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话说柴进和宋江有过书信往来,听说过彼此的大名,却没有见过面。宋江有难,前来投奔,柴进非常高兴,立即设宴款待。

酒席间,宋江起身去上厕所,当时已经喝醉了,走路有些摇晃。走廊坐着一个大汉,因为天气寒冷,用火锨盛着一些炭火,正在那里取暖。宋江并没有看见那大汉,他路过时不小心踢到火锨柄,扬起的炭灰落了大汉一脸。那大汉揪住宋江就要打,被庄客拦住。柴进听到喧闹声,走了过来,问那大汉:“你知道这位客人是谁吗?”大汉说:“客人!我也是客人,为什么这样待我?”柴进说:“他就是江湖上有名的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大汉听了,连忙下拜。

原来那大汉名叫武松,在家中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一年前,他因为醉酒打伤了人,误以为将对方打死了,就逃到这里。最开始,柴进也热情招待他。后来武松又因为醉酒打了庄客,所以柴进不太喜欢他。

宋江也听说过武二郎,知道他是个好汉,对他很关照,还出钱为他做新衣服。过了十几天,武松实在想念家乡清河县的大哥,决定离开沧州。柴进准备酒食为他送行,还拿出一些路费。武松背上包袱,提了一条梢棒,上路了。宋江亲自送武松,走了将近十里路,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分手告别。

走了几天,武松来到阳谷县境内。武松又饿又渴,看见路边有一家酒店,门前挂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进去后,要了一盘牛肉,店家又倒了三碗酒。武松端起一碗酒,一口气喝干了,说:“这酒好有劲儿。”武松连喝三碗,说:“上酒!”店家不肯倒酒,说:“客官,你看外面酒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问:“什么意思?”店家说:“我这酒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喝了三碗就会醉倒,过不了前面的山冈,所以叫‘三碗不过冈’。”武松笑着说:“我喝了三碗,一点儿也没醉。快来倒酒,我不会欠你钱!”店家见武松没喝醉,就又倒了三碗。武松喝了这三碗,说:“好酒!店家再倒!”店家说:“客官,你长得这么高大,醉倒了我可扶不起来。”武松说:“要你扶就不是好汉!”店家只得又倒了三碗酒,还添了些牛肉。武松喝完还想要,店家说:“不能再喝了!”武松生气地说:“我又不会白喝!惹恼了我,把你这店砸个粉碎!”店家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倒酒。就这样,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酒,喝完提起棒就走。

店家赶忙拦住,说:“客官,前面景阳冈上有老虎,已经伤了二三十人的性命。官府也贴了榜文,让路人结伴而行,现在快到傍晚了,你又是一个人,如果现在过冈,恐怕会丢了性命,不如在店里住一晚,等明天多凑几个人再过冈。”武松听了,笑着说:“店家,这条路我很熟,从没听说景阳冈有老虎,你留我在你店里住宿,是不是想在夜里谋财害命?”店家一脸不高兴,说:“我是好心,你却这么说,你愿意走就走吧!”说完,他摇着头走回店里。

武松迈开大步上了景阳冈,走了四五里,看见一棵大树被刮去一块树皮,上面写着:“景阳冈有老虎伤人,请路人结伴而行,以免丢了性命。”武松大笑着说:“这一定是那店家故意吓唬人的,我不怕!”于是他继续赶路。当时太阳已经落山,武松又走了半里路,只见一座破庙的墙上贴着官府的榜文,他才相信景阳冈上真有老虎,想要回去,又怕店家笑话,就壮着胆继续向前走。

走了一会儿,酒劲儿涌上来,武松感到有些困倦,看见路边有一块光滑的大青石,就躺在上面,想睡一觉再走。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接着从树后跳出一只凶猛的老虎。武松大叫一声,翻身提起梢棒,躲到大青石边。那只老虎直扑过来,武松赶紧跑到老虎身后。老虎的尾巴朝他扫来,武松一闪身,举起梢棒去打老虎,却打在树枝上,梢棒也打断了。老虎又扑过来,武松丢了棒,揪住老虎头顶的皮毛,将老虎按在地上,抡起拳头一阵乱打。老虎吼叫着,用爪子又抓又刨,把身下黄土刨出一个坑。武松顺势把老虎按进坑里,用拳打,用脚踢,老虎一挣扎,他就使出全身的力气压住,丝毫不敢放松。过了很长时间,老虎渐渐不动了,武松终于停手,他担心老虎还活着,又捡起半截木棒打了一阵,确信老虎死了才停下。

武松想把老虎拖下山冈,可是身上已经没有一点儿力气,只好坐下歇息。他心想:“如果这时再来一只老虎怎么办?不行,我得赶紧走。”他走了不到半里路,看见草丛中又钻出两只老虎。他大吃一惊,心想:“完了,死定了!”没想到那两只老虎站了起来,拿着钢叉吃惊地说:“你是人还是鬼?”原来他们是两个披着虎皮的人。武松问:“你们是什么人?”其中一个说:“我们是本县的猎户,奉知县的命令来捕捉老虎,每天都埋伏在这里。你是什么人?怎么敢一个人过景阳冈?”武松说:“我叫武松,刚才遇见一只老虎,把它打死了。”两个猎人不信。武松说:“我可以带你们去看死老虎。”猎人吹起口哨,召来同伴。众人都不敢相信。武松就带他们到打虎的地方。他们见老虎果然死了,就叫一个人去报告本县里正。里正派来几十个人抬走老虎,又用轿子抬着武松跟在后面。

里正和村民都很高兴,争着来看望武松。第二天,里正派人通知阳谷县衙。知县立即派人请武松到县衙,奖励他一千贯赏钱。武松把这些钱都分给了猎人。知县见武松仁厚,就留他做了县里的步兵都头。

有一天,武松在街上闲逛,只听背后有人叫他:“武都头!你今天发迹了,怎么不来看我?”武松回头一看,原来是他日思夜想的大哥,说:“大哥,你怎么会在这里?”说完,他跪地就拜。

武大郎和武二郎虽是亲兄弟,大郎却长得又矮又丑,为人懦弱,被人戏称为“三寸丁谷树皮”。武松离家期间,武大郎娶了个妻子,名叫潘金莲。她原来是清河县一个财主家的丫环。财主想娶她为小妾,她不愿意,那个财主就把她白送给了武大郎。潘金莲年轻貌美,经常有一些泼皮无赖到家里招惹她。武大郎没有办法,就搬到了阳谷县,在紫石街租了一间屋子,靠卖炊饼为生。武大郎说:“兄弟,我又怨你,又想你。你闯了祸,一个人跑了,我却要替你受罚,所以怨你。你若在家,谁敢欺负我?所以我又想你。前几天,我在街上卖炊饼,听人说起打虎英雄武都头,我猜可能就是你,今天果然在这里遇见了你。”

武松见了大哥,非常高兴,就跟大哥回到家中,并见了嫂子潘金莲。潘金莲见武松身材高大,勇武有力,心里非常喜欢,对他说:“兄弟在外面住,没有人照顾,那些当兵的笨手笨脚,不如搬到家里来住,也免得别人说我这当嫂子的容不下自家兄弟。”武松不好拒绝,就搬来住了。

武松搬来后,潘金莲用心服侍他们兄弟二人,照顾得非常周到。武松非常感激,买了一匹布料送给嫂子。潘金莲以为武松也对她动了心,经常用话挑逗他。武松顾及大哥的面子,并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个多月,已经是隆冬季节。有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武大郎又去卖炊饼了。潘金莲在家做好饭菜,等着兄弟俩回来。到了中午,武松先回来了。潘金莲接过武松的斗笠,替他拂去身上的雪,给她倒了一杯酒。武松想要等大哥回来一起吃饭。潘金莲却举起酒杯,对武松说:“兄弟,请喝了这杯酒。”武松只好喝了。潘金莲也喝一杯。几杯酒下肚,潘金莲胆子越来越大,说:“听说兄弟在外面养了一个卖唱的女子。”武松说:“我是个正派的人,没有这种事,嫂子不要听别人瞎说。”潘金莲说:“我不信,你嘴上说的未必是心里想的。”武松说:“嫂子不信,可以问大哥。”潘金莲说:“他要是明白这种事,就不卖炊饼了。”她又喝了半杯酒,然后递给武松说:“兄弟愿意喝我剩下这半杯酒吗?”武松夺过酒杯,把酒倒在地上,说:“嫂子,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怎么能如此不知羞耻?如果做了什么对不起大哥的事情,就算我认得嫂子,这双拳头却不一定认得!”潘金莲红着脸,说:“我只不过是在开玩笑,兄弟别当真!”说完,她赶紧收拾碗碟。

从此以后潘金莲经常和武大郎说些武松的坏话。武松也觉得继续住在大哥家里很不方便,就以公事繁忙为由,搬出去住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gj+rIav3i3b8EVKsd+wESxYL5aOJW+INcmQgIs4cMNv2ZHY0DYjFj9Ac6JF7SY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