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作

第一波管理热潮最终破灭,其厚望惨遭挫折。然而,表面上停滞状态的背后,工作仍在持续,正是这段停滞时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一波管理热潮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早期,皮埃尔·杜邦(1870—1954)在杜邦公司 ,随后阿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在通用汽车公司 ,最早为新型“大企业”制定了组织原则,即联邦分权制。皮埃尔·杜邦和斯隆(尤其是斯隆)还率先开发出制定企业目标、企业战略和战略规划的系统方法。在同时期的美国,西尔斯公司先后在罗森沃尔德(1862—1932) 和罗伯特·伍德(1879—1969) 的领导下,成为最早依靠市场营销方法站稳脚跟的工商企业。不久之后在欧洲,荷兰和英国企业合并的策划者最终促成了联合利华公司 的诞生,并为其设计了一种时至今日仍可能是最先进的跨国公司结构,解决了跨国公司在规划和营销方面遇到的难题。

该时期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美国,有泰勒的后继者弗兰克·吉尔布雷思(1868—1924) 和莉莲·吉尔布雷思(1878—1972) 夫妇、亨利·甘特(1861—1919) 等人。在英国,伊恩·汉密尔顿(1853—1947) 对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军事领导人的经历进行深刻反思,意识到需要在组织的正式结构和赋予组织“灵魂”的政策之间保持平衡。两位美国人,玛丽·福列特(1868—1933) 和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 最早研究了组织中的决策过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行政部门的角色与职能等问题。西里尔·伯特(1883—1972) 在英国、澳大利亚人埃尔顿·梅奥(1880—1949) 在哈佛大学各自独立开展了工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研究,并分别应用于企业和管理领域。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作为学科的管理开始登堂入室。哈佛商学院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开始讲授管理类课程,不过仍然主要开设生产管理课程。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与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年轻管理者合作,致力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美国人詹姆斯·麦肯锡(1889—1937) 和英国人林德尔·厄威克(1891—) 开始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从此咨询不再局限于技术问题,也开始聚焦于经营方针、组织结构等根本性管理问题。厄威克还编辑整理了当时已有的关于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问题的著作。

小结

现代社会在20世纪已经转变为组织社会。组织依赖管理者,由管理者构建,受管理者指导,团结在管理者周围,执行管理者的决策。一旦组织成长到相当规模,就需要管理者进行职业化管理。这意味着管理立足于学科知识,服从组织及其成员的客观需要,而不是基于所有权或政治任命。每个组织都需要特定人员(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计划、组织、整合、评估、人员开发,都需要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者。管理者的定义是对绩效和贡献负责而不是对他人的工作负责,更不是指挥他人,并且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是诚实正直的品格而不是才能。

问题

1.以前有人把管理者定义为对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之人,这个定义为什么如今不再有效?

2.管理者的工作包括的五个基本方面是什么?

3.为什么管理不应被视为一门科学?

4.圣西门对现代管理观念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5.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为什么必须从基于所有权的结构转变为基于管理的结构?

6.为什么专业的独立贡献者工作岗位的快速增加给接受管理者的传统定义的组织带来了难题?

7.管理者要成功地从事人员开发,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为什么“招人喜欢”不能完全代替这种素质?

8.对管理的最终检验是什么?

9.能否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国的文化与该国从事管理工作方式之间的联系?

10.管理曾经是价值无涉的吗?

11.为什么管理者的工作可以与律师或医生的工作相提并论?

12.最早对工作展开研究的美国工程师是谁?

13.第一波管理热潮发生在什么时候?谁的行为引发了这次热潮? v8+FyNUqbdduP3Yi8mIYrPMbL3ZnBG3xssoHU0odu3iQbUPSEw2vhk515RClDmM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