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如何规避录取通知中的风险

【主题:录取通知中的风险】

HR圈有个大新闻,有位女硕士杨同学于2017年参加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成功获得某公司销售运营总监助理的职位,并在节目中约定薪资为13 000元。根据约定,杨同学预计2018年4月入职。然而在入职前夕,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告知其综合评估后,建议其从销售岗位入手,薪资以底薪4 000元+提成的方式达到综合收入13 000元。最后当事人在网络贴吧曝光此事,舆论四起,引起轩然大波。

因女硕士电视求职底薪13 000元变4 000元的情况属实,所以后来当事公司道歉并赔偿了。公司信誉因此受损。

看过新闻,秦牧歌也有点犯怵,急急忙忙地问我:“‘口头承诺’与正式录取通知是否有区别?工作中如何预防这种对外舆论危机?”

【解惑】

学会规避录取通知的风险,避免小事件引爆大危机

如果不是一个电视求职综艺节目,可能这个事件不能如此引人注目;如果不是底薪13 000元骤变成4 000元差距太大,也不至于反应如此强烈;如果遇到的对象不是爱憎分明的年青一代,又受教育多年,这件事情可能不会被曝光至此……

新闻闪回:在电视求职节目中,应届生杨同学和一家公司达成聘用意向,底薪13 000元,公司随后通知其入职。到公司体检时被告知底薪变为4 000元,杨同学拒绝接受,栏目组协调后称可以正常入职,但杨同学拒绝了:这样的公司不能再相信。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招聘小事件,一度成为危及公司品牌和公众形象的大事件。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代价巨大,远远大于月薪13 000元的成本。

参与方都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应聘者在错失工作岗位的同时,则会因为新闻效应可能以后不太好找工作了;栏目组的公信力受损,收视率会受影响;代价最惨烈的是这家公司,失去“诚信”——这是商业社会最不容触碰的基本底线。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因在事件中的自以为是的“专业”,以及工作的疏忽和敷衍也难辞其咎。

时代终归不同了,以前蚍蜉无法撼动大树,现在是蝴蝶煽动下翅膀都可能导致金融风暴。在互联网宣传的推波助澜之下,一个小事件,竟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给每位职场人都敲响了一记警钟——职场无小事,身边没有不重要的小人物。

警惕之心常在,敬畏之心常有。

对杨同学来说,她如约做入职准备并准备报到,表现出一定的职业素养;放弃大量秋季招聘机会坚持进入已经谈妥录用事宜的公司,表现出作为求职者的诚信;当公司“背信弃义”时,她深思后敢于拿起武器去对抗公司,表现出善恶分明的态度;明知道这个行为会给自己后面求职带来负面影响,却还是做了,表现出刚毅的品质。

她把事情想得很清楚,也知道轻重,毅然地站出来,给不公平、失诚信的公司一记响亮的“耳光”,用自己的经历给求职者一个经验,也给公司和HR一个教训。

对这家公司来说,教训必定是惨烈的,老板自然是有问题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老板要独善其身,提升修为,广得人心,才能基业长青,至少会受人敬重。

我想无数的求职者会对杨同学的做法拍手称快,对不诚信的公司嗤之以鼻。

HR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背锅侠”,既是参与者也是裁判。求职者和HR可以从这件事中得到许多的启发和思考。以下启发和思考,仅供参考。

1.对求职者的启发和思考

求职者应擦亮眼睛多方了解,慎重选择企业。

(1)求职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可相信口头承诺,应该以正式录取通知为主。

在面试中,面试官会表达出对你很满意的意思,有意录用,问什么时候可以入职。但这个不能作为正式邀约,因尚有不确定性。

因为面试录用决策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大多数是需要走内部审批流程的,在走流程的过程中有可能遭遇“意外”;面试录用决策也不是一时就能决定的,如果当天又面试了更合适的人,你就有可能被替代。

一般来说,没有发正式录取通知的企业如果要出尔反尔,可以说一点代价都没有,不用负责任。只有发出的正式录取通知才具有效力,如果企业违约,则求职者可以申诉也可以获得赔偿。

求职者在挑选工作机会时,除考虑工资以外,薪酬福利等很多信息也需要格外留意。

(2)谈钱不伤感情,薪资福利不简单,职业取舍更重要。

谈工资不可只谈总数,细节也要问清楚。

固定和浮动的比率要清楚,有些看起来总数高,但是上浮的绩效或提成部分很难拿到,只能是“画饼”。像杨同学这次的13 000元是“无责任还是有责任的底薪”,则在入职时产生了歧义,这就是教训。

除工资以外还要考虑福利部分,如问清社保、公积金,是按总额作为基数还是按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有的时候差距高达三四千元;是否有过节费、年终奖、其他补贴部分;是否有股票期权、人才房等。

另外,还要考虑上班时间、加班时长和频率、上班路程成本、时间成本等。

以上,是在你确定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企业文化都已经符合自己的期望时需要细致考虑的问题,也是在你有多个录取通知的前提下可以用于对比的重要条件。

选择入职企业,薪资福利虽说重要,但是比之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这个岗位、企业组织氛围是不是你喜欢的,是不是符合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对你的未来有提升。方向对了才有可能抵达终点,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如果能让自己增值的岗位薪酬暂时低一点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值钱了自然能赚到钱。行业日益萧条、内部消耗严重的,组织氛围欠佳的,工作不能使自己能力增值的企业,给你的薪资即使高也不适合去,因为你可能待不久,会浪费机会、浪费彼此的时间。

2.对HR的启发和思考

作为一个HR,仅靠专业远远不够,能妥善应对问题、让结局好才是本事。

在处理杨同学入职这件事中,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这件事也为HR提供了以下经验教训。

(1)在管理岗位上,除要有专业判断外,更需要拥有对企业运营的全盘考虑和宏观的战略格局。

虽然杨同学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与目标岗位及薪资会有差异,但是要清楚这不是一次常规的招聘——这是电视节目上的竞聘,老板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拍板同意的,也附带着广告价值,万众瞩目。

如果只从人岗匹配的专业方面去判断,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显而易见,关于杨同学的这个事件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聘用一个或许“不胜任岗位”的员工的成本。假如当时该公司能让邀约继续生效,让她先入职,之后再在试用期中做进一步考察,则事情的结局可能大不相同。

(2)要为自己的意见负责到底,做好风险预警,提前准备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并有能力执行。

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一开始就有自己的“专业”意见:杨同学与目标岗位不匹配,岗位和薪资要调整。但没有在录取通知发出之前做相应变动,而是在录取通知发出之后做变动,这种做法让人对人力资源负责人的专业能力产生疑问。

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没能妥善沟通和及时处理因自己的专业判断而导致的突发事件,也没有及时把握事件的动向,更没能恰当地平息纠纷,任由事件发酵,酿成这个危机。

在参与方全输的结局里,公司替人力资源负责人承担了责任。所谓的HR的专业性,如今看起来就是个讽刺。

所以,在工作中,你可以提意见,但请你带着解决方案来提意见,不只要有方案还要有能力执行,而且还要能够有好的结果。请给公司好的结果。如果你还没想明白这些,那就按照约定办事,慎重提意见。

(3)做事之前多想前因后果,正确应对问题。

在工作中,HR既要执行老板、用人部门的指令,为各个部门做支持和服务,还要与社会各界打交道。凡事多了解前因后果,多想对策,而不是只单纯地固守自己认为的专业。要懂得基于事情发展情况与周边人进行配合,维护企业的“大利益”而不是自己地盘上的“小原则”。

HR应多为大局想想,如企业需要的是什么、老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而不能为了“专业”而不顾及企业颜面。

HR的专业表现能够获得好结果,这才是硬道理。

总之,HR在处理问题时要多思多想,巧妙地化解一些危机,要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再小的失误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HR不得不随时保持警惕性。 S5Z+RU+4CoLrcBj80XBzuJRiUGS9QkFZ7aj7L9nmpwh5e9tNNFyT4AIxPygsLd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