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夏王元昊

西夏景王李元昊雕像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一个以银川为中心、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的大夏国,史称西夏。它先后与北宋、辽、金、南宋并立,历朝一百九十年。它的建立者是党项族拓跋部的元昊。

历史百科堂: 西夏的绘画艺术,留传于今的作品主要是佛教绘画。种类有石窟、寺庙壁画,经卷木刻画,木板、绢帛、纸本绘画等。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又与鲜卑族相融合,大约形成于六世纪中叶,原居住在今四川松潘以西到青海中部的星宿海之间的地区,其中心区域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那时它处于一种原始社会氏族制阶段,内部分成姓氏不同的八个部落,其中拓跋部最为强大。

隋朝以后,党项人开始与内地有了密切的联系。唐贞观八年(634),拓跋部酋长拓跋赤辞协助吐谷浑抗击唐朝,兵败后归附唐朝,被赐李姓。后来党项人不断受到吐蕃的威胁,请求内迁,唐政府便陆续把一些党项部落向内迁徙,当时居住在夏州(今陕西横山)一带的党项称为平夏部,拓跋部就是平夏部中的一个大族。安史之乱后,拓跋部趁机成为以夏州为中心的藩镇势力,节度一方。五代时期,各藩镇间征伐不断,无暇对付偏居西北地区的拓跋部,使它躲开了藩镇的混战,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势力进一步发展壮大。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拓跋氏与宋王朝保持了相当密切的关系,多次派兵帮助宋攻打北汉。因此,拓跋氏不仅得以保留了相对独立的藩镇地位,而且还被册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当时的定难军节度使李继筠死,他的儿子还很小,结果他的弟弟李继捧就擅自继承了节度使的职位,引起了族人们的强烈不满。李继捧怕遭族人报复,便把他管辖的地方全都献给了宋朝,他自己也留在了开封。宋太宗觉得这是一个灭亡西夏的绝好时机,就想趁此机会把李继捧的亲属全都接到开封来,这样,李氏在夏州的势力就会彻底被削夺。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到宋朝来当官,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就是一个坚决不肯降宋的人。当年他只有二十岁,但却毫不犹豫地聚众抗宋。在同北宋的多次交战中,由于兵力弱小,他不断利用辽、宋之间的矛盾,联辽抗宋,他的观点是打得过就拼命打,打不过就举手投降,宋太宗曾封他官,赐他赵姓,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接着反。而宋太宗对他则采取了这样的政策:降则封官,战则奉陪。李继迁和北宋打打和和二十年,后在同吐蕃作战时身亡。

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后,将统治中心迁往贺兰山东麓的怀远镇,改称为兴州(今宁夏银川)。德明牢记父亲临终的嘱托,先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才能有实力与宋朝和契丹抗衡。于是,德明东和宋朝,西收回鹘,击败吐蕃,把领土扩大到了河西走廊,奠定了西夏立国的规模。宋景德元年(1004)五月初五,李德明的儿子元昊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出生,他就是后来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的第一代皇帝。

中国大事记: 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交战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世界大事记: 公元11~13世纪,法国爆发城市公社运动。

彩绘陶骑马俑

历史百科堂: 西夏的书法艺术源于汉字,有楷、行、草、篆四体,传世作品中,楷书多见于写经与碑文,篆书见于碑额与官印,文书、契约则多用行、草。

宋辽夏榷场(边境贸易)分布图

元昊自幼聪慧,认识蕃、汉文字,他善绘画,爱读书,对兵书以及治国安邦的著作更是爱不释手,专心研读。在他13岁那年,看到父亲经常拿国中的羊马和宋朝换茶叶、布匹,而且还常常因为贸易少而杀人。于是他对父亲说:“我们是以羊马立国的,如今把羊马都给了宋朝,而换些毫无用处的茶叶、布匹,这样会使我们的国民变得骄惰的,再因此而杀人,就更不该了。如此下去,我们的国力会逐渐被削弱的。”德明对儿子的见解非常惊叹,此后便停止了杀人。

李德明死后,元昊在兴州即位。他一方面继续向西扩张,开拓疆域,使其统治区域扩展到东至黄河,西到玉门(今甘肃敦煌西),南临萧关(今宁夏固原西南),北抵大漠,方圆二万余里,与宋、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另一方面,他积极吸纳汉族知识分子加入他的政权,以进行内部改革。

当时有三位很有才气的宋人,一个姓张,一个姓吴,还有一个叫姚嗣宗。这三个人都想建功立业,但又不想自己去求录用,而希望别人上门来请他们,但他们始终引不起宋统治者的注意。于是就到处题诗留字。有一次,范仲淹在崆峒山一个寺院的墙壁上看到了他们题的诗,知道这三个人是怀才不遇而又有心报国的人,但又看到一句“好著金笼收拾起,莫教飞去别人家”,范仲淹颇不以为然,这“飞去别人家”与范仲淹忠君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所以便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三人一看没人理,索性让人抬着刻了诗句的大石头招摇过市。果然范仲淹召见了他们,范仲淹上下打量着这三人,心想:这三个人倒是很有才,可不知人品如何啊?他正琢磨着是否录用他们,三个人已经不耐烦了,扭身就走。范仲淹遂派人跟着他们,看他们要去哪里。来人回报说是向北走了。范仲淹一听就急了,知道他们是奔西夏了,赶忙派人去追,结果只追回了姚嗣宗。

中国大事记: 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是为西夏景宗李元昊,建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世界大事记: 公元1024~1039年,德意志法兰克尼亚王朝创始者康拉德二世在位。

西夏大印

余下的两个人果然去了西夏。到西夏后,他们把名字改成张元、吴昊,随后终日在酒楼饮酒,并在墙壁上署名,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俩改的这个名字合起来就是元昊,这可是犯了大忌的。于是二人被官兵带到了元昊那里。元昊问道:“你们是汉人,又是读书人,难道不知道什么是犯忌吗?”二人一听,满不在乎地笑了起来,说道:“姓什么都不在乎,还在乎名吗?”这句话是说元昊本来是姓拓跋氏,结果到了唐代姓李,到了宋代又姓赵,意在讥笑他依附于他朝,不能自立。元昊早想脱离宋朝,因此听了这话,反倒觉得与自己心意相合,于是便重用了这二人。

元昊重用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根据汉制制订了西夏的官制,在军事方面,设置十二监军司分驻各地。同时,他还派人仿照汉字创造了西夏文字,并建立了蕃字院和汉字院。此外,元昊还亲自更定了礼乐。

此时,一个初具规模的政权机构已经建立起来,于是,三十四岁的元昊在宋宝元元年(1038),正式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因大夏地理位置在宋之西,故史书上习称其为西夏。在拓跋氏三代的努力建设下,一个党项族的政权终于得以建立。 YNkaZn2NJbFlF4lncDHlxxOhjYMJu7urZBkU2gk8BA/RI55cjtVGsmY2sxsBQV1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