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团队承接了一个服务项目,我们认为没有人做得比我们更好了,至多和我们并列最好。啊哈。
服务对象也这么赞美我们的。
主管领导也一次次当他们领导面这么表扬我们的。
天有不测风云哦。项目完成后,我们被通知,项目给外地另一家新机构做。为什么?不知道。
我们负责此项目的同事,立马变成了那个新机构的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我难以置信做得那么棒的项目说死了就死了。(信念)
我啼笑皆非,我愤怒,我自责。(情绪)
我想放弃这份投入了几年的事业。(思想)
我阴郁消沉了好几日。(行为)
看,失去项目这个境遇,我的应对:
感知者我→被感知到的项目失去、同事被挖走→我对它们赋予意义:不公平,暗箱操作(我的猜测)→产生我的情绪:愤怒、失望、嘲笑、自我贬低。
这是第一种我无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结果是:我无力,沮丧,失落,没有了爱、快乐、和平。
再来看第二种我有意识的创造:
感知者我→被感知物:项目被另一个机构取代、同事流失→我不赋予意义→我没有情绪。
我重新做出新的行动方案:
友好地与购买方交接→友好地与新机构交接→友好地欢送同事离职→重新定义:“失就是得”→和平的情绪。
这种创造的结果是,我感到有力量,我感觉有爱,有快乐,有和平。
“失就是得”这种信念创造了我和平的情绪。
和平的情绪创造了我积极的想法。
积极的想法创造了我积极的行为。
即:信念创造了情绪→情绪创造了思想→思想创造了行为。
而我,是信念、情绪、思想、行为的主人。
由于我有了“失就是得”这样的信念,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我检视并发现,在等待服务项目的日子中,我与同事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失落、患得患失的种种情绪里,我已经不享受了,当我不享受这种竞争时,我的内心一个声音响起:亲爱的,你创造的方向可能错了。
那么什么是我享受的?
我与团队一起做了个“白日梦”:
提升我们自己,做好服务,让项目主动找上门来。
接着,我们喜欢的项目主动推开门来,我们走进去……
项目失去的这个境遇,它本来没有意义。一切境遇都没有意义!都像游乐园里的游乐设施,我们能说鬼屋比碰碰船更有意义吗?不能!但我们可以自由地为鬼屋赋予一个意义“哇,鬼屋我最喜欢,它带给我刺激比碰碰船多”。就是这样。
失去项目这个境遇,它本来就像鬼屋,也像空中跳伞,或像别的,只是游乐设施之一。是我重新赋予了“失就是得”这个意义,帮助我调整了方向,与团队带着更多的爱、喜悦、和平,享受着创造我们偏好的新境遇。
下面,是古奉先贤的例子,和科学家的一些实验,进一步来帮助你理解,你天生就是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