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本和我
作者:【美国】罗伯特·罗素
译者:马爱农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4479
本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
上海译文出版社|Digital Lab
如果你是初见此书,可能会因为它那太普通的名字——《本和我》,留不下什么印象。因为,很多外国人都叫“本”,而世界上每个人都称呼自己为“我”。
但是,千万别把书放下。很多时候,书的趣味是靠我们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发掘出来的。
在打开书之前,要先留意一下作者,因为优秀的作者通常是优秀作品的保证。本书作者,就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伯特·罗素,曾获得过美国儿童文学最高奖——纽伯瑞奖,也曾作为插画师获得过凯迪克大奖。因此,不仅他的文字极具画面感,各处配图也都趣味盎然,读来有趣极了。
好,那我们就来说说“我”和“本”:“我”叫阿莫斯,是二十六个孩子中的老大,穷困潦倒,生活在费城;“本”,全名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十七个孩子中排行十五,也生活在费城。他们一样,都很穷;他们又不一样,阿莫斯是一只老鼠,而本是一个人,只上过两年学,最终却成为政治家、外交家、物理学家、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发明家……
虽然全书只有一百多页,但在一片欢乐中,阿莫斯带领我们见证了众多光荣时刻。例如:著名的富兰克林取暖炉,是在它的不断启发下,本才拨云见日,取得成果;静电放电、莱顿瓶储电、避雷针、闪电奥秘,以及大名鼎鼎的风筝实验,都是小老鼠舍生忘死(尽管它竭力反对和抵制)换来的研究成果;《独立宣言》源自老鼠的初稿;谈判成功是依赖老鼠们夜以继日搜集情报;独立战争时期别出心裁的营救战役也离不开小老鼠们……
一个伟人,一只老鼠,这一对天差地别的物种居然成为了伙伴,展开冒险旅程。看到这儿,大家一定明白了,作者罗素是从一个老鼠的视角来描写富兰克林,用童话的方式建构他心中的伟人。在阿莫斯眼中,本就是一个普通人,常常会瞻前顾后、稀里糊涂,还有点儿爱慕虚荣。借用阿莫斯的评语:“他看上去既不伟大,也不著名,还表现得有点傻。”尽管阿莫斯也常常因自己激发了富兰克林的奇思妙想而沾沾自喜,尽管富兰克林“表现得有点傻”,但他从未停留于奇思妙想,而是以大多数人所缺少的“冷静的观察力”以及反复实验探究的热情,积极行动、不断尝试、反复修正,对各种新鲜事物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这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阿莫斯的“帮助”下,伟人变得更为立体、真实、可信,科学变得好玩、有趣,历史也像探险一样精彩刺激、充满悬念……而在作者罗伯特·罗素轻松、幽默还带着一点儿谐谑的文字中,我们对伟人也不再高山仰止,而愿意更多去探寻光辉头衔背后,他们所做的努力。更多精彩细节,我就不剧透了,敬请各位小读者自行在书中领略“普通人”富兰克林的无穷魅力吧!
构成本书的那份手稿,是我的一位建筑师朋友最近寄给我的。在改建费城的一座老房子时,工人们在卧室壁炉的石板底下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密室。密室像一间袖珍小屋,约十八平方英寸。里面摆着各种各样的小件家具,都是殖民地时期的。在其中一张书桌里,发现了一部手稿,每一页都跟邮票一般大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我的朋友借助一个高倍数放大镜,好不容易辨认出了下面这个故事。
他认为这样一份不同寻常的文件,准是某个老掉牙的骗局,便把它寄给各种权威人士征求意见。
布朗森协会的科学家向他保证,经过对纸张和墨水的分析,可以证明肯定是早期美国制造,那些文字确确实实是由那个时期的一支羽毛笔写就。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官员们的报告就更令人惊异了,报告中陈述,虽然看起来匪夷所思,但是写出那种笔迹的,毫无疑问是——一只老鼠!
因此,我不再试图做任何解释,而把阿莫斯的故事原封不动地呈现给你,仅对个别拼写和语法略作改动,并加了几幅图画。
我意识到,阿莫斯对富兰克林职业生涯的描述,在许多方面都与后来的历史学家的说法大相径庭。对此我无法解释,但似乎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这位伟人身边朝夕相处的某个人,他的叙述应该比后来的历史学家所写的更加可靠。
罗伯特·罗素
兔子坡
一九三九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