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知止”的智慧

有一天,我和我妈打电话,听说有个远房亲戚忽然检查出了晚期肝癌,医生说还有一两年的生命。面对这个诊断结果,他一边治疗,一边硬抗着坚持上班。除了治病需要花钱,还因为他的工资比较高,月薪有三万多,想多挣一点钱,死后留给老婆孩子花。

我听了之后,想了很多,为什么不把剩下的时间用来好好陪伴家人?或者做做自己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生命的最后时光,他这样做会不会有遗憾?这拿命换钱,值不值?

也许这位亲戚是基于对家人的爱才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的诸多来访者和社会上无数人的影子。

有个年轻人,一毕业就进入一家压力非常大的自媒体公司,上班时“996”是常态,有时连着几个月都是“9117”(早上9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的运转模式。他几乎没有个人生活,不工作的一点时间也因为之前工作太累只想躺着睡觉。

由于久坐和工作压力大,工作四年,二十六岁的他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和胃炎,腰痛发作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胃炎发作的时候他大把大把地吃止痛药。他告诉我,在他们办公室,有些领导压力比他还大,抽屉里还备有各种头疼药和速效救心丸。

即便是这样,他说自己也不敢辞职或者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因为他有很多的害怕和担忧,害怕辞职换工作就再也找不到像目前这份年薪三十万,未来还可以不断加薪的工作;害怕自己停下来,就会被同龄人抛弃,大家都在飞速向前,你停下来就会被远远地抛在身后……

我让他思考一个问题:他的身体健康和赚钱、加薪哪一个更重要?他做了一次咨询之后就再没有来过,也许实在是太忙,没有时间吧。

有位女士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给我发消息,说自己的丈夫因长期加班,工作压力太大,缺少休闲和放松而患上了焦虑症,已经吃抗焦虑药一两年了。除了焦虑症,她的丈夫还有脂肪肝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每天工作都是硬撑和忍受的状态。

最近丈夫的领导决定给他升职,让他从部门主管升为经理。她和丈夫都有点纠结,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接受升职,因为升职意味着更大的压力,身心问题也许会更严重。

因为后台的消息比较多,我没有及时回复这位读者。过了两天,这位女士又发来消息说,丈夫已经接受升职了,他们商量过了,为了全家有更好的生活,丈夫决定再拼几年,多赚几年钱。

我不禁思考:什么是更好的生活?不知道再拼几年,他们全家是否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她的丈夫是否还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来享受这样的好生活?

以上这些案例看起来非常极端,看起来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活法,工作、赚钱本来是幸福生活的手段,结果成了目的,为了工作和赚钱,牺牲了幸福,生活变得很痛苦。

可是看看我们身边的人,纵观整个社会,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又是非常普遍的。

无数人正为了所谓的成功,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为了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牺牲掉陪伴爱人和孩子的时间,牺牲掉自己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健康,以一种涸泽而渔的方式对自我进行严重的压榨。很多人总以为,只要我苦干十年,或者压榨自己十年,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就会很幸福,殊不知这样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非常惨烈的,可能是身体垮掉,甚至过劳死。

必须承认,在现代社会,金钱确实非常重要,拥有金钱才能换取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资源。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需要钱吃饭、租房子,要努力挣钱攒钱为以后结婚、买房用;中年人上有老要养,下有小嗷嗷待哺,房贷、孩子教育、各种家庭生活支出让人不敢辞职、不敢休息。

很多人被生存焦虑和经济上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因此,他们会说自己为了生活,不得不压榨自己的身体,拿命换钱。

可是,就像电影《二十二》里这句台词所表达的那样:“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如果你没有命,还谈什么生活呢?要知道“人死万事空”呀!

其实,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自己,我们是否真的到了为了生活不得不牺牲自己身心健康的程度?这样的生活状态有多少是真的“不得不”,又有多少其实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我有一个来访者在二线城市生活,月收入五千多,在父母的帮助下,前两年刚贷款买了房,今年又贷款买了车。每个月房贷车贷一还,还要花钱养车,这样下来,生活费所剩无几。为了生活,他开始寻找各种兼职赚钱的工作,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这导致他缺乏必要的放松和休息,身体和情绪都出现了问题。心情不好,压力大的时候,他又习惯通过购物减压,结果恶性循环,每个月背负的信用卡卡债、网络贷款越来越多,压力更大,生活与身心濒临崩溃。

这位来访者崩溃背后的原因,是他的自我管理出了问题,是处理自我与金钱的关系时出了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消费观和价值观。

如果他秉持“赚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生活”“量入为出”这样的消费观,克制自己的欲望,寻求更多元的乐趣,他的生活完全可以过得很不错。他的崩溃其实不是被生活所迫,而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就像宫崎骏《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进了汤屋被唤起内心的欲望和贪婪,越吃越多,越吃越胖,最后开始吃人,变得狰狞可怖。

当一个人的消费欲望超过了他的收入可以支撑的水平,就会反噬自身,造成悲剧。

在喝稀粥和吃豪华海鲜之间,在不工作和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之间,我们其实还拥有无数的选择。但难过的是,很多人迷失自己,看不见自己拥有的更多选择。

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我们现在这样鼓吹“成功”,而关于“成功”的定义又是如此狭窄和单一,都是基于外在的物质拥有,比如考取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知名公司工作、在大城市里有车有房、年薪百万、可以买得起各种奢侈品……于是,很多人被单一价值观所绑架,陷入陷阱,掉进消费攀比的旋涡,为了打造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成功者”人设而汲汲营营,在喧嚣浮躁的时代丧失了问问自己“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的清醒和自我意识。

在成功学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中,作为个体,我们非常需要“知止”的能力。

“知止”有两个意思,一是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二是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一个人为什么要知止,为什么要到一定程度就停下来呢?

1.人不是机器,人有自己的限度,人是需要休养生息才能持续产生劳动力的生物。

知止,其实就是懂得设限,知道自己作为人的极限所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

2.知止,才能长久。当一个人一味追求金钱,且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工作和赚钱,而且内心也是处在焦躁不安的状态,那他必然无法长久平安地生活下去。没有长久的平安,无法生生不息,也无法积累,无法拥有长久的创造力。

我最佩服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从二十九岁开始写作,今年已经七十岁的他,写作已经超过四十年,且能够持续写出好作品。

他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写上五六个小时,至少写满十张四百字的稿纸,然后就停下来。之后的时间他用来运动、听音乐、做饭、吃饭,然后晚上九点睡觉,第二天早起继续写作。就这样以每天写十张稿纸,一个月三百张,一年三千六百张的规律速度前进着。

不写小说的时候,他就写一些评论、随笔和做翻译,把它们当成自己写小说之前的“暖身”活动。

为了更好地写作,他开始戒烟和跑步,一跑就是三十多年,还重新学习了游泳、铁人三项运动。

他每天早上写作,下午跑步或者游泳,或者两样都做,天天如此。通过长期坚持运动,维持自己健康的体魄。

村上春树说,这样循环往复的规律作息本身非常重要,成了一种催眠术,让他可以保持身心强大的力量写长篇小说。

可以说,因为懂得自律节制,懂得维持身体长久的健康,才造就了村上春树写作上持续四十年的成功。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翻译过来就是: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重要?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人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这句话放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适用的。一个懂得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一个关心自己心灵健康的人,一个懂得满足的人,一个知道节制自己欲望的人,一个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的人,才有长久平安的生活。

愿你有知止的智慧,可以更加长久地工作、赚钱,更加长久地享受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elbYbGCOkJlDd+RSuifXm6e2xD8t++YK74cOd+yOrm6f/Gexo9ZzI6ExVphiQiI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