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让国皇帝

耶律阿保机称帝,创建了契丹国,经过数十年的征战,使他拥有了很多的财富,还拥有了他的后代——三个儿子:耶律倍、耶律德光和耶律李胡。阿保机借用古老传说中三皇的名称,分别以天皇帝、地皇后和人皇王作为自己和妻子、长子的尊号,以此确立权威。

契丹作为马上民族,对男女等级没有规定,特别是对女性参政的限制不像中原王朝那样严格,述律皇后也成为地神化身,与天神的化身阿保机一起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次,来自后唐的使臣朝见阿保机时,发现阿保机竟然和皇后对坐在穹庐中接见自己,感到非常吃惊。正因为契丹人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所以阿保机并没有像汉人一样,确立皇位的长子继承制,而是按照游牧民族的独特方式对几个儿子进行了一番考察。经过深思熟虑,相比较而言,还是长子耶律倍最合他的心意,但皇后却喜欢耶律德光。二人对子女的各自偏爱,为以后的皇位继承埋下了隐患。

历史百科堂: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称为十国。十国中除前蜀、吴、楚、闽灭亡于五代外,其余都为宋朝所灭。

辽·石雕观音像

耶律倍酷爱汉文化,他敬仰孔子与儒家学说,喜欢藏书,对于阴阳、医药、音律等也颇有研究,最为难得的是他有着很深的绘画造诣,契丹人的骑射、鹿群、踏雪等生活场景都成了他笔下的题材,这正是阿保机最喜欢他的地方。但述律皇后对汉文化却没什么兴趣,她更关注的是传统的草原经济,特别注重战功和实力。所以耶律倍身上散发出的文化气息,特别是他对汉文化的推崇,令母亲不满。

天赞四年(925)十二月,阿保机带着皇后、太子发兵攻打渤海。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二人,攻打忽汉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渤海国王被迫投降。至此,渤海被征服,成为契丹东部属地,解除了南征中原的后顾之忧。阿保机非常高兴,为显示威严,在忽汉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并宣布把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意思为东契丹国家,将其都城改名为天福城,并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同时被立为东丹国王,主持东丹国事。耶律倍得到了这片富庶而繁荣的土地,但却不知道等待他的却是永远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天显元年(926)七月,阿保机从东丹回归途中因病去世,皇后临朝称制,决断契丹国大事。耶律倍的皇位继承权随即受到了威胁。耶律倍虽是皇太子,但耶律德光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握兵权,而更重要的是皇后一直偏爱于他。这一天,皇后召集众大臣集会,让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两人骑马立于群臣面前,然后,她对大臣们说:“这两个儿子我都很喜欢,所以不知让哪个来继位,现在就请你们帮我来选择一下,你们认为谁适合继位,就请牵住谁的缰绳。”皇后的一番话,大臣们心领神会,于是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为大元帅效劳!”当然,也有人提出应该让耶律倍继位,其结果竟是被罗织罪名,惨遭杀害。耶律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形势,为求得自保,明确向母亲表示自己愿意让位。一场皇位之争以耶律倍的主动退出宣告结束。

中国大事记: 公元936年十一月,辽太宗册封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

世界大事记: 公元935~936年,高丽灭新罗、百济,统一朝鲜。

辽中京遗址 辽帝经常在这里接待北宋的使者。

天显二年(927)十一月,耶律德光顺利即位,做了契丹国的第二代皇帝,也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让耶律倍到东丹做国王去了。心灰意冷的耶律倍躲在自己的藏书楼中,以读书赋诗排遣忧闷。不过,即使如此,耶律德光对耶律倍还是不放心,多次派人到耶律倍处视察和安抚,耶律德光的重重疑心使耶律倍的内心一次次陷入绝望。恰在此时,后唐明宗李嗣源得知此事,遂派人秘密到契丹国游说。天显五年(930)十一月,心情忧郁的耶律倍终于下定决心渡海投奔后唐。耶律倍到洛阳后,受到了后唐明宗的热情款待,赐耶律倍姓东丹,名慕华,不久又赐其姓李,名赞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处异乡的耶律倍思乡之情渐浓,情绪也逐渐变得暴躁起来。天显八年(933)冬明宗去世后,其养子李从珂为夺取皇位发动内乱,耶律倍遂写书信给耶律德光通报消息,希望契丹借此机会出兵征服后唐。恰巧此时石敬瑭发动叛乱,向契丹称儿纳地,求契丹出兵。而耶律德光正因为耶律倍的出走,对后唐恨之入骨,得此机会便亲自率兵攻打后唐。在内外夹击下,李从珂兵败,但他竟在自焚之前杀了耶律倍。耶律倍最终客死他乡。后来,耶律德光死后,众臣立耶律倍的儿子为帝,即辽世宗。世宗即位后,追谥耶律倍为“让国皇帝”。

历史百科堂: 《辽史》是记录辽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元顺帝时宰相脱脱奉敕撰著,共有一百一十六卷,其中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另附国语解一卷。

辽疆域图(附燕云十六州位置)

耶律倍作为东丹王出走后唐,是契丹国的一个重大事件,他的出走说明契丹内部要求保持传统游牧民族本色的势力较之主张引进运用汉族文化、制度的势力更为强大。耶律倍虽然没能登上皇位,但他对汉族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契丹、汉文化的融合,在当时达到了顶峰。他擅画水草放牧或游骑射猎的情景,画有《射骑图》、《射鹿图》等,为我国绘画史留下了一抹浓重的异域风情。 Zp+DXrvfe5ojqTtTzZm+u6UtoNTQuhVIt9wTWuJbKS7ekYIqq1/N7HRXW41BTIr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