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一知:学施存统写《非孝》

五四以前,社会风气开放,女子逐渐可以入学了。有些家庭开明,由家里送女子去上学,有些女子则是自己冲破重重阻碍,甚至从家里逃出来,才得以顺利入学。

王一知就是从家里逃出来,才得以进入第二女师。

王一知,本名杨代诚(这个名字一直用到她就读平民女校,为方便叙述,下文统一用王一知),湖南芷江县人。她的父亲杨凤笙与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同窗,又一同留学日本;熊希龄担任国民政府总理时,邀请杨凤笙在国民政府任职。杨凤笙不久回到家乡,担任《湘报》主笔。杨凤笙虽留过学、做过京官、当着报人,但满脑子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因为王一知是个女儿身,便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借口讨了个妾,生了儿子。王一知母亲40岁时头发苍白,50岁时抑郁而死,其时王一知方才14岁。

学施存统写《非孝》

母亲死后,王一知考取第二女师,父亲不同意她升学,于是她逃出家来,只身赴校。在学校里,她阅读卢梭《民约论》、柏拉图《理想国》、达尔文《进化论》、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等书籍,接触到了一些新思想。后来看到《新青年》,读到那些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文章,感觉就像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这年下学期,王一知和几个想升学的同学,决定另请一名教员补习英文,这下惹怒了原来的英文教员,这个教员是校长的弟弟,校长就向王一知等人大发脾气,责备他们不懂规矩。王一知带领同学和校长争辩,校长声称要开除她们。王一知带领同学罢起课来,这次风潮的结果是,没有一个同学被开除,只是那名补习英文的教员辞职走了。

她们困惑、不解、愤慨——为何人世间这么不公平?

五四运动爆发后,王一知和王剑虹带领同学去游行,高呼着“收回青岛”“打倒卖国贼”等口号,一边哭一边喊。他们又组织同学到店铺里检查日货,劝商人不卖日货,一边劝一边哭,一腔赤诚,一些商人见了也为之动容……

王一知后来回忆:“我们那时候,就是对国家充满着热爱!”“那时,我们不满现状,爱国思想很浓厚,看见报纸上有丧权辱国的事,痛哭流涕。在校里,我有几个朋友时常在一起,谈论起国事就慷慨激昂。”

哭,有时候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不满于社会的不公平,不满于女人被男人压迫的现实,愤慨于种田的反而没有饭吃,做工的反而没什么衣穿,但是她们又不知道如何改革社会,如何使国家富强,也没有接触到革命的思想,平时只是听到教员们的教导——“好好读书,为国做事”,如何去做,却没有方向,于是哭成为一种不知所措的反抗。

现在的女生留什么发型,完全是自己说了算,我的地盘我作主。回到一百年前的时代,剪短发可不是件小事,社会和学校都反对,同学们上街时,还有许多小孩跟着看,社会上的老朽还骂她们是妖怪,说什么“天之将亡,必出妖孽”,有的家长甚至跑到校里哭闹,校长怕社会上责备自己无能,也气得哭起来……

没办法,在那时候,剪去辫子完全是新式女子的“自由stlye”,再怎么离经叛道,那也得潇洒走一回。王一知和同学一起剪去了辫子,还特地去照相馆拍了张照片。一次,王一知又学着施存统写了一篇作文《非孝》,反对旧宗法、旧礼教,说明父子父女之间应该以爱为基础,反对“父要子死,不得不死”的无理压制,校长为此很生气,又无可奈何。

第一次看到共产党的宣传品

从第二女师毕业后,王一知回到芷江,本来准备在家里看一看,就到北京去考女师大,这再一次遭到父亲的反对,王一知只能采取“拖延”战术。没多久,一些同学要到桃源去上学,当时土匪猖獗,为安全起见,这些学生的家里租了一艘船,雇了一个班的兵力作为护卫。王一知和大家一起将行李放到船上,眼看着其他同学上了船,从水路出发了,王一知担心父亲赶来拦截,只身雇了一顶轿子前往桃源。没想到此举歪打正着,那艘小火轮连行李带女学生都被土匪抢去了,王一知躲过了一劫。

衣物铺盖都被强盗抢走了,打算去北京去不成了,书也读不成了,生计成了大问题。王一知只得找工作,去了向警予创办的溆浦县立完全小学教书,不过此时向警予已离开,由王一知的一个同学当校长,她被聘为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兼国文教员,每月拿12元的薪水。

溆浦是个闭塞的小地方,小学男女同校,这在当时新奇而突出。王一知负责的班里有一个男生非常顽皮,对一个女同学作猥亵的动作,一时轰动全校和社会,甚至产生了男女同校是否合适、学校是否继续办下去的议论。

到了下半年,王一知初次看到苏联和共产党的宣传品,是当地一个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的学生带回溆浦的。王一知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小册子,从此对共产主义有了一些认识,但信仰还未确定。那时,统治阶级并没有意识到共产主义的力量,因此宣传比较自由,举行马克思恩格斯纪念会时,甚至还有军阀参加。这个朝阳大学的学生公开向小学教员宣传共产主义,说相信共产主义可以到俄国去,有的教员特别想到俄国,王一知却不以为然:信仰一个主义,是因为这个主义好,而不应该是为了出国。

在溆浦小学,她每月除了上交三块钱伙食费,置办一些衣物铺盖,剩下的钱全都存着,准备有可能再继续升学。寒假来临了,她见到从上海回来的同学王剑虹,说起平民女校,不收学费,半工半读,最主要的是陈独秀、李达、陈望道等人都将在这所学校任教。王一知下定决心,她要离开家乡,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YrXdQoNPEV6bVd7y9eR9IySB8ey9gT96w1jBTmdHo8V7kjLBHqJGDKFWZ8srJ6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