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2012年、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智库发展的特点都不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按照苏联模式建立 。在延安时期,就出现了政策研究机构,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出现了一些国有政策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按照苏联研究机构的模式设立,完全依附于政府机构,大多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而存在。这一时期,政策研究机构的独立性较弱,只是对政府解释性的研究工作。
改革开放至 20 世纪 80 年代,事业单位型智库迅速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相继建立了一些事业单位的政策研究机构,国务院先后建立了四个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四个研究中心包括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到80年代,智库的主要职能已经转变为为党和政府规划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但这一时期智库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智库思想也相对自由。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012 年,民间智库开始兴起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新一轮智库建设开始兴起,智库种类多样、功能不同。这一时期大学的政策研究机构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一些纯民间的、私人政策研究机构开始发展。这一时期,智库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尽管受到政府财政资助,但并不影响其表达不同的观点,另外,智库研究领域出现多元化格局,宏观经济、国际关系、军事、外交、科技等领域无所不包。
2012 年以后进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阶段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智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格局、保障举措。2015年11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12月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共有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我国新型智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