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四个关键行动

我认为微软新的首席执行官在上任第一年时,需要尽快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就使命感、世界观和商业及创新愿景进行明确的、定期的沟通。

·自上而下驱动文化变革,让合适的团队做合适的事。

·建立耳目一新、出人意料的伙伴关系,共同做大蛋糕,并做到客户满意。

·时刻准备赶上下一波创新和平台变革浪潮,在“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里寻求机遇并快速执行。

·坚守永恒的价值观,为普通大众重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

·这并不是一个成功秘诀清单,因为即使在今天,微软也依然在蜕变之中。短时间来看,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持久影响。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

在危机最激烈之时,往往也是企业自我激活的最佳时机。因为越是环境激变的时候,越需要借助于企业自身的能力来面对,就如人的机体一样,在遇到外部冲击的时候,应激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去抵抗冲击。相对于企业而言,其所能展现出来的应激反应,就是企业自我激活的行动力。

组织目标理论中会关注目标与行为的关系,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活动。一个典型的行动理论把行为当成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经过选择,人会做出行动以达至理想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危机中关键的是行动。

在危机中,时间压力会变得非常大,加上外部环境与平时完全不同,那么应选择什么样的行动?如何实施这些行动?以什么速度去实施行动?如何在应对危机的同时,又能与保持企业经营做好平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回答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危机一直都在,无论是资源、环境、技术、市场还是病毒,其实都处在不断被调整、不断被迭代、不断更新及替代变化中,更多的未知所带来的挑战,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企业只有在顺境下,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以及在可认知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增长,获得绩效,这本身就是一种危机。

我用了接近30年的时间去研究中国领先企业,其中华为是主要案例之一。这家企业经历几次大危机,但都能安然度过,这一点尤其引发我的关注。2001~2002年,华为遭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死存亡关头。为此,任正非还专门写过《华为的冬天》一文。任正非带领华为快速调整业务结构,转变战略逻辑,并展开了积极的自救,经历过这个冬天后的华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8~2019年,华为面临的是超级大国国家力量的合围危机。一个企业去对抗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超级强国所施加的影响,压力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华为依然快速应对,积极自救。仅以任正非自己为例,他本来是一个完全不见媒体、低调做事的人,但是在美国打压危机到来时,他主动走到聚光灯下,广泛与世界各大媒体交流,与各个领域的重要专家交流。任正非通过这些高效而有力的沟通,赢得了世界对华为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华为赢得了危机中的主动性。

总结这些领先企业的实践,我发现,在危机之中,四个行动特别关键,它们分别是:效率制胜、模式创新、以“我”为主以及贴近顾客。 SHax6oe/BLvVLu8rhmY7NjDd7XYdoKcMdS/1yrzI1KPnz8GYXxFjcvOF/ib8fC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