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之一:征服与灭绝:“巴巴罗萨”

从马克斯计划到奥托指令

希特勒在发动对苏战争上确实异乎寻常的迫不及待。就在7月22日会议后不久,他甚至询问指挥参谋局长约德尔有没有可能在1940年秋发动侵苏战争,吃了一惊的约德尔只得抱了一堆地图来说服希特勒放弃这个完全不可行的念头。

希特勒如此急于消灭苏联,绝不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本人对此做出过解释:“今天我们武装得比任何时候都强大,这种军备水平我们保持不了多久……总有一天俄国人会闯进来,也许是八九年以后,也许是一年以后”;“时间对敌人有利,目前的力量对比只会向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斯大林没有睡大觉”。

显然,希特勒意识到德国潜在力量上的劣势和本质的缺陷,以及苏联蕴藏的巨大潜力。如果等到克服了这些缺陷以后再进攻苏联,德国将丧失暂时的优势、失去统治世界的机会。基于这样的判断,希特勒认为他不能等待。

出于同样的考虑,希特勒也不能等到消灭英国以后再进攻苏联。当时在德国陆军总部供职的保卢斯战后分析说,首先希特勒不敢承担入侵英国失败的风险(英国有很强大海上优势和庞大民兵);其次,希特勒也不想过分伤害英国 ——希特勒始终有很强的亲英情绪。

希特勒与党卫军和陆军高官们在一起

更进一步说,毕竟在1941年,不列颠岛国的陆军力量不足以威胁德国在欧洲的统治,德国没有必要为它而丢掉消灭苏联的难得机会。而且希特勒相信,“如果(对苏作战)胜利,可能造成迫使英国媾和的形势”,同时“消灭俄国之后就会大大增加日本在远东的力量”(这样日本就可以腾出手牵制英国——笔者注);不仅如此,整个世界都会因为苏联的崩溃而“屏住呼吸”,这将为德国夺取世界霸权铺平道路。

当然,实现这些“美好前景”的基本前提是对苏作战一定要胜利,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而在当时,无论是希特勒还是他的将军们都对战胜苏联的前景深信不疑(只有少数人例外)。就算他们预料到过相反的结果,妄图称霸世界的希特勒恐怕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争取尽快发动战争的同时,德国人也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结束它。为此他们选择了在波兰、西欧战局中已经操作得非常熟练的闪击战来进行对苏战争。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在1940年7月21日提出的“不成熟”意见规定了战争目标:用“四到六周”的时间,“击败俄军或者至少占领足够的俄国领土,使苏联轰炸机不能够到达柏林或西里西亚工业区;而另一方面,德国空军轰炸机却能够到达苏联境内的一切重要目标”。

西方历史学家后来批评这是一个目标极为模糊的战略,而且也不完全符合希特勒的野心。但希特勒倒不是太在乎这个目标的保守:反正只要消灭红军主力(希特勒和军队都相信这一点是能做到的),那时再提什么目标,都是能够办得到的。

1940年7月29日,暂时调到陆军总司令部的德军第18集团军(该集团军被部署在苏德边境)参谋长马克斯少将受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委托,开始制订侵苏的具体战争计划。马克斯最初的思路,主张只实施一个主要突击,即从南部的罗马尼亚、加里西亚和波兰南部出击,歼灭在乌克兰的苏军并占领基辅,然后突向莫斯科。显然,马克斯重视南方地区的丰富经济资源。可是,他的上司哈尔德更看重莫斯科方向。包括哈尔德在内的一大批德国陆军老派将军都坚信,在莫斯科方向可以消灭苏联军队的主力,所以将占领莫斯科视为制胜的关键。

在7月31日,希特勒本人提出,为了尽快彻底消灭俄国,有必要在北面的波罗的海方向也实施一次突击。根据这一思路以及哈尔德的具体指示,8月1日,马克斯的计划进行了修改。8月5日,提出了《东线作战方案》。根据该方案,战略方向增加为南北两个,将分别从普里皮亚季沼泽两侧实施。北路指向莫斯科,南路指向基辅。

攻苏计划最早的制订者之一马克斯将军,他本人后来以第101轻装师长身份参加了巴巴罗萨作战

普里皮亚季沼泽

位于苏联西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国界线的中段,宽约100公里,纵深400公里。沼泽以北是立陶宛—白俄罗斯高地,这一地区属于丘陵地形,便于摩托化部队行动。在这一高地以南的是所谓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那里的苏德国境线向西延伸出长150公里,宽200公里的巨大突出部,算得上是围歼敌方重兵集团的最佳位置。在该突出部东北纵深1000多公里处便是苏联的首都莫斯科。在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是遍布铁路公路的沃伦若波尔台地,这里向东可以进入资源丰富的乌克兰,并且还是侵入高加索油田的必经之路。

马克斯计划

内容:分南北2个方向实施,由于“(莫斯科是)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心脏,占领莫斯科就会促使苏联停止抵抗”。因此北路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在边境地区歼灭苏军主力(估计苏军不会撤向内地),从奥尔沙方向进攻,占领莫斯科,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列宁格勒。南路则由波兰东南部向基辅,并实施占领巴库油田的局部战役。计划还规定北路德军在强渡第聂伯河后,与南路德军协同,占领整个乌克兰地区。

计划兵力:德军北路集团68个师(15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南路集团35个师(5个装甲师,6个摩托化师)、北路集团后方的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44个师。总兵力24个装甲师、12个摩托化师、110个步兵师和山地师、1个骑兵师。合计147个师。

对苏军兵力的估计:1940年8月前,总兵力151个步兵师、32个骑兵师、38个机械化旅。其中在苏联西部119个师、28个旅。

作战时间:9~19周

最终目标:罗斯托夫、高尔基、阿尔汗格尔一线。

当陆军总司令部拟订马克斯计划的同时,国防军统帅部的约德尔也插了一脚进来——尽管陆军总部对此很不乐意。约德尔命令属下的国防处长、腿有些瘸的洛斯贝格中校制定出另一个攻打苏联的方案。该计划于9月15日提出。洛斯贝格的计划颇有新意。他认为,如果苏军主动撤退到纵深,然后发动反击,将对德军大为不利。他还主张再增加列宁格勒这个方向。这样,就有了三个战略方向。

另一方面,陆军总部的哈尔德把不合他心意的马克斯赶开,改由新任命的第一总军务长保卢斯中将(就是后来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保卢斯元帅)接手计划的制定工作。10月29日,保卢斯在马克斯和洛斯贝格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奥托”方案。保卢斯也采用了三个方向,但更强调直取莫斯科,而较为轻视波罗的海方面。这个计划更对哈尔德胃口。

洛斯贝格计划

内容:第一次提出以3个集团军群分别从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三个战略方向进攻,中路的莫斯科仍然是主攻方向,但在越过该方向的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大陆桥后,能否再向莫斯科推进,需取决于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的战况。洛斯贝格特别强调应该把苏联空军消灭在机场上,还主张夺取包括列宁格勒在内的苏联港口,以消除德国波罗的海交通线的威胁。

“奥托”方案

将重点放在歼灭俄军有生力量上,而从地形及德国所侦察得知的苏军兵力部署来看,显然是从莫斯科方向打击更为有利。但和洛斯贝格计划一样,也认为马克斯计划忽略了苏军从北、南发动反击的可能,对这两个侧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观点对希特勒侵苏计划的最终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巴巴罗萨”: 第二十一号训令

从11月29日到12月7日,在保卢斯主持下,陆军总司令部对“奥托”方案进行了图上作业 。其后在12月13—14日召开了陆军总部研讨会,从而在陆军内部形成了对侵苏计划的共识。此前的1940年12月5日,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将“奥托”方案呈交给希特勒。总的来说,希特勒对该方案比较满意,但他同时也认为“莫斯科不是那么重要 ”。希特勒相信,出于战争经济方面的考虑,俄国军队不会放弃北部的波罗的海和南部的乌克兰。因此,中央方向的德国装甲部队在推进到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大陆桥之后,就应停止向莫斯科的推进,转而分别向北部和南部发动进攻。换句话说,希特勒决心在占领莫斯科之前消灭基辅、列宁格勒苏军。这固然与希特勒强调经济因素有关,但显然也受到保卢斯和洛斯贝格计划对苏军从南北发动反击的忧虑的影响。精通历史的希特勒不想让德国军队重蹈拿破仑孤军深入莫斯科的覆辙。

希特勒在哈尔德陪同下审阅作战计划

按照希特勒的这一战略构想,12月6日,约德尔委托部下瓦利蒙特在原有方案基础上拟定对苏作战训令。16—17日,训令草案在希特勒本人要求下做了最后修改 。1941年12月18日晚,希特勒将其作为国防军统帅部第二十一号训令(1940年第33408号绝密文件)予以签署,并亲自命名为“巴巴罗萨”(红胡子)计划——这个名字取自十二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此人死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不过希特勒用他的名字,据说最重视的倒不全是“圣战”色彩,而是“红胡子”的“红”字,也就是要打倒布尔什维克的意思

按照当时被称为“预防措施”的“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定 ,德国武装部队应在对英战局结束前,以一次快速战役击败苏联。为此将投入陆军“一切可供使用的部队”和空军的“强大兵力”。而在西线以及其他占领区,只留低限度的兵力以防备突然袭击。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也是实质上的决战阶段。德军装甲部队应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在普里皮亚季两侧大胆揳入苏军纵深,将其围歼在国境地带,并阻止残部退过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占领波罗的海地区和列宁格勒。

经过这一决战阶段后,德军在第二阶段的任务要轻松得多,主要是继续追击苏军残部,并打垮其战略预备队(按德国估计,苏联人应该组织不出来多少预备队),同时占领莫斯科和顿巴斯。后者作为重要的经济地区,受到希特勒的特别重视。

第三阶段,德军将几乎不受抵抗地开到阿尔汗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德国的轰炸机将从那里起飞,对苏联在乌拉尔的工业基地进行轰炸。

德军的行动分三个战略方向,每个方向配置一个集团军群,而主力集中在北方、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进攻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南方集团军群攻击乌克兰;而中央集团军群则进攻白俄罗斯,以“特别强大”的装甲部队,利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有利地形歼灭那里的庞大苏军部队。然后根据希特勒的意图,中路德军在夺取白俄罗斯后,应分兵北上协助北方集团军群消灭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的苏军。对此持不同意见的陆军在后来的补充命令中则规定,一旦北方德军顺利完成任务,中央集团军群就不必再向那里派出部队,而直接占领莫斯科。

另外,计划还规定在北极地区发动一个辅助攻势,切断通向苏联港口摩尔曼斯克的铁路线,同时确保重要的镍产地佩特萨莫的安全。芬兰军队应该配合德军的上述行动,但计划也提到芬军主力南下攻击拉多加湖(列宁格勒方向)的可能性。另外,德国在战场南段将得到罗马尼亚的帮助。至于匈牙利,此时还未做出令其参战的决定。

德国空军必须在战争一开始就击溃苏联空军。在决战阶段,不要求德国空军攻击苏联工业目标,而应全力执行战术支援陆军的任务。

德国海军只承担辅助任务,而且要避免和俄国海军发生大规模海战。德军将主要用夺取基地的方法来瘫痪苏联波罗的海舰队。但希特勒要求尽快完成这一任务。为此还要求芬兰必须夺取汉科的苏军基地。

进攻准备务必于1941年5月15日之前完成。

希特勒的二十一号训令只是个泛论式命令。此后,德军又发布了一系列具体作战计划和命令。特别是在1941年1月31日,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下达了《“巴巴罗萨”作战预令》,规定了各集团军群的具体任务以及作战分界线等等。如前所述,这套命令给提前进军莫斯科留了“尾巴”,但也顺着希特勒的意思规定中央集团军群转而北上的具体地点在斯摩棱斯克。2月3日,哈尔德对计划进行了详细说明

南北分兵决策的是非

后来许多历史学家在论及“巴巴罗萨”计划时,都慨叹希特勒不该反对陆军总司令部首先占领莫斯科的主张,而非要分兵去攻打北部的列宁格勒和南部的乌克兰,以致失去了取胜的大好机会;布劳希奇和哈尔德等人因为没有“据理力争”也遭到了指责。

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事后诸葛亮。首先,当时德国的战略是要以闪电战消灭苏联。在这一点上,希特勒和陆军将领们都没有什么意见。既然如此,德军就应该在战争第一阶段将苏军主力消灭于国境地带。一旦做到这一点,向莫斯科挺进还是南北分兵就属于枝节问题了。

当然,事实上德军并没有击溃整个红军,而苏联又靠着战略后方的人力和物力不断地补充其军队。因此分兵与否就上升为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了。而从后来的事实看,南北分兵明显要比直接突向莫斯科高明得多。

这方面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介绍,在这里所要指出的是:德国的失败在根本上并不取决于国境交战后将主力指向何方,而在于战前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全面战争体制(包括军事,工业,政治等诸多方面)。德国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暂时占有优势的军队能够在敌人的潜力全面发挥出来之前将其灭亡,一旦这一点落空,失败就难以避免。因为苏联已经建立起了能提供几乎无穷人力物力的体制。

一些历史学家们总是把德国的失败归结为希特勒的种种失算以及苏联对德国力量的绝对优势,但却从来不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苏联比占据了半个欧洲的德国动员出更多的军队、造出更多的武器?仅仅因为俄国领土辽阔,资源丰富?一战中沙俄同样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可德国人只用了不到一半军队便把它打垮了。只有解释了这一切,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苏德战争。

“东方总计划”

在述及德国侵苏计划的同时,有必要简单介绍另一个与之相关但却鲜为人知的计划:“东方总计划”。该计划的原文目前并未找到,而对该计划感兴趣的历史学家似乎也不多(包括俄罗斯历史学家在内)。但和这个残暴的计划相比,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关于德军侵犯俄国公民的行为不受军法处罚的《“巴巴罗萨”地区特别管辖权和军队特别措施》指示,1941年6月6日发布的要求枪决苏军政治委员的《对待政治委员的命令》以及据戈林估计将饿死几千万人的对苏经济掠夺政策都显得黯然失色。

“巴巴罗萨”第二十一号训令

根据现存的相关资料,可以确认该计划至少要将白俄罗斯、波兰、乌克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和东欧其他一些地区的4600万~5100万居民驱逐或干脆肉体消灭。在这些人曾经居住过的地区将迁入1400万德意志人,剩下1400万当地居民也将德意志化。按希特勒的一些私下讲话,活下来的人将被作为贱民。他们中不能有知识分子,人们的文化只需认识公路上的标记或者能够数数数到五百,而参与东线作战的德国士兵将成为东方占领区优先的开发者,他们将被允许保留武器以随时镇压当地人的反抗。

从现存的一些德国文件来看,“东方总计划”的内容应当还不止于此,而它的实施范围显然也就是德国所能控制的范围。希特勒本人曾表示,只要战争形势允许:“德国的领土将扩大到乌拉尔山乃至超过乌拉尔山二百英里”。而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完全有理由相信德国的种族屠杀也会扩大到这些地区!希特勒的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曾经计划用400年时间,在欧洲繁衍4亿~5亿日耳曼人,这些人到时候当然“有权”去要求他们进一步的生存空间。因此也同样有理由相信,越过乌拉尔山二百英里的“优越的”日耳曼人无疑会在纳粹领导下继续前进,直到把其他民族消灭殆尽,占据所有生存空间为止。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残酷的战争,其目的多数是对其他民族的掠夺和奴役,而杀人则是迫使敌方屈服的手段。但在人类文明空前发达的20世纪,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却计划以战争对拥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人的民族进行灭绝。这种残暴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仅是德国种族主义所产生的个别现象,还是整个西方世界优越感的极端表现。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纳粹主义难以死灰复燃,但西方世界那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却以新的形式在某些大国身上表现和膨胀。如果不加以制止,它迟早会和纳粹主义一样,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NHpHOswr6tdXcSCzIAHojsTYa8tfnofi8C93Q/tOlwGuDlUPKuS9Y1F+ff2ZBj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