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章

讲述家族故事

我们这一生本质上留下的只有记忆,记忆通过故事表达我们的存在。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家族回忆录讲述家族的故事,讲述家族英雄祖先的传奇故事。故事被不断地记起、讲述和修正,重塑了‘我是谁’‘我们这个家族是什么’的认同归属。

我的父亲在接近80岁的时候,开始着手修撰家史《沈丘(槐店)黄氏家族变迁》,父亲讲述了在中原大地,河南省沈丘县槐店镇这个地方,我们黄氏家族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父亲讲了祖父黄天锡的故事。父亲在家史中写道: “据上辈人说,我的父亲少年读书时,跟一个举人于大本先生求学,五年睡觉不脱衣,夜以继日地学习,在槐店集来说,算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群众起个外号‘圣人’。”

还讲了大伯黄如斗的故事,他援引大伯的来信, “毕业时考得不错,被委任为崇实小学校长,随后士绅和商界选我当中镇镇长。我那时想做一番事业,在兼任镇长时,仍以教学为主。1936年旧历腊月初八,当日下午,一群青年准备去参加抗日,住在我校,我请他们吃饭。腊月初八下大雪,这些人中有部分打退堂鼓,不想去了。我想,叫别人去,为什么自己不去呢?回家和咱父亲商量,最后说服了咱父亲,把学校的事交给了教导主任师人杰,天一亮就随他们冒着大雪去了。他们选我当代表,到北京后,我找到李鸣钟将军(对门老乡),他第一句话就说,我听说你在家当校长干得很好,为什么要当兵?我说了我为什么要当兵,当时抗日之声甚浓,我仰慕班超弃笔从戎……他接着说,有句话送给你,就是‘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父亲也讲了自己的故事。他在国内首次在外周血涂片上发现“小巨核细胞”,这一科研成果的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他把这一成就向大伯报告,大伯叮嘱他:“学习的要诀是勤奋,学习的敌人是骄傲。”

父亲在家史的结尾总结:祖父“五年睡觉不脱衣”的学习精神,大伯“能忍人之所不能忍”的人生态度,以及“学习的要诀是勤奋”的忠告,晚辈们应人人知晓,要知道学无止境,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们黄氏的家训。

2017年底,我受邀参加深圳海之梦心理中心举办的新年联欢活动,发现学习心理咨询的同学普遍有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心理专家?”我分享说只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顶级的成功人物——曾国藩,那就是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小时候以笨拙著称,由于天赋太低,一篇文章往往重复很多遍也背不下来。有一天晚上他家里来了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他背完文章睡觉后,出来偷点东西。可是等啊等,他就是不睡觉,翻来覆去背诵一篇文章,并且背不下来。那个贼最后实在气不过了,跳出来说他:“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啊!”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曾国藩知道自己不是天才,甚至偏笨,因而坚持笨拙,不走捷径,做任何事情都不投机取巧,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他看似平庸无能,然而稳扎稳打,即使被逼到绝境也决不松劲,最终消灭了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

所谓“结硬寨”,即曾国藩规定,湘军开到新地,无论寒雨,立即挖壕沟,限一个时辰完成。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以防敌人用挖出来的土轻易把壕沟填掉。壕沟外是花篱(防敌军的马队),花篱要有两层或者三层。也就是说湘军每到一个地方,核心任务不是进攻,而是就地挖沟。并且不是挖一次就算了,他们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因为挖得太勤奋了,甚至导致当年被湘军攻打过的城市,如安庆、九江,如今城墙外围的地貌都改变了。

骁勇善战的太平军,碰到这种战斗路数,简直崩溃。太平军希望跟湘军野战,可是湘军一门心思安营扎寨,死守营盘不动。本来湘军是进攻方,太平军是防守方,但是曾国藩生生把自己由进攻转成防守,根本不搞一两天内的战役,而是在一两年内不停地挖壕沟,等着太平军进攻。湘军挖出无数道壕沟,围得城市水泄不通,断了太平军的粮道、补给,等到城里弹尽粮绝,湘军就此轻松拿下。这就是“打呆仗”。那些湘军以数千之兵大破太平军数万之众的战役,全靠这种毫不取巧的战术。

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缠斗13年,大小仗无数。但他从不走捷径,先“结硬寨”求自保,然后耐心防守“打呆仗”,最后这成了最大的捷径。

我这些年从事写作治疗体会到,写作治疗就像湘军一道一道地挖沟,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湘军挖沟围困太平军,你用自由书写围困自我的面具;湘军要占领城市,写作治疗要解放真实的自我。你只要心思单纯地一直写下去,“结硬寨,打呆仗”,慢慢地果子熟透,就会掉下来,面具挂不住了,也会跌落。

我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来带领写作团体,最具代表性的是为期一年、每天早晨六点一刻开始的“清晨课”。我们不求写出《红楼梦》,只是在每天清晨一心一意地写,天天写,坚持写,只管写,写着写着,真实的自我就清楚地呈现出来了。

我带领写作团体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周会给学员写一封信。在信中不仅对上次的课程进行总结,还回答提问,以及探讨由学员提问牵扯出来的相关思考。这些信有时候发给学员,有时候我自己留存。我常常觉得自己好笨,没人要求我写信,这种额外工作,辛辛苦苦做它干吗?

可是有一次,我看到心理大师欧文·亚隆谈论自己20多年的职业生涯,每次团体治疗结束后,他都会写一份详细的摘要,第二天寄给每位成员。20多年来,他已经寄出几千份团体摘要。亚隆说:“我坚信,这一做法大大推动了治疗的进程。”

我觉得,这正是欧文·亚隆成为一代大师的主要原因,总结起来无非是“结硬寨,打呆仗”!人们崇敬亚隆写出那么精彩的心理小说,可是你以为他只是做做治疗,然后就能坐在书桌前,写出那些文字吗?在临床治疗和创作小说之间,我相信正是写过的几千份团体摘要,让亚隆描述起治疗的过程和治疗师的个人内心来得心应手,创作出他那些包含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的作品。

可见无论是写出作品还是成为心理专家,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结硬寨,打呆仗”这一个方法。当我写下我认为的成为心理专家的方法时,我似乎看到了父亲在家史中对黄氏家族的总结,祖辈的那些故事,带给我无意识的影响,化为“结硬寨,打呆仗”六字,推动我在学业上持续向前。

人类的记忆总会落在某个故事上面,写家族回忆录离不开写故事,整个家族的历史,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的。所谓家族传承,就是通过祖辈的故事来影响后辈。夸张点说,无故事就无家族历史,无故事就无家族记忆,无故事就无回忆录写作的创作素材。正是要讲述家族故事的愿望,让你拿起笔来,一定要写。

故事写作要素

写家族回忆录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在讲故事。故事将天南地北的亲戚连为一家人。有时候整部回忆录就是讲一个大故事,中间穿插作者的思考,结构上像一棵参天大树;有时候回忆录围绕一个主题,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叠加,结构上像一朵层层开放的花朵。不管你的回忆录采取什么结构,你都需要学习写好故事。

故事,就是以前的事,是人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通过叙述,成为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故事亦可理解为曾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当人们把这个秘密揭破,秘密就变成了可以讲述的故事。如果一个故事从未被人讲述和听到,那么故事的“故”就无从谈起,因为它根本不可能被后来的人知道。所以一个故事必然包含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两部分。家族回忆录的作者,是讲述家族真实故事的人,而读者,是来听真实故事的人。

作者有强烈的讲述故事的动机,这种动机来自于作者本人和家族不能消解的创伤记忆。这些记忆表面上可能被遗忘或者已经模糊,成功被压抑进潜意识里,但是记忆的潜流不断骚扰作者的梦境,影响家族的氛围,记忆需要被允许回归,被认真对待。

作家余华在《记忆回来了》这篇文章里写道: “小说家的内在动机是有一个记忆在左右他、支配他,他想说,但是说不清楚,就不停地讲故事,一直等到那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他再也没有讲故事的必要了。”

人的一生本质上留下的只有记忆,记忆通过故事表达我们的存在。人和家族都存在于故事当中,故事不断地记起、讲述、修正并重塑作者和家族,是关于“我是谁”和“我们这个家族是什么”的自我认同的来源。

要写好一个故事,先要了解组织故事的三要素——情境、人物、情节。

情境中的情,指人的情绪、情感,境,包括境况和氛围。一个故事情境,包含故事发生的场景和背景。场景比较具体直观,是指故事发生的此时此地的氛围,用新闻的基本要素“五个W”和“一个H”来表现,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在哪儿)、Who(谁)、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一个H即How(怎么样)。它们之间是合作的关系,起互相说明、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故事就是要呈现这些场景。而背景通常比较大,指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时空,比如时代背景,每个故事的发生都有其时代背景,脱离时代背景去讲述一个故事,必然带来偏颇与误解。

讲一个故事,自然要有人物。人物的塑造,有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之别。扁平人物指人物形象单一化的、具有某种特质的、卡通化的、漫画型的人物,这种人物的特点是容易辨认、容易记忆,缺点是单薄、缺乏深度。而圆形人物是指多面的、复杂的、很难用简单的定义去描述的人物,他具有多样的内涵,让你在感情上时爱时恨,时怜悯时恼怒。随着写作的深入、你对人物了解的增多、你的内心对他人和自我的偏见以及成见的改变,你笔下的人物会逐渐由扁平变圆形。

一个故事的情节是指对事件的安排。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事件的安排必须包括开端、中段、结尾。故事需要有始有终,从某一个起点开始,经历各种可能的发展,最后走到一个必然结局。

具体在写作时,推进故事进展的叙事技巧,可以借鉴电影拍摄的镜头景别来理解。所谓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的画面所包括的范围大小的区别。你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镜头越接近被摄主体,场景越窄;越远离被摄主体,场景越宽。被摄主体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景物,都统称为“景”,取景的距离,直接影响画面的容量。

景别一般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指人体肩部以上)、近景(指人体胸部以上)、中景(指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不同的景别犹如在实际生活中你观察事物时,在视觉上、心理上或需要凑近凝视,或需要远观浏览。

你创作回忆录时,写下的关于真实生活的完整文字,不一定就是吸引人的故事,就像你从窗口拍的一张照片,不一定就能抓住人的眼球。所以可以运用景别的思路写作,尤其是特写和远景,提示你在讲故事的时候做出选择:作为讲述者应该站得多近?谁或者什么东西是焦点,需要强调?应该舍弃什么?怎么表达更富有美感?

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你的叙事风格。如果你的创作主题明确,思路清晰,你可以通过景别的变化,实现叙事节奏的变化,引导读者紧紧跟随你,并且使内容更具吸引力,而这些变化也给你更大的创意空间。

中国古代绘画有“近取其神,远取其势”的说法,特写和远景两种景别,特写表质,远景表势。远景使观众了解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镜头首先拍到整个楼房,然后是居住的社区,然后是整个城市,再接着变成从上往下的航拍镜头,拍到城市乡村、山川湖泊,气势恢宏,尽收画中。远景镜头逐渐往后移到很远的地方,能够表现广阔的人物及周围环境和开阔的视野,囊括数不胜数的细节,但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显得格外重要,全部都是远距离拍摄。

特写是突出和强调细节的重要手段,它把所表现的对象放大,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造成清晰和强烈的视觉形象。特写的内容单一、集中、突出、表现力强,镜头从房间的窗户开始拉近画面,拍到餐桌旁坐着的两个人,接着镜头继续拉近,拍到第一个人的脸,然后是另一个人的脸,再接着是第二个人的眼睛,被选中的细节得到强烈的聚焦。特写能够更好地表现事物的质感,在最好的写作里,这些信息是通过特写般的细节描述来展示的。

写作家族回忆录时,推进故事进展的除了特写和远景两条途径,还有一条更重要的途径,是作者必须不断地写下自己对故事的反省和思考,这是一部回忆录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讲故事虽然很重要,但是除了故事本身之外,作者最好争取能从自己的思考中找到新的视角,带给读者一些新的信息。故事需要挖掘,然后呈现出比原始的故事更多的深意。比如什么是这个故事的言外之旨?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过程?帮助你产生什么领悟?促使你和家族发生哪些改变?这些才能传递出你写这部家族回忆录的深层含义。

写作家族回忆录要从故事出发,然后从故事中呈现出来意义。读者看到某人经历了如许痛苦,熬过生命低谷,闯过生死关口,带着希望的火种活了下来,自己感同身受,同样心情振奋,找到参照,度量自己的人生,调整自己的认知,确认前进目标。作者要让读者通过认同或者不认同,开始筹划自己明天的行动。

三种家族叙事模式

即使没有明确地写出来,每个家族都有统一的叙事风格。随着时间向前,根据家族发展的情况,叙事进展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前进型叙事,即上升的家族叙事,故事稳定地向前发展,家族轨迹曲线是上升的曲线。比如我那一贯乐观的二姐和姐夫,对他们成绩优异的女儿讲出来的家族史,就是这种调调:“闺女呀,咱们张家刚从农村出来的时候,真叫一个一无所有。不过咱老张家的人都能干。你爷爷进厂当了工人,又红又专;你爹我考上了大学,出国留学;你现在到了硅谷,做大数据分析专家,咱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哈哈……”

第二种是衰退型叙事。故事的过程是恶化或衰退的,走下坡路,家族轨迹曲线是下降的曲线。比如我的母亲采用的就是下降的家族叙事:“本来日子过得挺好,但是忽然日本人打过来了,于是我们失去了一切。”

第三种是摆动式家族叙事。我经常用这种叙事跟我女儿对话:“女儿,妈妈跟你说,我们家有起有落。外公外婆在省城最大的医院工作,帮了很多人看病,外公在老家人人称颂。妈妈是报社的主编,还开了自己的公司。但我们也遭遇过挫折。外婆动了两次大手术。妈妈公司经营报纸广告,遭遇互联网冲击只好关闭。你爸爸还投资失败。但是爸爸重新进公司做了投资经理,妈妈出版了好几本书,现在成了作家和心理专家。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是打不死的‘小强’,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最健康的家族叙事是摆动式。一个家族只看好的而回避不好的,或者只看糟糕的而看不到好的,都不利于后辈成长。让孩子们从小就通过家族故事知悉人生有起有落,会增强他们未来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客观应对的能力。

一位英雄祖先的传奇

一个家族的起源,通常从一位英雄祖先的创世纪故事开始,其实中国的历朝历代,也同样是由一位英雄祖先的传奇拉开朝代大幕。英雄祖先的故事,对家族和民族,都起到向心、凝聚的作用,为家族成员提供精神力量和行为示范,帮助后代处理现实困难和情感困惑。

有一位被认同的英雄祖先,后辈重大的人生问题“我从哪里来”就有了笃定而且恒定的答案。我现在遇到蒙古族朋友,还会听到对方自豪地宣称:“我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这份认同历经千年万人而不衰,并且可以预见即使在未来,蒙古人依然会说:“我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可见英雄祖先传奇的力量。

任何一部家族回忆录中,一位或者几位英雄祖先的故事,必定占据大量篇幅。如何写好这些故事?写故事是有套路的。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破解了讲故事的套路,他通过对世界上各种英雄神话的研究,发现了人类共通的故事模型,即所有的英雄神话,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故事,由几个常见的结构组成,然后在无限的变化中被不断地讲述。克里斯托弗·沃格勒从业于讲故事最专业的好莱坞,他把坎贝尔的思想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原型理论整合,提出“英雄之旅”的概念,其著作《作家之旅》被誉为好莱坞编剧界的圣经,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写作指导书之一。

沃格勒把英雄之旅的故事模型分为12个阶段。以下内容摘自他的《作家之旅》:

1. 正常世界

大多数故事都让英雄从正常而平凡的世界进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非常世界——一种“离水之鱼”的思路。

2. 冒险召唤

英雄必须面对问题、挑战或奇遇。一旦冒险召唤响起,他就无法无限期地赖在襁褓般的正常世界里。

3. 拒斥召唤(迟疑的英雄)

这个阶段关乎恐惧。在这个时间点,英雄一般会在冒险的出发点犹豫不前、拒斥召唤或者表露迟疑。毕竟他正面对最强烈的恐惧——未知世界的恐怖。英雄在此时还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冒险,他可能还在考虑要不要顺着原路退回去。需要有一些其他的影响使他度过这个恐惧的转折点,比如环境的变化、自然秩序进一步遭受侵犯或者来自导师的鼓励和支持。

4. 导师(智慧的长者)

英雄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是神话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也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它代表着父子、师生、医患、神人之间的关联。导师的功能是帮助英雄做好面对未知的准备。他们可以提供建议、指导或者魔法装备。

5. 穿越第一道边界

第一次完全进入了故事中的非常世界,英雄准备好迎接冒险召唤中的问题或挑战。此时此刻,故事和冒险才真正开始。

6. 考验、伙伴和敌人

既然英雄已经越过了第一道边界,他自然而然地就要迎接新的挑战和考验,与他人成为伙伴或敌人,并且开始熟悉非常世界里的规则。

7. 接近最深的洞穴

英雄终于来到了险境的边缘,比如幽深的地底、宝物的藏匿之所。英雄进入这个恐怖空间也就越过了第二道边界。在神话中,最深的洞穴象征着死亡之地。“接近”这一行动包含了所有的准备行动——为了进入最深的洞穴和迎接死亡威胁所做的准备。

8. 磨难

英雄直接面对他人生中最大的恐惧,他的命运坠入谷底。他在战斗中被敌对势力逼至死亡的边缘,不得不面对生死危局。磨难在所有故事里都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英雄在磨难中必须死去或貌似死去,以便他能够获得重生。这是英雄神话散发出魔力的主要阶段。经历了故事前面那些阶段,观众已经对英雄和他的命运产生了认同感。发生在英雄身上的事情,我们会感同身受,故事催促着我们去和英雄一起经历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时刻。我们的情感暂时被压抑,以便在英雄死而复生的时候被激活,而激活的结果就是,我们感受到无比的兴奋和愉悦。

9. 报酬

通过考验,英雄现在掌握了他一路追寻的宝物的所有权,宝物(或称报酬)既可以是魔剑之类的奇异兵器,也可以是圣杯或者万能药之类的能够拯救大地衰竭的宝器。作为报酬的“宝剑”,也可能是知识和经验,它能加深对敌对势力的理解,并且促成最终的和解。在此,英雄可能会与一些人和解,比如父母或恋人。有时英雄会散发更多的魅力,并因为冒险的表现而得到英雄的称号。

10. 返回的路

英雄要面对反抗非常世界里黑暗势力的最终后果,在回到正常世界的路上,英雄被一心要报复的敌对势力疯狂追击,可能被夺走嘉奖。在此阶段,英雄决定要回正常世界,虽然还有很多危险、考验和诱惑,但他已经决定了。

11. 复活

在古代,猎人和战士在回到家园之前都必须接受净化,因为他们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同理,经历过死亡之地的英雄在回到正常世界以前,必须在最终的死亡磨难和复活中获得新生和洗涤。英雄因为这些死而复活的阶段而改变,他将有能力返回正常的生活,作为一个具有新鲜见识的新人而重生。

12. 携万能药回归

英雄回到了正常世界,但如果他没有从非常世界带回万能药、宝物或者教训,英雄之旅就是毫无意义的。万能药具有治疗魔力,它可能像圣杯那样具有治疗大地衰竭的神奇功效,或者它只是一些知识和经历,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万能药经常是旅途中赢得的宝物,但它也可以是爱情、自由、智慧或者知识——“有一个非常世界,可以从中生还”。有时候,万能药只是一个可以在回家之后缓缓道来的故事。

在英雄之旅的概念里,“英雄”这个词对男女均适用。英雄之旅是一个故事的骨架,用这个骨架可以非常有效地搭建起英雄祖先故事的结构,再辅助以细节和传奇,就能讲述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祖先的故事。

我尝试着把我大伯与父亲的通信中讲述的大伯投笔从戎参加抗战的故事,嵌入英雄之旅的结构。经过12阶段的梳理,几封零散的家书,竟然组织出一个脉络清晰的完整故事。在这里分享给读者。

1. 英雄出场在正常世界里,在那里,→

大伯来信: “毕业时考得不错,被委任为崇实小学校长,随后士绅和商界选我当中镇镇长。我那时想做一番事业,在兼任镇长时,仍以教学为主。从没有派过款、派过兵、派过夫。”

2. 他接到冒险召唤。→

大伯来信: “1936年旧历腊月初八,当日下午,一群青年准备去参加抗日,住在我校,我请他们吃饭。腊月初八下大雪,这些人中有部分打退堂鼓,不想去了。我想,叫别人去,为什么自己不去呢?”

3. 他起先会迟疑或者拒斥召唤,但是→

大伯来信: “回家和咱父亲商量,咱父亲不同意我去,最后说服了咱父亲,把学校的事交给了教导主任师人杰,天一亮就随他们冒着大雪去了。”(说服父亲实际上是在进一步说服自己)

4. 他会受到导师的激励,从而→

大伯来信: “他们选我当代表,到北京后,我找到李鸣钟将军(对门老乡),他第一句话就说,我听说你在家当校长干得很好,为什么要当兵?我说了我为什么要当兵,当时抗日之声甚浓,我仰慕班超弃笔从戎……他接着说,有句话送给你,就是‘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5. 越过第一道边界而进入了非常世界,在那里,→

大伯来信: “我分配到第一大队第二班,军事训练是相当严格的,很多人吃不了这种苦,后来有一半开了小差。”

6. 遇到了考验、伙伴和敌人。→

大伯来信: “班长说,‘正面上杠子,在一个月能上去的,奖励一条毛巾、两双袜子,黄如斗两个月能上去,奖励两条毛巾、两双袜子。’我猜想这是看不起我,嫌我笨。我暗下决心,每天夜里在雪地里练杠子。到月底全队考试时,我站在队尾,考试的结果,很多人都上不去,最后我说,‘让我试试吧。’班长把眼一翻说,‘你还试试?’我上去了。大家很惊奇,有个同学说,‘他怎么能上不去,他每天夜里偷着练。’从此,班长对我特别好。”

7. 他接近最深的洞穴,越过第二道边界,→

大伯来信: “在南苑和日军作战,我用机枪打死一个骑兵。队长对我特别地信任。后来在京浦、陇海两线作战时,都是派我打前站,首先升了副班长。在撤退时总是叫我带一个班在后面掩护。与日军大战是在七七事变时发生的。7月28日攻击南苑,日军这次用100多门大炮,100架飞机。我在这个队有140多人,战后集合时只剩下28人。132师师长阵亡。我也险些丧命。当时下大雨,我的鞋被泥土粘掉,日军用机枪扫射,前面的人都打死了,我提上鞋又跑,在日军重炮下,从玉米地里跑出来,经过三夜两个白天才到河间,经整顿后,到河北泊镇,调入冯玉祥部队。”

8. 经过磨难。→

大伯来信: “考入黄埔军校,入校后经过一番教育,奉命长途转移,由武汉徒步行军,经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到达重庆铜梁县。走了三个多月,约四千里地。毕业时我在本队考第一名,奖励一块手表、一块勤学奖章、一些书,还领了每人一把的‘校长蒋中正赠’的佩剑。毕业后我被分配训练新兵,各级干部都是黄埔各期毕业的,以后部队开到重庆,保卫陪都,我升为迫击炮连连长。这时天天有100多架飞机轰炸,我负责保卫小龙坝、磁器口、沙坪坝,全连没有损失和逃亡。走出四川时,我连兵力最多。部队到达万县,又遭到日本鬼子飞机轰炸,本团死亡300多人,我连没有伤亡一人。

“我们到达战斗第一线三游洞(离宜昌18里 ,宜昌已被日军占领)。我与日军相隔一个江叉,只有一两百米远,用步枪可以相互射击。日军天天向我阵地打炮,有时来飞机轰炸,我下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在这时给咱父亲写了一封绝命书,大意是保卫疆土,乃军人天职——‘受命之日忘其家,临阵之日忘其亲,援将鼓之忘其身。儿子不能照顾大人,请大人也勿以儿为念。’在三游洞,共守了三个月,日军未敢真正进攻。由于长期在洞内居住,受潮过重,大部分官兵患上疟疾。我也得了一场重病,换防后到竹溪县休养。

“记得1940年秋,一次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我师发动进攻,我受命掩护全师撤退。我这时下了必死的决心,坚决固守朱家湾一带小山地,敌人多次进攻,打了一整天,始终攻不上来,我这次被日军炮弹炸的土埋在下面。那一夜是八月十五,我率队下来时,敌占区老百姓拿着酒肉、月饼慰劳我们,我很受感动。师长、团长都以为我牺牲了,到第二夜在乌龙桥才找到团部,团长特别高兴。

“又一次我攻击熊家湾据点,挑了三十人,进入敌人据点,这时敌人增援部队到达,我请示上级,停止进攻。第二夜换三连刘超进攻,他也挑了三十人进去,我在外面掩护,结果他们全部阵亡。又一次早晨大雾,上级命我部过封锁线,营长钟群不敢过,我自告奋勇带领全连先过,吓得日伪军碉堡的敌人不敢动……在敌占区里的半个多月游击战,天天与日军打仗,团长向上级报告说我‘每日必战,每战必烈,极为灵活,日伪丧胆’。

“大约是1943年,我调到河南奉命阻止日军由驻马店向我进犯,奉命死守泌阳县城,我绕城日夜做工事,城里城外都挖空了。又向咱父亲写了第二封绝命书,准备固守阵地,结果日军没敢来,又到白河驻了一个月,日军又没敢来。以后由新野、邓县、南阳等县到长江沿岸,又到湖北三斗坪。1944年到湖南常德,奉命守卫东南十五里的德山镇,敌人又没敢来。”

9. 他获得了报酬,并且→

大伯来信: “1945年8月初,92军向武汉前进,行军途中接到日本投降的通知,军民闻之,鸣锣放炮,彻夜欢呼抗战胜利……我乘飞机到北平,部队随后到达北平后,老百姓倾城出动,欢呼迎接我们。我驻守西山一带,尔后到通县、顺义、怀柔、密云,在通县接收日军坦克第一中队,归我指挥。”(这段时期我的大伯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伯母成婚,英雄抱得美人归。)

10. 在往正常世界返回的路上受到追逐。→

大伯来信: “国共谈判破裂后,又开始不断进行战斗,相互攻击,大小仗打了数十次。”

11. 他越过第三道边界,经历了复活,被经历改变。→

大伯来信: “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守北平到山海关内外,我与苏立功(你大嫂二弟,地下共产党员)密谋起义。不久傅作义起义,我就随之起义了。起义部队到北平北面顺义县驻扎,听候改编,这时很多官兵不快,鸣枪甩手榴弹,部队混乱……在某日夜,我师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连和168团、167团的一部分官兵突然叛变,他们大喊大叫,我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坚决阻止。我又带一部分警务人员到师部,保卫新派来的师政委丁荣夫。部队改编后,我被编入杨成武兵团,任66军独立55师第一团团长。随军到太原,解放后调入华北军事大学。”

12. 他带着实惠、宝物或者万能药回归,让正常世界获益。→

大伯来信: “1951年我被调入南京军事学院任上级教员(六级),在教学中始终担任政治或军事小组长,工作勤勤恳恳,没有缺过一次勤,获得学员好评、上级多次表扬。刘伯承校长听我给学员讲课后评价,很好!在学校我主要是讲基本课,但也给空军、海军、炮兵、坦克等系上过课,也给朝鲜战场调回的高级干部上课。我这个小组,有18个军级干部,除刘伯承外,还有不少兵团级干部听过我讲课,对我的印象都不坏。唐山大演习时,我指挥连装火箭炮(又名喀秋莎),陈毅元帅在我面前参观并讲了话。在临淮关大演习时(陆、海、空联合),我担任一部讲解员,并摄了电影。”

到了这里,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已经完结。这是真实的故事,远比简单的模型复杂。我的大伯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最后写给父亲的书信说: “回忆过去二十几年能为人民做点事,以补过去在旧社会犯的罪恶与错误。林彪、四人帮的错误路线剥夺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权利。现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我获得了新生,是可喜的,但由于身体和年龄关系,不能为人民工作,又感觉遗憾,只有把希望寄托于你们和下一辈侄们,各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出成绩,为‘四化’多做贡献,常常听到你们的好消息为盼。

——大哥如斗书 12月17日”

感谢大伯以自己的英雄之旅,为黄氏后辈做出精彩的人生示范。虽然斯人已逝,但是大伯带给我们英勇的精神、坚强的行动力,他为了国家、民族毅然从军,无惧死亡威胁的成长故事,是后辈将一代代讲述下去的黄氏家族故事。

谨以此段文字,纪念我的大伯。我们一直怀念您!

写作也是传奇

12个阶段像一段旅途,是英雄成长的纵向前进路线。不过人是关系的动物,一个人成为英雄,更重要的在于周围的关系,英雄是在关系的环绕中成为英雄的。沃格勒的英雄之旅,将故事人物总结为8种不同原型:英雄、导师(智慧的长者)、边界护卫、信使、变形者、阴影、伙伴、骗徒。

这个思路来源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原型理论。沃格勒援引荣格对原型的解释:原型是在所有人的梦和所有文化的神话中不断重复着的角色或能量。荣格认为,这些原型对应着人类头脑的不同侧面——我们的多重人格被头脑分配成了这些角色,从而让他们演绎我们人生中的戏剧。荣格指出,他的那些病人梦到的人物与神话中的人物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他进而认为,两者均来自人类较深层的集体潜意识。

在弗洛伊德提出的个体潜意识的基础上,荣格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认为集体潜意识指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在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底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潜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的东西,经由遗传获得,由全部本能及其相关的原型组成。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中形象的总汇。沃格勒认为原型这一概念在理解角色的目的或功能时不可或缺。如果你能把握某个具体角色背后的原型的功能,你就能判断这个角色是否在故事中起到了充分的作用。原型是全世界通用的叙事语言的一部分,掌控其能量对于作家来说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基本。了解原型确实对于塑造人物十分重要,但是理解原型最重要的,在于增强写作者对本人的人生认识。

每一位写作者都是踏上未知旅途的英雄,在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英雄之旅的各个阶段将先后出现在你的写作旅程中,各类原型人物也会伴随你的困境如约而至。比如边界护卫原型,他会在旅途中的各种边界出现,边界是指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连接之处或者转弯之处,你不会顺利地通过而会遭遇阻挠。边界护卫把守在英雄通往新世界的关口,有些凶神恶煞,有些楚楚动人,摆出阻止的姿态,要把人拦下。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理解,边界护卫象征着英雄的心魔,在你即将突破自我、产生改变时,心魔会向外投射,现形为各种边界护卫,出现在你的面前,作为主考官测试你到底能否通关。看一看《西游记》中各路妖魔鬼怪阻拦唐僧取经,既有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也有女儿国主,他们对唐僧(英雄)提出挑战和进行考验,而唐僧必须解决难题或者通过测试,否则西行取经就会泡汤,他就不能继续他的英雄旅程。

在写作的道路上,你遇到的边界护卫是那些瓦解你创造力的朋友。要是有朋友说你最近变得“自私了”“反常了”,你要特别小心,你的朋友潜意识里真实的目的,可能是想把你拉回到以前的状态,好让他安心,而不是鼓励你继续写作、突破自我。别期待这样的朋友真心为你的进步拍手叫好,他只想把你拉回到过去的状态。因为你的改变给他带来焦虑,让他觉得自己其实也有可能突破而没有做到,于是感到羞愧、愤怒、对自我不满。

人们大多宁可去幻想写作,也不愿付诸实践。可是只要自己没动手去写,就会觉得身边有人在写真是讨厌。他看不惯你为写作刻苦努力的那副样子,会无意识地暗中瓦解你正在进行的创作。当然,他多半没有觉察也不会承认自己的这些友好建议,是在表达对你的攻击。

英雄要把所有出现的这些阻挠,看作陪伴自己修行的伙伴、增长自我能量的源泉。他们都是来成就你的,你在经历这种痛苦的自我定位变换后,会变得更加强壮。你不需要把他们视为损害你的敌人,与他们进行恶战,你需要同情他们,争取将他们慈悲容纳。

家训、家规和家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和家风,这是儒家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心中的理念和日常行为规范。家训、家规和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核心文化,是中国人代代传承的家族信仰。

家规是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一般是一个家族所传承下来的教育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等于家族内部的法律,子孙必须遵守这个规范,假如违背了,会像违法一样,受到相应的责罚,所以家规具有惩罚性。家规的文字像法律条文一样简单实用,质朴清楚,不求文采。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家族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家风包含强烈的价值观,是家庭伦理、家庭美德、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身体力行,长期培育,言传身教,借由一种强大的道德感染力量而形成。不同于家规的硬性规定,家风作为一种家族风尚和作风,建立在家族成员的集体认同之上,在思想道德层面约束家族成员。

家训是把家风文字化的东西,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几乎每部家谱都不会缺少的内容。写家训的人通常是家族最有建树的英雄祖先,是一个家族中最成功的那个人。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家训,比如孔子对儿子的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诗怎么会说话?不学礼怎么做人?孔子强调了学诗和学礼是人生重要的两件大事。

又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曾国藩,他留给子孙著名的家训《修身十二款》。

1.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 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 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 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 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这十二条家训承载了曾国藩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他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教训,希望告知后辈;他有重要的价值观与优良传统,希望后辈沿袭;更重要的是,他强烈地希望借助这些叮嘱和守则,帮助子孙避开未来未知的灾祸和纷争。

相较于曾国藩的避祸,宋耀如对宋氏三姐妹的家训“不计毁誉,务必占先”则更有积极鼓励、用于创新的态度。由于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宋耀如摒弃了传统的压抑个性和循规蹈矩的教育方式,而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来培养子女。他不让女儿们缠脚,免除中国古典教育中《女儿经》等的“修养”,看到女儿们不喜欢刺绣,就说服妻子“眼睛最好用于阅读”。他有意识地以“不计毁誉,务必占先”的精神来培养子女们,形成宋氏家风。

宋耀如的住宅周围是农田和菜园,孩子们在菜园里嬉戏,踏坏了乡民种的菜时,他拿钱付给乡农,让他们别干扰孩子。这在价值观上传递给孩子们“我的快乐大于被人责骂”的“不计毁誉”,所以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宋氏姐妹才能扛住外界巨大的压力,实现自我的目标。而她们的目标,则早已被父亲通过家训设定明确,就是“务必占先”。

这种总会“占先”当第一的感觉,他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子女幼小的时候已经形成家风,传递给子女。长女霭龄10岁生日的时候,就成了中国第一个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女孩,那是父亲专门托人从国外运来的。1903年,宋耀如送霭龄去美国学习,成为中国第一位出国留学的女性,而且霭龄进入的佐治亚州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专为女子开办的大学。在“不计毁誉,务必占先”的家训引导下,宋氏三姐妹在她们生活的年代,不仅创造出无数女性解放的“中国第一”,还作为杰出的政治家,不输于男性地参与甚至主导了中国的政治大局。

写作家族回忆录,一定要写到家训、家规和家风,这些规训已经不需要作者去创造,只要整理、记录它们,就是在给家族做文献留存的工作,给家人珍贵的精神指引。

家族聚会与家常菜谱

假如世界上长得最像的一群人聚集在了一个地方,那么除了有可能是整形医院举行客户答谢会之外,就是在进行一场家族聚会。

家族聚会可以出于各种原因,逢年过节、为老人祝寿、给孩子庆生、乔迁新居、祝贺升学升职、离别欢送、宗亲活动等。聚会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阖家团圆,亲人之间互相沟通联谊;二是缅怀祖先,让家族成员更有向心力,不要忘本。

家族聚会往往具有历史感,是一个家族的传统活动。许多家族传统上除夕夜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外打拼一年的子女视之为铁律,无论挤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多么辛苦,都要踩着春运的大潮回家团圆。这种传统年年按时重演,像一种轮回,组成一个家族历史的一部分。

年长者似乎更喜欢家族聚会,而年轻人很多会为此焦虑,没有小朋友的参与,家族聚会就变得冷清沉闷。参加家族聚会,每个人都暗藏着自己的渴望、动机或者畏惧,你预知会见到哪些家人,未知会听到什么消息,勾出从小到大的什么回忆。

不过,从古代到现在,从东方到西方,人类的家族聚会永恒且一致的地方,就是全体聚在一起后,一定会好好地吃顿大餐。这餐饭聚集了温暖、食物和丰盛等令人愉快的元素,代表着家族兴旺,团结互助,一切平安顺利,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假如家族成员分开来吃饭,各自使用不同的灶台、厨房,说明分家了。只有在一起吃饭,才是展示家族凝聚力的正确方式。

作为家族回忆录的作者,总是绕不过家族聚会的题材的,一定要写一写。可是,一次家族聚会出现很多人物,有许多事情发生,你发觉内容太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针对什么开始写。我的经验是从具体的人物或者食物入手。

你的面前出现一个人物,这个人是谁?你看到了他的外貌,觉得是器宇轩昂还是形象猥琐?对方最介意的是什么?对钱非常敏感还是一谈起孩子就两眼放光?给你的第一印象如何?身上的气味如何?他是否不停地接电话,可能会有什么秘密?你可能很讨厌或者喜欢他,但是作为作者,无论是你的伯父、舅舅还是七大姑八大姨,对方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源于自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要对人性充满好奇,尽可能地去了解对方,设法用你的笔墨将其展示给我们看。别管对方是一个骗子、泼妇,还是名人、教授,无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都不妨带着兴趣深入研究,试着捕捉他带给你的一切感觉,研究他的动作,复述他的言语,理解他的生存之道。

在家族聚餐的饭桌上摆放的酒菜,透露出一个家族的家境和家运。你看到饭桌上摆了什么食物?哪些年年必不可少?哪些是今年新增加的?哪些过往曾有而现在不见了?你还有对它们的回忆吗?把你看到的食物都先写下来,编制成一份菜谱,然后从你写的菜谱中,选出合适的加以突出强调。比如一盘油炸腰果,试着对这盘腰果加以描写,过去这类下酒小食是炸花生米,什么时候换成腰果的?基于食物带来的本能刺激,你多半能文思泉涌地写出这盘腰果背后,那些你和你家族的成长故事。

如果你觉得仅仅依靠写菜谱和饭桌上的饭菜,还不足以帮你写好一次家族聚餐,那么你可以进一步写写厨房,这能帮助你更细致地观察事物,激发想象和记忆。

家人共有的身心特征

家族聚会的时候,不管家人平时有没有联系、住在天南地北、身份高低贵贱,你都能看到造物主如此伟大,不仅让一群人彼此长得如此相像,还创造出许多神奇的相似之处——有些因为先天的血缘和基因,而有些来自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大家有共同的家族认同,在价值观和身心各方面表现出来。

我在每次家族聚会的时候都感到惊奇,两个外甥长得跟舅舅真是太像了,不仅是长相、身材,连说话的语气、神态,都如同复制。可是一个外甥在深圳,一个外甥在江西,没有一个跟舅舅一起生活过,连见面都少有。血缘的影响,实在强大!

家族中亲人之间,谁长得像谁,这是聚在一起总被提到的话题。父母在我们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也时不时会冒出来这样的感叹:“这孩子真像他爷爷!”“你这丫头跟小姨一模一样。”有时候顺着这个话题,父母接着讲述一段当事人的人生故事,甚至是一段家族往事。

其实听到这些家族故事,也在无形中镌刻我们每个人的家族认同,甚至民族认同。对家族的认同会让一家人的形象、气质越来越相像,即使出生时并没有那么像。比如我的好友刚是满族正黄旗人,祖上曾经是武状元出身,刚的儿子长得白白胖胖,也不爱武术,可是爸爸给儿子讲了祖上的故事后,儿子变得刻苦练武,整个人的身形长相,跟曾经在东北武装抗日的太爷爷越来越像。这就是这份家族和民族的认同产生的作用。

很多家族的人都会有个口头禅:“咱老张家人都长得胖。”或者“王家的人就是吃不胖。”你全家都胖或者全家都瘦,跟家族的文化带来的行为习惯,比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有关。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时,医生除了询问个人病史,还会询问家族病史。一个家族的人,往往会有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疾病,就是家族遗传病,比如过敏、哮喘、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结直肠癌、乳腺癌或胃癌等。著名的拿破仑家族中,拿破仑的祖父、父亲和3个妹妹都因胃癌去世,整个家族包括他本人在内,共有7人患了胃癌,表现出明显的家族性倾向。为了防范这种家族共同的身体疾病,会产生家族的禁忌和限制。假如限制过度严苛、缺乏弹性,也会让家族的后辈产生叛逆和渴望逃脱家族牢笼的感受。

写作练习:《木兰新辞》

【练习说明】

《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我认为也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回忆录,一部女英雄木兰的回忆录。《木兰辞》展示了丰富的心理内容,即使在现代社会,这些内容依然能够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例如,

·任务的代际传递(代父从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秘密(女扮男装):“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一个家庭男性孱弱而女性强大:“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分离和重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攻击性:“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爱(女儿对父母的思念):“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与权威(天子)的关系:“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回归自我(女儿身):“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自恋满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性别认同:“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

·故事:木兰从军。

·故事的情境:战争的背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代父从军一连串的场景。

·故事的人物:木兰、母亲、父亲、姐姐、弟弟、天子、战友。

·故事的情节:木兰与母亲对话,准备出征买装备,踏上征途,长期激烈战斗,凯旋,与天子对答,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欢迎,战友惊叹。

·叙述者口音:第一人称我(木兰)在叹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与母亲对话。

·主题:女儿代替父亲完成任务,保家卫国。

【练习目的】

本练习需要几个人一起进行,围绕木兰代父从军的主题,用不同文体拼贴组合,集体即兴创作一部回忆录。

回忆录是拼贴式写作,可以运用于你的自由书写、诗歌、个人随笔、日记、书信、游记、评论文章,也可以拼贴对白,只要围绕明确的主题,类型上没有任何限制。

【练习步骤】

第一步 :阅读《木兰辞》。

第二步 :分别以诗歌、家书、战地日记、请示报告四种文体,进行共情木兰的写作。(各10分钟)

第三步 :将四种文体拼贴出一部回忆录作品《木兰新辞》。

第四步 :反思这部回忆录触动了自己的什么情结。

【练习结语】

一起感受汉语言的诗性之美。汉语的象形文字直通人心,在民族文化上,我们有辉煌伟大的语言之“心”。

写作传承文化血脉,延续民族精神,每一位写作者,都是文化的传承人。写作治疗运用汉语言文字,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心理疗法。

持刀枪剑戟,破燕山胡骑。请热爱写作,勇敢地与虚假的自我战斗! mCaijeLP/DrnYfX00sdtJei/YYJmRQZga8IgdaBMo6olmTg+HsEc/x1qVsjOv3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