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4许多人之所以被工作伤害,并非因为身体累,而是因为内心不接受这件事

原典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秘密—“信”

庄子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庄子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而孔子则建议我们更好地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借由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修炼自己,也许可以在世间获得更加真实的幸福感。

哈佛大学有一位教授,做了很多年研究,发现在当今社会,人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多来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活在一个强社交网络时代,每个人内在的安全感、幸福感、入睡力,其实是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紧密相连的。所以你会在《论语》里看到孔子阐述的许多如何与他人更加友好相处的秘密。

本篇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段—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这段话是说,人如果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譬如大车或者小车没有轮子上的轴承,怎么可能走得了呢(“大车”是指牛拉的可以承载重物的车,“小车”是指马拉的坐人的车)?

这是一个巧妙的比喻,我们在世间行走,其实都是坐着车一步一步地前进,跟随时代的洪流,跟随大家一起往前走。因此,如果一个人不能跟随整个时代的洪流,不能跟随众人的方向,大致来说,他是走不远的。

如何才能很好地与大家相处呢?秘密就在一个词上—“诚信”。孔子用了一个字来形容—“信”。什么是信?“言必信,行必果。”想的和说的一致,是为信;内在有一个稳定而确信的价值标准,是为信。因此,信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交品格。

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真正的财富也许就是他的信用评级

有的朋友会说:“小梁,我还是喜欢听你讲的《庄子》,因为学《庄子》没有那么累;一学《论语》,总觉得自己好辛苦,分分钟发现今天这儿不对,明天那儿不对,总之哪儿哪儿都不对。”

是的,我们之所以在人群中常常觉得自己会受伤,究其本质,还是《论语》学得不够好。除非我们可以离群索居,只和几个最亲密的、最了解自己的、最包容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否则始终会面临如何与众人和谐相处的问题。和谐的重点,就在于你是否有信。这个信还包含了现代意义上个人的信用。我们的信用从哪里来?

之前,我们公司做一份管理层的尽职调查,涉及个人征信体系,小梁才发现原来每个人早就被社会做了标签化的积分。你贷过多少次款,你有没有按时还款,你有没有信用卡违约的记录,你有没有电话欠费的记录……全部算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行走的积分。

小梁甚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真正的财富就是他的信用评级。你的信用评级高就会有人贷款给你,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就可能会有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信用评级低,则会在社会上举步维艰。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中国的司机横冲直撞,你看外国的司机,素质多么高。”

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国外是把开车的信用记录也统计入个人征信体系。闯红灯的代价是非常大的,不只是简单的扣分问题,它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某一天你创业融资的时候,投资者对你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结婚的时候,丈母娘对你的评价。

在信用评级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货币价值的时代,人们会越来越发现,诚信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同时更是经济问题。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重新学习《论语》?因为《论语》的本质,是要通过个人的修为建立更和谐的社会良好关系网络。所谓修、齐、治、平,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高度发达、摄像头高度发达、征信体系高度发达的时代,其实《论语》的精神能非常充分地体现网络时代人的价值。

在未来,我相信整个网络时代的规则制定者,会越来越多地参考《论语》里的标准,所以每个人对自己的信用等级应该非常珍视,它是我们获得社交货币的主要源泉。

对小朋友的教育,小梁认为也应该以此为纲。记得小时候自己为数不多的几次被妈妈打,都和我撒谎有关。比如,在需要家长签字的地方,模仿老爹和老妈的笔迹签字;在学校偷偷地学其他小朋友抽烟,被发现后,其他小朋友都招了,我还编各种故事和理由,不承认自己抽烟;还有悄悄地从爸爸妈妈的兜里“借”五毛钱,去买冰棍儿,其实早已被发现了(爸爸妈妈也真够闲的,在兜里放一些钱,然后故意在换下来的衣服里露出一个角,暗中观察你有没有拿走,看你拿走了就冲出来抓现行,人性真是经不起检测)……

总之,小时候因为这类撒谎而被暴打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一个人无信—没有信用体系,是一件多么可悲且不划算的事。

其实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对自己撒谎

很多人最大的悲剧,来自他不仅对别人撒谎,还对自己撒谎。有的人由于受到别人的监督(网络时代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般情况下对别人都很诚实,但他经常骗自己。最典型的骗自己的话:“其实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其实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如果你真的非常爱自由,为什么仍然被种种关系绑架?如果你真的那么善良,为什么你在打蚊子的时候,有种隐隐的快感?我们常常会被自己欺骗,觉得对方可能对自己还有一丝依恋,认为自己还活在爱情里;觉得自己还算努力,只不过暂时怀才不遇,等等等等。如果我们充满觉察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在大部分时候都在对自己撒谎,都不那么诚实。

为什么我们要实时觉察和警惕这种不诚实呢?因为许多人的工作之所以给他带来伤害,不是因为体力上的劳累,而是因为内心不接受这件事而带来的劳累;许多人在感情中之所以苦,不是因为两个人穷,而是因为其实内心已经不爱了,但又被迫保持这种状态……

本篇小梁从对外保持信用、保持诚信,引申到一个蛮重要的话题—除了对外保持真诚,我们能否做到对自己诚实?

我们也是众生的一分子,理论上,我们应该和普通人一样,被平等地对待,只不过人们普遍对自己不诚实,以至于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有一天,一位老师说:“你们这个‘自在睡觉’的名字应该改为‘自在睡觉(jue)’,除了睡以外,还要觉察,觉察自己内心升起的爱恨情愁,贪嗔嫉妒,只要觉察到了,看到了,你就会有一种坦然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身体视为一部车,那么他对自己的诚实就更加符合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从对他人的信—他信,发展为对自己的信—自信,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审慎而认真对待的事。

晚上睡觉前,可以悄悄地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在哪件事上对自己不诚实了?”如果你敢对自己承认,也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XAE+1gyUUhkJ3mYW+5L6vpPU21vBOI7j96rp+3Ve6ioHJkNVAR/XINl3UMIHGP8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