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里有一群人:“三角关系”到底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三角模式可以指任何一种涉及三方的人际关系。三角形的每个角都可以代表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家庭中最基本的三角关系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而罪犯、受害者和警察也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会三角关系。每当我们想到“三角关系”这个词时,就会想到人尽皆知的“丈夫、妻子、情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三角关系中的任何一个角也可以是一个物品、一种活动,或者一件事。正像很多妻子抱怨的那样:“工作是我老公的情妇。”

在肥皂剧的剧情发展中,三角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主导机制。此类电视剧中的三角关系大多是由于某个人物不直接向对方表白或说明自己的意思而产生的。剧中的一个角色并没有向当事的另外一方提供足够的信息,而是把事情告诉了无关的第三方。如果带着这种观点来看肥皂剧,你会发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而肥皂剧非常准确地反映出我们生活中的这个方面。

三角关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在第3章中提到过: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都有自己最为舒适的亲疏程度。如果太过亲密,或者太过疏远,人们的内心就会产生焦虑。但是如果周围环境中有许多其他人,焦虑也许会被冲淡。这就意味着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当家庭中的某个成员焦虑过度时,他可以去找其他人倾诉,等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回到原来的家庭关系之中。例如在我们祖父母那一代人中,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了难以控制的矛盾和冲突,父母会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叔叔婶婶之类的亲戚家中住一段时间。这样一来,双方都有机会重新思考一下家庭冲突产生的原因,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意见和建议,也许还会达成和解与妥协,以新的方式重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成员都住得十分分散,而且在心理和感情上也很疏远,所以很难再做到这一点。

今天的“核心家庭”(只包含父母和子女的小家庭)就像是一个个密不透风的压力锅。除了心理医生的诊所和家庭调解员的办公室之外,很少有地方可以让家庭成员释放压力,并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感。不少人都误以为自己的焦虑应该自己解决,而不去找其他人倾诉,这样就导致很多家庭的内部压力不断升级,直到最后整个家庭关系彻底崩溃。相反,家庭中的成员越多,三角关系模式越多,家庭内部压力也越容易得到缓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家庭中的三角关系模式反而加剧了家庭内部的矛盾。这些三角关系之所以会产生,往往是由于关系双方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二人之间的事务上,也很难维持一对一的关系。人们的“分化”程度越低,就越难以做到这一点。

在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交往所产生的紧张和压力通常会不断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人们往往会向第三方倾诉,或者讨论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从而构成一种三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周,甚至数年。有些夫妇在谈论子女、朋友,或者工作时关系都很融洽,却不愿意谈论他们自己。在苏的案例中,她后来了解到:母亲结婚第一年跟丈夫发生矛盾之后,曾几次跑回外婆家,向外婆抱怨丈夫对她不好。外婆却劝母亲说:“男人都是冷漠无情的禽兽。他们就是那样,没法改变的。”然后,母亲就被送回家照常过日子了。在这种无法改变的恶劣环境下,苏的母亲感到非常无助。外婆不能帮母亲反抗丈夫,反而以一种消极的方式跟他站在了一起。

如果换作别的家庭,外婆也许会对跑回娘家的母亲说:“我早说过他不适合你。你就在我这儿住下,我来照顾你。”然后,母女双方开始交流“坏丈夫”的故事,证明他真的不值得托付一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外婆和母亲之间的旧有矛盾也许会逐渐浮出水面,母亲会回忆起当初她为何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她其实是从一个控制欲强的人身边来到了另一个同样的人身边。

如果再换作其他家庭,也许外婆会倾听母亲的倾诉,跟她一起谈论自己的感受,分享婚姻生活的经验,最后让母亲自主做出恰当的选择。

但是无论如何,在任意一组三角关系中,总会有两方关系比较亲密(“圈内人”),而另外一方比较疏远(“圈外人”)。想在三方之间保持同样的亲疏程度是很难的。有些三角关系的角色会发生转换,任何一方都有被排斥在“圈外”的时候;有些三角关系的角色却是固定的,关系比较亲密的两方和被疏远的一方一成不变的。在角色固定的情况下,关系亲近的两方往往忽略了他们之间的分歧,而联手对付“圈外”的第三方。这种三角关系最温和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见的“说别人闲话”。

在上述“母亲与外婆”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列举的前两种情况体现出了三角关系的负面影响。在前两种情况中,“圈内”的双方(苏的外婆和母亲)在讨论“圈外人”(苏的父亲),却没有涉及“圈内”双方的关系。她们关心的焦点在于“圈外”的第三方,而不是她们自己。然后,苏的母亲回到父亲身边继续生活,她也许会跟父亲谈起外婆的性格多么强势,却不会跟父亲交流他们夫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第三种情况中,“圈内”的双方(苏的外婆和母亲)更关注她们自己的经历和关系,而不是第三方的“圈外人”(苏的父亲)。这样一来,她们也许能找到更有建设性的办法来解决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问题。

请做下面这个试验,看看你能维持多久“一对一”的专注关系。

小测试:关注你自己

邀请一个密友或伴侣跟你促膝长谈。请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跟对方谈论你自己的情况,还有你与对方的关系,请不要涉及任何其他人或事物。试试你能这样坚持多久。然后,再加大一点难度:谈话时请只用现在时,不要用过去式和将来时,即只跟对方谈论最近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示例┊

安娜和比尔聚在一起时,喜欢对莎琳评头论足。对于莎琳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看法似乎十分一致。这其中暗含的意思是:安娜与比尔观点相同,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他们的关系很“亲近”。相反,莎琳则与他们“不同”,所以关系就比较疏远。但是当比尔和莎琳在一起的时候,则表现得十分“类似”。这样一来,比尔和莎琳又显得比较“亲近”,而安娜与他们“不同”和“疏远”。再换一种情况,如果安娜和莎琳在一起,她们则会讨论比尔身上与她们不同的地方。在这三种情况中,关系“亲近”的两方都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会引起焦虑),也都对“疏远”的第三方存在的差异形成了一致的看法。

在大多数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很少谈论自己和对方的情况,也很少涉及双方之间的关系,而往往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谈论别人和不相干的事物上。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也很自然。这是为了在人际关系的“亲密”和“疏远”之间保持一定平衡。但如果这是人际交往的唯一模式,那么交往双方自身的“融合”程度一定非常高,也就是“分化”得很不成功,而双方的分歧要么是被忽视了,要么是处理得很不好。

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家庭中、朋友之间、办公室同事之间,甚至在国家内部和国际交流的过程中。这是三角关系的一种负面影响。但是为了应对亲疏程度和人际差异引起的焦虑,人们大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请记住:人们之所以会对亲密关系产生焦虑,是因为他们常常想“我应该如何与别人亲近,同时又保持自我、和而不同?我不愿按照别人的想法行事,也不想成为别人让我做的那种人,那我应该跟别人保持多远的距离?”或者“为了不让别人变得跟我一样,我要跟他保持多远的距离?”

当人际交往中的双方和谐一致时,他们可以很好地保持亲密关系。但是当双方发生分歧时,就会相互疏远,或者进行“权力斗争”。此时,其中的一方就想要把某人或者某物牵涉进来,从而形成一种三角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夫妻双方吵架时,其中一方往往喜欢把一个或几个孩子拉进来,然后说道:“约翰尼和我的看法一样,他也觉得你错了。”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说:“要是我们都认为你错了,那你就一定错了。所以你最好改过来,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

三角关系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平静状态与紧张状态。处于平静状态时,关系亲近的两方和谐相处,处于疏远地位的第三方则希望能跟他们亲近一些,进入他们的“圈子”。

在平静的三角关系中,处在“圈外”的第三方也许会设法引诱“圈内”双方中的一个,让其抛弃原来的亲密伙伴,而与第三方建立新的同盟。这样的一个例子是,有个十来岁的少女,她的父母总是组成“统一阵线”,而把她排斥在外。因此,她总是想方设法在父母之间挑拨离间,使之发生争执,结果父母中的一方反而跟她站在了一起,为了她的利益,与另外一方产生了矛盾。

在紧张的三角关系中,“圈内”双方也许会因为关系过于亲密,反而担心自己在密切的关系中失去自我。这样一来,他们会变得焦虑,并且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圈外”的一方常常对他们的冲突敬而远之,避免与之发生接触。但是原来处于“圈内”的双方却试图与被疏远的“圈外”一方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盟关系。

例如,当父母发生争执时,父亲也许会把一个子女牵扯进来,希望他站在自己这边,跟他一起对付母亲。这个子女也许不愿意加入,他会说:“我可不愿意掺和这事儿,这是你们之间的事情。”

相反,如果这名子女希望跟父亲建立更亲密的关系,那么他也许会认同父亲的观点,并向母亲表示:他跟父亲的看法一致,所以母亲错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与父亲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超过了其躲避父母矛盾的愿望。

问题

1. 你的原生家庭中有哪些三角关系?请列举出这些三角关系中的各方人物。如果你来自一个大家庭,那么你们家里肯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三角关系。

2. 请回忆一下你父母的婚姻生活。你和父母双方的关系如何?你和他们双方关系都很好吗?还是和其中之一关系好?或者和他们的关系都不好?当你和父母一方关系比较亲近时,和另外一方的关系如何?

3. 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和父母中的一方关系更亲密。如果你邀请关系比较疏远的一方单独去吃午餐,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和另外一方的关系会怎样?这会给你带来麻烦吗? 3sU6MGw4V7p9alEgVCDYjASnoXWNm4aeutcbYe/JWUO33WBF3CjL+sHNnMGop4/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