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管理是什么

管理和管理者是所有组织(从规模最小到规模最大)的特定需求,是每个组织特有的“器官”,负责把组织内各部门凝聚在一起,发挥应有的职能。缺少管理者,当今的任何组织都无法运作。管理者从事自己的工作,不是依托“所有者”的授权。对管理的需求并不是因为具体工作太繁重,所有者个人无法独自完成。本质上,管理工商企业或公共服务机构不同于管理自己的财产,也不同于经营一家小诊所或个人律所。

许多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确实从个体商户起步,但在实现第一步的成长之后,就不再仅仅需要扩大规模,甚至在企业成长为“相当大”规模之前很久,量变就已引起质变。此刻,即使当初的小企业主仍然是唯一的所有者,也不再亲自经营“他们自己的”企业。当时他们可能拥有一家工商企业,但如果不能迅速转型为管理者,很快就会要么被取代,不再是“所有者”,要么企业将破产并消失。因为在那时,企业转变为了现代组织,其生存需要不同的结构、原则、行为和工作,需要管理和管理者。

如今在苏联 等国家,工商企业的合法管理往往仍被视为源自所有者的授权。根据苏联的法律,因为政府取代私人股东成了“所有者”,所以政府管理企业名正言顺。但在多数国家,尽管管理权先于甚至高于所有权的学说仍然仅限于法律层面,但已经决定予以实施,所有者本人必须服从企业对管理和管理者的要求。当然,许多所有者成功地把所有者-投资者与最高管理者的角色糅合在一起。但如果企业没有获得所需的管理,所有权本身也就毫无价值了。并且企业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分,以至于其存续和绩效受到全国关注,公众压力会迫使政府行动起来从阻碍管理的所有者手中夺走控制权。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休斯飞机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对美国的国防至关重要,所以霍华德·休斯 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对该全资公司的控制权。之所以强行引入管理者,是因为霍华德·休斯坚持以“所有者”身份主导公司的经营。无独有偶,60年代,即使克虏伯家族持有全部股份,联邦德国政府仍旧迫使克虏伯公司 引入了自治的管理层。

企业从作为所有者的企业家在“助手”的帮衬下经营转变为由职业管理层运营,是一种彻底的变革。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基本观念、基本原则和个人愿景,才能实现这种变革。

可以把两种企业比作两种生物:由坚硬的外壳包裹在一起的昆虫和由骨骼支撑为一个整体的脊椎动物。陆地上由坚硬外壳包裹的昆虫体型不过几英寸大小。要想更大,就必须要有骨骼。然而,昆虫不能从硬壳中进化出骨骼,原因就在于硬壳和骨骼是不同的器官,各自有不同的起源。同样,当企业的规模和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时,管理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管理虽然取代了作为所有者的企业家代表的硬壳结构,但并非其继承者,而是其替代者。

企业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必须从硬壳转变为骨骼的阶段呢?答案是生产线规模在300~1000名雇员的时候,或许更重要的是复杂性的提高。当各类任务必须经过协调、合作、沟通才能推进时,组织就产生了对管理和管理者的需求。例如,20~25名各学科的科学家在一个小规模研究实验室中一起工作,如果缺乏管理,事情就会失控,计划就不能落实为行动。更糟糕的是,计划的各个部分会各自为政,从而导致推进速度不同、时间点不一致、目标存在差异。此时,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可能非常卓越,成员能力高超、勇于奉献,老板可能是(往往是)一位有效掌握个人权力的强人,但除非企业转变为管理和管理者代表的“骨架”结构,否则必将遭遇挫折、业务停滞,很快就会走向衰落。

“管理”(management)这个词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但只有在美国,该词才被用来指代组织尤其是工商企业的指挥机构,并且美国人心目中“管理”一词的含义,在其他语言中没有严格对应的词。当美国人提及“管理”时,英国人通常说“董事会”(the Board)或“执行机构”(the executive)。管理既指一种职能,又指履行职能的人;既表示一种社会地位和权威,又是一门学科和研究领域。

甚至在美国,“管理”的用法也很复杂。工商企业之外的其他组织往往不提管理或管理者。大学或政府机构称其为行政人员(administrator),医院也一样;军队称其为指挥官(commander);其他组织则称其为执行人员(executive),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然而,所有这些组织在管理职能、管理任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需要管理,并且管理是所有这些组织内富有成效的、积极能动的“器官”。

没有现代组织,就没有管理。反之,没有管理,也没有现代组织,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并且其存在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做出必要的贡献。然而,“器官”从来都不是由所作所为来界定,也不是由开展工作的方式决定,而是由其贡献来界定。正是管理,使得各类组织能够有所贡献。

管理是任务,是一门学科,但管理也是人。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管理者的功劳,每一次失败都是管理者的责任。从事管理的是人,而不是“力量”或“事实”。管理者是否具有远见、奉献精神和诚实正直的品格,决定了组织的管理水平。 ZOqM2q4oHaMr654ZyQN7Simi8JDBxUJ5Y26JtLUb7g5lHbVPOuIn2ufzRT/YMf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