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 1 12岁时,少年王阳明确立了“成圣”的志向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嘉靖七年(1529)去世,浙江余姚人。他父亲叫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的状元,做官做到南京吏部尚书。他祖父叫王伦(字天叙),应该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当时的人把他比作陶渊明、林和靖。王阳明的家族再往上追溯,可以追到西晋时期琅琊孝子王览,王览的孙子就是东晋丞相王导。后王导的后裔王祜(祐)的六世孙王道迁居余杭。再后来,王道子王补之又迁居上虞。王补之曾孙又移居到余姚,成为余姚王阳明家族的起源。

王阳明原来的名字叫王云。据说在他出生前,他的祖母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一个神仙踏着祥云把一个可爱的婴儿送到自己怀里。然后,隔壁就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儿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王阳明。他祖父为了纪念这个梦,就给婴儿取名王云。奇怪的是,这个孩子直到五岁还不会说话。将近六岁那一年,有一天,一个和尚从门口经过,看到王阳明,感慨地说:“天机是不可泄露的,你们既然泄露了,他自然就不会说话了。”于是,他祖父把他的名字改为:守仁。果然,王阳明很快就会说话了。

大约在12岁时,少年王阳明就确立了“成圣”的志向。这个志向一下子让王阳明和同时代人拉开了距离。如果我们了解历史,就会知道王阳明生活的时代,处于政治上特别残酷的时期。整个明代社会的特点,一方面是富裕,是商业的觉醒,是向着海洋的远行;另一方面是封闭,是残酷的苛政。残酷到什么程度呢?和王阳明同时代的文徵明(1470—1559)在北京期间给岳父写过一封信,提到短短几天内,官员被杖死者十六人,充军者十一人,削官为民的四人。所以,文徵明不敢再待在官场,找了借口向皇帝请辞,回到老家苏州,把园林当作了桃花源。

另一方面,那个时代的读书人都通过科举来实现自我价值,但所谓的自我价值只是为了做官;读书已经不是为了人格的完善,而是为了升官发财。

王阳明的立志成圣,既没有走上退隐的路,也没有走上绝大多数人走的做官的路;而是走了一条自我人格完善的路。他其实是回到了儒家的初心,恢复了儒家的源流:要做人,做你应该成为的那种人。

儒家从创始人孔子,到孟子,再到宋明理学,一直认为夏、商、周三代,是理想的和谐社会。如何回到那个和谐社会?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培养个人的德性。也就是让每个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君子,甚至成为圣人,整个社会就可以变得很美好。那么,怎么才能让个人变成君子甚至圣人呢?儒家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体系,体现在四书五经里。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也有说六经的,还有一部失传了的《乐经》。这几部经典包括了历史、哲学、文艺、礼仪等,是儒家教育的基本典籍。

四书是《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大学》(出自《礼记》,据说由曾参整理成文,程颢、程颐把它当作孔门的入门读物)、《中庸》(出自《礼记》,据传是孔子曾孙子思所作,被认为是孔门心法)。朱熹最早把这四本书编在一起,从此成为儒家的基本教材,尤其是《大学》,更是让人如何成为圣人的教科书。

《大学》一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成为儒者一生所要成就的基本目标,被称为三个纲领,大意是:成为一个圣人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弘扬内心光明的德性;在亲民,朱熹解释为“在新民”,让人民不断自我革新,而王阳明认为应该解释为“在亲民”,按王阳明的意思,人生的大道,就是要与民众仁爱无间,就是要达到最高的善,最完美的境界。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大学》又陆续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纲领,加上八个条目,强调的是修己,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完善之后,才能治人,所以,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儒家通过这三个纲领、八个条目,把个人的自我道德完善和治国平天下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家庭、国家统一为一体。

朱熹把这一套教育聚焦在“格物致知”,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就可以“去私欲,存天理”,达到至善的境界。朱熹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在朱熹看来,格物是第一步,透过观察,探究、穷尽事物的规律、奥秘、道理,从而进入第二步:致知,获得认知、智慧、知识等。朱熹的解释强调了训练的重要性,以及训练次第的重要性。但朱熹的朋友陆九渊不太赞同朱熹的说法,觉得朱熹的问题在于企图从外在的事物上去求得“理”,这是不可能的。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应该从心这个源头上着手,心即宇宙,心就是理,应该从心这个源头上去求得理,才是正道。

朱熹的学说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尤其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则,所以,到南宋时,朱熹的理学已经是社会上非常主流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把它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王阳明一开始也信奉朱熹的方法,但在一次“格物”的实践后,他对这种从事物上去探究寻求“道”的方法产生了怀疑。那次实践是他和一个朋友一起进行的,他们“格物”的对象是竹子,朋友对着竹子格了三天就挺不住了,产生幻觉,极度疲乏,王阳明坚持了七天,也同样产生了幻觉和疲乏。这次实验让王阳明开始不再笃信“格物”之说,从此,他摆脱了朱熹的影响,去开创了一套自己的心学系统。 VvG9hyl+asbS3kpmB1dY2AO/amJGzrDTQRGoZ+r5faEjSXe0zsE4s1d4KtK/5i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