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版编辑手记

《寓言》缘起二战正酣的1943年,福克纳、好莱坞制片人威廉·贝奇和导演亨利·哈撒韦商量要拍摄一部反映无名战士的影片。有人提出,不妨将这位无名战士定为耶稣基督转世,旨在给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福克纳对这个主意非常感兴趣。虽说这个主题始终未搬上银幕,但基本思路却耗费了福克纳十余年的心血,除其间短暂抽空编写电影剧本,撰写“康普生补遗”、《坟墓闯入者》,以及之后结集的《马前卒》《修女安魂曲》等小说。现存的数百页打印初稿和手稿,有些可追溯到1947年,排版稿包括数种版本的段落、版式和纸张,且至少是在两台打印机上打印的,由此可见,当初所用的器材纵贯了撰写这本书的整个十年。福克纳于1953年将《寓言》打印稿送交兰登书屋,随后去欧洲游历了四个月,其间拜朋访友,为霍华德·霍克斯编写了一部影片。1954年4月,他在罗马审读校样期间致电兰登书屋,告知对方,自己忘了在《明天》一章附上《犹大的不幸》,一回到纽约,他即刻送交了这部分素材。兰登书屋于1954年8月2日出版本书,编辑在文本中以插入的方式做了数百处大大小小的改动。除了后文的《犹大的不幸》,福克纳打印的文稿是波尔克再版的定本,因为第一版是唯一存世的文本。

美国英语变化不定,比如一个词即使在同一篇著作中,也可能不止一种拼法。逗号有时候表示特定的语气和节奏,大写有时候意在强调一个词小写时不具备的含义。由于标准化抹杀了这些效果,本卷保留了诺埃尔·波尔克 为文本确定的拼法、标点、大写或措辞,力求在现存依据允许的范围内忠实福克纳的用法。 sxlqaDVT/Snvw6JT/ezshL86IsmNDUiBOp9kmQ6pZHyI6prDsthABCyzFLevg/S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