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之三:假面舞会:短命的《苏德条约》

为希特勒“干杯”的苏联领袖、为犹太人“干杯”的纳粹外长

1939年的欧洲战云密布。希特勒在通过讹诈和恐吓吞并奥地利、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也终于使受了愚弄的英法警觉了起来。正如希特勒自己所说,这迟早将使德国军队失去暂时的优势,而德国经济潜在的巨大危机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迫使他决心利用现有的优势地位,发动战争。

对1939年的德国来说,当前的敌人是波兰和英法,战前德军军备正是以它们为目标的。但如果不能和苏联达成暂时妥协,希特勒就无法达成目标。就在这个当口,互相攻击了多年的苏德之间似乎有了某种改善关系的可能。经过一番接触,迫不及待的希特勒写信给斯大林,透露了发动战争的打算,并希望能够在此之前和苏联签订条约。得到许可后,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迅速飞赴莫斯科。虽然在空中遭到了不明真相的苏联高射炮射击,但平时傲慢而且虚荣心极强的纳粹外交部长却连抗议都没有提(或许他没有察觉此事)。

1939年9月18日,苏联和德国军队在波兰会师

对于斯大林来说,资本主义国家全都是敌人,只是威胁程度不同而已。表面上看,保守没落的英法似乎要比咄咄逼人的德国更能够相处。因此在三十年代,苏联一直在争取与之合作,以避免它们联合起来威胁自己。但从英法对德国的放任态度上,斯大林看到的却是西方政治家的短见和那点想让苏德互相残杀的可怜伎俩。虽然总算明白德国是喂不饱的,英法不得不坐到莫斯科和俄国人谈判。但对这些乘低速邮船慢慢吞吞而来、只打算让苏联承担义务、却不想给一点甜头的使者,斯大林当然不会上当,况且红军情报部门早已获得了英法和德国秘密磋商的情报。

绝不会为资本主义国家打仗的苏联和自作聪明的英法间的谈判理所应当没有取得结果。而苏联和意识形态上不共戴天、却毕竟务实一点的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却是合乎逻辑的。

这份有效期10年的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不得向对方进行侵略或攻击;缔约一方不得帮助与另一方交战的第三国,也不得参加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在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条款外,苏联和德国还通过《秘密附属议定书》,规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立陶宛北部边境,波兰境内的纳雷夫河,维斯瓦河,桑河成为苏德间的分界线。苏联在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的“特殊利益”得到德国的尊重。

斯大林与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

缔约双方代表在签字完毕后举杯庆贺。据说当里宾特洛普请求斯大林为希特勒干杯后,斯大林也让这位纳粹部长为自己的犹太战友卡冈诺维奇喝了一杯,气氛轻松愉快。在柏林,兴致很高的希特勒甚至通过照片判断出斯大林不是犹太人。对德国人来说,条约使他们避免了两线作战,为解决英法波兰铺平了道路。而斯大林不仅拿回了沙俄失去的东西,还能够放开手脚发展军备。双方都将这一条约视为权宜之计,签约不是为了和解,而是为了最后摊牌。

“条约只有在有利时才值得遵守”: 希特勒的侵苏决定

纳粹德国征服欧洲的战斗顺利得让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都感到不可思议。随着西方战局轻易取胜和德国军事实力的增强,希特勒开始重温他入侵并灭亡苏联的旧梦。

严格地说,他的这一迷梦从未中断过。在发动世界大战前一周召开的上萨尔斯堡军事会议上,希特勒就宣称要在据说患有重病的斯大林死后摧毁苏联,以实现德国的全球统一。

在对波兰战役刚刚结束的1939年11月23日,希特勒又对将军们发表了如下观点:“我长期怀疑,是否应该首先进攻东方,然后再进攻西方……现在俄国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已同俄国缔结了条约,但是条约只有在对我们有用的时候才有遵守的必要,一旦我们在西方腾出手来我们就可以对俄国作战。”此前的10月17日,希特勒已向德国国防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发出命令,在波兰扩建公路、铁路、通信网。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日记里评价这是要将波兰变成“德国未来军事行动的集结地区”。

希特勒在埃菲尔铁塔前

正在组装的德国“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但此时希特勒尚未下定决心。过去,他曾痛骂一战的德国领袖把国家拖入两线战争的绝境。而今天要对苏俄开战,也将面临类似风险。更何况德国军队似乎还多少有些亲俄情绪。就在发出上述命令后一周左右,在一次宴会上,他问及古德里安将军对苏德条约的看法,当古德里安回答说这让他松了一口气时,希特勒沉思了片刻,旋即转换了话题

到了对法战役胜利的前夕,希特勒感到他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1940年6月2日,他兴奋地告诉身边的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大将,他将完成“真正伟大的使命:同布尔什维克主义算账”。6月22日,法国投降。8天以后,时刻关注希特勒意图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主要注意力在东方。”一个月后的7月21日,希特勒命令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就对苏作战问题进行研究。又过了一周(7月29日),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局局长约德尔通知他的部下们:“希特勒打算在1941年春进攻苏联 。”具体日期是5月

侵苏战争前夜的德国及其实际力量(概述)

在今天的很多人看来,德国这样一个小国想打垮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近2亿人口的苏联,简直是蛇吞大象。但如果细致分析的话,上述观点未免流于肤浅。必须看到,到侵苏前夕,在战争初期取得巨大胜利的德国已经占领、控制、统治有247.6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亿500万人口。听命于德国的欧洲盟国另外拥有8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7800万人口。这些新占据的土地和所谓盟国,使本来就拥有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德国在人力和物资资源上也拥有了与苏联抗衡的实力。

苏德战争前德国控制地区

*奥地利、苏台德、梅梅尔、萨尔、但泽、波兰西部

**捷克和波兰大部、阿尔萨斯、洛林、卢森堡、并入德国的南斯拉夫领土

战前检阅的德军

从人力来说,受德国支配的有2亿500万人,略多于苏联的1亿9300万人(包括新并入地区的2000多万人口),因此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德国要强于苏联。

在兵员方面,苏联拥有3150万20~39岁男性人口。这个年龄段的德意志男性人口仅有1550万人。但苏联最可靠的俄罗斯人也仅有1500万人。而在1941年5月31日直接为德国工农业服务的175万外国工人和127万战俘则能够替代大量离开工作岗位加入军队的适龄德国人。

在物资资源上,德国最著优势的资源是煤和钢。1941年仅德国直接统治区便生产了4亿吨煤、3180万吨钢,而苏联的产量仅为1亿5000万吨煤、1790万吨钢。充足的煤为德国提供了700亿度电力(苏联只有480亿度),使1260000台金属切割机床(苏联仅有584000台)得以开动。加上超过苏联一倍的机器制造工人,使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工业。同时,“世界工厂”的西欧也在为德国生产。到1941年,那里的4876个工厂承担着德国的军工订货。仅法国在这一年便为德国生产了1300辆载重汽车和100万发炮弹。

德国的稀有金属并不丰富,石油更是深感匮乏。在1941年,德国及其占领国共开采石油190万吨,生产合成燃料(从煤中提取)也只有410万吨。但如果加上从罗马尼亚等国(在1941年6月22日之前还包括苏联)进口的数量,则德国在整个1941年内获得的液体燃料有812万吨之多,基本满足武装部队的需要。另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的880万吨石油储备也落到了希特勒手中。按德国人自己的评估,仅靠已有的石油储备(西方估计当时德国有500万~600万吨石油储备),就可以维持7个月的战争,足够打一场速决战。

与德国相比,苏联石油产量特别巨大,达3300万吨。但由于加工工艺落后,在1941年前主要生产的都是辛烷值低的直馏汽油,品质低于德国产品。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人往往无法直接利用被缴获的苏联油料,只有用专门的装置在其中加入苯添加剂后,才能给德国汽车使用。

在法国作战期间的德国第4装甲师

综上所述,在苏德战争前夜,德国并不缺乏资源和人力。问题在于,以高效率著称的德国人是否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纳粹德国的组织管理机构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诚如在前面已经论述过的那样,纳粹德国的统治基础是希特勒和军人、工业家集团的妥协与合作。虽然在当时,希特勒拥有超越这两个利益集团的个人权威,他领导下的纳粹党掌握了国家要害部门(宣传、警察和部分特务机关),却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德国的经济基础和军队集团。这使得希特勒表面上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操作层面上缺乏足够稳固的基础。为了尽可能地让军人和工业家们听话,希特勒就必须尽一切可能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并分散权力。在战争经济体制方面,希特勒也毫不例外地使用了这类“分而治之”的方法。

德国的军备体制

1935年,希特勒任命帝国经济部部长沙赫特为“战争经济全权总代表”,负责为战争做好经济准备,并在战时领导整个德国经济。但在1936年10月,习惯于搞得山头林立的希特勒又让纳粹党元老、身兼空军司令、国防内阁副主席等要职的戈林担任四年计划(分别在1936年10月—1940年10月,1940年10月—1944年9月实施)总办,负责协调全国经济各部门,统一管理全国资源。戈林的这些职权在很多方面与“战争经济全权总代表”重叠和冲突,导致了他与沙赫特彼此交恶。最终纳粹元老戈林把银行家出身的沙赫特赶下了台(这也与沙赫特在政策上与希特勒的矛盾有关),可希特勒又换上了冯克来接替沙赫特的帝国经济部长与“战争经济全权总代表”的职务。四年计划与“战争经济全权总办”的矛盾虽然有所缓解,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武器生产领域,负责军工生产的帝国军械部部长托特也是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在担任军械部长的同时,他还担任“托持组织”领导人,负责重要的军事建筑和筑路工程。此人虽然名义上是戈林的下属(“托持组织”属于四年计划。托特本人又有空军少将的军衔),但他的军械部却不听命于戈林,他本人仗着希特勒的信任,也不大买戈林的账,两人之间矛盾极深,后来托特因飞机神秘失事身亡,戈林甚至公开表示不想参加他的葬礼。

德国军火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原则上由武装部队来制定。名义上国防经济问题的指令、编制生产计划、分配武器、协调各军种的武器生产都是由托马斯的国防军统帅部国防经济局(1939年11月20日前称国防经济参谋部,后为经济局,1941年为国防经济与军备局)负责,但这个部门实际上只对陆军军备生产的政策能真正说上话。而空军海军的武器局则有很大独立性。

德国的军事工业不仅管理无序,而且没有充分动员。二战爆发后,德国官方却出人预料地宣称,经济生活不需要像总动员计划规定的那样加以改组,同时还公布了所谓“生意照常”原则 ,继续确保民用品的充足供应。举例说,1939年第四季度到1940年第四季度,德国军队只获得341万吨钢材,可是同期其他部门却获得近630万吨。在战时条件下,民用工业和居民消费仍然维持着高水平。1939年德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指数为130.1,1941年则为133.2。

德国也未能实现经济的集中领导。工人人数因为军队动员而下降,不得不以国外劳工代替。而在如此需要人力之际,在德国军事工业中服务的德国工人总数也只有550万人,仅占1000多万产业工人总数的50%。工厂里还在实行着一班制。

希特勒不打算从根本上改变上述局面,而继续执行旧有的“宽度军备”计划,就是把军事工业的面铺得很宽,可规模却不是太大。希特勒认定,对苏作战势必是一场速决战,他本人在1940年7月22日军事会议就说过,“俄国必须清除的时间是1941年的春天,俄国摧毁得越快越好。”在这种速胜战略的指导下,军事工业的进一步强化被认为是多余的(德国军工生产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在以后的各卷中加以详细介绍)。德国陆军基于波兰和法国战役的经验,与希特勒的看法也并无不同。而且和重视战争经济因素的希特勒所不同的是,德国陆军对单纯靠军事冒险获胜的兴趣更大。 Tg6k+rieOf6Bn88SKhjZfimzly0Y13bkt+NULtFVyekQZmTBO2MyxenmkuBL5Hm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