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所有的成功都是人的成功

在危机中,企业首先要活下来,要迈过危机这道坎,正如我在前面所讲的那样,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依靠人,依靠人的创造力。在危机时期,最能彰显企业特质,并检验企业是否真正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于2008年11月6日对《广州日报》的记者说:“如果在‘冬天’里过分谨慎反而会丧失机会,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不利。”同期遭遇互联网泡沫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我们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坚持这一点会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事实也是如此,到2019年,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并成为全球市值前十的中国公司。

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正式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其68家关联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68家公司分布在至少20个国家。相关人士认为,届时供应链受阻的华为,甚至会“无货可卖”。然而,华为自己有“备胎”。5月17日凌晨,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内部邮件称,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

邮件中还提到,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海思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而华为的产品领域是如此广阔,所用技术与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何庭波还强调,华为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不再依赖他国技术,用自身的研发实力证明华为能够做到科技自立。

腾讯、阿里巴巴、华为,这三家中国领先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所处的行业不同,所遭遇到的危机也不同,但是它们共同的特征之一是,在危机来临时,都回归到向企业自身寻求力量,依靠企业自身的发展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就。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Christensen)与其合作者在他们合著的新书《创新者的基因》中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个人、团队和组织想要有“非同凡想”,就必须有非同凡人之所为。他们非常希望读者有这样的认识:如果你有非同凡人之所为,你就会有“非同凡想”,如果你的组织有非同凡人之所为,你的组织就会有“非同凡想”。 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认识:在危机中活下来并发展起来的企业,一定是有“非同凡想”的,所以就一定有非同凡人之所为。 Oy8sByJbqv4D0UWlgz//oFTM/I6HUyCp15Hv1qt+SMFivcUBUunqV9gQGpq/Lc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