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新形势下技术引进向技术创新的战略转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前几十年技术引进工作奠定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成为工作重点。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了新的局面。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之后,国家陆续又开放了6个沿海港口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我国吸引外资工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大的发展,投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这个阶段,国家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并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引进有机结合。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以便与国际接轨,进出口贸易金额持续增加,外商的投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西方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长较快,房地产发展迅速,单项外商投资金额不断扩大,国内的开放领域也在逐渐增加。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2001年12月3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技术引进战略的形成

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引进,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已明显提高,部分引进项目已形成自主生产能力,如机械电子、钢材等生产线。1992年中国批准引进技术合同240项,合同金额为56亿美元。在单类项目引进中仍以成套设备为主,主要涉及化工、电子计算机、轻工机械、汽车零件、钢材等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2001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为6 072项,合同金额为173.89亿美元,表2-10为引进项目在不同性质企业中所占比例,从中不难发现外资企业在技术引进中居于首位。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8 605份,同比增长20.69%;合同金额138.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其中,外资企业对外签订技术引进合同5 057项,合同金额66.92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全国技术引进合同数和合同金额的58.77%和48.30%,而国有企业的这两项值分别增长27.53%和44.84%。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已成为我国引进先进技术的主力军,这也说明我国大部分先进技术是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的。如何扩大跨国公司的外溢效益,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期工作的重点。

表2-10 2001年技术引进合同按企业性质分类统计

资料来源:郭燕青.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07.

1.引进外资金额稳步增加

由表2-11可以看出,自1991年后,我国引进外资无论是项目数还是使用金额都显著增加,尤其1992年后改革开放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1992年、1993年利用外资金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1994年后外商投资项目数有所下降,但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较以前仍有明显增长,在以后的几年中利用外资金额一直稳定在400亿美元左右。1994年以来的绝对增长数在全球排名仍居前列。1994年后项目数的减少在于这一时期国家因投资规模不断增大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引导外资的投向,如国家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生产用设备和料件免税规定并公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这两项措施影响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表2-11 1991—2004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1991—2004年数据。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引进外资工作全面展开,利用外资金额再一次明显增加(见图2-1)。2001年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较上一年增长了18.6%左右,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了15.4%。2001年在我国经济以7.5%左右的速度增长时,世界经济正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全球的3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我国政治、社会环境稳定,全球化浪潮中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加上“9•11”事件后国际局势动荡,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国际资本要寻求更安全、更稳定的投资环境。此外,加入WTO对我国吸引外商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要根据WTO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修改和调整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扩大市场准入程度,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大幅度取消。所有这些规定都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图2-1 1979—2004年中国利用外资金额

数据来源:1979—1994年数据来自《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1995—2004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2.外商直接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

我国利用外资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且大部分为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末,合同外资额在1 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型项目占我国利用外资项目总数量的96.87%,合同金额约占总额的49.64%。我国吸引的外资主要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始终处于各投资国家(地区)的首位。截至2003年底,中国香港在内地投资的项目累计224 509个,投资额达2 225.75亿美元,约占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额总量的44.38%。日本、韩国虽拥有众多大型跨国公司,但有关资料显示,1980—1991年,日本来华投资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投资规模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虽有部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但主要为加工生产,科技和技术含量低。

外商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据商务部对2004年我国利用外资统计,制造领域外资企业数目、合同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累计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69.59%、71.50%和70.95%,较为集中的行业有:服装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和制造,非金属类制品(如水泥、建材等),化学原料及制品,皮革、毛皮制造,家具制造,造纸、包装及纺织业等。

3.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为亚洲四小龙、日本及东盟一些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致使其对我国实施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借助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上获得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种种负面效应,包括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失衡。为此,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引导外商投资。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对我国进行考察,并有少数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1992年以后,跨国公司开始来华进行规模巨大的系统投资。跨国公司投资涉及领域广泛、技术比较先进,这些都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截至2004年,全球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

这个阶段,外商在制造业上的投资比重进一步增加,信息产业成为主要增长点。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生产商都制订了长期在华增资计划;明基、索尼、戴尔等国际知名电脑生产厂商也在我国生产其主导产品和尖端产品;一些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也在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生产,如LG、日立、伊莱克斯等。

“入世”后,我国对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从而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制造业仍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但制造业吸纳外资的重点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组装业转向重化工业、深加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随着服务业开放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的步伐加快,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商贸、旅游及各种专业服务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农产品的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随着“入世”后扩大开放也成为外商投资增长最快的领域。此外,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利用外资方面也有新的发展。

4.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弱

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技术水平,赶超世界先进国家。自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外资进入我国,使得我国的经济水平、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显著增长,但整体技术水平增长缓慢。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到90年代中期,中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从设备状况来看,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24.6%,其中,为其他行业提供机械装备的机械行业本身设备就十分陈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占11.82%,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的占52.74%,还有约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就产品档次而言,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只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的水平。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技术引进工作,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作为技术引进的重点单位,大多拥有当时所引进的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但仍有一些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甚至是国内水平。这就说明,曾经引进的技术设备并没有很好地被消化吸收,没能形成自有技术,这也是使我国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这一怪圈的主要原因。

对引进外资的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外溢效益的发挥,需要引进国本身具有相匹配的科技水平,需要相应的技术平台予以支撑。引进国本身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

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1992年之后。自1994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额等都显著增加。1998年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供不应求的商品。社会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立利用外资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二是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资金问题已经解决,但忽视了先进技术的引进问题,认为引进外资自然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术转移效应问题没有成为政策上的考虑目标,致使我国部分产品既失去了市场也没有得到技术。面对20世纪末出现的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技术经济及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由此而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国政府也越来越关注新技术、新知识的引进和生产。事实上,早在1985年我国政府出台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条例时,就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引进技术为目标来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但各地方仍只注重引资规模而忽视了技术开发。自1995年起,我国政府又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等文件,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更多地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鼓励进行技术转移,尤其是以先进技术进入农业和交通等领域以及通信和信息等现代技术密集产业,高技术外资企业将在所得税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优惠待遇。同时,国家还积极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政策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据专家估计,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等领域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与国外至少相差30年,很多产品还处于仿制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设备也严重依赖进口。目前中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家电行业,优势也主要在于加工制造环节,大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或需要依靠国外技术生产。由此可见,如何通过利用外资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已成为当前引资工作的重点,尤其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重中之重。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之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这个时期,中国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研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无论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层面,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中国都处于世界落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在国家层面上,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3%,发展中国家为1%~1.5%,而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则徘徊在0.6%左右,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 。在产业层面上,中国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为0.29%,其中机械制造业为0.5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0.35%,纺织制造业为0.12%;而美国在1992年产业研发投入平均为3.7%,其中最高的是医药与生物技术,达11.5%,最低的是食品业和服务业,为0.7%。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左右,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45.6%。

一个严重依赖出口,资本在外、技术在外、市场在外,只有生产在内的国家,即使其经济总量再高,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装配大国,不能成为经济强国,而且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面对上述情况,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国家竞争力。2006年1月9日,在新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指出了中国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在中国现实发展阶段中,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所谓自主创新,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是一种基于20世纪末中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主要采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演变而来的新的战略理念。应该说,加强自主创新的工程技术观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发展战略,自主创新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部署。中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创新队伍和自主开发平台,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掌握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奋斗,新中国最终确立了以技术引进为基础加强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 fAnz73KuKx27Y/J77cxo5RwcnlEoDeFqIexLOgf8mfTpG1NoIQSQ7+XoBUZCg9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