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以太”并不存在

狭义相对论的根基——光速不变原理,说的是对于任何一个观察者,不管他的运动速度是多少,他去测量光速永远都会得到一个不变的值。既然说到了测量,那科学家究竟是如何验证光速真的是不变的呢?

这就要说到19世纪末的著名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理解这个实验,需要建立三个阶段的认知。

波动如何传播?

第一阶段,我们要理解: 机械波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光,其实就是电磁波。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声波、水波一样,电磁波也是一种波动,它是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的波动。

水波和声波很好理解,比如你往水里扔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让水泛起涟漪,涟漪会以石头为中心扩散出去;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空气的波动传到了人的耳朵里,刺激了听觉神经。水波和声波分别是水和空气在做上下前后起伏的振动,而电磁波也是电场和磁场的强度(fieldstrength)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机械波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空气就是声音传播的介质。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都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子里,如果你把玻璃罩子里的空气不断抽出,就会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等空气都抽完了,你也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就是因为作为传播介质的空气不存在了,声音也就无法传播了。

但电磁波的传播似乎不需要介质,宇宙飞船跟地球通信,用的就是电磁波。在太空中,没有水也没有空气,电磁波是怎么传播的呢?

于是早年的科学家们就提出了一种假想的介质,叫作以太(ether)。以太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当中。光,也就是电磁波就是通过以太这种介质进行传播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最初的目的就是去寻找以太这种物质。

波的干涉现象

这就来到了第二阶段的认知,我们要理解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是波,不管是声波还是光波,甚至我们在之后的内容中会介绍的物质波,它们都存在一个现象,叫作波的干涉(interference)。

图1-3 余弦波

一束波,准确说,一束横波,它的样子大概是一条上下振动的曲线,中学里学过的有正弦波(sine wave)和余弦波(cosine wave)。波有波峰和波谷。

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冲浪,当一排海浪冲刷过来的时候,你就会随着海浪上下运动起来。当波峰经过你的时候,你处在最高点;波谷经过你的时候,你处在最低点。

再考虑如果有两排振动情况相同的海浪同时向你冲过来,两排浪都经过你的时候你会怎么振动?其实就是把两排浪的运动直接相加:如果两排浪都让你往上运动,你的运动幅度就比一排浪的时候更大;如果一排浪让你往上,另外一排浪让你往下,你就会折中一下,甚至干脆不动了,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

只要是波,都满足叠加原理 。如果换成是光波,假设有两束光波的波峰同时经过,那振动幅度更大,能量更强,就会显得更明亮。如果是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经过,它们的振动相互抵消,振幅小,能量弱,就会变暗。

所以当两束光打到同一片区域发生干涉现象时,有的位置是波峰碰波峰,或者波谷碰波谷,有的位置是波峰碰波谷, 波峰波谷相遇区域内就会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原理

第三阶段,我们来了解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原理,它就是基于波的干涉现象发明出来的。

迈克耳孙(Albert Abrahammichelson)和莫雷(Edwardmorley)是两位物理学家的名字,他们因为这个实验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以太是否存在。

首先要明确一点, 波相对于它的介质的速度是恒定的。

我们说声速(speed ofsound)约是340m/s,其实指的是声音相对于空气的速度。空气静止的时候,声速对于人来说也约是340m/s,但如果声音是伴随着一阵风迎面吹来的,这个时候声音相对于你的速度就不是大约340m/s了。

以太被假设为光的传播介质, 所以光相对于以太的速度是恒定的, 大约每秒30万千米。

当时的科学家们假设以太弥漫在全宇宙空间中,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大约是30km/s,所以地球是在以太中穿行的。人站在地球上,实际上是时时刻刻都有一阵“以太风”以30km/s的速度吹来,因为以太相对于太阳静止,而地球又相对于太阳公转,所以地球相对于以太是运动的。

迈克耳孙和莫雷做了一台仪器,名叫迈克耳孙干涉仪(Michelson interferometer)。首先左边是一个光源,它会发出一束光,打到中间的分光镜上;分光镜会把这束光分为两束,一束继续向右,一束垂直于原方向向上射出;然后在右边和上边各放一面镜子,镜子会让两束光回弹;这两束光在中间汇聚以后,再被一个装置汇聚到下方。这里要明确的是,两面反射镜跟中间分光镜的距离,须调节至完全相等。

那么根据波的干涉原理,这两束光汇聚以后打到同一个地方,就会发生前面所说的干涉现象,产生一组明暗相间的条纹。

具体干涉的形态跟什么有关呢?跟两束光传递到干涉仪下面观察处的时间差有关。不妨想象一下,我们假设有两束波,他们的波长完全相同,传递的速度也完全相同,那么两束波的运动周期也是一样的。

图1-4 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图

我们不妨假设波的周期(period)是2s,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波需要两秒钟才能传递完,如果两束波到达的时间差是两秒钟的整数倍,那么这两束波的步调就是完全一致的,波峰和波谷一定是同时到达的。但是如果两束波到达的时间差是1s,或者说是奇数秒,3s,5s,7s,那么就会出现波峰遇到波谷的情况。

现在我们来调节一下整台实验仪器的方位,让向右传播光的方向,刚好是逆着以太风运行的。那么相应地,向上传播的光的方向,就垂直于以太风。

这种情况下,如果以太存在,两束波到达下方汇聚的时候,一定会存在一个时间差。道理很简单,因为向右边传播的光到达右边的镜子再弹回来,去的时候是逆风,回来的时候是顺风。所以对于这个放在地球上不动的干涉仪来说,光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速度是不一样的。并且光一来一回走过的路程,也就是右边镜子到中间分光镜的距离,是可以量出来的,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这一来一回的时间。

同理,向上射出的光虽然既不逆风也不顺风,它一来一回的时间也能计算出来。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两束光汇聚后会形成特定的干涉条纹。

这个时候如果转动这台干涉仪,比如让它转过45°。那么在转动的过程中,两束光相对于以太风的运动方式一直在改变,所以它们相对于实验仪器的速度也一直在变。可以想象,两束光的时间差在转动过程中也一直在改变,最后就会影响到干涉条纹。也就是如果以太风存在的话,干涉条纹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然而这个实验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不管你怎么转动实验仪器,干涉条纹都不发生一丁点的变化, 实验结果跟以太的基本假设完全不一致。

所以,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向我们证明了两件事:

(1)以太并不存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2)光速跟测量者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很显然,地球的公转完全没有影响到我们测量的光速大小。

并且,科学家充分发挥了严谨的实证精神,在地球上的各种地方都做过这个实验。甚至到了21世纪还有人去做这个实验,实验设备达到了1/10 16 的精度,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与最初的实验不同的结果。

这就印证了我们在序言里介绍的物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先归纳,基于波相对于介质速度不变这一点,假设光相对于以太的速度也不变;再演绎,推导出如果以太存在,会有干涉条纹的变化发生;最后验证,验证的结果跟演绎不符,就说明一开始的归纳错了,以太并不存在。

到这里,我们就通过实验验证了光速不变原理。如果你要继续问,为什么光速是不变的?这个问题就无法回答了,因此它是基本原理,最多可以说是因为狭义相对性原理,则光速必须不变。原理通过归纳法得来,是逻辑推理的源头,它不能用演绎法证明出来,也就不能问为什么,只能说世界的规律本来如此,只能通过实验去验证,它只存在被证伪的可能,但无法通过逻辑演绎进行证明。我们只能把光速不变原理当成推理的原点,承认它的正确性,再由此出发,看看这个原理能推导出什么结论。 KcWdKvrJsfhF2j5qyRwd0sbiu+JW88idmVO2RNyP8kWY2aPfMH0/RX1ulK0wq1F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