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问题往前走

我跟一位心理医生聊天,他提到心理疾病的治愈有一个判断标准——“控制症状到不影响正常生活”就算治好了。

比如,一个人有严重的强迫症,每天强迫洗手超过五个小时,双手都快洗破皮了。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他无法正常工作和睡觉,如果通过药物和咨询,将其洗手时间控制在一天一两个小时,同时他感到没有之前那么痛苦了,能够接受自己的状态,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了,就算心理疾病治愈了。

这个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完全治愈他的强迫症,但是他能够带着症状好好地生活。

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治疗。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教人“带着问题去生活”。

曾经有个大学男生写信给我,说自己喜欢年纪比自己大几岁,甚至十岁的女生。他很欣赏她们成熟的心智与思想,对同龄人则无感。他觉得自己这样有心理问题,担心自己是不是不正常,是不是心理变态,然后问我该怎么纠正自己。

我回信说,正常与不正常大部分是基于一种社会判断,社会肯定你是正常,你就正常,反之你就是不正常。假若一个人有自己的“不正常”之处,且这个“不正常”既不违法也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那这个“不正常”本身变得并不是很重要,如何面对这个“不正常”才重要。

他可以去探究自己为什么喜欢年纪大的女性,看看自己和家里异性亲人的关系怎么样,想想自己第一次喜欢的女生是怎样的,然后通过这些增加对自己的了解。

我还说,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女生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不影响别人,不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就可以了。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他一样,他不需要非得“纠正自己”,与其改变自己,不如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在微博上,我发过一段话:心理咨询很多时候做的工作是教会一个人在“认命”的基础上积极生活。比如一个人因为意外失去了右手,内心痛苦,无法振作起来,心理咨询无法帮助这个人重新长出右手,但是可以帮助他在面对失去右手这个情况时不再那么伤心和痛苦,然后学习用左手吃饭、刷牙,好好过接下来的人生。也许他偶尔还会为失去的右手感到伤心,但他基本接受了自己,接受了现实。

改变现实是一种成长,接受现实也是一种成长,很多时候问题会产生就是因为不接受现实,逃避现实。

心理学家李维榕在《为家庭疗伤》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亚祖已经二十八岁了,却游手好闲,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唯独见了女性的脚,会禁不住动手去摸,因为这个几次被人告上法庭。父母带着他见过很多专家,证实他是个恋鞋狂。但如何起因、如何治疗,都没有具体的说明。亚祖的父母都是衣着谈吐不俗之人,母亲还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主任,他们对儿子的“出轨行为”很焦急。父母和感化官三个人连拉带推把亚祖扯来见李维榕,希望她能够改变亚祖的恋鞋癖。

在咨询过程中,大家说话都转弯抹角,谁都忌讳,不提鞋子的事情。李维榕在咨询过程中心生一计,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交给亚祖并问他:“你喜欢我的鞋子吗?”亚祖接了鞋子又立即将其放在咖啡台上,忙说:“不喜欢!不喜欢!”李维榕继续跟他谈鞋子,觉得自己的鞋子款式不错。又问他:“你是喜欢鞋子还是喜欢脚?”这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李维榕跟他解释了二者的不同。亚祖深思之后,回答:“我最喜欢的是鞋子在脚上一穿一脱的动作。”一边说着还一边用手比画着。

作者与亚祖的谈话大部分是为了说给父母及感化官听的,目的是希望他们习惯以轻松一点的方式,来正视亚祖的奇怪嗜好。因为她认为:“他们在第一次听到儿子有恋鞋癖时,就被这名词吓僵了,根本没有想到症状本身不是大问题,问题是儿子完全没有责任感,不肯过正常生活。而且每次被抓,受罪的都是他的父母,亚祖装疯卖傻的,很容易就把官司打发掉。”

李维榕对亚祖说:“你父母可能不知道,恋鞋也好,恋脚也好,这种嗜好虽然古怪,本身却并不碍事,只是你已经二十八岁了,难道想一辈子就在女人鞋堆中过掉?”感化官马上补充道:“或在监狱中过掉?”

李维榕对亚祖说:“你想做个坐牢的恋鞋狂,还是个自由的恋鞋狂?将是你自己的抉择。”

亚祖后来在一家鞋铺找到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天天为女士们穿鞋脱鞋,可想而知,他工作得很卖力,再也没听到他惹上官司。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趣?症状本身并不是问题,非要改变症状反而是问题,借由症状,不肯好好生活才是问题。

这里的“症状”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任何一件让人不舒服,或者让自己有别于其他人的事情。

亚祖的问题不在于恋鞋癖这个“不正常”的症状,而在于他知法犯法,并且利用自己的不正常逃避自己要面对的生活难题和责任,比如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他的父母也因为他有病,无论他犯了什么错,都为他解释,把他宠坏了,使得他没有机会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肯为自己的人生努力。

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很多。

我有个远房亲戚,中年男性,他因为肥胖,最近被诊断出有轻度的脂肪肝。医生建议靠控制和调整饮食,以及锻炼身体来治疗。

于是,家人为其做的饭菜中减少了一些油腻的肉类,饮食变得稍微清淡了一些。还督促他散步,做运动。

轻度的脂肪肝本身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这位亲戚的态度让家里人很崩溃。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好,还认为从此自己都要吃清淡的食物,与美食无缘了,因此他非常悲观消极,不愿意运动,情绪起伏很大,动不动就对家里人发脾气,妻子、孩子苦不堪言。

同样的病情,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不接受现实,自暴自弃,消极逃避;有的人则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带着疾病积极地生活。

我遇到有的人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婚,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怨恨。当他学业不好时,他会认为都是父母离婚的错;工作不顺利时,他也会怪父母离婚;生活过得不好,不开心时,他也会怪父母离婚;找不到恋爱对象时,他还会怪父母离婚……

一直以来让他画地为牢的是他的想法:因为父母离婚毁了他的正常生活。

父母离婚确实会让孩子受伤,但父母离婚本身并不会真的毁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而那种躲在“父母离婚”的借口下,不愿意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愿意面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那种逃避困难、逃避选择、逃避责任,不愿努力让自己过上正常生活的想法和行为才会真正毁了一个人。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我们每个人,其实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所谓的问题,有的人是焦虑、抑郁,有的人是有恋鞋癖、恋母情结,有的人是脸上有块胎记、手指有点残疾,有的人是父母离婚、家境贫寒……这些问题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它们并不是我们的全部,也不会毁掉一个人的人生。

以自己的问题为借口不好好生活,不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肯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

学会接纳有点问题的自己,学会以更轻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问题往前走,一直走,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我相信这样的人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出口,能够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也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eLD3mkGgpReeXZOB5N6E/5rG7/aOU0V2CGo9lqC9i/y7ORE2nA+fkFIGgfrDUB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