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效果治理

微服务架构的初衷主要是建立一个方便快速迭代和演进的架构,帮助业务实现方案快速落地和试错,因此在微服务研发流程上,需要重点关注两个事情:如何支撑业务特性快速落地,如何建立业务效果的闭环反馈机制。

1.配置化

工程技术同学从接触编程开始就同时认识了配置,一个工程有线上/线下环境、服务地址、各种功能参数等配置。我认为,配置本质上是一个软件对外提供的开放的能力,能够在不改动软件逻辑的情况下按照用户的设置执行特定的流程和功能。业务系统虽然从功能特性上看迭代很快,但一旦业务模式确定后主流程是基本不变的,变的是针对各种业务场景的一些定制。可以把业务系统比作一个软件,如何能够将一些业务通用功能抽离出来,把差异做成配置,以配置化的方式支持可能的扩展和定制,就可以大大加快业务迭代速度。

为了实现配置化,首先需要有一个通用的配置平台,在配置平台UI上进行配置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同时需要有多语言的配置SDK库,支持获取最新的配置信息。在配置发生变更时,配置平台能够把变更后的配置信息推送到业务服务所在的集群上,供多语言的配置SDK使用。配置平台的实现还是很复杂的,如果对具体的实现原理和实现细节感兴趣,可以研究下携程开源的分布式配置中心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ctripcorp/apollo ,适用于微服务配置管理场景,完成度和成熟度比较高。

配置化的本质是对业务进行建模,把每个对象模型化,对系统进行抽象和建模,是代码的另外一种写法,需要业务架构层面对业务逻辑进行合理的抽象,识别出常见的业务变化点,针对变化进行建模。

2.基于A/B测试的业务效果评估体系

在互联网企业中,在线实验特别是A/B测试在产品创新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通常需要利用A/B测试来验证一些新特性或者调整,并以此来支撑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的决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数据驱动的业务决策,因此基于A/B测试建立一套完善的业务效果评估体系,可以对每个变更的效果都可以度量。

效果评估需要先建立完善的业务指标体系,比如业务的一级和二级指标有哪些,有了具体的业务指标,效果评估才有基础和依据。其次,需要有一个针对指标的效果评估平台,真正做到业务效果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 2lO235aZ2slPcyEm2dYv46YGSByS5Hn9weaFj9+uGIi9yexidiGD6xi6ONdE8a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