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7章

家书抵万金

曾经家人之间沟通信息的书信,后来成为家族回忆的实证,原本带有私密性质的讲述,变成子孙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时光流转,沧海桑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亲人间的亲情永恒。写信是父母与孩子努力打破沟通困境的妙方,也是完成对逝者哀悼的行动。

在回忆录中,除了附上照片之外,最能够起到证实作用的就是引用当事人的信件了。所以我们阅读回忆录时,经常读到某些段落直接引用写作对象的信件原文,来反映其某段真实且重要的人生经历和人际关系,也证明作者所言不虚。

我的父亲在他编撰的《沈丘(槐店)黄氏家族变迁》中,开篇就写道:

“近期在整理大哥十数封来信中,发现12月17日的一封长信,万余字,信中开头就说:‘上次给你寄退休相片时,我曾写了一首诗——弃笔从戎赵南苑,八年抗战斗敌顽,几经沧海心无愧,退休恰逢艳阳天。润田来信问我南苑是不是南阳,他听咱父亲说我在南阳当过兵,我考虑到你们对咱家的情况和我的简单历史还不太清楚,趁今日无事,向你扼要地说一说,也使晚辈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根据大哥信中的介绍和我对家中情况的一点了解,我整理了《沈丘(槐店)黄氏家族变迁》。”

父亲因为大伯给他的信件,开启整理家谱的行动,而这些信件,也是串起主要内容的脉络。大伯在来信中对父亲无拘无束地叙述过往、倾诉情感、表达愿望、传递思想,反映出他的真实人生、真实境况、真实情感和真实性情。这些信件不仅叙述平实,而且情感真挚,父亲多年以来一封一封地保留下来,80岁时开始整理,看得出他对大伯深挚的情感、念念于心的怀念。

当初兄弟之间沟通交流的书信,成了家族回忆的实证,原本带有私密性质的讲述,变为后人了解当时情况的最真实、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时光流转,沧海桑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亲人间的亲情永恒。

家书连接亲人亲情

如果说写作是门古老的手艺,那么这门手艺的历史有多久,信件就有多久。其实写信就是在写作,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行动。在古代,专门有人帮人写信,这是一个职业。古人识字读书的主要目的,无非记账和写信。能做这两件事情,意味着一个人既有能力清算自己,还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

信件帮助个人建立诸多人际联系,且打破地域的禁锢,可以流转和传送,也摆脱时间的限制,能够长久地留存和延续。家族回忆录通常关注的是当事人写给家人的家书,因为家书是写信者最真实生活的体现,感情色彩鲜明。

有一封秦朝士兵的家书,名为《黑夫木牍》,共527字,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它历经2000余年保存至今。据媒体介绍,1975年湖北云梦县发现一个古墓,开棺后有一具尸骨,手里按着两块写满字的木牍。研究发现,墓主是战国晚期秦国一个名字叫“衷”的普通人,这两件木牍,是当时“衷”的两个弟弟“黑夫”和“惊”从河南写给湖北家中长兄“衷”的家信。专家推测,很可能后来“黑夫”和“惊”战死,未能回归故乡,而长兄“衷”带上他们的家信陪葬。

《黑夫木牍》这封家书感动世人的,首先就在于它的保存经历。杜甫有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不仅对生者来说珍贵,对将赴黄泉的死者而言,也是世间最珍贵的财富。长兄“衷”双手紧按两个弟弟的来信下葬,与之长伴长眠,表明了他对弟弟的怀念,含有兄弟三人生死与共的寓意。

这封信的言辞跟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没有区别,真实的生活细节扑面而来,甚至信中的“云梦”“安陆”等地名都还在,遥远的历史变成留存的名字,使我们读来毫无违和感。信前两段是“黑夫”的话,后两段是“惊”的话,大意是说:“二月辛巳日,黑夫和惊恭祝大哥安好。母亲身体还好吧?我们兄弟俩都挺好的。黑夫再次写信来的目的,是请家里赶紧给我们送点钱来,再让母亲做几件夏天穿的衣服送来。我们马上就要投入淮阳之战了。进攻这座叛逆之城的战事不知要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母亲给我们用的钱也别太少了。收到信后请马上给我们回信,一定要告诉我们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如果没送到也跟我说一声。大王说只要有文件就不会耽搁。人家送文书来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家里家外的和睦全靠大哥了。非常惦记老婆和妴,她们都还好吧?老婆要尽力照顾好二老。……”

我发现信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字是“毋恙”:“母毋恙也?”“母得毋恙也?”“母力毋恙也?”“皆得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兄弟二人反复询问家中亲人是否“毋恙”?母亲还好吧?家人都好吧?且自报平安:“黑夫和惊都还好。”人间的悲欢离合千年不变,对小人物来说最关心的永远是家人平安。大家是否都还好?只要毋恙,就一切都好。

信中接着提到要衣服和钱,说:“妈妈,我没钱了,快给我寄钱!”看来孩子不管是上战场还是做读书郎,给爹妈写信永远有个共同的内容——“给钱!”我这个当母亲的看到这段话,马上想到是不是该给我家的高中生转账了。

要完钱,他们开始谈论获得的荣誉和成绩,问家里授予爵位的文书是否送达?兄弟俩当兵打仗,跟现在一样,有为家族争光的意思,哪怕是在家门口贴上一块“军属光荣”的牌子,也体现了从军的价值。而且他们显然非常信赖秦王,说:“大王说只要有文件就不会耽搁,人家送文书来,你们别忘了说声谢谢。”怪不得秦能统一六国,看来秦王“赏必信,罚必行”的法家治理很成功。秦国的士兵不怕有功不被封赏,并且很有礼貌,叮嘱家人对送来文书的人说声谢谢。

另外信中几次提到的“新妇”,不是新婚媳妇而是老婆的意思,他们说非常惦记老婆,要老婆尽力照顾父母,不要跟老人置气等。这些都是正常的人伦,与我们今天的人伦没有区别。这封家书写得自然生动、情感真挚、饶有趣味,收信人既非父母,也不是老婆,而是家中的长兄,由此可见长子在古代中国家族里顶梁柱的地位。

家书中也有夫妻鸿雁传书道深情的,就是情书,比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在她新婚未久时,丈夫赵明诚离家外出,她寻觅一块锦帕写下独居生活的寂寞,以及期盼丈夫早归的心情。

而“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的动人情话,来自于沈从文的《从文家书》,他用一封封著名的情书,追到了夫人张兆和。

1998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了《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一书,披露了他们在1938年至1971年间的74封家书。敬爱的周总理长达半世纪的夫妻感情生活,从这些家书中得以窥见,令人惊讶之余,感慨万千。

比如有一封信写在结婚18年时,周总理写给邓颖超:“超:昨天你们走后,朦胧睡去,醒来已近黄昏。晚饭以稀饭配火腿充饥。饭后读唐诗数首,食柑子一个……天气虽热,尚能静心,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而邓颖超回信:“来:……真的,自从你入院,我的心身与精神,时时是在不安悬念中如重石在压一样……现在,你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而且快出院了,我真快活!……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如果不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我真的难以相信“吻你万千”的情书,出自他们二人之手!邓颖超说:“周总理是大忙人,哪有时间来想我?”周总理立刻回信:“闲人怎么知道忙人多想闲人。”全中国有谁忙得过他?想一想英俊潇洒、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对夫人有如此浓情蜜意,那些整天把“忙”字挂在嘴边,不肯好好陪夫人的男人,会有触动吗?

有的家书不仅传递出亲人间的深情厚谊,还隐含着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让人见微知著,懂得写信人有着怎样的崇高情怀,比如林觉民的《与妻书》。这位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写给妻子的绝笔信说: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孙中山先生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言中写黄花岗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林觉民写下《与妻书》半年后,辛亥革命成功,这封家书不仅是一封家书,也是一部鼓舞后人献身革命的激昂作品,因“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牺牲个人性命和家庭幸福,《与妻书》以其作者为天下人捐躯的激情和对爱妻的深情,成为不朽名篇。

父母给孩子写信

我们最常见到的家书,是父母写给孩子的信,如历史上有名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都是父母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自己的人生体验等,向孩子叮咛嘱咐的文字。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得人与人之间,已经绝少通过写信进行交流。而现代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承受着空前的压力,普遍产生的焦虑情绪,如果撞上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则连心平气和地彼此说话都困难,亲子之间的沟通困境越来越明显。

我曾经在深圳市高级中学进行主题为《三封信——让父母走出与孩子沟通困境》的讲座,呼吁家长重新拿起笔来,写信给孩子。因为既然父母与孩子互相敞开心扉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父母就需要找到恰当的方法,与孩子沟通情感,传递信念,分享智慧。给孩子写信就是父母既流露舐犊情深,又保持客观理智,还能够分享智慧的极佳途径。

台湾作家龙应台出版过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是对她努力打破与儿子沟通困境的记录。龙应台在书中写道: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18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母亲想了解孩子,与孩子保持联结的强烈愿望,促使龙应台提议跟儿子互相写信: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 那本书就是专栏的集结。

我总结写信在亲子沟通中,具有以下优势:

1. 写信是单向的,假定对方会耐心倾听,而二人交谈容易话赶话,说着说着就爆了,情绪激动之下甚至可能发生孩子跳楼的悲剧。

2. 说话是直观的、冲动的,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写信则可以把直观、冲动的情绪用思考进行过滤,帮助家长用词更亲切、更平等,更冷静地把思想传递给孩子。

3. 写信不容易被对方的情绪干扰和打断,能更准确地表达父母的想法。

4. 孩子单独读信时,更有安全感,更容易接纳自身的问题。

5. 很多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过于含蓄,写信让父母对孩子的强烈情感得到抒发。

6. 青春期孩子不爱与父母沟通,不亲昵,父母感到受伤,容易产生愤怒、痛恨等情绪,写信帮助父母管理情绪。

7. 读一读自己写的信,有利于父母意识到自己使用了哪些伤害孩子的语言从而导致沟通不畅,从自我开始改变,建立一种更为积极的沟通模式。

8. 收信和读信让孩子体会到仪式感。

9. 可以保存,是父母留给孩子的爱与精神的财富。

走出与孩子沟通的困境,我提议父母亲自动手写三封信。

第一封信,用自由书写来完成,写给孩子但是不会寄出。先把你对孩子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出来。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都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孩子回避你,并非反对你讲的道理,而是回避你的情绪。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孩子有爱也有恨,当恨铁不成钢时,难免说出带有过激情绪的话语。所以在跟孩子沟通之前,最好先清空自己那些负面的情绪,独自把这些话写下来。这样既照顾了自己的情绪,又避免伤害到孩子,造成孩子对父母的回避。所以先写一封你知道不会让孩子看到的宣泄情绪的信。

第二封信,宣泄完情绪之后,理智地写一封信。这封信清楚地写出你对孩子的观察即可,要避免评判孩子。我们总是对孩子充满了评判和指责,而很少能像镜子一样,如实复盘孩子和自己的行为。父母戴着评判的有色眼镜与孩子沟通,只会招来孩子的厌烦。

第三封信,写给自己父母的一封信。以孩子的身份,给你的父母写封信,看一看你对父母说了些什么。从中反思你和父母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如何影响了你和孩子的沟通?你在借助孩子完成父母对你的期待吗?或者是叛逆自己的父母?好好思索在你和孩子的沟通困境的背后,有什么家族模式和你自己未完成的愿望情感。

孩子给父母写信

阅读《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信里,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为自我进行辩解,儿子好像在不断地向妈妈解释:我为什么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我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想要那些;我跟你有哪些差别和不同,请你尊重我们的不同。即使这个妈妈是眼界宽广、思想也开通的龙应台。

孩子写给父母的信中,通常会有自辩和关于希望被理解、尊重的内容。因为在人类的家庭,尤其是儒家文化下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古时父子、君臣同构,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孩子要无条件地服从父母,自我的个性和感受很少被允许和尊重。父母似乎总在用一根指头指着孩子说:“你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瞧你干的好事,你看看你的错误……”孩子感到被否定、委屈、不安,却不能也不敢分辩,因为害怕激怒父母,害怕看到父母失去笑容。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有些来访者会告诉我“当时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意思是即使他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也曾经以书信的方式,和父母沟通。为什么不能当面说?因为当面说是困难的,只有通过给父母写信,他们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想向父母讲述的思想和情感。

年轻的我也曾经这样给父母写过信。那是在高中毕业的暑期,我找了一家餐厅打工,每晚十一二点钟回家。每次我迈进家门,几乎同时就看到父母关着门的房间熄灯。后来有一天,父亲终于忍不住骂了我,说我不懂事,他和母亲每晚都在担心我,要等我回家了才会关灯睡觉,而我完全不体谅父母的心。我在继续打工还是辞工回家老实待着、让父母安心之间,选择了继续打工,于是含泪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明我渴望走进社会,渴望独立的心愿。回应父亲骂我的话“住在这座楼里的,满楼的教授家庭,谁家女孩像你这么晚回家”,我回信说:“回家晚不是因为我在做什么坏事,这满楼的教授家庭,有谁家的女孩像我这样不满19岁,就当上了餐厅经理?我是你们的骄傲,不是你们的耻辱。”

我酝酿于心却无法当面说出可是又必须要说的话,通过给父母写信的方式表达了。那封信我从门缝下塞进父母的房间,一天后在父亲的枕头下面看到了。从此,在我的工作方面,无论多么任性加班到午夜才回家,都再也没有受到过父母的责骂。给父母写信这件事情,几乎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事件之一,甚至是我人生重要关口的转折点。

作为家族回忆录的写作者,你一路书写到了现在,一定有许多发现和感悟,也有许多疑惑,需要跟父母写信谈一谈。在做本章后面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写作练习时,我们有些学员写着写着就哭了,因为在努力地面对了家族禁忌、家庭秘密、历史创伤后,把这些写给自己已经非常困难,何况如今要写给父母?

但是,你需要给他们写信,解释你的想法,你要让他们知道,你和他们对某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恳请他们尊重你的选择。因为无论你的现状如何,都是他们的家人,在表面分歧的背后,有爱在深层流动。

谈谈家中的兄弟姐妹

在家书中,写信者和读信者除了会谈及彼此的情况之外,还会谈到家中兄弟姐妹的情况,尤其是最不让人省心的那个孩子,往往成为话题的焦点。而在家族回忆录的写作中,谈谈你的兄弟姐妹也同样很有必要。

家庭治疗的理论认为,当一个家庭生了病,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表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会是家庭中能量较弱、敏感度较高、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孩子。所以如果父母有心理创伤或者关系很不和睦,那么家庭就会生病,并且病症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如果你是独生子女,当然毫无悬念地成为家庭病症的代言者,而如果你有兄弟姐妹,那么很可能家庭的病症被你的姐妹或者兄弟承受了,有时候正是强烈地想要写出他们的故事的愿望,让一个从没想过写作和给家庭疗伤的人找到我,执拗地要学习写作治疗。假如关爱的亲人已经不幸离世,用文字表达哀思的决心会更加坚定。

如写作班学员腊梅花所说: “两年多的自由书写让我把自己的成长路线梳理了又梳理,也将家族成员的容貌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正是那些看似在脑子中清楚的部分从没有机会在家人之间不停交换感受,而让我们的心灵通道早被钢筋水泥阻断,最后要么冷战,要么大爆炸。每个成员身上背负的那些不得已的包袱压得他们各自为战,有的已走完自己或长或短的人生路。……就让那些想说没来得及说、要说就马上说出的话语都在我的文字里来表达吧。至少作品可以明明白白表达我的心。文字的魅力正在于此,它成为家族传承的链条。那些优秀的品质总会在其间发光,家族每一位成员均有。我也开始在内心将冰块融化,并付诸行动。生活在悄然中改变着。改变不了过去,就改变当下、改变将来吧。”

在我指导的学员的故事中,最常见的是父母在重男轻女思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夹缝中,为了生儿子不惜违反政策,上缴很多罚款、老家的房屋被扒、在外东躲西藏艰难谋生,最后生了几个女儿后终于得到一个儿子。几个孩子当中,长女经常成为牺牲品,没能上学且早早嫁人;次女或幼女则发奋读书考学离开家乡,现在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了我的写作班学员;而幼子则很难成器,不仅没能光宗耀祖,反而像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这样的家庭中,成就最大、为家庭奉献最多的,反而是女儿。

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家庭治疗认为的“往往是能量较弱的孩子承担家庭病症”这一结论,因为前段时间我本人的一个小经历:我因为写作用眼过度,双眼酸痛,尤其是左眼剧痛,而去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医生给我做了全面的眼科检查,结果与我的预期完全相悖。原本我以为自己左眼剧痛,右眼不是那么痛,肯定说明了左眼的视力逊色于右眼。然而检查结果出来,我的左眼视力0.8,右眼不到0.5,其他各项指标均说明我的左眼情况优于右眼。也就是说,我的左眼比右眼强,所以我平常使用眼睛时,会无意识地更多使用左眼,左眼承担的工作比右眼多,最后左眼出状况非常疼痛,而右眼并不太难受。这个经历令我觉得,家庭中出状况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天生能量比较强的那一个!

不过家庭治疗对子女出生排行的研究,与我的成长经验非常吻合。《家谱图:评估与干预》一书中写道: “个体在原生家庭中的情感位置与其出生排行有关,个体将来与配偶和子女的关系也与出生排行有着特别的联系。家里排行老大的孩子更有可能发展出较强的责任感,他们尽职尽责,喜欢扮演父母的角色,而最小的孩子则倾向于表现得孩子气且无忧无虑。通常,长子长女会感到自己非常特别,对维持家庭福祉或继承家庭传统负有特殊的责任。他们可能感到自己的生命中充满了各种英雄式的使命。此外,有时长子或长女可能会对弟弟妹妹心怀怨恨,觉得弟弟妹妹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这些关爱曾经是专属于他们的。中间出生的孩子可能会感觉被夹在中间,抑或必须努力寻求、发现自己的位置,才能让自己显得突出而与众不同(Sulloway,1996)。”

我的大姐就经常扮演父母的角色,照顾家中的孩子们。记得有一年春节,二姐和姐夫都出门了,他们很小的女儿在家里,小家伙跑到洗手间去拉大便,之后大喊“拉完了”。我们大人正在快乐地打麻将,听到喊声面面相觑,谁去给她擦屁屁?确认过眼神后,大姐扔下麻将牌,说:“我来了!”

而我的二姐是家里的“开心果”,跟谁都不对抗,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所有成员。二姐最心灵手巧,手工编制的首饰精美无比,我几乎所有出门佩戴的首饰,都是她亲自设计和手做的馈赠。有了她,全家妇女省了一大笔首饰费。她通过“手巧”,显示自己在家庭的位置,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致逝者的悼亡信

还有一类家书,是专门写给逝者的,就是悼亡书。悼亡书反映作者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对待某些对象特别的思想和情感,其中所谓的“亡”,不见得一定是对象的肉体死亡了,它指的是没有了,丧失了。在我们的亲密关系写作小组中,有大量练习是写情书给前任爱人,写好后并不寄给对方骚扰其生活,不发出去,或者根本没有接收地址和号码让你发出去,你把它们撕毁或者烧掉,来完成自我内心对一段逝去情感的哀悼。

丧失是不可免除的人生经历,而对这些丧失进行哀悼,是我们必须做的生命功课。著名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她出版于1969年的著作《论死亡与临终》中,以人面对自身和他人死亡时的心理历程为基础,首次提议“哀悼的五个阶段”,即:否认与隔离—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她认为人在痛失挚爱的时候,会花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程度,经历这五个阶段,并且可能反复经历这几个阶段,直到能够平静地接受死亡。哀悼的五阶段理论现在不仅适用于和死亡相关的议题,而且适用于对失去的任何东西的哀悼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理解,引导自己经历悲痛的过程,了解自己当下的处境。以下是朱莉·阿克塞尔罗德对五阶段的阐释:

1. 否认与隔离(Denial and Isolation)

得知自己得了绝症或者亲人之死的消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否认状况的真实性。这是一个将汹涌情绪合理化的正常反应。我们将言语阻挡开来,避开事实。这是一个暂时性的反应,帮助我们调节第一波伤痛的情绪。

2. 愤怒(Anger)

否认与隔绝的掩蔽效用开始消失的时候,现实和其苦痛会重新浮现。我们还没准备好。强烈的情绪从我们脆弱的核心往外反射,以愤怒表现出来。愤怒可能是针对无生命的物体、陌生人、朋友或者家人。愤怒也可能是针对临终或者已经逝世的亲人。我们理智上知道那个人不应该被怪罪,但是情感上却怨恨那个人使我们伤痛,或者离开我们。我们因为愤怒而感到惭愧,而这使我们更加愤怒。

诊断病情却无法治愈它的医生,可能成为一个很易得的代罪羔羊。医疗专业人士每天都得处理死亡与临终。但是这并不能让他们免疫于病人的痛苦以及哀悼病人的人。

3. 讨价还价(Bargaining)

无助和脆弱情绪导致的正常反应,就是试图夺回控制:

“要是我们早点寻求医治……”

“要是我们向另一名医生寻求第二意见……”

“要是我们对他们好一点……”

我们可能暗地里和神或者在上掌权者谈判,试图延迟必然的事情发生。这是一个较弱的防御,以保护我们面对痛苦的现实。

4. 抑郁(Depression)

和哀悼有关联的抑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痛失亲人的实际影响的反应,这种抑郁充斥的是悲伤和后悔。我们担心费用和葬礼的事,我们担心自己因为悲痛而忽略了仰赖我们的人。这个阶段,只需简单的澄清与安慰,就能缓和。我们或许需要一点有帮助的合作,以及几句善良的话语。第二种比较微妙,在形式上也比较私人,这是我们默默地准备和我们的亲人分离、道别。有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

5. 接受(Acceptance)

哀悼的这个阶段,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达到的。死亡可能很突然,而我们也有可能滞留于自己的愤怒或否认当中。抵抗是必然的事,拒绝让自己恢复平静的机会未必是勇敢的标志。这个阶段,以退缩和平静为标志。这不是一个快乐的时间,而是要从抑郁中分离开来。

患上绝症或者年老体弱的亲人,似乎会经过一段退缩的最后阶段。这不意味着他们知道自己死亡将近,仅仅是他们肉体上的衰弱,可能就足以造成这样的反应。他们的行为意味着进入社交有限的阶段是正常的。我们临终的亲人表现出的尊严和风度,可能就是他们给我们的最后礼物。

人生总是得失参半,应对丧失之痛,最终是个非常私人但非凡的经历。没有人能帮助他人更轻易地度过这个时期,也没有人能理解对方所经历的所有心情。但是,别人可以和我们同在,在我们经历这段过程的时候提供帮助和安慰。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允许自己感受迎面而来的悲痛。

写作练习:写一封信告诉“你”如何去做

【练习说明】

在叙事学里,有第一人称(我)的视角、第二人称(你)的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其中第一人称使文章读起来更加亲切,第三人称使文章读起来像故事,而第二人称受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不好驾驭,所以也并不常见。

第二人称使作者的表达更直接、更自然、更亲切。当作者使用“你”来称呼读者时,便将读者置于了“你”的位置,读者不停地听作者说“你如何如何”,会产生作者正在跟自己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有身临其境之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用第二人称叙事最自然的方式是书信体。

【练习步骤】

第一步 :任选下列问题中的1—3个:

如何组建一个家庭?

如何拆散一个家庭?

如何去爱一个男人(女人)?

如何花费你的金钱?

如何成为一个作家?

如何与母亲(父亲)交谈?

第二步 :进行15分钟的自由书写。

第三步 :阅读你写下的文字,选定一个对象,给他(她)写封信,信中包括你刚才写下的内容和观点。(15分钟)

第四步 :阅读写下的信,在每一个“你”的后面,都加上一个括号,并在括号中写下“我”,然后认真思考,那个“我”之所以这么说“你”,说明了“我”的什么?作者从中觉察到自身的什么情绪和需要?

第五步 :这封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把它改好后发给或者寄给信中的“你”。

【练习结语】

每一个第二人称叙事的背后,都有一个隐含的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与之平行相伴。当读到“你”的时候,必然有一个“我”作为对称的存在,没有“我”在说话,就不会有“你”来听话,“我”和“你”总是同步出现,这是第一人称独白叙事无法做到的。

写作练习:亲爱的爸爸妈妈

【练习目的】

你是父母的孩子,但目前还是家族回忆录的作者。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和他们聊聊你在写的回忆录: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写作的困难是什么?

【练习步骤】

第一步 :用“亲爱的爸爸、妈妈”作为一封家书的开头。

第二步 :讲述一件近期你的生活里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不要说得太简单,也不要太谦虚。(100字)

第三步 :聊聊你在写的家族回忆录,告诉他们你的写作困难,比如你很难去写父母不愿提起的人(关系糟糕的亲戚、流产或早逝的兄弟姐妹),用“讨论……太危险了”继续写下去。(5分钟)

第四步 :猜测一下,很难去写的那位成员为家庭带来了什么,父母亲没有满足的愿望是什么。(10分钟)

第五步 :列出你不能写的故事清单,列出如果要发表你就不会写的人物,以及所有你觉得自己忌讳的事情。给每一项写下一句话,解释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想法。(10分钟)

第六步 :说出一件你感到父母给你的压力最大的事情,你知道他们和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可能不同。用“在我眼中,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开头,来讲述这件事情。(5分钟)

第七步 :最后,饱含深情地写一个记忆里你们这个家庭“亲密的”“有趣的”或“团结的”时刻,以“还记得我们一起去……的旅行”“那场为了……的争论”“当……的时候”等开头,写一个家人团圆的场景为这封家书结尾。(10分钟)

【练习结语】

一封家书将血脉相通的至亲连为一家人。勇敢表达对父母真实的情感,也求证父母曾经的故事,深入更深层、复杂的层面,理解父母的状态,思考、阐释代际创伤的传递,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更紧密的联结。

学员习作:《招魂》

作者 戚卓

奶奶

没想到见你居然这么容易

只需要三柱檀香 一碗烈酒

请你暂别那开满了半坡黄花的青山

与我一见

请你慢慢走

我等多久都没关系

我知道你来了

我闻得见你身上混合着干爽的肥皂和茶叶末的香气

请你好好看看我 看得仔仔细细的

我还是那个不太会说话的小丫头

总是有太多的心事无从说起

请你看看我的样子 然后缓缓地将它讲给我听

因为我已经忘记

很久很久以前

你每天早上都会在花架下给我编辫子

沾一点清水 一股一股细细编起

左边一条 右边一条 刘海经常需要用剪刀修理

我是那个坐在小板凳上承欢膝下的孩童

从来不关心今天会晴天还是下雨

我有一套红格子的小被子 是你一针一线缝起

屋前有三株大杨树

墨绿的叶子稍有一点风来便飒飒响

我总觉得它们会一直在 安在到永远

请你再看看我

看看我的脸 然后告诉我

为什么我总觉得太热或太冷

我舍不得剪头发

不能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常常慌张 觉得后背搭少了衣物

我越来越像你却忘了自己的模样

为什么你只是微笑 不说一句话

你再见式地挥了挥手就一声不吭地走了

我听他们说 回来的亲人都是有所交代有所托的

而你却只来与我告别

你究竟是怎么知道

我一直学不会分离 mmXcyYSWfRj7SkU941OYL3/HotpheRkcr0ygPoc+cXmjdb+Rs3m7Xa+/K7d01x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