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如何走上谈判桌

只要走上了谈判桌,每个人都想要更多。

谈判,有时候像男女谈恋爱,有一方主动,而另一方是被动的,被动的一方总是可以提更多要求。一般情况下,谈判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对方主动,我方如何应对?

如果对方主动来找我们,而我们并不需要,特别是对于采购来说,这种情况非常多见。这种情况就不需要谈了,适当地对供应商婉言谢绝即可,也不要把话说死,现在不需要不等于以后不需要。

如果对方主动来找我们,而我们也正有需要,一般来讲,我们会比较有优势,因为这说明我们是对方的目标客户,这时候我们就占据主动权。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表现得过于惊喜或太过热情,或者急于把订单下给供应商,而是要淡定,装作并不一定需要,或者可要可不要的样子。这样可以给对方制造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对方感觉到有机会但也有难度,避免对方提出过分的要求。这时候,对方可能会为了成交,给出一个特别优惠的价格。

没有经验的采购,这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兴奋、热情的样子,说一些类似这样的话:“哎呀,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正需要找你们这样的供应商呢。我们很着急,赶快把报价发过来吧。”一些狡猾的供应商,发现我们的需求很急切,可能会坐地起价,这样我们就把主动权丢掉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故意人为地制造一些障碍,一方面我们可能会获得更多,另一方面还让对方更有成就感。

二是,我方不愿意主动,对方也不主动,怎么办?

有这样一种情况,双方的实力相当,也有了意向,但供应商在第一轮报价之后,并不主动来跟踪,或者双方僵持不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愿意主动,因为一旦主动,似乎在谈判的时候就少了一份主动权。因此,大家都憋着,谁也不吭声。

这时候,就看谁先憋不住。有经验的采购,这时候一般会观察并等待对方主动,或者通过侧面了解,看看对方有什么打算,再采取行动。

三是,对方不愿意跟你谈,怎么办?

在实际情况中,采购往往是强势一方,供应商是弱势一方。采购对供应商提各种要求,供应商就是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为了获得合作的机会,也只能忍气吞声。

然而,情况并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供应商是大公司,或者在业内非常有影响力,或者因产品独特而具备不可替代性。在供需不平衡的时候,情况会反过来。供应商会对我们爱答不理,或者开的条件和要求很高,并拒绝我们进行协商的要求。

这是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让采购比较难办,因为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供应商,但对方的要求又实在太高,不好接受。很多采购习惯了强势,这时候就会不知所措,觉得这个供应商太强势了,不愿意跟我们谈,自己也就不大愿意去谈。

那么,怎么办?我们先看看销售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应对的。

【精彩案例】坚持不懈、反复尝试,终于促成谈判

湖北某化工集团要新建一个生产“草甘膦”的化工厂,需要真空设备。

一家真空设备供应商的业务员小张了解到这个信息,便去找了相关的基建处处长和下面的工程师,经过几次交流,基本有了合作意向。结果,基建处的处长突然被换了,新来的处长有固定的设备合作伙伴,下面的工程师也摸不清新领导的意图,不敢帮小张说话。

小张就向自己的领导销售总监夏总求助。夏总问:“负责这个项目的最高领导是谁,你找过了吗?”小张说:“最高领导是刘总,我找过他,但是他不理我。后来总算见了一次,也只谈了一分钟,他说他不管具体的事,然后就把我推给基建处了。”

夏总也觉得这个事情很难办,关键是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个项目是议标,过几天就要定了。夏总想了很久,觉得还是需要去找一下刘总,从他这里打开突破口。

第二天,夏总就去找了刘总。敲门进去后,刘总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任何热情的表示。

夏总递过去一张名片,做了介绍,说:“恭喜刘总,草甘膦出口价格又涨了,从以前的3000多元一吨涨到5000元一吨了。”

刘总“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甚至都没有请夏总坐。

夏总递过自己的产品说明书,过了一会儿,又对刘总说:“草甘膦的需求每年增幅都在15%以上,刘总选项目真准,眼光真好啊,找了个会下金蛋的项目!”

刘总还是“嗯”了一声,照样没有理睬。

刘总翻了翻产品资料,说:“把你们的产品资料给基建处的处长吧,你跟他谈,设备的事情我不参与。”

“基建处我已经让业务员去拜访过了,他们觉得我们的产品还可以,我也是觉得我们的产品还不错,就想让您帮忙推荐一下。”夏总说完这句话,就站起身来。

“对了,刘总,你身后的书橱建议你移走。另外,建议你换个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不适合你。”说完这句话,夏总把椅子归位,掉头准备离开。

“啊,什么意思?这个办公室怎么不适合我?”刘总很好奇地问,也有点生气。

夏总停下了脚步,说道:“俗话说,靠山靠山,你背后的书橱门经常推拉移动,形成不了靠山,对你不利。”

刘总半信半疑,并说:“你这是迷信。”虽然刘总嘴上这样说,但接下来,刘总就对夏总的话感兴趣了,也不是先前那种爱理不理的样子了。随后,两人聊得比较投机,刘总也给基建处的处长打了电话,推荐了夏总公司的产品。

在后来的议标中,夏总也做了很多努力,最后签下了这个项目的合同。

这是一个典型的销售案例。我们看到这位销售总监在进入客户老总办公室的时候,就留意观察办公室的布置。在尝试了几次,仍然找不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对方爱理不理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尴尬的局面,也是为了能够找到销售的突破口,就寻找机会故意制造了一个悬念。通过激起对方的好奇心,让对方老总从一开始的不太愿意理睬,到后来愿意交流,并帮忙给基建处处长打电话。经过销售总监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这个项目。

相信这个案例或多或少能给我们采购人带来一些启发。

对于谈判双方而言,让双方在规定的时间走上谈判桌,对规定的物品或服务进行谈判是首要动作。

为此,我们特别总结了谈判的“两个纲领”,这“两个纲领”关乎谈判的目标和结果。

·拉力:通过谈判能得到什么。

·推力:不谈判会失去什么。

运用这“两个纲领”,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谈判;在遇到对方不愿意谈判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两个纲领来分析对方的目标和想要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引导对方走上谈判桌。

(一)拉力:通过谈判能得到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成为总统之前是个地产商,是个精明的商人。他认为,交易的艺术在于发现对方的需求,一旦你拥有对方想要的东西,这笔交易离成交就不远了(如果你也想要成交)。

在采购谈判的过程中,不仅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考虑,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即供应商和我们谈判到底能获得什么,知己知彼,从而掌控谈判的过程。

对于采购谈判而言,我们需要谈的东西很多,一般有如下几个:

·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获得公平合理的价格。

·获得合适的交期。

·获得合理的付款条件。

·获得足够的培训和后续服务。

·获得保证合同履行的相关条件。

·获得更有利于我方的违约条款。

·获得更有利于我方的保密条款。

·获得更有利于我方的法律支持条款等其他商务条款。

但是,对于我们的供应商而言,恐怕大部分人都要好好想一想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获取利润最大化自然是所有企业的首要目标,除此之外,在每次谈判的过程中,供应商可能还有以下许多需求:

·商务条款最优化。

·获得与大公司、著名公司合作的名声。

·获得与采购方长远合作的机会。

·与优秀的公司建立持续的关系。

·获得其他项目的机会。

·进入某个行业的机会。

我们要仔细分析双方的认知、立场以及双方的目标、需求,才能开启谈判。在供应商不愿走上谈判桌时,我们要想办法让供应商知道和我们谈判、完成交易所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让供应商走上谈判桌。

(二)推力:不谈判会失去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难免会碰到一些供应商不愿和我们谈判,或者不配合谈判,不管提什么要求,回复一律是:价格不能降、条款不能改、交期不能变,甚至很多时候连回复都没有。

通常情况下,这些供应商要么是垄断供应商,产品非常独特,要么是用户指定的,要么合作已久难以更换。此时,他们的收益基本恒定,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得到什么非常清楚,可能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想法,要是来谈判的话,基本就是纯损失,有点类似于零和博弈。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让供应商回应我们的需求、完成正常的交易,就要使出浑身解数。

此时,找出供应商不来参加谈判的损失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要明确告诉供应商不和我们好好谈判甚至拒绝谈判会失去什么。

只有更大的损失才能引起供应商的注意,才能让他们“冒险”来参加谈判,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失去未来”。

没有人不怕失去未来,哪怕现在如日中天。

我们自己要清楚,供应商不来参加谈判可能还会造成如下后果:

·进入公司的黑名单。

·失去未来项目的合作机会。

·迫使公司培养新的竞争对手。

·失去行业中的名誉。

·失去公司上上下下的支持和培养。

很多时候,看到对方似乎不太愿意搭理我们,采购可能有点接受不了。然而,这种情况销售遇到的太多了,想想被采购残酷拒绝的那些销售吧。

通常来说,销售并不会因为被拒绝就放弃,销售要学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应对拒绝,研究和自己打交道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采购人去学习。如前面案例所展现的,人总是有好奇心,有时候制造悬念,反而能让对方愿意和你交流。

所以,即便我们面对的供应商看起来很强势,只要我们用心,研究人性,就能发现其软肋。只要我们能够抓住人性的弱点,一定可以找到突破口,前提是我们要摈弃采购习惯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定要放低姿态和对方交流。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方不愿意和我们谈,也许并不是对我们的公司、对我们的需求和订单不感兴趣,也不是供应商不清楚上面讲的这些后果,也不是采购放不下姿态,有可能是我们的谈判代表人选出了问题。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之间气场不合,他们可能对对方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互相看不惯对方,或者双方的性格不对路,都是脾气火爆类型的,气场不对,容易谈崩。如果让他们谈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走马换将,换一个谈判代表去谈,对方也有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会换人。

如果还不能解决,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找一个双方认识、信任的第三方作为中间人来进行调解,或者是让中间人参与到谈判中来。找中间人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大的合作项目中,双方可能一时半会儿达不成一致。由于中间人对双方都比较了解,也能得到双方的充分信任,他的参与可以推进双方谈判的速度和效率。

当然,前述“后果”是否具有效力,还取决于我方的实力。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阐述各种谈判技巧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

思考题

1.举两个自己工作中的谈判案例,以加深对谈判的理解。

2.结合本章内容,从采购的角度考虑,我们面对供应商不去谈判会失去什么? w7Q4hVWoFafGuqAkP72SwzJwEEMvCAl1ID0pF53VtznQNK+cWTVutXCJKkk5NK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