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代序
苏德战争: 东西方的第一次决战

苏德战争,或俄国人所谓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于20世纪40年代。四千多万装备着当时最优良强大的武器、被疯狂的仇恨所支配的战士沿着绵延数千公里的战线,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残酷厮杀了1417天。大半个欧洲千百年来创造的无数财富与三千多万人的生命一道,被冷酷而贪婪的战争巨兽所吞噬。

这场登峰造极的战争在军事史上地位显赫,但在人类社会史上却很少被赋予更特殊的意义。据说它只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或者两个民族间一次寻常的利益冲突,全部的历史教训只有希特勒主义的罪恶与和平的可贵云云。可在笔者看来,苏德战争的意义绝非如此简单。在它无比的宏大和悲惨背后,决定着全人类的命运,揭开了东西方生死搏杀的序幕。

今天,苏联已不复存在,而它曾被长期掩盖的真相如今又为偏见和谬误的浓雾所笼罩而变得愈加混沌不清。或许只有在不可预期的将来,对苏联存在过的种种已经可以漠然处之的人们才会不再执着于对“邪恶帝国”的单纯指责,可以用一颗冰冷之心重新审视这虽然短暂,但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绝唱。毕竟邪恶、残暴与正义、人道这矛盾的种种,在真实的历史中,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有当无情的时间抹去那些恩怨爱恨的纷繁纠葛后,内在的真实才有可能呈现在我们面前。

19世纪末期,君临全球的帝国主义体系,不仅贪婪而傲慢地对待着下层人民,还将众多的落后国家(尤其在东方)置于西方民族的奴役和宰割之下。这个西方民族称霸世界的全盛时代,却被他们自己的愚蠢和狂妄所引发的全球战争的空前灾难所终结。苏联就在这世界大战的废墟上诞生。被可怕战争打碎了理想的理想主义者们,在苏联身上再次找到了实现美好大同世界的幻影;而落后国家的民族主义者们,则盘算着通过苏联模式为他们多灾多难的国家找到一条走向富强的捷径。而对于西方民族国家来说,苏联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死敌,更威胁着他们在全世界范围的优势和既得利益。苏联的历史使命从一开始就和各种民族利益冲突(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纠缠在了一起。

列宁和他的继承者斯大林并不幻想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建立无产阶级的天堂,而是建立起了一座巨大的兵营。为了迎接资本主义内在的危机所必然引起的世界大战,苏联和亿万俄罗斯人民勒紧裤腰带并蒙受巨大苦难,所建立起的强大军事力量的使命,并不单纯是为了让苏联免遭四面八方敌人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等待恰当的时机,在世界范围内埋葬资本主义和一切旧制度及其秩序。这同时意味着苏联自身也成为军事强权的存在。

经济危机使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全人类,但西方世界内的互相厮杀已不再是战争的唯一主题。在垮台的旧世界霸主身后出现了一个畸形怪物——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德国。当西方世界在富足的空虚中失去信仰时,希特勒却回避琐碎而令人头疼的社会经济问题,靠着宣扬极端的西方种族主义重新获得了“活力”。被貌似浪漫实则浅薄的极端民族优越感熏昏了头脑的德国人不仅要打败其西方宿敌,更要毁灭一切“霸占”生存空间的“劣等民族”。彻底消灭由“劣等民族”组成并威胁着西方文明的苏联,用空前残暴的手段建立西方民族对人类的绝对统治,是希特勒的真正“使命”。

突如其来的战争风暴使自信能够避开敌人锋芒的苏联措手不及,战争的意义此刻也不再局限于苏联或者资本主义的存亡,而是关系到绝大部分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希特勒德国统治世界的前景是如此可怕,以至于曾经希望利用纳粹主义遏制并消灭共产主义的西方国家都被迫和不共戴天的苏联携起手来。经过四年的残酷战争,几乎被化为焦土的苏联获得了凄惨的胜利。

旧的资本主义大厦在战争风暴中垮掉了一半,大量落后国家加入了苏联阵营。但战争也造就了美利坚金元帝国。这个骄横任性的国度拥有遍体鳞伤的苏联所无法企及的雄厚实力。而能够毁灭整个人类的核武器,则避免了可能灭亡西方体系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迫使苏联一面背负庞大军备负担,一面和西方进行着难以取胜的“和平竞争”。陷入经济困境的苏联,也加速向民族主义变质。它与理想主义者以及落后民族间过去靠着世界革命达成的同盟关系逐渐解体,有时还反目成仇。苏联最终消亡。

苏联不复存在,而高唱凯歌,企图一统天下的资本主义背后的危机魔影却仍然在这个世界的上空不祥地飘荡着。七十多年前,这一魔影曾经召唤来妄图毁灭世界的恶魔,而今天被西方诅咒的“邪恶帝国”苏联,那时却是人类降服这个恶魔的最大希望。 SJZHlGU7cGjjeMyRrlzKlTzw5PX0XRrYBjoAxTPBTC5BmKo05emCbPhGQZHqqs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