Pr 与 AC 平行,作 Ps 、 Pt 与 AB 平行,由于三角形中的角 PQq 、 PRr 、 PSs 和 PTt 已给定,则 PQ 与 Pq , PR 与 Pr , PS 与 Ps , PT 与 Pt 的比值等于定值,若将它们相乘,则 和 等于定值。但是,根据前面的证明, Pq × Pr 与 Ps × Pt 的比值已确定,因此, PQ × PR 与 PS × PT 的比值也是确定的。 (如图5-3)
(图5-3)
证明完毕。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向四边形两对边上作出的任意直线 PQ 与 PR 的乘积,与四边形另两条边上作出的任意直线 PS 与 PT 乘积的比值是给定的,那么,所有直线穿过的点 P ,位于由四边形所在的圆锥曲线上。 (如图5-4)
(图5-4)
假设所作圆锥曲线过点 A 、 B 、 C 、 D ,以及无数个点 P 中的任意一个,比如点 p ,那么,点 P 将总是在曲线上。若对此表示否定,可连接 AP ,在点 P 之外的任意一处与圆锥曲线相交,若有可能,相交点不是 P 而是 b 。因此,若在点 p 和点 b ,用给定角度作四边形边的直线 pq 、 pr 、 ps 、 pt 和 bk 、 bn 、 bf 、 bd ,那么,根据引理17,则可得出: bk × bn 与 bf × bd 之比,等于 pq × pr 与 ps × pt 之比,由假定条件也等于 PQ × PR 与 PS × PT 的比。由于四边形 bkAf 与 PQAS 相似,因此, ,若将等式中每个对应项均除以前面一项,则可得出, ,就是说,等角四边形 Dnbd 和 DRPT 相似,因此它们的对角线 Db 和 DP 重合。于是 b 点将落在直线 AP 和 DP 的交点上,最后会与 P 点重合。因此,无论在何处取点 P ,它都会落在给定的圆锥曲线上。
证明完毕。
推论 如果从公共点 P 向三条给定直线 AB 、 CD 、 AC 作同样多的直线 PQ 、 PR 、 PS ,让它们一一对应,并各自以给定角度相交,且两条直线 PQ 与 PR 的乘积与第三条边 PS 的平方之比是给定值,那么,引出直线的点 P 位于圆锥曲线上,而该曲线与直线 AB 、 CD 相切于点 A 和 C ,反之亦同。因为,将直线 BD 向 AC 靠近并与之重合,这三条直线 AB 、 CD 和 AC 的位置保持不变;再将直线 PT 与直线 PS 重合,那么, PS × PT 将变为 PS 2 ;又因为直线 AB 、 CD 与曲线是交于 A 、 B 和 C 、 D 的,现在这些点重合了,所以曲线与它们不再是相交,而是相切。
在该引理中,圆锥曲线这个名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过圆锥顶点的直线截线和平行于圆锥曲线底面的圆周截线。因为,若点 p 在连接 A 和 D 或 C 和 B 点的直线上,那么,圆锥曲线将变为两条直线,其中一条就是点 p 所在直线,另一条则穿过四个点中的另外两个点。如果四边形两个对角的和等于两个直角,那么,这四条直线 PQ 、 PR 、 PS 和 PT 垂直于图形的四条边,或与四边交于等角且直线 PQ 和 PR 的乘积等于直线 PS 和 PT 的乘积,圆锥曲线则将变成圆周。还有一种情况,即若用任意倾角来作这四条直线,且直线 PQ 和 PR 的乘积与直线 PS 和 PT 的乘积之比,等于后两条直线 PS 、 PT 和其对应边所形成的夹角 S 、 T 的正弦的乘积,与前两条直线 PQ 、 PR 和其对应边所形成的夹角 Q 、 R 的正弦乘积之比,则圆锥曲线也是圆。在所有其他情形中,点 P 的轨迹为其他三种圆锥曲线图形中的一种。除这种四边形 ABCD ,还可以用另一种四边形,它的对边可以像对角线一样相互交叉。但是,如果四个点 A 、 B 、 C 、 D 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向无限远的距离移动,这就是说,它的四条边将收敛于这点,成为平行线。此时,圆锥曲线将穿过其余的点,并将以抛物线形式沿相同方向连接到无限远。
求证点 P ,由该点以已知角度向直线 AB 、 CD 、 AC 和 BD 作对应的直线 PQ 、 PR 、 PS 和 PT ,任意两条 PQ 和 PR 的乘积与 PS 和 PT 的乘积的比值为给定值。 (如图5-5)
(图5-5)
假设到直线 AB 和 CD 的任意两条直线 PQ 和 PR 包含上述乘积之一,且与给定的其他两条直线相交于 A 、 B 、 C 、 D 点,以这些点中的任何一个例如 A ,作任意直线 AH ,并将 P 点位于 AH 上,使 AH 交直线 BD 和 CD 于点 H 和 I ,由于图形的所有角都是给定的,因此, 、 和 的值也是给定的,用给定比值 PQ × PR 比 PS × PT ,除以该比值,则得到 的比值,若再乘以给定比值 和 ,那么, 和点 P 也能确定。
证明完毕。
推论1 同样,也可在点 P 轨迹上的任意点 D 处作切线。因为,点 P 和 D 重合时, AH 通过点 D ,弦 PD 变为了切线。在这种情形下,逐渐消失的线段 IP 和 PH 的最终比值,则可从上述推论过程中求出。若作 CF 平行于 AD ,交 BD 于点 F ,并以该最终比值截取 E 点, DE 则为切线,因为, CF 和逐渐消失的 IH 平行,且相交点 E 和 P 以相同比例截取。(如图5-6)
(图5-6)
推论2 所有点 P 的轨迹均可求出。过点 A 、 B 、 C 、 D 中的任一点假设 A 作 AE 与轨迹相切,再过其他任一点如 B ,作平行于切线的直线 BF 在点 F 与轨迹相交,再通过本引理求出点 F 。设点 G 平分 BF ,作直线 AG ,使 AG 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BG 和 FG 则是纵标线。如果 AG 交轨迹于 H ,那么, AH 将成为直径或是横向的通径(通径与它的比等于 BG 2 比 AG × GH )。如果 AG 与轨迹不相交,直线 AH 为无限,则轨迹将为一抛物线,直线 AG 所对应的通径就是 BG 2 / AG 。如果它与轨迹在某点相交,当点 A 和 H 位于点 G 的同一侧时,轨迹为双曲线;当点 G 落在点 A 和 H 之间,轨迹为椭圆,当角 AGB 为直角,而 BG 2 等于 AG × GH 时,轨迹则为圆周。(如图5-7)
(图5-7)
在推论中,我们对著名而古老的四线问题给予了解答,自欧几里得以来,四线问题盛行不衰,此后,阿波罗尼奥斯又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但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分析和计算,它只需用几何作图来解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古人所要求的。
如果任意平行四边形 ASPQ 的两对角顶点 A 和 P 在任意圆锥曲线上,其中,构成角的边 AQ 和 AS 向外延伸,与相同圆锥曲线在 B 和 C 点相交;再通过点 B 和点 C 作到圆锥曲线上任意第五个点 D 的两直线 BD 和 CD ,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条边 PS 和 PQ 相交于延伸线上的点 T 和 R ,那么,被曲线的边所截的部分 PR 和 PT 之间的比值是给定的。反之,如果这些被切割部分相互间比值是给定的,那么点 D 在通过点 A 、 B 、 C 和 P 点的圆锥曲线上。 (如图5-7)
情形1 连接 BP 和 CP ,由 D 作直线 DG 和 DE ,使 DG 与 AB 平行,交 PB 、 PQ 、 CA 于点 H 、 I 和 G ;作 DE 与 AC 平行,交 PC 、 PS 和 AB 于点 F 、 K 和点 E 。根据引理17可知, DE × DF 与 DG × DH 的比是给定值。由于 ( 或 )= ,因此, 。同理, ,也就等于 (或 ),因此, 。将这些比值相乘,则 ,因此,它们的比值均为给定值。由于 PQ 和 PS 已经给定,所以, 的值也给定。
证明完毕。
情形2 如果已经给定 PR 和 PT 相互间的比值,那么,用类似的理由逆推,则 DE × DF 与 DG × DH 之比为给定值。根据引理18,点 D 将位于过点 A 、 B 、 C 、 P 的圆锥曲线上。
证明完毕。
推论1 作直线 BC 交 PQ 于点 r ,并在 PT 上取 t ,使 ,那么, Bt 将与圆锥曲线相切于点 B 。因为,假设点 D 与点 B 重合,则弦 BD 将消失, BT 会变为切线,且 CD 和 BT 与 CB 和 Bt 重合。
推论2 反之,如果 Bt 为切线,而直线 BD 和 CD 在圆锥曲线上任意点 D 处相交,那么, 。反之,如果 , BD 和 CD 则必定在圆锥曲线上任意点 D 处相交。
推论3 一条圆锥曲线与一条圆锥曲线相交,交点至多为4个。因为,如果交点个数大于4,两圆锥曲线将通过5点 A 、 B 、 C 、 P 和 O 。如此,若直线 BD 与它们交于点 D 和 d ,且直线 Cd 在点 q 与直线 PQ 相交,所以 ,即 PR = Pq ,这与命题相矛盾。
如果两条不确定但可移动的直线 BM 和 CM 通过给定点 B 和 C ,且以此为极点,通过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M 作第三条给定位置的直线 MN ,再作另两条不确定直线 BD 和 CD ,并与前两条直线在给定点 B 和 C 构成给定的角 MBD 和 MCD 。那么,直线 BD 和 CD 的交点 D 所作出的圆锥曲线将通过定点 B 、 C 。反之,如果由直线 BD 和 CD 的交点 D 所作出的圆锥曲线通过定点 B 、 C 、 A ,而角 DBM 将与给定角 ABC 相等,角 DCM 也与定角 ACB 相等,则点 M 的轨迹为一条给定位置的直线。 (如图5-8)
(图5-8)
在直线 MN 上,点 N 为给定点,当可动点 M 落在不可动点 N 上时,使可动点 D 落在不可动点 P 上。连接 CN 、 BN 、 CP 和 BP ,再由点 P 作直线 PT 、 PR ,交直线 BD 和 CD 于点 T 和 R ,并使角 BPT 等于给定角 BNM ,角 CPR 等于给定角 CNM 。根据假设条件,角 MBD 和 NBP 相等,角 MCD 和 NCP 也相等,去掉公共角 NBD 和 NCD ,剩下的角 NBM 和 PBT , NCM 和 PCR 相等。因此,三角形 NBM 和 PBT 相似,三角形 NCM 和 PCR 也相似。于是, , 。由于点 B 、 C 、 N 、 P 不可动,因此, PT 和 PR 与 NM 有给定比值, 也有给定比值。根据引理20,点 D 是可动直线 BT 和 CR 的交点,且位于一圆锥曲线上,该曲线通过点 B 、 C 、 P 。 (如图5-9)
(图5-9)
证明完毕。
反之,如果可动点 D 位于通过给定点 B 、 C 、 A 的圆锥曲线上,而角 DBM 与给定角 ABC 相等,角 DCM 也与定角 ACB 相等。当点 D 相继落在圆锥曲线上两任意不动点 P 和 p 上时,可动点 M 也相继落在不动点 n 和 N 上。过点 n 和 N 作直线 nN ,直线 nN 则为可动点 M 的轨迹。因为,如果将点 M 位于任意曲线上运动,那么点 D 将位于一圆锥曲线上,且该圆锥曲线过五点 B 、 C 、 A 、 p 和 P 。根据前面的证明,当点 M 持续位于曲线上时,点 D 也将位于圆锥曲线上,该圆锥曲线也过五点 B 、 C 、 A 、 p 和 P ,而这两条圆锥曲线都将通过相同的五点,这与引理20的推论3相矛盾。因此,点 M 位于曲线上这一假设是不合理的。
证明完毕。
作一条通过五个给定点的曲线轨道。 (如图5-10)
(图5-10)
设 A 、 B 、 C 、 P 、 D 为五个给定点。由其中的任意一个点如 A ,作到其他任意两个点如 B 、 C (可称做极点) 的直线 AB 和 AC ,过第四个点 P 的直线 TPS 和 PRQ 分别与 AB 和 AC 平行。再由两极点 B 和 C ,作过第五个点 D 的两条无穷直线 BDT 和 CRD ,与前面所作的直线 TPS 和 PRQ 分别交于点 T 和 R 。作直线 tr 平行于 TR ,使直线 PT 和 PR 截下的任意部分 Pt 和 Pr 与 PT 和 PR 成比例。如果通过它们的端点 t 、 r 和极点 B 、 C ,作直线 Bt 和 Cr 相交于点 d ,则点 d 将位于所要求的曲线轨道上。因为,根据引理20,点 d 位于过点 A 、 B 、 C 、 P 的圆锥曲线上,而当线段 Rr 和 Tt 逐渐消失时,点 d 将与点 D 重合。因此,圆锥曲线通过点 A 、 B 、 C 、 P 、 D 五点。
证明完毕。
在这些给定的点中,连接任意三个点,例如依次连接点 A 、 B 、 C ,且以它们中的两个点 B 和 C 作为极点,使给定大小的角 ABC 和角 ACB 旋转,并使边 BA 和 CA 先位于点 D 上,再位于点 P 上。在这两种情形下,边 BL 和 CL 相交于点 M 和 N ,作无穷直线 MN ,并使这些可动角绕它们的极点 B 和 C 旋转,设边 BL 、 CL 或 BM 、 CM 的交点为 m ,则该点总落在不确定直线 MN 上,若设边 BA 、 CA 或 BD 、 CD 的交点为 d ,画出所要求的曲线轨道 PADdB 。因为,根据引理21,点 d 将位于通过点 B 和 C 的圆锥曲线上。而当点 m 与点 L 、 M 、 N 重合时,点 d 将会与点 A 、 D 、 P 重合 (由图可知) 。因此,所作出的圆锥曲线将通过 A 、 B 、 C 、 P 、 D 五点。 (如图5-11)
(图5-11)
证明完毕。
推论1 在任意给定点 B ,可以画出与轨道相切的直线。令点 d 与点 B 重合,直线 Bd 则为所求切线。
推论2 根据引理19中的推论,也可求出轨道的中心、直径和通径。
比第一种作法更简便的方法:(如图5-10)连接 BP ,如果需要的话,可在该直线的延长线上截取一点 p ,使 。再过 p 点作无穷直线 pe 与 SPT 平行,并使 pe 与 pr 永远相等。作直线 Be 、 Cr 相交于点 d 。由于 、 、 和 均为相等比值,所以, pe 也与 Pr 永远相等。按这种方法,轨道上的点很容易找出,除非用第二种作图法机械地作出曲线图形。
作出通过四个定点,并与给定直线相切的圆锥曲线轨道。 (如图5-12)
(图5-12)
情形1 假设 HB 为给定切线, B 为切点,而 C 、 D 、 P 为其他给定的三个点。连接 BC ,作 PS 平行于 BH , PQ 平行于 BC ,作出平行四边形 BSPQ 。再作 BD 交 SP 于点 T , CD 交 PQ 于点 R 。最后,作任意直线 tr 平行于 TR ,并使从 PQ 、 PS 上截取的 Pr 和 Pt 分别与 PR 和 PT 成比例,根据引理20,作直线 Cr 和 Bt ,它们的交点 d 将总是落在所求曲线轨道上。
作角 CBH 并给定大小,使其绕极点 B 旋转,将半径 DC 向其两边延伸,并绕极点 C 旋转。设角的一边 BC 交半径于点 M 、 N ,另一条边 BH 交半径于点 P 和 D 。作无穷直线 MN ,使半径 CP 或 CD 与角的边 BC 总在该直线上相交,而另一边 BH 与半径的交点将画出所需要的轨道。 (如图5-13)
(图5-13)
在根据前述问题所作图中,点 A 与点 B 重合,直线 CA 和 CB 重合,那么,直线 AB 最终将演变为切线 BH ,因此之前的作法与这里所描述的相同。所以边 BH 和半径的交点将会作出一圆锥曲线,且该曲线通过点 C 、 D 、 P ,并与直线 BH 相切于点 B 。
证明完毕。
情形2 假设给定的四点 B 、 C 、 D 、 P 都不在切线 HI 上,将它们两两连接,直线 BD 、 CP 相交于点 G ,与切线相交于点 H 和 I 。以点 A 分割切线,使 等于 CG 和 GP 的比例中项与 BH 和 HD 的比例中项的乘积,再比 GD 和 GB 的比例中项与 PI 和 IC 的比例中项的乘积,此时,点 A 就是切点。因为, HX 如果与直线 PI 平行,并与轨道相交于任意点 X 和 Y ,那么,根据圆锥曲线的性质,点 A 所在位置将使 等于 XH × HY 与 BH × HD 的比,或等于 CG × GP 与 DG × GB 的比,再乘以 BH × HD 与 PI × IC 的比。但是,在求出切点 A 之后,曲线轨道就可由第一种情形画出。 (如图5-14)
(图5-14)
证明完毕。
值得注意的是,点 A 既可以在点 H 和 I 之间取,也可以在它们之外取,若以此为基础,则可作出两种不同的曲线。
作出过三个定点,并与两条给定直线相切的曲线轨道。 (如图5-15)
(图5-15)
假设 HI 、 KL 为给定切线, B 、 C 、 D 为给定的点。过其中的任意两个点,例如 B 和 D ,作直线 BD 交两切线于点 H 和 K 。同样,过它们中的其他任意两个点 C 和 D 作直线 CD ,交两切线于点 I 和 L 。在直线 HK 和 IL 上取点 R 和 S ,使 HR 与 KR 的比,等于 BH 和 HD 的比例中项与 BK 和 KD 的比例中项之比。 IS 与 LS 的比,等于 CI 和 ID 的比例中项与 CL 和 LD 的比例中项之比,但交点可以随意选取,点 R 和 S 既可以在点 K 和 H 、 I 和 L 之间,也可以在它们之外。再作直线 RS ,与两切线交于点 A 和 P , A 、 P 则为切点。假设 A 和 P 为切点,并位于切线上的任意处,过二切线上四点 H 、 I 、 K 、 L 中的其中一个点如 I ,位于一条切线 HI 上,再作直线 IY 平行于另一切线 KL ,交曲线于点 X 和 Y ,并在直线 IY 上截取 IZ ,使它等于 IX 和 IY 的比例中项,那么根据圆锥曲线的性质, XI × IY 或 IZ 2 与 LP 2 的比,就等于 CI × ID 与 CL × LD 的比,也等于 SI 2 与 SL 2 的比,因此 IZ ∶ LP = SI ∶ SL 。因此点 S 、 P 、 Z 则在同一直线上。此外,由于两切线的交点为 G ,根据圆锥曲线的性质, XI × IY 或 IZ 2 与 IA 2 的比,将等于 ,因此 IZ ∶ IA = GP ∶ GA 。从而,点 P 、 Z 、 A 位于同一直线上,点 S 、 P 、 A 也位于同一直线上。同理可证:点 R 、 P 和 A 也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切点 A 和 P 在直线 RS 上。求出这些点后,根据上一问题的情形,即可作出曲线轨道。
证明完毕。
在本命题和前一命题的情形2中,作图方法一样,无论直线 XY 与曲线相交于点 X 和 Y ,或者不相交,所作图形均不依赖这些条件。但当已证明直线与轨道相交时的作图法,就能证明不相交时的作图法。因此,为了力求简便,我不会对此作进一步证明。
将图形转变为同类的另一个图形。 (如图5-16)
(图5-16)
假设任意图形 HGI 将被转换。作任意两条平行线 AO 和 BL ,使其与任意给定的第三条直线 AB 相交于点 A 和 B 。然后,以图形上的任意一点 G ,作任意直线 GD 平行于 OA ,使它与直线 AB 相交。再由直线 OA 上的任意定点 O ,作到点 D 的直线 OD ,交 BL 于点 d 。由 d 再作直线 dg ,与直线 BL 构成任意给定角,并使 dg ∶ Od = DG ∶ OD ,这样,点 g 将位于新图形 hgi 上,并与点 G 相对应。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将第一个图形上的若干点分别与新图形上的点一一对应。若假设点 G 受连续运动作用而通过第一个图形上所有的点,那么,点 g 也将受连续运动作用而通过新图形上所有的点,画出的图形也完全相同。为了表示区别,可将 DG 作为原纵标线, dg 作为新纵标线,并以 AD 为原横标线, ad 为新的横标线, O 作为极点, OD 作为分割半径, OA 作为原纵标线上的半径,而 Oa 则作为新的纵标线半径。
如果点 G 位于给定直线上,那么,点 g 也将位于给定直线上。如果点 G 位于圆锥曲线上,同样,点 g 也在圆锥曲线上,在这里,我将圆周作为圆锥曲线的一种。另外,如果点 G 在三次曲线上,则点 g 也将在三次曲线上,即使是更高级的曲线,情况也完全相同。点 G 和 g 所在曲线的次数总是相等的,因为, ad ∶ OA = Od ∶ OD = dg ∶ DG = AB ∶ AD ;所以, AD = , DG = 。如果点 G 位于直线上,那么,在任意表达横标线 AD 和纵标线 GD 关系的等式中,这些未知量 AD 和 DG 的方程是一次的。如果用 代替 AD , 代替 DG ,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等式,在这个等式中,新横标线 ad 和新纵标线 dg 的方程也只有一次。因此,它们只表示一条直线。但是,如果 AD 或 DG 在原方程中是二次的,那么, ad 和 dg 在新方程中也同样上升到二次的。这在三次方或更高次方的方程中也如此。在新方程中未知量 ad 、 dg ,以及在原方程中的 AD 、 DG ,它们的次数都是相等的,所以,点 G 和 g 所在的曲线次数也是相等的。
此外,如果任意直线在原图形中与曲线相切,那么该直线与曲线以相同方式转变为新图形时,直线也会与曲线相切,反之亦然。如果原图形中曲线上的任意两点,相互不断靠近并重合,那么,对应的点在新图形中也将不断靠近并重合的,因此,在两个图形中,由某些点构成的直线将同时变为曲线的切线。我本来应该用更加几何的形式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证明,但是,为了简洁,我把它省略了。
如果要将一个直线图形转变为另一个直线图形,只需转变原图形中直线的交点就行了,并通过这些转变的交点再在新图形中作出直线。但如果是转变曲线图形,就必须转变那些可以确定曲线的点、切线,以及其他的直线。本引理可用于解决一些更有难度的问题,因为可以将所设的图形由较为复杂的转变为较为简单的。不同方向的直线可聚拢于一点,而通过该点的任意直线可代替原纵坐标半径,将那些向一个点聚拢的所有任意直线转变为平行线,只有这样,才能使它们的交点位于无限远处,而这些平行线就向着那个无限遥远的点靠近。在新图形中解决完这些问题之后,如果按逆运算将新图形转变为原图形,我们也会得到所要的解。
该引理同样也适用于解决立体问题。因为,通常需要解决的是两条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而任意一个圆锥曲线都可以被转变,如果是双曲线或抛物线,可以转变为椭圆,而椭圆也很容易转变成圆。在平面问题的作图中,对于直线和圆锥曲线,同样也可以转变为直线和圆周。
作出通过两定点,并与三条给定直线相切的曲线轨道。 (如图5-17)
(图5-17)
过任意两条切线的交点和第三条切线与两定点直线相交的交点,作一条直线,并用这条直线代替原纵标线半径,根据前述引理,可将原图形转变为新图形。在新图形中,这些切线变为平行线,第三条切线也将与过两定点的直线平行。假设 hi 、 kl 为两条平行的切线, ik 为第三条切线, hl 为平行于该切线的直线,并过点 a 、 b ,那么,在新图形中,圆锥曲线也将通过这两点。作平行四边形 hikl ,直线 hi 、 ik 、 kl 相交于点 c 、 d 、 e ,使 hc 与 ah × hb 的平方根的比, ic 与 id 、 ke 与 kd 的比,等于线段 hi 、 kl 的和与另外三条线段 (第一条线段为 ik 、其他两条为 ah × hb 和 al × lb 的平方根) 和的比,则 c 、 d 、 e 点将为切点。因为,根据圆锥曲线的性质, hc 2 ∶( ah × hb )= ic 2 ∶ id 2 = ke 2 ∶ kd 2 = el 2 ∶( al × lb ),所以, hc 与 、 ic 与 id 、 ke 与 kd ,及 el 与 的比值相等,同时等于( hc + ic + ke + el )∶ + id + kd + ,也等于( hi + kl )∶ + ik + 。由此在新图形中可得切点 c 、 d 、 e 。通过上一引理中的逆运算将这些点转变到原图形中,则曲线轨道可由问题14作出。
证明完毕。
由于点 a 、 b 可落在点 h 、 l 之间,也可落在点 h 、 l 之外,因此取点 c 、 d 、 e 时,也应在点 h 、 i 、 k 、 l 之间,或在它们之外。如果点 a 、 b 中的任一个落在点 h 和 i 之间,而另一个不在 h 和 l 之间,则命题无解。
作出通过一定点,并与四条给定直线相切的曲线轨道。 (如图5-18)
(图5-18)
通过任意两条切线的公共交点到其他两条切线的公共交点,作直线,并用这条直线代替原纵标线半径,根据引理22,可以将原图形转变为新图形,使原先在纵标线相交的这两对切线,现在变为相互平行。用 hi 和 kl 、 ik 和 hl 这两对平行线,构成平行四边形 hikl ,将 p 作为新图形中与原图形中给定点相对应的点。过图形的中心 o 作线段 pq ,使 oq = op ,那么,点 q 为新图形中圆锥曲线所通过的另一个点。根据引理22,由逆运算,使该点转变到原图形中,则可得所求曲线轨道上的两点。根据问题17,曲线轨道可由这些点画出。
如果两直线如 AC 和 BD 的位置已给定,点 A 、 B 为端点,且两直线间的比值为给定值,由不确定点 C 、 D 连接而成的直线 CD 被点 K 以给定比值分割,则点 K 将位于给定直线上。 (如图5-19)
(图5-19)
设直线 AC 和 BD 相交于点 E ,在 BE 上取 BG ∶ AE = BD ∶ AC ,使 FD 等于给定线段 EG ,由图知, (即 )= ,即为定值,所以三角形 EFC 的类型也给定。将 CF 在 L 点进行分割,使 ;由于该比值已给定,三角形 EFL 的类型也将给定,所以,点 L 将位于给定直线 EL 上。连接 LK ,则三角形 CLK 与 CFD 相似,由于 FD 为给定直线, LK 与 FD 的比值为给定值,因此, LK 也将给定。在 ED 上取 EH = LK , ELKH 则为平行四边形,因此,点 K 将位于平行四边形的边 HK 上 ( HK 为给定直线) 。
证明完毕。
推论 由于图形 EFLC 的类型已给定,因此, EF 、 EL 、 EC (即 GD 、 HK 、 EC )这三条直线相互间的比值也给定。
三条直线都与某一圆锥曲线相切,如果其中两条的位置已给定并且相互平行,那么,与这两条直线平行的曲线的半径,是这两条直线切点到它们被第三条切线所截线段的比例中项。 (如图5-20)
(图5-20)
设 AF 、 GB 为两条平行直线,并与圆锥曲线 ADB 相切于点 A 和 B ; EF 为第三条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于点 I ,并与前两条切线交于点 F 和 G ,以 CD 为图形半径并与前两条切线平行,那么, AF 、 CD 、 BG 成连比。
如果共轭直径 AB 、 DM 与切线 FG 交于点 E 和 H ,两直径相交于点 C ,作出平行四边形 IKCL 。根据圆锥曲线性质, EC ∶ CA = CA ∶ CL ,由分比得: ,由合比得: ,即 ,由于三角形 EAF 、 ELI 、 ECH 、 EBG 相似,因此, AF ∶ LI = CH ∶ BG 。由圆锥曲线性质可得, (或 )= 。因此由并比得 。
证明完毕。
推论1 如果两切线 FG 、 PQ 与两平行切线 AF 和 BG 交于点 F 和 G 、 P 和 Q ,两切线 FG 、 PQ 交于点 O ,那么,根据该引理, AF ∶ CD = CD ∶ BG , BQ ∶ CD = CD ∶ AP ,所以, AF ∶ AP = BQ ∶ BG ,由分比得 AF ∶ BQ = FP ∶ GQ ,最终等于 。
推论2 同样,过点 P 和 G 、 F 和 Q 所作的直线 PG 和 FQ ,将与通过图形中心和切点 A 、 B 的直线 ACB 相交。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边与任意一圆锥曲线相切,并与第五条切线相交,那么,平行四边形对角上的两相邻边被截取的线段,其中任一段与它所在边的比值,等于其相邻边上由切点到第三条边所截取的部分与另一条线段的比。 (如图5-21)
(图5-21)
平行四边形 MLKI 四条边 ML 、 IK 、 KL 、 MI 与圆锥曲线相切于 A 、 B 、 C 、 D ,第五条切线 FQ 与这些边相交于 F 、 Q 、 H 和 E ,取 MI 、 KI 上 ME 、 KQ 两段,或 KL 、 ML 上 KH 、 MF 两段,使 ME ∶ MI = BK ∶ KQ , KH ∶ KL = AM ∶ MF 。因为,根据前述引理中的推论1可知, ME ∶ EI = AM 或 BK ∶ BQ ;由合比得 ME ∶ MI = BK ∶ KQ 。
证明完毕。
同理, KH ∶ HL = BK 或 AM ∶ AF ,由分比得 KH ∶ KL = AM ∶ MF 。
证明完毕。
推论1 如果外切给定圆锥曲线的平行四边形 IKLM 已给定,那么,乘积 KQ × ME 与其相等的乘积 KH × MF 也给定。由于三角形 KQH 与 MFE 相似,因而,这些乘积也相等。
推论2 如果第六条切线 eq 与切线 KI 、 MI 相交于点 q 和 e ,那么, KQ × ME = Kq × Me , KQ ∶ Me = Kq ∶ ME ,由分比得 KQ / Me 等于 Qq / Ee 。
推论3 同样,如果二等分 Eq 和 eQ ,并作过这两平分点的直线,则该直线将过圆锥曲线的中心。由于 Qq ∶ Ee = KQ ∶ Me ,因此,根据引理23,同一直线将通过所有直线 Eq 、 eQ 、 MK 的中点,而直线 MK 的中点即是曲线的中心。
作出与五条给定直线相切的曲线轨道。 (如图5-22)
(图5-22)
假设 ABG 、 BCF 、 GCD 、 FDE 、 EA 为给定的五条切线。由它们中的任意四条构成四边形,如 ABFE 。以点 M 和 N 平分四边形的对角线 AF 和 BE ,那么,根据引理25中的推论3,由平分点所作的直线 MN 将过圆锥曲线的中心。通过另四条切线构成四边形,如 BGDF ,以点 P 和 Q 平分对角线 BD 、 GF ,那么,过平分点所作的直线 PQ 也将通过圆锥曲线的中心。因此,中心将在二条等分点连线的交点处。设该中心为 O ,作任意切线 BC 的平行线 KL ,使点 O 位于这两条平行线的中间,则 KL 将与所作曲线相切。使 KL 相交其他两任意切线 GCD 、 FDE 于点 L 和 K ,不平行切线 CL 、 FK 与平行切线 CF 、 KL 相交于点 C 和 K 、 F 和 L ,作 CK 、 FL 交于点 R ,根据引理24中的推论2可知,直线 OR 与平行切线 CF 、 KL 在切点相交。同理可求出其他切点,然后,根据问题14就可作出曲线轨道。
证明完毕。
前述命题也包括了曲线轨道的中心或渐近线给定的情况。因为,当点、切线、中心均给定时,在中心另一侧相同距离处同样多的点、切线也将给定,因此,可将渐近线视为切线,它在无限遥远的极点就是切点。设任意一条切线的切点移动到无限远处,该切线则将变为一渐近线,而前述问题中所作的图也就演变成为如图5-23所示,由给定渐近线所作的图了。
(图5-23)
作完圆锥曲线之后,我们还可以按此方法找到它们的轴和焦点。通过引理21的构图,可以画出曲线轨道的动角 PBN 、 PCN 的边 BP 和 CP 相互平行,并能在图形中保持其所在位置并围绕极点 B 、 C 旋转。与此同时,通过这两个角的另外两条边 CN 、 BN 的交点 K 或 k ,作一圆周 BKGC 。以 O 为圆周的中心,使边 CN 、 BN 在画出圆锥曲线之后相交,并由中心作直线 MN 的垂线 OH ,在点 K 和 L 与圆周相交。当另两边 CK 、 BK 相交于离 MN 最近的点 K 时,原先的边 CP 、 BP 将与长轴平行,并与短轴垂直。如果这些边在最遥远的 L 点处相交,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因此,若轨道的中心已给定,其轴也必然给定,当这些都给定之后,找出它的焦点也就非常容易了。
由于两轴相互间平方的比等于 ,因此,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四个给定点画出已知类型的曲线轨道。如果 C 、 B 是这些给定点中的两个极点,那么,第三个极点就将引出可动角 PCK 、 PBK ,如果这些条件都已给定,就可画出圆 BGKC 。由于曲线轨道的类型已给定,因此, 的值以及 OH 本身也就给定。以 O 为圆心、 OH 为半径,画出另一个圆周,通过边 CK 、 BK 的交点与该圆相切的直线,在原先图形的边 CP 、 BP 在第四个给定点相交时,即变成平行线 MN ,通过 MN ,则可画出圆锥曲线。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给定的圆锥曲线中作出它的内接四边形。
当然,还可以用其他引理来画出给定类型的圆锥曲线,并使曲线轨道通过给定点,与给定直线相切(如图5-24)。该图形的类型是:如果一直线过任意给定点,它将与给定的圆锥曲线交于两点,并等分两交点间的距离,其等分点将交于另一圆锥曲线上,该圆锥曲线与前一图形的类型相同,而它的轴与前一个图形的轴平行。不过,这个问题只能谈到这里,因为,我将在后面讨论更具实用价值的问题。
(图5-24)
在给定大小和类型的三角形中,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与同样多的、给定位置且不平行的直线相互对应,并使每个角与一条直线对应相交。 (如图5-25)
(图5-25)
在给定三条直线 AB 、 AC 、 BC 的位置时,按以下要求来摆放三角形 DEF :角 D 与直线 AB 相交、角 E 与 AC 相交、角 F 与 BC 相交。在 DE 、 DF 、 EF 上作圆弧 DRE 、 DGF 和 EMF ,使弧所对应的角分别与角 BAC 、 ABC 和 ACB 相等。这些弧线朝向相应的边 DE 、 DF 、 EF ,并使字母 DRED 与 BACB 的转动顺序一致、 DGFD 与 ABCA 一致、 EMFE 与 ACBA 一致。然后,把这些圆弧补充成完整的圆周,并将前两个圆相交于点 G ,设 P 和 Q 为这两个圆的中心。连接 GP 、 PQ ,取 Ga 并使 Ga ∶ AB = GP ∶ PQ 。再以点 G 为圆心、 Ga 为半径画出一圆,与第一个圆 DGE 交于点 a 。连接 aD ,与第二个圆 DFG 交于点 b 。再连接 aE ,交第三个圆周 EMF 于点 c 。则可画出与图形 abcDEF 相似且相等的图形 ABCdef 。
证明:作 Fc 交 aD 于点 n ,连接 aG 、 bG 、 QG 、 QD 、 PD ,作图可知,角 EaD 等于角 CAB ,角 acF 等于角 ACB ,所以三角形 anc 与三角形 ABC 相等。因此,角 anc 或角 FnD 与角 ABC 相等,也与角 FbD 相等,那么,点 n 将落在点 b 上。另外,圆心角 GPD 的一半——角 GPQ 与圆周角 GaD 相等;而圆心角 GQD 的一半——角 GQP 与圆周角 GbD 的补角相等,所以与角 Gba 相等。基于上述理由,三角形 GPQ 和 Gab 相似, Ga ∶ ab = GP ∶ PQ ,也等于 (如图5-26)。所以 ab = AB ,三角形 abc 和 ABC 相似且相等。因此,由于三角形 DEF 的顶点 D 、 E 、 F 分别位于三角形 abc 的边 ab 、 ac 、 bc 上,那么,就可作出图形 ABCdef ,使之与图形 abcDEF 相似且相等,即问题可解出。
(图5-26)
证明完毕。
推论 可以作出这样一条直线:使其给定长度的部分位于三条给定位置的直线之间。假设三角形 DEF 上的 D 点向边 EF 靠近,随着边 DE 、 DF 渐变为一条直线,三角形也渐变成两条直线,则给定部分 DE 将介于给定直线 AB 、 AC 之间,给定部分 DF 也将介于给定直线 AB 、 BC 之间。如果将上述画图法运用到本情形中,问题即可解答。
给定类型和大小,作出一圆锥曲线,使曲线中的给定部分介于给定位置的三条直线之间。 (如图5-27)
(图5-27)
假设一曲线轨道与曲线 DEF 相似且相等,并被三条给定直线 AB 、 AC 、 BC 分割为 DE 和 EF 两部分,这两部分与曲线给定的部分相似且相等。
作直线 DE 、 EF 、 DF ,根据引理26,三角形 DEF 的顶点 D 、 E 、 F 在给定位置的直线上。而以三角形画出的曲线轨道,则与曲线 DEF 相似且相等。
证明完毕。
给定类型,作出一四边形,使它的四个顶点分别与四条边既不相互平行,也不交于一点的直线上。 (如图5-28)
(图5-28)
给定四条直线 AC 、 AD 、 BD 、 CE 的位置,设 AC 交 AD 于点 A 、交 BD 于点 B 、交 CE 于点 C 。设所作四边形 fghi 与四边形 FGHI 相似,它的角 f 与定角 F 相等,顶点 f 在直线 AC 上,其他的角 g 、 h 、 i 与其他的定角 G 、 H 、 I 相等,顶点分别在直线 AD 、 BD 、 CE 上。连接 FH ,在 FG 、 FH 和 FI 上作出相同数量的圆弧 FSG 、 FTH 和 FVI ,弧 FSG 所对应的角与角 BAD 相等,弧 FTH 的对应角与角 CBD 相等,弧 FVI 的对应角与角 ACE 相等。将这些弧线朝向相应的边 FG 、 FH 、 FI ,并使字母 FSGF 与字母 BADB 的转动顺序一致、 FTHF 与 CBDC 一致、 FVIF 与 ACEA 一致。将这些圆弧补充成完整的圆周,以 P 为圆 FSG 的圆心、 Q 为圆 FTH 的圆心。连接 PQ 且延伸其两边,在它上面截取 QR ,使 QR ∶ PQ = BC ∶ AB 。将 QR 的端点 Q ,并使字母 P 、 Q 、 R 的顺序与 A 、 B 、 C 的转动顺序一致。再以 R 点为圆心、 RF 为半径,作出第四个圆 FNc ,与第三个圆 FVI 交于点 c 。连接 Fc ,交第一个圆于点 a 、交第二个圆于点 b 。作 aG 、 bH 、 cI ,使图形 ABCfghi 与图形 abcFGHI 相似,则四边形 fghi 为所要求的图形。
将前两个圆 FSG 、 FTH 相互交于点 K ,连接 PK 、 QK 、 RK 、 aK 、 bK 、 cK ,再延长 QP 至点 L 。圆周角 FaK 、 FbK 、 FcK 为圆心角 FPK 、 FQK 、 FRK 的一半,与圆心角的半角 LPK 、 LQK 、 LRK 相等。所以图形 PQRK 与图形 abcK 等角相似,因此, ab ∶ bc = PQ ∶ QR = AB ∶ BC 。由图可知:角 fAg 、 fBh 、 fCi 等于角 FaG 、 FbH 、 FcI ,因此,所作图形 ABCfghi 与图形 abcFGHI 相似,所作四边形 fghi 也与 FGHI 相似,而它的顶点 f 、 g 、 h 、 i 也在直线 AC 、 AD 、 BD 和 CE 上。
证明完毕。
推论 由此可作一条直线,使其各部分以给定的顺序介于四条给定位置的直线之间,并且各部分间的比值给定。若角 FGH 、 GHI 增大,使直线 FG 、 GH 、 HI 演变为一条直线。通过该情形而作的图,可作一直线 fghi ,它的各部分 fg 、 gh 、 hi 位于给定位置的四条直线 AB 和 AD 、 AD 和 BD 、 BD 和 CE 之间,相互比值等于直线 FG 、 GH 、 HI 之间相同顺序的比值。不过,这个问题还可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解答。(如图5-29)
(图5-29)
延长 AB 、 BD 分别至 K 、 L 点,使 BK ∶ AB = HI ∶ GH , DL ∶ BD = GI ∶ FG 。连接 KL 交直线 CE 于点 i ,再延长 iL 至点 M ,使 LM ∶ iL = GH ∶ HI 。再作 MQ 平行于 LB ,交直线 AD 于点 g ,连接 gi ,交 AB 、 BD 于点 f 、 h ;问题即得到解答。
证明:设 Mg 交直线 AB 于点 Q , AD 交直线 KL 于点 S ,作 AP 平行于 BD ,交 iL 于点 P ,那么, ( 、 、 、 )与 为相等比值。以点 R 分割 DL ,使 DL / RL 也与上述比值相等。由于 、 、 相等,因此 、 、 相等, ,即 , 。根据图形可知,直线 BL 在点 D 、 R 处被分割,直线 FI 在点 G 、 H 处被分割,而在 D 、 R 处分割的比值与点 G 、 H 处分割的比值相等。因此, , 。与此相类似, ,也等于 ,这就是说,直线 FI 、 fi 在点 g 和 h 、 G 和 H 处被相似地分割。 (如图5-30)
(图5-30)
证明完毕。
在该推论的作图中,还可作直线 LK 交 CE 于点 i ,之后可再延长 iE 至点 V ,使 EV / Ei = FH / HI ,再作直线 Vf 平行于 BD 。如果以点 i 为圆心、 IH 为半径,可作一圆周交 BD 于点 X ,并延长 iX 至点 Y ,使 iY = IF ,最后,作 Yf 与 BD 平行。这种作图法与前一种作图法结果完全相同。
事实上,克里斯多弗·雷恩爵士和瓦理司博士很早就采用了其他方法来对这个问题做解答。
给定类型,作一圆锥曲线,使该曲线被四条给定位置的直线切割为顺序、类型、比例都给定的若干部分。 (如图5-31)
(图5-31)
假设所作的曲线轨道与曲线 FGHI 相似,曲线轨道的各个部分与曲线的 FG 、 GH 、 HI 部分相似并成比例,且位于给定直线 AB 和 AD 、 AD 和 BD 、 BD 和 CE 之间,即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对直线间、第二部分位于第二对之间、第三部分位于第三对之间。作直线 FG 、 GH 、 HI 、 FI ,根据引理27,可作四边形 fghi ,使之与四边形 FGHI 相似,并使它的顶点 f 、 g 、 h 、 i 按各自的顺序依次在直线 AB 、 AD 、 BD 、 CE 上。再绕该四边形作一曲线轨道,所作曲线则与曲线 FGHI 相似。
这个问题可用下列方法来解答。(如图5-32)
(图5-32)
连接 FG 、 GH 、 HI 、 FI ,将 GF 延长至点 V ,连接 FH 、 IG ,并使角 CAK 、 DAL 与角 FGH 、 VFH 相等。将 AK 、 AL 交直线 BD 于点 K 和 L ,作 KM 、 LN ,使 KM 构成角 AKM 与角 GHI 相等,并使 。再将直线 LN 构成角 ALN 并使之与角 FHI 相等,且 。将所作直线 AK 、 KM 、 AL 、 LN 朝向边 AD 、 AK 、 AL 一侧,并使字母 CAKMC 、 ALKA 、 DALND 的转动顺序与字母 FGHIF 一致。作 MN 交直线 CE 于点 i ,使角 iEP 等于角 IGF ,并使 PE / Ei = FG / GI 。过点 P 作 PQf ,使它与直线 ADE 构成的角 PQE 与角 FIG 相等,并与直线 AB 相交于点 f ,连接于 fi 。将所作直线 PE 和 PQ 朝向边 CE 、 PE 的一侧,并使字母 PEiP 、 PEQP 的旋转顺序与字母 FGHIF 一致。如果在直线 fi 上,按前面字母的相同顺序作四边形 fghi 与四边形 FGHI 相似,再围绕该四边形作外切于它的曲线轨道,问题即可解答。
至此,我在前面所讲述的全是关于轨道的解法,后面我将求解的是:物体在这些轨道上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