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选自《史记》卷二十,为表中的第八篇。本表所表现的主要是那些征伐匈奴、东越、南越等四夷的功臣。
太史公曰: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荼是征”,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
(表略)
太史公说:匈奴断绝和亲后,攻打边境上的险要关塞;闽越凭借武力,擅自攻打东瓯,逼迫东瓯请降。这两支外夷交相不断地侵扰边境,即使是在汉朝最兴隆的时期也是如此,由此可以推知功臣受到分封的数量应该很多,当与高祖开国时相等。为什么会这样呢?自从《诗经》《尚书》说夏、商、周三代“抵挡抗击北方的戎狄,讨伐处罚南方的荆舒”以来,齐桓公曾经越过燕国去攻打山戎,赵武灵王依靠小小的赵国就降服了匈奴单于,秦穆公凭借百里奚称霸西戎,吴、楚两国的国君凭着诸侯的身份却能驱使百越。何况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上有圣明的天子统治,又同时具备文武之才,平定四海,使国内亿万百姓都团结和睦、安居乐业,面对外夷的侵扰怎能够安然无事,而不去经营边疆、出兵征伐呢?从此以后,汉朝就出兵北方,讨伐凶狠的匈奴,又出兵南方,消灭了强大的南越,将士们最终也都依据功劳受到了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