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应象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这段就是开始应象。首先告诉你,什么叫天?积阳为天,阳气的积累就是天,天上的东西都是阳,雷是阳,云也是阳,天地阴阳一旦相激,就是雨,就得到地下来。为什么不能冬天打雷?冬天属于藏。冬藏不是藏别的,是把阳气藏起来,所以冬天打雷就属于动了这个阳,于是民俗说:冬日打雷,十栏九空什么意思?冬天只要打雷,第二年的动物就会因瘟疫大批死掉,十个栏会死掉九个栏的牲畜。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我们要想理解阳,就去理解“天”,我们要想理解阴,就去理解“地”。《易经》说“乾卦”就是天,所以我们关于“阳”的文化解读,就是乾卦的“自强不息”,什么叫自强不息?就是运化、运化,再运化,这种运化,无须外在的推动,也从来不曾停止过,就是“见群龙无首吉”,就是自强不息。

关于“阴”的文化解读,就是坤卦的“厚德载物”,什么叫厚德载物?所谓“厚”,言其足,精足者才能承载、生发万物。地球“坤德”独厚,而且能和“天”,能和“乾德”发生感应。如果说乾卦的“自强不息”是运化运化再运化,那坤卦的“厚德载物”则是收藏收藏再收藏。为什么说阴阳不说阳阴?就是告诉我们,没有阴的收藏,则阳无以运化,或是空运化。

收藏,要收藏好东西;运化,也要运化好东西。所以说,“厚德载物”,不是光承载世间的好与坏就成了,而是要有化丑恶为美丽、化邪恶为神奇的能力,就好比大地,给它种子,它能催发、养育;给它粪土,它能化粪土为春泥。这,就是德之厚。德不厚,自立都难;德厚,不仅能载物,还能化物。这种能包容万物、能化万物的能力,源自什么呢?还是沿用“坤卦”六二的爻辞解释吧,源于自身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平直、方正、辽阔,如果一位女性能拥有这三大特性,俨然就是大地母亲的象征。“不习,无不利”这句,一般翻译成: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这种解释显然又是错的。繁体的“习”,上边是羽,下面是白,《说文解字》说:“习,鸟数飞也。”指一次次地,白色的羽毛张开练习飞翔的样子。不习,就是“坤德”不必去习练这些品质,因为“直、方、大”就是“坤德”的本性。本性,不是学来的,是天性里带来的。如果天性里没有这些,靠学习所谓“女德”,总有虚伪不自然之处,也就是说靠装,一是累,二是装不到底,总有爆发恶劣本性的那一天。“不习,无不利”,就是依照本性而行,就不会有不利的时候。再说现在所谓女德都教育女性要修娇羞、修温柔,也是修错了,看《易经》时代,对“坤德”的要求:“直、方、大”,多么阳光爽利!娇羞、温柔这些,不过是男权文明对女性的诉求,而直、方、大,则是女性对这个世界最珍贵的贡献和保护。其“用六”还说了三个字:利永贞,什么意思呢?就是创造并且收藏到极致,永贞,就是收藏到极致,而收藏到极致,不就是金属般的璀璨吗?这,可是阴的极致呀。女人,创造并且收藏到极致的表现,就是生个宝宝啊,孩子,才是世界的希望所在啊!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因为《黄帝内经》是经学的底子,没有对生命之道的领悟,没有通过肉身对天地之理的感悟,我们是很难真正理解古代经典的。等我们彻悟了《黄帝内经》后,也许再读《易经》等,就有云开雾散之感了。

所以,大家记住,不要怕《黄帝内经》啰唆,也别怕《易经》啰唆,就算啰唆,也很少有人看得懂,看懂了也大多是中士般的懵懂和恍惚,心中已经无比喜悦了,但总还缺那么一点点彻悟,但急什么呢?咱才到第五篇啊,慢慢地,我们一定会接近目标。

阴静阳躁,

这就是具体解释“阴阳”了。阴是静,阳是躁,这个足字旁的“躁”,不是火字旁的“燥”,这两个字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躁就是动,尤其是腿脚乱动,这就是肾精不足的象。这里的“阳躁”,就是自强不息。

所谓“阴静”的静,这个静字特别好,破译了这个“静”字,才可以理解什么是安静。古字“静”左边上面是生,下面是丹,生丹是什么?生丹就是木生火,指颜色变化。右边是一个“争”,“争”字,上边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争”字就是两个人在抢一根棍子,而这两个人势均力敌,在势均力敌不动的时候,才叫静,所以,“静”是指一种状态——颜色在某一瞬间凝聚不动的时候,为“静”,所以因静而止,就是静止。人的安静、沉静,也不是凭空而降的,没有先前丰厚痛苦的阅历,人是得不到宁静的。所以,静,不是“不动”,而是各方面势力均衡时产生的结果。静,是从“动”而来。而“躁”,是永远在动。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在这句里,我们要理解的是:生和长,杀和藏。阳生指什么,阴长指什么?还得打比方,阳生好比是父亲,阴长好比是母亲。在远古时代,女人根本不知道怀孕这事跟父精有什么关系,所以才有大量的感生神话。所谓“感生神话”,就是女子胎动那一瞬间带给人的奇妙感受,而这时怀孕妇女看见什么,就认定什么是孩子的来源。比如黄帝的母亲胎动的时候,看见一道电光环绕北斗,而有星辰坠入腹中,就认为北斗七星轩辕车是黄帝的神明,于是黄帝的母亲就让黄帝姓了“轩辕”。伏羲的母亲胎动时,感觉有青色的彩虹缠绕,所以伏羲就是青帝。即便后来妇女知道此事跟男根相关,也会以“胎梦”来看待婴儿的来处,比如梦见太阳入怀等。至少在原始神话里面,人们一律认为孩子的神明都来源于别处,并不认为这事跟男人有关。这倒给我们思考“父母生我之前我是谁”这个禅宗命题时,提供了诗意的遐想。就怀孕事实而言,父精,隐而不显,就是“阳生”。母亲怀胎十月就叫“阴长”。也就是说,阳生,是父精的恩泽,阴长,是母血的长养。

由此看来,生,是一瞬间的事;而长,是一定要有四季,一定要怀胎十月的。人间几十分钟的欢娱,阳,已经云施雨布,故“天地之大德曰生”。阴,接受了大德,承载了云雨,剩下的就是靠时间氤氲化生。这,就是天地阴阳的周流不止。

有人会说,看来还是“阴”付出得多啊。但不能按时间长短看待付出的问题,阳,虽然隐而不显,但作用却是明显的,没有阳生,就没有阴长,所以,下一句就是“阳杀阴藏”。

“阳杀阴藏”,是说阳主杀,阴主藏。杀,是杀伐;藏,是运化。前面讲了,阳一生发,阴就长养。那么这时,阳若不生发,阴也就只好自保其命,无所作为了。阴和阳,虽然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但其中还是“阳主阴从”的,就是在整个时间链上,阳为主,阳,是启动,阴随之;阳不动,阴也伏匿深藏。中医“气为血之帅”,也是这个意思,气动,血就旺;气不动,血就凝结了。

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这个特别重要,“阳化气,阴成形”,什么意思?阳,是使所有事物趋于无形的东西,阳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化开,你身体里之所以有肿瘤,之所以有这些那些,统统一句话“阳虚”。之所以化不掉是因为阳气的问题,阳气没劲了。人活到40岁,阳气已经自损一半了,阴气也自损一半了。所以,肿瘤、癌症等,都是老病,人体的老化、阳气的虚少,才是根本。

肿瘤、癌症等,都是老病,人体的老化、阳气的虚少,才是根本。

关于阳气在我们生命中的体现,《灵枢·天年》中有一段形象的说法。“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黄帝问:“阳气之盛衰,以至于死时的表现,老师可以讲一下吗?”我们看一下岐伯的回答,岐伯说:“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是说人10岁之前,阳气在腿脚,所以孩子喜欢跑跳,现在的小孩都四平八稳的,所以现在小孩都不是小孩,要么是神仙,要么就是大魔头,没有童心,就不会跑跑跳跳。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走路都是老人态。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趋,是快走的意思。是说人20岁左右,血气方刚,人就喜好快走。

“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前脚与后脚的距离叫作“步”,所以“步”是走路。这句是说,人在30岁左右,气血满盛,肌肉坚固,因此好走路。

“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是说人40岁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全体达到顶点,并从顶点开始向下衰落,这时人已两鬓斑白,阳气已到臀部,所以好坐。现在,若见人只要一进屋就找凳子坐,甭管他多年轻,身体年龄一定是40岁了,因为此时,气在臀部。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50岁时,肝气衰败,出现眼花等疾患,这时阳气到哪儿了呢?没说。其实是到了背部,过去还能挺直了坐,这时就开始东倒西歪,喜欢靠着东西坐了,或喜欢“葛优瘫”了。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60岁,心气衰,则神不足,神不足则容易悲苦,阳气大衰,则好卧了。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70岁时,后天脾胃已虚,皮肤腠理干枯,阳气只能顾脏腑里面了,管不了皮毛了。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80岁时,魂魄已渐渐分离,脑子也就糊涂了,语言也开始颠三倒四了。

“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此时,阳气飘忽,精血虚亏,一句经脉空虚就够了。所以到老了,还真得有肉食,方能填补点精血,阳气呢,这时是补不回来了。

“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此时,神与气,都远去了,人,已成空壳。

由此看来,最应该听点生命之道的恰恰是中年人,因为最累、最焦虑、最容易忽略健康的是中年人,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比如心梗,老年人救得,中年人救不得,就好比,紧绷的弦易折,松了的弦反而不易折。

什么时候是生命的危险点?岐伯有种说法:“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这段说人在7岁、16岁、25岁、34岁、43岁、52岁、61岁这些年龄段是人的大忌,不能不小心从事,身体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呢?这里只能简单说一下。7岁,实际上是8岁,中国有虚岁之说,是要加上在母腹里的时间。这个年龄出问题,是因为6岁天干地支与年柱天克地冲,比如属马的,跟属鼠的对冲。逢冲,人要么出危险,要么改运势。16岁、25岁、34岁、43岁这四个年龄段是学业、婚姻、生育、事业的转折期,气血有大转换,过度失衡就容易生病。52岁、61岁时,气血衰败,体内阴阳五行趋于枯萎,天地的影响力就又明显了,再加上这些阶段,会面临父母离去,子女难靠,即生你者已逝,你生者又无暇为你续命,人生的五行都有断流之势,人体当然会出大问题。岐伯说,在这些年龄段,最好不要做什么事,尤其不要做坏事,否则不可救药。

从此节看,43岁前的问题当属于命数,而43岁以后的问题,就跟养生有很大关系,所以至少从43岁就要以不惑的心态好生养护自己了。有人会说,半百养生可以吗,即50岁开始养生成吗?不成,有点晚了。因为这个时间段属于自顾不暇时期,这时父母已衰老,一般人的财富增长到这时也处于瓶颈期了,一般人基本要靠先前赚的钱养后半生了,所以40多岁开始关爱自己还有余力,能在年轻力壮时,把以后要得的病消掉才是最重要的,人活呢,就活个气血,年老气血衰退了,消病都不容易了。这么说吧,你天天说话耗不耗气?天天想事耗不耗气?太耗啦。阴血呢,好补,几顿饭、几场觉就补回来了,但饭也需要阳气把它化掉才长力气。所以,气,不好补。

“阳化气,阴成形”这句,就是说:阳主万物的气化,阴主万物的成形。所有的东西能够成形,都是阴气在起作用。包括五脏生成等,但也包括肿瘤、子宫肌瘤等。

每年体检,都会吓倒一大波人,那哪里叫体检啊,那叫体验绝望。银行职员一体检,50%都有甲状腺结节,在美国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治疗,更不需要手术,其实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就是你太焦虑了,太累了,只要你不那么纠结,只要你少说话,情况就能缓解。可是你能不纠结吗?只要跟人打交道,人就会纠结,不纠结的方法只有不跟人打交道,可天底下,最绕不过去的,就是人。回到家,还有爹妈呢,还有丈夫孩子呢,那怎么办?没办法,只好鼓励自己好好说话,鼓励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甲状腺结节说白了,就是肝郁气滞,阴邪凝聚,而阳气又不足以化。其实甲亢、甲减要比结节的问题严重得多,但如果能碰到好的中医,很快就能解决。但是治疗结节反而不会很快,因为毕竟已经成形了,还是稍微需要点时间慢慢化掉的。

乳腺结节现在弄得跟乳腺癌似的,也让人吓得不行。其实这个没有什么,比如说你排卵期,阳气足的时候,乳腺结节就会变小,这个时候你去查就没事,一到月经期,气滞血瘀全来了,乳腺结节就可能变大,这个时候你一疼,就去医院检查,一检查就检查出来了,如此悲喜交集,人生都错乱了。人呢,粗放点活着,经脉也粗放通畅,过于精致地活着,经脉也紧张。所以,太过在意了,其实对自己是种伤害。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是在讲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一般翻译是:寒极生热,是阴到了尽头就是阳;热极生寒,是阳到了尽头就是阴。但实际上应该这样翻译:“寒极生热”,是指收敛收藏凝聚到了极点,精气极为充足后,自然就能生发生长。从病象上说,就是寒邪凝聚到了极点就会出现“阴盛格阳”的躁动,出现发散虚脱征候。“热极生寒”,指生发生长输布到了极点,精气极为充足,自然就能收敛收藏。此为万物之纲纪。从病象上说,热邪不能及时疏导,就会使人出现痿厥、拘挛的厥阴征候。

“寒气生浊”。首先要说清楚一个概念,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首先是天地之正气,六气太过或不及,才有邪气的概念。比如“寒气生浊”这句,我们先从正气上理解:寒气,指收敛收藏凝聚之气,只有发挥了收敛收藏凝聚之气,才能汇聚成生命的元精,生命的元精也叫“浊”,这叫“寒气生浊”。再,从邪气角度讲,寒邪,也能使人体垃圾汇聚。这也叫“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按照上面的逻辑,就是只有生长生发发散,才能使元精气化升腾为能量元气。再,从邪气角度讲,过度发散的热邪,能使人体精气向上向外飘散而不能汇聚。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热气把清气往上赶,寒气把浊气往下带。“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热气本是生发生长之气,这个气往上升,就是正能量的东西,但是如果它升不上去,反而下行,宣散之气在下,则生飧泄,就是拉稀,就是热气把里面本来成形的大便都化成无形。从原理上讲,肝气、脾气本应上升,若肝脾阳气下陷,就是“飧泄”的毛病。

“浊气在上,则生 胀”,浊阴之气本应下行,如果浊阴之气反而向上的话,就会出现腹胀、食不下的情况。现在很多人有饭后腹胀的毛病,原因都在于“寒气生浊”,是浊气不下行造成的。所以病根在阳虚不能化阴浊,不仅 胀,而且口臭。口臭千万不要看作小毛病,口臭是大毛病。

脾胃虽然总连着说,但其中,胃气是要下降的,脾气是要升的,胃属于阳明,脾属于太阴,生命讲究“反者道之动”,阳的东西要下行,阴的东西要上行。如果胃气不降,胃中腐味上行就是口气,口气为什么不好?口气是腐味,而腐味应该是在下焦,它跑到中、上焦来了,就干预了上焦这一部分的干净清爽。上焦的一切都应该是清亮的,比如你的眼睛要亮亮的,嘴巴要清清爽爽的,鼻子要通畅,耳朵要清爽……这个身体才叫好,如果你眼睛不亮了,头昏沉了,口中腐味滋黏,就是“阳”的地界全被“阴”占领了,人,也就完蛋了。这就是这一节的最后那句:“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曾有人在微博里,求治疗口臭方,因为没有把脉,所以不能开中药,只能开中成药,就开了一个挺轻巧的小方子,口臭的根在脾胃阴寒,附子理中丸肯定有效,理中,不就是理中焦嘛。中焦,含脾胃、肠胃,泛酸、胀、腹泻,统统是中焦的问题。当然,最好是理中汤,因为汤药有涤荡之疗效,快速且有效。丸药则属于缓释剂,虽然慢,但开对了,一样有效。

但是微博上开丸药,也有麻烦,病人不懂原理,所以爱看说明书,就说说明书上没写可以治疗口臭啊,于是便不敢吃,所以有些人,想帮他都帮不了。怎么吃呢?因为此人有口气,还泛酸,还肚胀,这些毛病一定会导致浑身无力,理中汤加黄连正好对治这些毛病。具体做法是:用黄连3克煮水,冲服2丸理中丸,最好上午八九点钟脾经当令时服用,效果最佳。

用理中汤,大家好理解,加黄连,大家就不理解了,黄连不是苦寒药吗?

黄连是寒凉的药,但我先前说过,它没黄檗那么苦寒,黄连入心,黄檗入肾。在我们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黄连可是味有趣的良药,它专门清心君那点邪火,而又不伤心。能让你的心安静下来、清静下来的,只有黄连这个药。3克黄连,很小的量,用一点点苦,把焦灼的心气稍微往下带一带。只要心火不再往上使劲地蒸腾,再加上中焦这里一开,气自然就沉下去了。

如果原先你没有吃过任何中药,这个药一下去,很多毛病都能好,最大的好处,就是大便比原先通畅很多,原先两天一次,现在一天可以两次。有口臭的人基本有便秘,下窍一通,上窍自然舒服。但如果你原先一直乱吃药,疗效就会慢一些。但大家一定要记住,吃药最根本在于方向对不对,现在各路说法也多,爱指手画脚的也多,关键看自己能否懂些医理,能不能坚持主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病,不重要。关键在于得病的人,人,才是造病的机器,是人在造病,并不是病在造人,所以中医是治人不治病的一门大学问,把人治好了,病自然去。所以中医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话疗”,先通过交流把病人的心结解开了,才好,所以必须见面才行。都说求医问药,可现在的人只想求药,病就没办法治。治病,没把人整明白,病就是好了,这人还得得别的病……唉!这其中的道理,有多少人懂啊!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这一段,还是翻来覆去讲阴阳。这段翻译过来就是:清阳之气为天,浊阴之气为地。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下降变成雨;雨源于地气,云出自天气。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从腠理发泄,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以充实,浊阴内走于六腑。

《黄帝内经》反反复复,一定要让你接受这个应象。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浊阴之精,只有在真阳的气化作用下,才能化为云雾;清阳之云雾,也只有在真阴的凝聚作用下,才能化为雨露。“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雨,都是从地气升上去的,阴虽降却主升;云出天气,阳虽升却主降。

“故清阳出上窍”,清阳之气,全在上面五官窍运化,同样,五官窍走的气,也是清阳之气。五官窍,是五脏的窍,五官窍清爽、均衡,实际上也是五脏的反应。五官窍不通利,就是五脏的瘀阻,比如眼干,是肝病;嘴巴干,是脾不好;耳鸣耳聋,是心出问题,等等。“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宜乌、附、干姜之属。”可见阳虚是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之一,即流清鼻涕,是肺寒。为什么说流脓涕时说明快好了?因为人体自保功能启动了。启动了什么?启动了热,来赶这个寒,虽说寒极生热,但本质还是寒。这时可吃一些温热的药,帮人体驱寒,鼻子可能一下子就通了,这时若上金银花等寒凉剂,就会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这就是经脉与五窍的关联。

“浊阴出下窍”,这里的浊阴指人体的代谢物,下窍、下焦走的是浊阴之气。下窍,指肾走前、后二阴,所以看浊阴之气在于看小便、大便。

凡是窍,一定是管出入的,清窍,走清气;浊窍,走浊气。所以,养“窍”很重要。道教把“养五窍”作为修炼要点,认为五窍为元气之贼,因此强调对眼、耳、鼻、口、神的修炼。主张“目不外视而视内,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鼻不闻香而呼吸在内,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而默内守,则意在脾而不从口漏;心不妄想,则神在心而不从想漏”。如此,则五脏神攒簇在腹部坤位,为不漏境界,这,也是老子“君子为腹不为目”的真义。

丹道家还认为“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主张守三关:三关是耳、眼、口。人容易受到耳、目、口的伤害,耳听声,终日听别人喋喋不休,则肾精动摇;目视色,终日看碎片文字,则心神驰越;口多言,终日言语无逻辑且怨气冲天,则肺气散乱。因此,人要固守耳、目、口三关,才得清静之道。

人要固守耳、目、口三关,才得清静之道。

“清阳发腠理”,腠理就是肌肤和皮毛,其实整个皮肤也是窍,而且是神秘的窍,所以叫玄府。“府”就是空,所以皮肤玄府是最神秘的一个窍。阳气呢,可以通过经脉宣发至腠理皮肤。如果你畏寒怕风怕冷、皮肤肿胀,或手脚冰凉等,那就是玄府这个“窍”出问题了。如果皮毛被憋,就可以用麻黄。如果还微微有汗,没有全憋住的话,一定会用到桂枝,因为这些全是在宣发腠理,只要辨证准确,药方一上,身体末梢一下就宣开了。西医呢,因为不知道玄府的秘密,只要是皮肤症状,就只好用激素。所以,大凡皮肤症状,我的原则就是中医治疗,找不到好中医,就等身体自愈。

“浊阴走五藏”,浊阴,不见得都是阴邪,米饭、粥、菜,这些东西,也可以叫浊阴,它们被化掉以后就会被五脏收藏,所以什么叫“五藏”?就是“藏精气而不泻也”,它收的一定是精华的东西,而渣滓则给了六腑。

“清阳实四支”,这句话其实挺重要的,清阳是用来充实四肢的,我们的四肢发沉、发胀都是因为缺少阳气。人老腿先老,就是因为阳气供给不到腿部了。这个前面已讲过,这里不多说了。就一条,清阳之气,全部在四肢、腿脚、胳膊,这是我们全身最活跃的地方,阳气足不足,就看四肢的灵活性,你看过去的领导,总有肢体语言,举胳膊、挥手的;小孩子也有肢体语言,张牙舞爪的。现在呢,领导都坐着念稿子,胳膊都懒得挥一下,小孩子也中规中矩的,所以一看,全都憋住了。其实呢,越老越得挥舞着手脚才好。《素问·阳明脉解》说:“四支者,诸阳之本,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这句多好,能登高,能望远,生命便永远鲜活。

“浊阴归六府”,上面不是讲过“浊阴走五藏”吗,怎么这时又“浊阴归六府了”?这里一定要清楚,走五脏的浊阴,指气血之“精”,归六腑的浊阴,指气血所化之“腐”。这些“腐”要想成为屎尿,也得靠阳气气化,没有气化,渣滓也成不了香蕉便。所以人体气化,就是在干一件事,把生命里的所有东西都变成极精致的东西,一点马虎不得。生命,就是五脏六腑各守其位,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每个系统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不能说我是刷厕所的,工资少,就不好好干,越不好好干,你得到的就越少。干与不干,不是领导在看,而是老天在看,所以才有“天道酬勤”一词。

其实,这一辈子,无论我们学什么、干什么,都是为自己。学的东西消化吸收了,也是精,也补自己;辛苦干活挣的钱,也是精,也养自己,多余的,还养别人。这一切,就是“不足当自强,有余则分享”。我说过,世上只有自己对自己好这事不会后悔,对别人好,别人不领情还会烦恼,再由爱生了恨就更不好。最好是:别难为自己,也别难为别人。没人爱自己,也要自己多爱自己一点,每天早晨洗脸时跟镜子里的自己微笑问个好,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跟自己的心肝脾肺肾问个好,世界太平,体健神清,感恩知足,就是幸福。

人的所有悲哀在于能源的匮乏,匮乏了,人就会自私,就会在感情上有挫败感。而太阳呢,能量源源不断,就没有分别心,就能不在意好与坏,就能普照万物、气化万物。而人类,只能阶段性地释放自己,除非能量足够,否则自己那点能量就只能用于自保。

大家只要领会了这个气化,就可以明白很多东西。气化少,尿量都少,因为尿的生成也得靠膀胱气化。阳气不足,收摄不住,还会尿频。多思多虑,会使阳气虚损。你看少年想事少,阳气足,就能迎风尿一丈(约3米)。人老了呢,阳气不足,收摄力也弱,尿失禁的人就特别多,有人咳嗽一下,下面都有尿。老男人更是顺风都能尿一鞋。

为什么女的“尿失禁”会多于男的?第一要考虑男女差异,男的本身为阳,女的本身为阴,收摄能力是阳的功能,女的先天在这个方面弱一些。第二,女人之所以要蹲着撒尿,是因为女子基本以肺呼吸为主,唯有蹲着,肺气才能用上劲。而男子是腹部呼吸,所以站着撒尿,才能使上劲。人老了呢,肺气会比肾气先虚,所以女性尿失禁多于男性。但男性更难受的是前列腺问题。

水为阴,火为阳。

“阴阳应象”这篇大论为什么重要?它始终都在找“象”,找阴阳的“象”。为了说明阴阳,它说天为阳,火为阳,气为阳,男子为阳,六腑为阳……又说地为阴,水为阴,形为阴,女子为阴,五脏为阴……而这一段,依旧是对阴阳之应象的追寻。

应万物之“象”,就是打比方,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打比方。这个比方怎么打?前几年,我在喜马拉雅App上讲《诗经》。大家都知道《诗经》有三种文学表达手法,赋、比、兴。什么叫“赋”?“赋”其实很简单,就是直抒胸臆,比如要表达“我爱你”这个概念,可以用一系列排比铺垫:一月我爱你,二月我爱你,一年十二月,月月我爱你。这就是“赋”。任何一个朝代只要兴起“赋”这种表现手法,这个朝代就是强盛的。所谓强盛就要看气势,比如汉武帝时期大赋兴盛。

比,就是打比方,“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就是打比方。比方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最后的效果。比如你对一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因为人是害羞的动物,于是很多真话就以类似这样玩笑的方式说出口了,但女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却有可能真认为你这种态度是不认真的,她也完全可以用玩笑对之。所以两个人闹来闹去,到最后有可能就真是一场玩笑。不学诗无以言,学不好诗、语言表达不到位,也一样会出问题。

中国的圣人没有不会打比方的。《黄帝内经》通篇都在用“春夏秋冬”打比方,如果不掌握这个原则,就看不懂《黄帝内经》。生命有春天有夏天有秋天有冬天,你寒邪重的时候就是冬天,你春意盎然的时候就是春天。中国古代文化用“春夏秋冬”打比方是一个惯例,比如《诗经》第一篇一定是“关关雎鸠”,绝对不会是“蒹葭苍苍”,因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秋天。秋天就得往后放,春天就得往前放,而《关雎》就是春天。这就是中国文化。你看古书的时候,一打眼看的全是春天,全是生机。中国文化刚开始给你的都是生机,先让你高兴,然后再慢慢地“向死而生”。

兴,是很暧昧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不直接说,先说别的事,然后由此景此事引发出自己的情感,或一种情愫。先有“诗境”,然后生“诗心”。还是说“我爱你”这事,诗里不会用这三个字直白表达,而会说“下雨了,我想请你吃饭”。下雨和吃饭是没有关系的,这二者和“我爱你”也没有直接关联,可是阴天下雨常常引发人的孤独感,细雨缠绵会引发我对你的思念,会引发我对你的依恋,这比“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要深沉、认真和含蓄得多,虽说暧昧,但效果往往会更好。“关关雎鸠”就是给你一个场景,永远让你记住,所有的景,说的都是心情。下雨会引发人的孤独寂寞,在我最孤独寂寞的时候我想的是你,同时我想跟你在一起,这不比“我爱你”更强烈吗?

我们把“赋比兴”弄清楚,就知道里面都涉及一个表达问题,《黄帝内经》在这方面,就在培养一个诗人,什么意思?就是你要学会观察世间万物,比如你看到水,你就要想它为什么是阴的,水有什么特性。水的第一大特性是什么?水往低处流,水为阴,阴就代表沉降、向下的一种能量,只有到了老子的时候,才把它的本性、德行发挥出来,叫“上善若水”。火是什么?火为阳,火,就是向上,你看这个“象”就知道了,而且火是热的,水是凉的。中医要看得更透彻一点,关于水和火,光看到这个冷热上下这个层面,可以不可以?只看到这些层面全是西方思维,如果你单纯地认为水一定是阴的,你就错了,因为肾水就有阳的特性。如果你单纯地认为火一定是阳的,你也错了,因为心火的本性就有阴的特性,因为无阴精以何上炎?!所以学中医,有点像修禅,脑子要活,思维要活,要不断地冲击自己以往已经成惯性的念想,如果你局限于这个“象”上你就全错了。水虽然表象是阴的,但必须有阳气推动,才能流动,所以水的本“象”是真阳,犹如坎卦中间的一根阳爻。而火的本“象”是真阴,就像离卦中间的一根阴爻。

中国文化,看表象文化,还是看本性文化,其中的要点在于看“气”,为什么在阴阳之前有个“气”的概念呢?怎么看这个“气”呢?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易经》中有泰卦、否卦,泰卦是三根阳爻在下,三根阴爻在上,从象上看,有人就不喜欢,认为怎么能阳爻全在下面,阴爻全在上面呢,女人岂非很得意?而从气上看,此卦就妙不可言,阳爻在下,但其气上升;阴爻在上,其气下降,如此便形成阴阳交泰之势。而否卦,从象上看,阳在上,阴在下,表面上正是天地之象。可中国文化认为象不如气重要,否卦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就是阴阳离绝的象,因此就属于否塞不通,就不如泰卦祥和。

而中医讲“水为阴,火为阳”,水,坎卦,里面是真阳,这根真阳才是水的本性。火,离卦,外面两根阳爻,中间一根阴爻,所以火的本性是真阴。中国文化为什么爱讲这个“真”字?因为有真就有假,中国文化一定要求真、去假。水,是假阴真阳;火,是假阳真阴。找到真阴,真阳,才重要。这,就是中医思维。

现在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热的时候,但传统文化难讲。为什么?比如问小朋友,什么是阴?小朋友会说“水为阴,火为阳”,到中医思维里,你再给他讲“真阴”“真阳”,就吓他一跳。而“真阴”“真阳”,不仅是《黄帝内经》里面最主要的东西,也是中国文化里面最重要的东西。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阳为气,阴为味”,我们经常讲“气味”,这词天天用,真意是什么,未必懂。比如你一进屋就闻到香气了,闻到气儿你就饱了,那你就是神仙,神仙就干一件事,神仙就是把气儿径直拿走。

什么叫阳为气,阴为味?这个话题其实蛮有意思的,所有能感知的味道都是从“地”来的,比如大米的清香。那么它有没有气?这个气到底什么?是四季,是生长化收藏。任何事物,老天给的是“气”,大地给的是“味”。这个气,要的是时间;这个味,要的是空间。没有时空,任何生命都是窘迫的、短暂的。而我们要想活得好,就得不断地开拓和丰富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然后才是多气性、有味道的人生。

气就是天,从四季里,得了寒热温凉四气。味呢?除了味道,还有方位。所以说“天出四气,地出五味”。“味”在《黄帝内经》里是五味,“味”就是“五行”,西方有西方的味,辛;北方有北方的味,咸;东方有东方的味,酸;南方有南方的味,苦;中央有中央的味,甘。所以,中药有一套系统,专门讲究“四气五味”。

你们打开任何一包西药,它里面全是成分,你的化妆品也全是成分,什么醇、什么甲、什么酸。中药从来不讲成分,而讲“性味”。也就是西医永远是成分论,中医永远是气味论和性味论。所谓气味论,天气,指二十四节气;地味,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所谓性味论,就是讲四气五味,四气是温凉寒热,就是春夏秋冬;五味就是酸辛甘苦咸。比如麻黄、桂枝、附子属于温热,黄檗属于寒凉,这是气。麻黄,味甘、辛;桂枝,也是味甘、辛;而附子,其味辛,无甘味;黄檗,味苦、微辛,这是味。任何药,一定先看四气五味,看它得了什么“气”,看它得了什么“味”。如果不是“道地药材”,必在气、味上有问题。

比如附子一定是四川江油的最好,得西南“坤位”川蜀厚重之火气。你把附子种到北京来就不行,它的五行就变了,附子现在的五行是西南,你把它种到东北去了,这两个能一个味吗?东边的味道是酸,北方的是咸,那它就是介于酸和咸之间的味道,西边的味道是辛,南边的味道是苦,那它就是介于辛、苦之间的味道,这能一样吗?所以说,换了地方就换了味道。人想挣钱不可怕,但一定不能挣造孽钱。随随便便就开山种中药,就是不负责任。所以每次北京元泰堂中医诊所进药,我都得先抓两服试吃下,以确保安全。

研制中药,实际上是个艺术活,种植,要看天,要看地。炮制,要看水,要看火,要看功夫。煮药,要看配伍,要看火候。喝药,要看时辰。所以古代优雅生活,必备玉、药、茶、香四项。玉,有君子之德,可以温润我们的生活;药,属于君子之刀刃,当用则用,不当用,则藏匿之,可以拯救我们的生活;茶,属于君子之味,可淡可浓,随心而品,可以安抚我们的生活;香,属于君子之韵,可显可隐,风流自在,可以诗意我们的生活。想想都美,我们怀着玉,烹着药,洗着茶,熏着香……哪怕草庐、树下,哪怕衣、木履,也似仙人逍遥啊。

四气又叫作温热寒凉,今人治子宫肌瘤特别爱用活血化瘀药,我反对,为什么?寒瘀凝结的话,你用温热的东西把它化开就可以了,用活血化瘀药多有害于身体。真正能活血化瘀的是元气,而不是药,这些药只是起到调节元气的作用而已。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中“味归形”,就是味厚的东西能使你的形体充实。“形归气”,就是形体充满则气旺。“气归精”,就是气有余了,必然汇聚在丹田而成为“精”作为身体的储备。“精归化”,就是精足了,自然化成“气”而充盈大脑。这里有顺承,有循环,气、味,对身体发生作用;身体内部,精和气又不断循环,补充神明。

这里主要讲个“味归形”吧,因为这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味归形”,就是说味道可以将养形体,所以人一定要吃饭。味,可是道,咱不要小瞧这些词,“气”是“道”,“味”是“道”,“厚道”也是“道”,任何事物提到“道”的层面,就有意思了。这些词都很讲究,所以大家不要把这个“味道”轻易地带过。在味道里,我主讲下淡味吧,什么叫淡味?我在《生命沉思录》里曾经定义过五味,形容“淡”的时候,我觉得真是神来之笔,我说淡味:无味之味,味之盛境,味之圣境,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之后的宁静。淡,就是你什么都经历过了,你才能淡;你什么都没经历过,你就是一张白纸,那不是“淡”,而是“白”。只有阅人无数了,对人、对事都有主张了,不随波逐流了,才叫“淡”;如果什么人都没见过,什么事都不懂,那叫“傻”。

大家不要小瞧一个“淡”字,开《伤寒论》里的方子,第一煎,气、味都浓,叫“味归形”“气归精”。第二煎,气与味都略不足了。很多人就把药倒掉了。其实,药煮到第三煎,味最淡,火也烧过了,水也煮过了,貌似没有什么了,可那个“淡”,很养人。关于喝药,我的主张是第一煎晚上喝,因为晚上喝完正好睡觉,药里面的五味,在一夜的经脉巡行中悄然轮回,不仅药味可以补充形体,气也要来补充形体,这时最主要的气都不是药气,而是休息,所以药效会极佳。有人说我们外面煮中药都是第一煎和第二煎混合,还说是阴阳和合。那我问你,第一煎是阳还是阴?现在人已经极不讲究了,都是让药店代煎了,没有那种拎回药包,挑灯煮药的认真劲了。其实屋子里有药香也是一种雅致。第一煎,头天晚上喝,第二煎,第二天早上喝。睡了一夜,人精神足了,药性虽淡了点,可早上阳气足啊,早上的阳气可以补足药性。第三煎,最淡,淡,不足以治病,但可以养胃,其实,也可以喝。第一煎、第二煎,力道大,凡治病的,都不会让人太舒服。可第三煎可以柔柔地养人。但这里一定有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药方一定是开对的啊。没开对的,一煎都别吃!有的老人舍不得,说那也得吃完开错的,再吃对的,不能浪费钱!呵呵,这都不是糊涂的问题了,所以,世上的事,还是少管吧。

“味归形,形归气”,身体只要强壮了,气就会旺,但是有一个前提,一定要先形旺才能气旺。如果一个人疲疲弱弱,又小又干巴,气怎么旺得起来?大身形装大气,小身形装的气也少。任何东西都有象,有象就有气,有气了,就要有“器”——也就是盛纳这个气的东西,没有收纳“气”的东西,气也就散了。对于人,这个盛纳人体之“气”的东西,就是身形。

“气归精”,气一足了就生精。精,怎么来的?气足。气化才能生精。人呢,总以为把药吃进去了,就直接补了身子。想得美。药想发挥作用,还得靠火和水,还得煮一遍才能吃。药就是进了身体,也得经过元精元气的气化才能发挥作用啊!从来都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所有的病邪全去掉时,最后也得落个虚证,等于打了一个大仗,回来就得歇着。所以叫“三分病七分养”,最后这个“养”,也是大功夫啊。

到养的时候,又得回到前面“味归形”,要吃五谷五味,喝粥吃大馒头,才会慢慢有劲。有的病人特别傻,还没能吃饭呢就说扶我起来,我得锻炼身体,这就是傻,气血还没起来呢,一锻炼一出汗,又耗了气血。那什么时候开始锻炼身体啊?体重增加了一些以后。《黄帝内经》里说“强食生肉,大杖重履而步”,是说病好了以后,要“强食生肉”,不是吃生肉的意思,而是要强迫自己好好吃饭,吃了以后要让自己胖一点,长点肉。凡是放化疗的病人,凡是做过大手术的病人,西医到最后都求你能不能回去吃点肉。尤其人老了,不吃肉真强壮不起来,血肉之品,大补精血。越老,食物吃不多了,所以越得吃得精致些才好。“大杖重履而步”是什么意思?长出点肉来了,就得让气血动起来,步,就是大步走,“大杖重履而步”,就是拄着一个大拐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让气血慢慢生发。《黄帝内经》很少谈到跑,《黄帝内经》认为,年轻人身体好的时候就爱跑,跑就跑吧,但是实际上真正锻炼身体的,是步,是大步走。“重履”是说你要有劲地走,把脚踩实地走,不要小瞧这点,八段锦里面不是有“背后七颠百病消”吗,脚跟实、脚跟有力,走起路来,才能震动到脊背,才对身体有益!“强食生肉,大杖重履而步”,写得好美。

越老,食物吃不多了,所以越得吃得精致些才好。

“气归精,精归化”,气足了能够化精,精足了也能够化气。这里面是一个相互关系,实际上是在讲强者要和强者联手,或弱者要和弱者联手,这样才是好的匹配。

精食(sì)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食”有两个读音,一个是读“shí”,一个是“sì”。读“shí”时,自己是主动者,自己吃,叫食(shí)。读“sì”,有喂饭之意,比如说食(sì)母,《道德经》里有这句话:“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是说我特立独行,以供养道源母体为贵。生命之道,也贵于食母。我们大家只要一谈到食母,就都理解成侍奉老母,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意思,我们这个肉身有没有母?每个脏器有没有母?其实,我们的生命当中,有无数的母亲,而最根本的母,就是生出所有脏器、所有细胞的那个本源——元气。我们本来要做的一切都是要食母,要供养元气,但实际上,我们每天做的都是耗散她、伤害她、掠夺她……

中华文明讲孝道,可盛纳我们灵魂的这个肉身,虽说只是器皿,但也是母啊,没有这个肉身,灵魂意志也无从说起。所以我们也应怀着感恩之心去善待她,但我们又有几人明白这个道理呢?!

怎样才能不伤害她,而饲养她呢?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就是让我们谨守五官窍,尽量关闭两耳、两眼、嘴巴,缓慢呼吸等,如此才能让生命能量源源不断。道家讲的“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是说,只要开口讲话就消散神气,只要动了意念就耗散真阳。也就是,凡念头多、凡争强好胜、凡多管闲事,都耗散神气、阳气。老子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即,知足,不争,就可以不被侮辱;知止,知道停下脚步反省自我,就不会有危险,这些就是人生长久之道。可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知足乎,知止乎?

食母,就是饲养元气。我们生命当中最关键的,是元气。元气,是我们生命的根,当我们生命出现任何危险的时候,都是元气跳出来救我们。撞伤了,青肿了,抹药,它会消肿,不抹药,它也会消肿,其实,消肿的不是药,而是元气。治病也同样,我们常人想的都是药在治病,其实,真正治病的还是你自己的元气。元气够,不吃药也能慢慢好;元气虚亏,吃再多的药也是死。所以开药首先就是不能伤元气,大寒凉绝对伤元气,元气立马被憋住了,所以不可重用寒凉。金属矿物质类的药属于重调元气法,所以也属于伤元气的药。吃这类的药,因为重调了元气,所以病人会感觉效果好,但治疗到一定程度时,元气大伤,一旦垮掉,身体就没法修复了。就像现在很多人在问,三七粉可不可以吃,我坚决说不可以吃,三七粉拼命给你活血,同时把心脏血管以及血管壁都弄得越来越薄,等你真的病了,救都没得救了。

治病第一条,不可以损伤元气,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条,要适当地调动元气。治病归根结底动用的是元气不是药,所以正确的医生开药也是在调动元气。怎么调动啊?首先,可以用人体排异反应功能调动元气,比如扎针。针,对于身体是异物,元气一定要把它排出去,这也是扎针有效和能救命的原因。另外,用药,疏通瘀阻的经脉,气机也可以活跃起来。具体举个例子吧,比如带状疱疹,一般人一得这个病就去看皮肤科,这哪里是皮肤病啊?从原理上讲,带状疱疹多发于腰部,也有发在头部的,但其特点都是成圈状,要么一圈在腰,要么一圈在胸,要么一圈在头,凡圈状的病,都跟带脉有关,带脉,借肝经而行,同时跟阳明胃经、督脉也有关,所以此症比较凶险,过去又叫“缠腰龙”,据说只要这条龙缠接上,人就完了。所以,治疗这个病,一要及时,二要辨证准确,如果是肝胆经瘀阻,就从疏通肝胆经入手,可以用《伤寒论》里的小柴胡汤等。如果是气机的问题,比如上下交通不利,实火、虚火憋在中焦,同时兼有发热恶寒、上热下寒等,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通脉汤调理气机,辨证准确的话,三到五服药即愈。这些办法都是通过调理肝经、胃经等,以救带脉及任督的方法。如果一味消炎的话,可能还把病邪憋在了体内,反复难愈,年轻力壮者还好,年老者,则危险矣。病愈后,人应该有点虚,有人吃完药后会嗜睡,这就是身体在发出指令让你休息,这时要好好睡,睡觉大补元气,阴足了,阳也就足了。然后,便能满血复活。

治病第一条,不可以损伤元气,这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说:“我现在身体不好,又不想找大夫,我道理懂了,但是本事不行,我不会开方子怎么办?”那就上床休息,睡觉,好好吃点清淡的东西,比去外面乱吃药好。好好睡一觉比什么都重要,睡不着怎么办?听《诗经》,听《黄帝内经》,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我的声音有催眠的效果,真的哟。

“精食气”,上面说了,食,是喂养的意思。这句就翻译成:精,饲养气。关于精,中医教科书说:“精,是维系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质。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者指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精,还包括血、津液的广泛含义。血和津液都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它的定义就是精是精微物质、营养物质。只要说是精微物质,就落入有形的圈套,就每每被西医诟病。与其说成物质,不如说成能量,这个能量有阴阳两种运动方式,阴的运动方式会形成凝聚,而阳的运动方式却是宣散的。说“心精”“肾精”“脾精”等,其实“心精”的主形态是散,“肾精”的主形态是藏,“脾精”的主形态是运化四方。

关于中医里的基本概念,还是不要看今人教科书里的解释,要看《黄帝内经》里的解释。比如《灵枢·决气》篇,就对很多基本概念有精到的定义。比如什么叫精、气、津、液、血、脉,这里先简要地解释一下,后面还会设专章去讲。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翻译过来就是,黄帝问:“我听说人有精、气、津、液、血、脉,我认为只是一气罢了,如今一定要分辨成六个名称,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命名。”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岐伯的回答是:“精,是两神相搏,也就是阴阳两种相互运动、纠缠,并由此成形。也就是这种相互运动在前,身体形成在后,也就是人生之前,先成精。”

“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那么什么是“气”呢?岐伯回答:“阳气(肺气)从上焦开发,能宣散五谷之精微,并且有熏蒸皮肤,充盈身体,润泽毛孔的功能,就像雾露一样浇灌身体的事物,叫作‘气’。”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那么什么是“津”呢?岐伯回答:“能够从腠理发泄,可以像‘汗’那样渗出的功能,叫作‘津’(比如唾液、汗水、眼泪)。”

“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那么什么是“液”呢?岐伯说:“水谷入胃,则气满,气,像淖泽那样流注于骨,肾主骨,先收藏、后发散,为屈伸,提取精微则可以补益脑髓、元气,使皮肤润泽,叫作‘液’。”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那么什么是“血”呢?岐伯回答:“中焦(泛指肝脾胃大肠小肠等)接受真阳元气,取五谷精微汁液,造化而为赤色的,叫作‘血’。”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那么什么是“脉”呢?岐伯回答:“能够阻遏、分辨营血与卫气,令它们各行其道的,叫作‘脉’。”

其实,《黄帝内经》在任何基本概念上,都不遗余力地解释、再解释,只是我们太浮躁,气血不足,不能完整地看一本书,于是只好任凭别人带我们四处飞,再也落不了地。

中医讲,肾主藏精,我前面说过,藏精,就是把粗糙的东西变成精华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精食气”,就是肾的真阳,能够让“精”气化。精越足,气化的气就多。除了肾阳可以气化肾精,激情、情欲、运动、体力劳动等也可以促进“精”的气化。肾精能气化,就是真火生真土,“精”就补给了脾胃,脾主肌肉,精足了,人就有劲。反之,人没劲,要么是精不足,要么是肾精无法气化。

高血脂,西医说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从中医的角度看,当是气不足,精也不精粹了。正常的精一定是活泼的、自由的、完美的、有力的。多有力呢?有个身体棒棒的小伙子去献血时,医生说:你的血液好棒,能让死人站起来!这,就是新鲜的精血的力量。血脂高就是人体的精和气都被抑制了,也就是人体的能量源被抑制了,不自由了。中医解决这个问题,不在于消脂,而在于通经脉,让精和气重新活跃有力起来。

“形食味”,外形充实,反过来也饲养“味”。味,是水谷精微,是“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化生精”,生命里的一切都要经过气化,气化才能生精。我们的生命始终在做一件事,就是把一切粗糙的东西通过气化变成精华。我们之所以对生活经常充满愤恨,是我们的所作所为与生命本身正好相反,总有无能为力之感,总是把美好变成低级和粗糙。比如我们吃进五谷,生命就要把粗糙的五谷变成精华,甚至在处理垃圾时,都要让便便细腻到极致。

“气生形”,是指“气”能够让你的身体、你的五脏六腑饱满起来。如果你的肉松松垮垮,就是阳气不足,尤其是脾阳不足。大家看看自己的手指肚,如果皱巴巴,按下去,半天弹不回来,就是脾气大伤。

曾有一个军人来问病,手一伸出来,没想到他的手指肚通通皱皱瘪瘪的,我大吃一惊,一个军人,怎么会有这种现象?他们的营养和锻炼一向都是很好的啊!我问:您是不是在减肥?他说对。这病看不得了,我常跟学生说,不要给吃减肥药的人看病,如果一个人,连饭都不能好好吃的话,药还能好好吃吗?!饥饿减肥法,首先伤脾阳。脾阳一伤,后天就伤。

所谓“味归形”“气生形”,就是指五味补益形体,气也补益形体。五味为阴,气为阳,也就是阴阳合和才补益形体。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这一句,还是在总结味、形、气、精之间的相互影响——味,能伤害形体,味过,则伤形。气过,也能摧残精,气盛则耗精。精可以气化为气,气又会因为五味之不调而受伤。

第一句“味伤形”,五味过度则伤形。只要说到“伤”,就两条,一是过度,二是不足。所以这句话就应在“中庸”二字上。我说过,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就是气、阴阳、五行、中庸,辨别是不是中国文化、辨别是不是中医,就看他讲不讲这几个概念,是不是从这几个概念出发考虑问题。这就是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益处。比如一对夫妇吵架了,那肯定是男女认知事物、看待事物的方法出了问题,这是阴阳;另外,你们俩的气也不同,男人有可能粗俗,女人有可能就是一个公主病,你的高傲、轻慢之气,只能把男人越逼越粗俗,这就是因果,所以你的气,就是你的命,特别清高的人,最后必有浊气来压,比如《红楼梦》里的妙玉,这就是相生相克。而要想解决这一切,只有化自己的性情才行,想改变别人,休想!这个念头立住了,就是守了中庸。

关于味过则伤形,还是要举一个例子,就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一个劲吃到底。为什么不太敢在公开场合讲《伤寒论》呢?就是怕百姓见着好的不撒手,吃药上了瘾。其实生命有很多能量源可以让身体自愈,比如经络按摩、辟谷艾灸,比如习练易筋经、八段锦等。但你若说了什么东西好,中国人仿佛在吃的问题上有瘾性,比如原先的红茶菌、绿豆汤、固元膏,一波一波地跟进,这就是糊涂,就是一条道走到黑。所以,现在大家认认真真听经典了,就是越活越明白,以后任何一个方子,都要用中医思维去思索下,其中到底是什么原理?比如就一个红豆薏米红枣粥,也可以想一下,赤小豆,有祛湿之效,同时强心肾,薏米虽说也祛湿,但难消化,孩子就不适宜吃,因为小孩脾胃弱。红枣健脾第一,但吃多了,也会滞住脾胃。而现在人焦虑、情绪不稳定,因此胃寒居多,那红枣最好是用炭火烤过,就可以又健脾又祛胃寒,实在不行,煮粥时可再加点姜末姜丝……但即便这样,也不必天天吃,天天吃,就是过度,就是不懂什么叫“淡”,什么叫“薄”,什么叫“养”。

“气伤精”,气盛则精耗,通俗地讲,就是火大了能烧了精。什么情况下火旺呢?欲念强的时候,意动火功寒,就是欲念会燃起大火,然后人的阳气就衰微了。

其实,以上这段“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颠过来,倒过去,一直在讲味、形、气、精之间的问题。其中,主线是“气”与“味”在我们生命中的表现。比如,先说味能充实我们的生命,最后又说,味过,又可以伤害我们的生命。而气呢,能够化精,但也能伤精。这就是在提醒我们注意生命的两面性。如果非得说《黄帝内经》是医学,那么它是多么人性的医学!

其实,人的两面性或多面性,源于生命本体的两面性和多面性,我们不必一定要在外面寻找自我,甚至我们可以大胆地揣测一下:假如人的生命是被设计好的,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们可以既悲伤又惊喜地发现:我们的人性也被提前设计好了,人性如何,会决定人生的路会怎么走,但无论怎么走,所有人,都会随着生命走到终点,于是,水寂山寥,人性也会随之淹没,水波很快就抹平了我们曾经来过的痕迹……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这一段更有意思,是怎么用这个“气”、怎么用这个“味”的问题。先是说,阴味走下窍,阳气出上窍。浊阴都是从下窍走,比如屎尿。阳气出上窍,这句话也让人开大窍啊,看懂了这句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一辈子阳气伤得那么厉害。大便,正常人一天三次,算多的了,尿也是有数的。但上窍,一天当中,除非睡觉了,分分钟在耗散着我们,哪怕闭着眼睛,我们还是在想事,只要在想事,就耗散着阳气。看手机、看微信,耗眼窍;说话,耗口窍;听别人说话,耗耳窍;一紧张、一焦虑,就呼吸急促,耗鼻窍;脑子总想事,耗脑窍……总之,这些都是在耗散阳气,而且阳气比阴气耗散的要多得多!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这一段讲的是:同是味,味厚的为阴,味薄的属于阴里面的阳。同为气,气厚的为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也就是,味有厚薄之分,气也有厚薄之分。这就是在教我们进一步辨别阴阳,一定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下面就是如何用阴阳,“味厚则泄,薄则通”,即,味厚者,阴重,则主泄;味薄的,为阴中之阳,这点阳,就有通利的作用。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这点阴,就会有发泄的作用;而气厚者,为阳,就会主发热。

在具体解释这一节之前,先解释什么叫“厚”。厚,即厚重、浓厚,从中药上解释,有本身气味的问题,也有量大量小的问题。

为什么看病一定要把脉?就是要决定火候,火候就是量。中医有一句话,叫“传方不传火”,就是方子可以给你,用量不能给你,因为用量因人而异,因脉象而异。甚至,《伤寒论》里的方子,量一变,方子的名称都变了,比如四逆汤与通脉汤,都是同样的三个药:附子、干姜、甘草,如果干姜量大,就是通脉汤,如果甘草量大,就是四逆汤。所以,量就指火候。但医圣张仲景更慈悲,他在《伤寒论》中给了量,给了服药方法,给了辨证方法,给了治错后纠正的方法,所以他是圣人。他那时也没有行医执照,但他有长沙太守名号的保护,更何况他是第一个坐堂医生,坐的不是医堂,而是太守的大堂,一边给百姓看病一边讲解药性医理,才有了这本《伤寒论》经典。在张仲景之前,医生大多是走方医,也就是四处游走的医生,比如扁鹊,今天赵国,后天齐国,最后死在秦国……走方医虽然也有可值得称道者,但毕竟可以不负责任地乱跑,张仲景的坐堂,体现了医生的大无畏和勇于担责的勇气,当然,还有无比的自信。

《伤寒论》虽然给了药量,但古代的计量单位和现在有差异,所以还要换算。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讲药量的问题,我们现在要解读味厚与味薄的问题。

还是得用实例说话。前几天网上出了一条消息,说女人生完孩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喝一碗参汤,号称可以补充能量。古代有独参汤,但一定要清楚的是,第一,人参不能是老山参,要用九蒸九晒的红参。一根人参通过九蒸九晒,去掉它身上的戾气、火性,激发出它更深厚的营养价值,这,就叫中药炮制。第二,要懂得量的问题,红参虽滋补五脏,但量太大,则有回奶的功效。也就是,红参量小出奶,红参量大回奶。关于人参,其阴阳属性至今都有争论,其实很好判断,人参,属于至寒之地长出的至阳,阳,则属于气的层面,气薄、气厚,如果用计量来界定的话,那么小量当属于气薄,大剂量当属于气厚,按“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来说,产妇刚生育完,少用红参比多用好,少用,不仅能补益身体,还有通乳之效,属于“发泄”。而当产妇回奶时,可以计量稍大,发挥其收敛、固摄的作用,一下子,奶水就止住了。

要懂得量的问题。

关于参,中药里,有人参、红参、党参、太子参等,现在还有西洋参,气味最薄、最平和的当属西洋参。薄,就宣散、通气,西洋参泡水喝是没问题的。红参、人参这些,都不太适合天天泡水喝,因为偏性大,要慎重。过去救命时,才会用到参附汤或者独参汤,可见其药性的厉害。所以古人赞叹它说:“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也。”

老百姓有时会把取象思维用过头了,比如说人参好,是因为它长个人样子,于是得出结论,长得像人的就一定补人,那我画一个小人把它烧了、喝了,补不补?所以,凡事,还是不能走极端,要好好琢磨经典,不能道听途说。懂了任何事物都有阴阳,都有气味的薄厚,我们才会用好一个事物。

再举几个例子,谈谈药性的薄、厚吧。

先说味。“味厚则泄,薄则通”,比如大黄味厚,为阴中之阴,所以可以泄泻;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所以可以发汗。

《伤寒论》的汤剂中,有16个方子里有大黄,主要治疗神志类症状,大便硬、大便难及异常,还有发热、腹中满痛等。此药,号称将军,有勇往直前之迅利,可以推动坚硬的东西,也可以涤荡积滞。人的神明如果乱了,比如出现谵语、昏沉等症,大黄可以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使神明重新安定,祛邪救死。

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所以可以发汗解表,祛风散邪。但因为麻黄易于发汗,很多人不敢用,怕多用导致汗流不止而亡阳。而我们如果明白了“味薄则通”的道理,麻黄少用,反而邪气容易宣散,多用则散正气矣。记得曾有一妇女头上一圈长带状疱疹,疼痛难忍,在医院吊水两周全无疗效,后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五服治之,嘱咐她病去马上停药。她呢,三服药就好了,怕浪费药,就把剩下的两服也吃了,于是汗出不止。这就是麻黄多用则散正气的意思。

麻黄这味药很有趣,有提壶揭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解表,就是可以把憋住的地方松开,高热汗不出可以用麻黄汤,身体内部哪里憋紧了,也可以先用一下,松松表,比如肝硬化。肝,本来是身体里非常有弹性的,生发力最旺盛的,它一旦憋紧了,就全无生发之力了,这时候,可以先用麻黄汤揭揭盖子,然后再寻他法。就像春天,风还是有点凉,但渐渐地,脚底下的土地软,土地软了时,才叫春天。春天下大雨,就不好,也不美,春天就该是绵绵细雨,就像诗里写的那样,“随风潜入夜”,大地悄悄地松懈,此时,只宜吸吮,不宜狂饮,如此,才有春的狂欢。

再说“气”,“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也举两个例子,茯苓气薄,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附子气厚,为阳中之阳,所以可以回阳救逆。

茯苓气薄,是阳中之阴,其发泄的作用,被描写为“渗湿”,中医用词有时真妙不可言,“渗湿”和“利水”这两个词一样吗?比如说泽泻的作用是“利水”,茯苓的作用叫“渗湿”。渗湿,就是我刚才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渗湿,属于细微的吸收;利水,是哗哗地流淌。我们的身体70%都是水液,水多了、水少了,我们都会得病。我们先前讲过三焦,三焦既是少阳,又是水液分布的区域,上焦像雾,你说这个雾怎么吸收?就得用茯苓像海绵似的吸它。中焦如沤,“沤”的状态就像沼泽地,沼泽地的水怎么排?挤压或者分流。而茯苓实健脾之物也,和白术一样,都是这块大沼泽地上的勤劳工,茯苓气薄,尤通上下之窍,上通于胃,下通膀胱,下焦像水沟,可用泽泻利水,泽泻,是泻中有补;茯苓,是补中有泻,二者功效不同,所以可以一起用,比如“五苓散”。有趣的是,在临床上,茯苓泽泻配伍,走尿;茯苓白术配伍,会屁多且泄泻。这些都是加快代谢,排的都是浊阴浊气,有人觉得放那么多屁,很难堪,我很纳闷,那些臭气都憋在身体里,不难堪吗?

如果吃对了中药,吃到什么份上才算吃好了?先是各种发作,有走下窍的,泄泻。有走腠理的,肿胀。但饮食情形会变好,睡眠会变好,直到出现嗜睡。很多人得吃一段时间,才会出现这种嗜睡,但年轻人会很快。一旦到嗜睡,能大睡三天三夜,起来后就脱胎换骨,但很少有人能坚持走到这一步,基本不难受就不治了。有一位坚持到这一步的人说过一句话:治到今天,我才感知到什么叫健康!什么叫开心地活着!我在国外曾看过一对可爱的年轻夫妇,但女子有点抑郁了,脾气急躁,失眠,她刚吃了几天的药,就连续睡了三天,她丈夫赶紧电话咨询这怎么办,我说你知足吧,你等于不花钱又新得了个老婆!后来他说您真说对了,老婆现在变得好温柔、好喜悦,从来没有见过她这样。真正的好方子,就是让你花很少的钱,让一个人重新来过。她之所以恢复得快,是因为年轻。

附子这味药,是中药里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今天就好好说说它。附子是四川特产,母根叫乌头或川乌,子根叫附子。附子气厚,为阳中之阳,所以可以回阳救逆。“回阳救逆”,就是运用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以治疗阴寒内盛危重症的方法。附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乌头和附子都有乌头碱,乌头碱是有毒性的,所以国家药典按西医的成分论认为附子有毒,对附子的剂量有严格的限制。可传统医学正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失,偏性越大的药,药性也越大,于是在附子的应用上,各家意见不同。

附子这味药,是中药里绕不过去的话题。

张仲景是使用附子的高手,《伤寒论》中用生附子的方剂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和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等,其用量均不超过一枚,主要作用是回阳救逆。用炮附子的方子更多,如附子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泻心汤等方。这些方子用好了,都有奇效。

用附子的前提一定是人身体有阴邪、寒邪,这两者最能损伤人体的阳气。而附子为什么能治病?因为它能产生能量,而且是热能,能把死人从生命线拉回来,所以有点“核能”的意思,可一旦用错了又会死人,这就是大能量的两面性。即能量大的,要么救你,要么害死你。最关键的是看这个掌控“核能”的人,也就是开方子的医生。而病人也要明白的是:开对了方子,大黄、附子能救人无数;开错了方子,人参、地黄、虫草也能害死人。但人生可悲的是:人参、地黄,害死你,你还感恩戴德,认为死前大补了一回。而若附子、大黄救了你的命,你还是觉得别人给你下了猛药。所以,未来,真正敢于直面人生的医生会越来越少,因为医生也要自保啊!我这么苦口婆心为什么呢?就是为了让大家学会自救,真把自己救了呢,自然大喜。我和一些学生也试着往中毒那儿努力过,吃到过全麻的境界。奇妙的是,没病时,150克没撂倒;有病时,50克就全麻了……所以,用药的关键还在于医理。

前面说了,寒邪、阴邪,最能损伤人体的阳气。重寒、大寒侵袭人时,往往能够长驱直入,直中人体三阴经。一旦伤太阴,人就会出现吐、逆等症状,这时,附子理中汤、通脉汤有奇效;伤到厥阴,就会导致挛痹、寒疝,此时当归四逆汤有奇效;一旦伤到少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失音、耳聋、目盲,这时,麻黄附子细辛汤、白通汤有奇效。这些药方中,除了当归四逆汤中没有附子外,其余都用到了附子。

2004年以后,中国一反先前的寒凉派,出现了扶阳派,扶阳派喜欢重用附子,因为它是阳中之阳,真的可以治大病。《扁鹊心书》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中国的药典如果以西医的成分论为标准,那很多中药都不可用了。

现在的中药系主要学的是化学,只要一听附子内含乌头碱有毒,所有的学生就再也没人敢用附子了,于是,治病就成问题了。关于乌头碱的问题,我曾咨询过一位化学科学家,老先生说:附子,有个很重要的煎煮问题,在80摄氏度的时候,乌头碱会达到峰值,100摄氏度以后,毒性便开始衰减,然后,其提升肾阳的功能才能显示出来,所以久煮是必须的。四川范中林老中医也善用附子,他治疗尿毒症,有时附子用到1斤,但他要煮48小时,疗效非常好。若10〜50克之间,煎煮90分钟即可。过去的老中医都不玩虚的,做工都极扎实,亲自煮药,亲自尝药,范老先生一直隐居蜀中,活到94岁。

过去,郎中也走偏门,最好骗的就是富人,因为富人虚荣心重,太便宜、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他不稀罕,他稀罕的都是《红楼梦》里那种:“蟋蟀一对,须原配。”非得开全世界都难以找到的药,才显得自己有钱,其实这就是玩虚的,骗钱而已。也就是这些人毁了中医。现在呢,是那些不会把脉、只会卖药的医生在毁害中医。真正的方子都是大道至简,张仲景《伤寒论》里的方子大多3〜7味药组成,现在动不动就开30味药给你的人就不是开方子,里面还有藏红花、虫草等的,不讲君臣佐使,一堆昂贵的乌合之众,索性就别吃,因为只是卖药拿提成而已,不肝肾损伤才怪呢!切记!切记!这世上,好医生靠诊费,庸医靠卖药。

总之这一段特别重要,很少有人细细讲,所以在这里我总结一下:味里面有气,每一味里面都有温凉寒热四气。比如说同是辛味药,也分四气——石膏寒,桂附热,半夏温,薄荷凉。

中国古代关于中药的书,前面就说两件事,什么味,什么气。

比如石膏:味辛、甘,气大寒,体重而沉降也。阴中之阳,无毒。入肺、胃、三焦。

桂枝:味甘、辛,气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小毒。入足太阳之腑,乃治伤寒之要药。

半夏:味辛、微苦,气平,生寒,熟温,沉而降,阴中阳也。入胆、脾、胃三经。

薄荷:味辛、苦,气温,浮而升,阳也。无毒。入肺与包络二经,又能入肝、胆。古代有一个方子,叫“薄橘茶”,专治那些感伤外邪,又带气郁,且不肯服药的人,可以用薄荷3克、茶3克、橘皮3克,滚茶冲一大碗服下。可以见薄荷之奇效,薄荷不只是善解风邪,尤其善解忧郁。

你看,这四味药都属于辛味,但气不同,所以沉浮升降不同,所入经脉也不同。真正学中药,要学这些,研究中药也要研究这些,而不是学化学。可这些对人的要求高,要练功才能体悟经脉气道和药性的升降沉浮,但这确实需要灵性和刻苦,所以,这个也没人学了。

学传统医药,从什么入手呢?我刚到中医药大学时,年轻力壮,连病都没有,根本没机会体悟中医或西医,但既来之,则安之,便虚心讨教何为中医经典?这是我的学习方法,无论学什么,先从经典入手。一位糊涂同事告诉我,《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是经典。于是我就买了一本《黄帝内经》,买了一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又厚又贵,字又小,我居然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还做了好多笔记。后来才知道中医的经典是:医理要学《黄帝内经》,脉学要学《难经》,方剂要学《伤寒论》,药性要学《神农本草经》。虽然读《本草纲目》,算走了点弯路,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暂且不论李时珍的医术,这本书算得是一本百科全书,李时珍一生的心血也在里面了,凡是拼了性命写的书,总有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他条理清晰,每味药,先解释名称,叫“释名”,其次有“产地”“性味”“归经”等,其中,“释名”是他最独到的地方,比如当归,因为是妇科要药,归于肝经,所以叫当归,另外又有别名叫“文无”,即古代“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典故的由来,就是:我想和你分手,就寄你一片芍药;我想让你回来,就寄你一片当归。这就是李时珍《本草纲目》里面的妙笔。写尽了中国人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妙境。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一批人值得关注,就是科举落榜者。中了科举的呢,都去当官了。落榜的呢,要么一生关注某一学问,比如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还有些呢,造反了,比如黄巢、洪秀全。再有一些呢,出世修行了,比如道教的张道陵等。这些人,也聪明,但就是不按常规出牌,所以考试的时候会出问题,他们在社会上,也是桀骜不驯的。这其中,李时珍的人生是走得最稳妥的,也是因为李时珍身子弱,一生只干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所以最后比那些科举的秀才还成功。现如今,不管大家出于什么目的,能在自己的专业外,有一个中医文化的喜好,并且专注于此,对自己的一生也是一个不错的交代。古代的秀才都得略通医道,因为医道即孝道,再有传统文化的底子,就是“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没个学不会的。学问大的呢,比如苏东坡,出过《苏学士方》医书;一般学问的呢,也能靠医理自保。 LtwJ0xvWX4adyZw5MeHVvN20+kCR/4vWLvrMMUysT00DyJa/yaYAJLENqw6Gj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