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城邦文明概论

公元前800年,德尔菲成为全希腊人共同认可的 阿波罗 神谕所 。据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伊利斯国王、斯巴达王和皮萨王共同去德尔菲求神谕,问如何把他们的人民从战火中拯救出来,神谕所的女祭司让他们回家筹办竞技会以光耀诸神。 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历史 学家们也把这一年看成是城邦文明的肇始。

>> 阿波罗神谕所

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希腊的德尔菲,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在古希腊时代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和统一的象征。

城邦的字面意思就是城市国家(city-state),与之相对立的,叫作领土国家。一个城市加上周边的郊区农村算一个国家,拥有独立的法律、军队、历法、节庆,这就是城邦。如果一个国家有好几个城市,那就不是城邦,而是领土国家。

>> 希腊城邦特点1

小国寡民

希腊城邦的第一个特点是小国寡民。希腊半岛也好,爱琴海东岸的小亚细亚地区也好,都是多山,交通不便,难以统一管理,于是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小国城邦。城邦的数字难以统计,算上海外殖民地,可能有1000多个。多数城邦的人口在1000到10000人之间。

古代希腊最大的城邦是雅典,最多的时候大概有30万人。斯巴达不是典型的城邦,因为有好几个城市,这些城市是被它征服的城邦原有的城市,所以斯巴达倒是有点像领土国家,而雅典是典型的城邦国家。

所有的城邦都有卫城。卫城希腊文是acropolis,其中acro是高的意思,polis是城的意思,卫城的字面意思就是“高城”。卫城有两个基本用途:

第一个是建神庙,将神庙建在最高处,这是敬神。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雅典的保护神是雅典娜,所以在雅典的卫城上,有古代世界最富丽堂皇的雅典娜处女庙:帕台农(Parthenon,字面意思就是“处女的房间”)神庙。雅典娜是个贞女神,不结婚。希腊神话中,多数女神是结婚的,有的甚至反复结婚,不仅结婚,还有一大堆情人。但雅典娜是忠贞不贰的女神,一辈子不结婚,所以雅典卫城上的雅典娜神庙又叫“处女庙”。这是卫城的第一个功能。

图1.13

雅典卫城。作者摄

第二个功能是军事上的。一旦有敌人来进攻,全国人民就往卫城上退。卫城居高临下,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成为城邦的最坚固堡垒。所以城邦的基本地理特征是,它拥有卫城,卫城上有神庙,卫城一定在最高处。

城邦的第二个空间特征是,它一定有一个叫作阿戈拉(agora)的地方。阿戈拉是什么呢?很不好翻译,因为中文里没有这样对应的东西。一方面,它有贸易功能,人们可以在这里买卖东西,所以有人把它翻译为“集市”。另一方面,它有政治功能,人们在这里商谈国家大事,也有人把它翻译为“广场”。它就是集政治“广场”和商业“集市”于一体的东西。

>> 希腊城邦特点2

四大空间标配:卫城、阿戈拉、剧场和运动场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 “人是政治的动物” 。所谓“政治的动物”就是住在“城邦”里的动物。住在城邦里的人叫“公民”。“公民”除了有私人生活外,还有一层“公共生活”,要关心公共事务。公民的本质是平等享受政治权利,城邦就是为此而设置的政治组织。作为“住在城邦里”的公民,要经常到阿戈拉逛一逛。在阿戈拉这里,大家可以尽兴谈论城邦公共事务,比如要不要出兵打仗,要不要处决某一个人,要不要制定一项新的法律。对这些事情,你作为公民就得表态。阿戈拉就是这样一个供公民就政治问题发表意见的场所。

图1.14

雅典古希腊剧场遗址,希腊悲剧的诞生地。作者摄

除了卫城和阿戈拉之外,希腊城邦还有两样特有的建筑空间:剧场和运动场。

剧场,半圆形剧场,是希腊人民在一起观看戏剧的地方。希腊剧场的声学效果非常好,因此也经常作为召开公民大会的场所。希腊戏剧是传播希腊文化的场所。雅典的悲剧传达的是命运的无可逃避性,连诸神都无可奈何,因此强化了希腊人的“客观逻辑”观念。雅典的喜剧则嬉笑怒骂,针砭时弊。伯里克利和苏格拉底都观看过嘲讽自己的戏剧,但并不计较。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甚至动用公款给穷人发看戏补贴。住在雅典郊区的农民穷,又不能轻易离开土地,到城里看戏很不容易。发一点生活补贴,比如发几个面包,就可以鼓励他们进城看戏。为什么要看戏?因为希腊的戏剧里包含了希腊人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认同。一个城邦的公民通过看戏,可以凝结文化共识。

希腊城邦的第四个空间场所就是竞技场、体育场、运动场。我们都知道希腊诸神体魄健美,这其实折射的是希腊人对自己身体的要求。参加体育运动,是希腊自由民的日常生活,因为 健身就是敬神。

总结起来,卫城(神庙)、阿戈拉、剧场和运动场,这是希腊城邦的四大空间标配。拥有这四大建筑的地方就是城邦。今天我们去希腊、土耳其和南意大利旅游,如果看到了有毁弃的圆形剧场,那可以肯定这里就是希腊城邦文化的遗址。

希腊城邦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所谓政治,就是群体内每个人的权利分配方式。城邦认为,每个公民都拥有不可剥夺的政治权利。虽然这种政治权利不一定在所有的历史时期都是平等的,但所有的公民都拥有自己的政治权利,这是没有疑问的。这种鲜明的个人权利意识,可能来自游牧民族的原始民主制。应该说,希腊民族非常幸运地保留了这种政治意识,而我们东方民族就过早地丧失了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希腊人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这方面有非常明确的优越感。

>> 希腊城邦特点3

政治制度:

公民有鲜明的个人权利意识。

城邦有突出的独立自主思想。

除了个人权利意识之外,城邦的独立自主思想也非常突出。希腊人在海外有大量的殖民地,但是殖民地城邦与它们的母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不是母邦的一个分支,就像是近代的美国。美国本来是英国殖民地,但是美国人不听英国的,于是爆发了独立战争。美国的独立战争继承了希腊城邦的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

城邦的权力架构有一个变迁过程。一开始是王政,然后是贵族寡头统治,最后是民主政治。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政 体,主权在民的思想没有变化。

希腊的王政就是国王统治,在城邦文明的早期就名存实亡了。之前凭着个人杰出的才能和智慧以及标榜自己有神的血统,国王可能获得城邦人民的拥戴,行使统治权力。但是,在黑暗年代向城邦文明过渡时期,王政就越来越带有名义的色彩。

比如斯巴达城邦一直有国王,但是国王没有实权,只是个摆设。他虽然叫国王,但一点权力也没有,人家对他也不怎么敬畏。多数时候还有两个国王。国王只是礼仪上的,比方说有重大的战争,国王必须亲自去,代表城邦宣战。国王没有权力,权力在大大小小的各种委员会,这就过渡到了贵族统治。贵族统治主要依靠少数贵族集体决策,比如长老议事会(后来罗马人称元老院)的权力高于执政官。执政官是任期制,而长老会有可能是终身制。由王政过渡到贵族政治,似乎是希腊—罗马人的通例,而我们东方民族不幸地被固化在君主统治数千年。

从贵族统治经过所谓的“僭主”制,城邦政治就进入到民主制。僭主的英文是tyrant,用在古希腊这里不能译成“暴君”。僭主本来是有任期制的执政官,但夺取了较多的权力,或者获得了民众的拥护,连长老会也奈何不得,于是就“赖”在位置上不肯下来,就成了“僭主”(僭越了任期)。许多僭主是为民众讲话的,特别是代表了传统上弱势民众的利益,所以有进步意义。僭主有的通往民主制,也就是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领导人、决定国家大事的制度。雅典最后实行的是民主制。

希腊城邦之间经常打仗。有人可能以为希腊人喜欢打仗,实际上希腊人不是喜欢打仗。希腊神话中有战神,名叫阿瑞斯(Ares),但战神在希腊神话中地位并不高。希腊城邦中,没有一个城邦是喜欢战神阿瑞斯的,这就说明希腊人民本质上是不爱打仗的。 既然不爱打仗为什么又老打 仗?最初的起因肯定是出自本能的争夺资源。 希腊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资源不够丰富,城邦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希腊人对这种无可逃避的战争的态度是,勇敢地承担起来: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想办法回避。相反,通过战争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建设:只有在战争中为城邦做过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做公民;相应的,只有公民才有资格参加战争。这后一点特别有意思。 在希腊城邦时代,奴隶们是没有 资格打仗的, 因为希腊人认为,战争是一种崇高的政治行为,是自由民的公共事务。奴隶们没有自由,无权参加公共事务。即便上战场,也是担任辅助角色。自由民上战场的时候,带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头盔、胸甲、盾、矛,加起来几十公斤,于是富人会雇两个奴隶帮他拎着,在上阵之前再给他拿上来。

>> 希腊城邦特点4

战争是一种崇高的政治行为。

由于战争是自由民的政治行为,因此,不同的战争模式会改变城邦政治本身。城邦早期曾经有一段时间骑兵很重要,这个时候,家里有钱,能买马、装备骑兵的人就会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为按照城邦政治制度,谁打仗的贡献大,对城邦贡献就大,那么治理国家的时候,谁的权力就大。希腊人打仗,都是参战者各自准备兵器,国家不给你装备。你家没马,你就当不了骑兵。养匹马不容易,所以只有富人家才有当骑兵的可能性。在骑兵占优势地位的战争年代,城邦里有权有势者通常是富人。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希腊军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那就是重装步兵的出现。重装步兵代替骑兵,成为战争的主力。重装步兵当然也要求有一套装备,但没有骑兵那么昂贵,中产阶级可以置办得起。比如苏格拉底,平时穿着破衣烂衫,给人的感觉好像过得不富裕, 可是就凭他当过重 装步兵这一点,他就是个中产,不是贫农。

重装步兵的出现,也决定了希腊政治制度往民主制方向转变。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个社会是稳定的。重装步兵的出现,推进了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希腊城邦的经济,有农业和牧业。希腊人养羊有传统,农业差一点。雅典的粮食完全不能自给自足,主要靠从黑海地区和埃及进口。雅典的经济强项是出口葡萄酒和橄榄油,还有精美的陶器。城市手工业非常发达,除了制陶、酿酒、榨油外,还有造船、建筑、雕刻、皮革、冶铁等。这些手工业都代表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 希腊城邦特点5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希腊艺术中比较突出的有戏剧。刚才已经讲到,剧场和演剧的出现跟敬神有着很大的关系。希腊除了奥林匹克竞技会这样的敬神仪式之外,各种节日也是敬神的仪式。由于奥林匹克竞技会不许女人参加,女人们就开辟了另外一种敬神仪式。

>> 希腊城邦特点6

希腊艺术中比较突出的有戏剧、雕刻和建筑。

希腊人信奉多神教,除了宙斯、赫拉这样比较“道貌岸然”的神之外,还有像酒神狄奥尼索斯这种比较接地气的神。他长相猥琐,喜欢插科打诨,甚至说点下流话什么的,所以他深得希腊妇女的喜欢。就像我们中国的猪八戒一样(据说猪八戒深受部分中国女性的喜爱),狄奥尼索斯也受到希腊妇女的喜爱。女人不能参加奥运会,那她们就在祭祀狄奥尼索斯的活动中尽情补偿。

一开始是一群人戴着面具唱歌,后来出现一个人领唱,再后来两个人领唱,还做些滑稽的表演。这些领唱兼做动作的人就成了演员。再再后来,演员越来越多。雅典人 埃斯库 罗斯 ,最早把戏剧这个表演模式发明出来,所以他被后世称为戏剧之父。

>> 埃斯库罗斯

(Aeschylus,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年)

古希腊悲剧诗人,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等。

演戏实际上也是城邦民主生活的一个表现。 民主制不是 抽象的,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之中。 就像我们说现代公民享受各项自由、享受法律保障,关键是通过什么机制落实下来。城邦生活必然要落实城邦民主制度提供的各项自由。戏剧可以算是当时的大众媒体。雅典的戏剧可以自由地抨击任何人。伯里克利是公认的雅典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但他在戏剧中经常遭到挖苦和嘲讽。伯里克利并不以为意,还制定政策给看戏人津贴。这就是雅典的日常生活。

有一个叫 阿里斯托芬 的喜剧作家,写过一部喜剧叫《云》。在这部喜剧里,苏格拉底就受到了嘲弄,把他看成是智者的代表。其实,苏格拉底最反对智者们的那一套,但现在他被阿里斯托芬当成是智者的典型,他没有什么表示,相反“誓死捍卫戏剧家的言论自由”。这就证明了雅典的公众人物有这种心理承受力。

>> 阿里斯托芬

(Aristophanes,约公元前446—公元前385年)

古希腊喜剧代表诗人,有“喜剧之父”之称,代表作有《阿卡奈人》《鸟》《蛙》等。

希腊艺术的另一个突出方面是雕刻。我们今天还能在世界上许多著名博物馆里看到希腊人遗留下来的雕刻艺术作品。雅典有一个著名的雕刻家,叫菲迪亚斯。菲迪亚斯曾经雕刻过帕特农神庙里面的雅典娜像,以及奥林匹克村宙斯神庙里的宙斯像,都是古代世界的传奇作品,可惜都毁坏了。

图1.15

三种立柱

左:多利亚式

中:爱奥尼亚式

右:科林斯式

希腊的第三类重要的艺术作品是建筑。希腊建筑通常是柱廊结构。希腊气候温和,流行四面透风的柱廊建筑。希腊化时期有一个哲学流派叫作斯多亚学派,“斯多亚”(Stoa)这个词在希腊文里就是“柱廊”的意思。斯多亚学派就是柱廊学派,他们经常在公共的柱廊里走来走去讨论问题。

希腊建筑的立柱有三种。第一种叫多利亚式,是最古老的一种模式。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就是多利亚式立柱。它的特点是朴实无华,很粗壮,柱粗头扁。第二种是爱奥尼亚式。在雅典卫城上,帕特农旁边的厄瑞克特翁神庙就是爱奥尼亚式立柱,有柱基和柱头,稍微繁复一点,纤细一点。第三种是科林斯式。这种柱子更加繁琐和奢华,雅典的宙斯神庙就是科林斯式立柱。 fxxeQupCO+omCtgmucMvEjgrSj/W4T/8wfQ40HEBglDVpexKyv5fb+7gH3roTiG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