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当一个人表现出讨好的样子时,第一个伤害的,是自己

原典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刻意去讨好一个人,会丧失自我内在的仁德

我现在发现,有的人睡不好觉,其实是因为他总想得到某个结果却得不到,因此可能会为了达到目的而讨好别人。刻意去讨好一个人的时候,会丧失自我内在的仁德。

《论语》里有一句话—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朱熹说过:“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在语言上琢磨如何善巧方便,在神情上表现出讨好的样子时,第一个伤害的,是自己。因为那不是你发自内心的善意。

我们跟最爱的人交流时,哪怕用再多溢美之词,再多欢喜的神态……也不会觉得虚伪,因为这都是内心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而“巧言令色”则是你为了某种利益,用理性推动自己去演一个关心、赞美他人的人,背后是伪善。

之前小梁讲《庄子·内篇·德充符》的时候,提到有种人很有魅力—一个人不评价你,不有求于你,也不在你面前展现他的傲慢,安静得像平静的水,反映你的欲望和恐惧。这样的人自然而然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就不是巧言令色。

很多人晚上睡觉之前,会对今天自己做了一个巧言令色的人而隐隐地感到自责(哪怕不是刻意的,只是无意识的闪念)。

小梁刚开始创办正安医馆时,不得不和一些不太了解的朋友打交道。像我这样平常很少求人的人,内心对自己作为一个平民,是既自豪又自卑的。因此碰到那些喜欢“吃马屁”的人,有时会为了达到某种善巧方便的目的,有意无意地呈现出巧言令色的样子。现在想来,总是隐隐地觉得有点儿不太好。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们在人世间行走,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做一些自己不那么想做的“好人好事”—其实本心的丧失是有代价的。

小梁在这里并不反对一切表扬,也不反对一切欢喜,只是我们能不能升起一种觉察—你的表扬和欢喜,是基于契合、源于欣赏而涌现出来的一种情绪,还是因为想达到其他目的而呈现的手段?

同样是欢喜的神态,善巧方便的语言,它是结果,还是手段,多少还是不同的。

学习圣人内心的坦然,你会发现自己不需要任何欺骗

张居正说过,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最可以观察人。如果我们每天能觉察自己的表情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就会看到自己的变化—你会发现有时我们只不过是习惯性地巧言令色。

随着一个人慢慢慢慢成长,有时不一定非要达到什么目的,只不过由于年轻时习惯了巧言令色,因此这种习惯变成了一种状态。如果你觉察到是这样,就会开始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正”—如果内心有愤怒,没必要把它放大,而是保持一种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状态就好。

朱熹曾经讲过:“圣人辞不迫切。”这句话说得太高级了,它的意思是圣人不着急引导对方,更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不求改变你,也不是非要如何如何……

曾经有部很出名的话剧叫《推销员之死》,这部话剧讲的是商品经济泛滥,以至于人们都有意无意地成为“推销员”,不得不观察听众的想法,然后在神态上予以迎合。

为什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呢?首先,表达者内在的真诚消失了;其次,接收者也会受到伤害。作为接收者,受到最大的伤害就是,他的阈值提高了,以后会觉得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才是对的。当别人不这样的时候,他就觉得不过瘾。犹如一个天天吃中辣火锅的人,突然吃口味清淡的饭菜,会觉得食之无味—其实这是对味蕾的伤害,也是对接收这一切声音、相貌的接收者内心“仁”的伤害。

梁漱溟先生说,他最佩服的就是那些随时能睡着,心里没有任何挂碍的人,这种人的能力隐藏着,不可轻易使人知;他的心敞亮着,无人不可以不知。他的心是这样的,所以他坦荡,于是就焕发出一种与自然、与大家在一起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合的感觉。

“合一”是我们获得真正自在最好的方便法门,因为我们不需要欺骗,哪怕是无意的、暗暗的欺骗。

你知道吗,任何一个谎言,哪怕是善意的谎言,都会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些许不安;这些不安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兑现成不睡觉的“积分”。所以“仁者无忧”—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因为每件事都是坦然的。

放下那些让自己睡不好觉的恐惧和谎言,重拾直面“不及格”人生的勇气

小时候,我们经常被老师要求让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如果成绩不够好,每次签字的时候我们就很焦虑。比较笨的同学,比如我,早期就模仿父母的笔迹,一般都会被发现,打得半死;后来,我先让父母在写得还不错的作业上签字,再在其他写得不好的作业上签字,或者把试卷上的五十九分改成八十九分,拿给父母签字,结果还是被发现,打得半死……

现在想起来,自己做父母之后,如果孩子真的把考得很差的试卷拿回来,其实我们是不会真正打孩子的,也不会愤怒—稍有点儿良知和自信的父母,首先都会检讨自己怎么把这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弄成一个遭受那么大压力,连六十分都得不到的孩子。不用害怕,父母打不死你的,只有那种恐惧,才会真正让人彻夜难眠。

我用这一小段话,想勾起你年轻时曾经撒过的种种无伤大雅的谎。其实,所有我们撒过的谎,都变成了负积分,都变成了我们今天睡不好觉的真正原因。

花点儿时间,向自己曾经撒过的谎、撒过谎的对象,说一声抱歉。请生命赐予我们真正的勇气,直面不及格的人生。不及格又如何?那是老师和家长的问题,小孩子怎么会有问题呢?我们要对曾经的自己说:“你没及格,不也混到今天了吗?”

想一想吧,拎出自己二三年级的时候为作业焦虑的心情,因为那时的焦虑,其实累积到了现在。花点儿时间跟他说:“小朋友,英语不行没关系的,将来会发明一种同声传译机器……”

有一天,我看着儿子用Siri做数学题、做语文题,他直接问:“27乘以65等于多少?”Siri就告诉他答案了,他就写下来了。

所以你说,我们急什么呢?未来的一切,都会有解决的方法。

让我们成为一个不需要,或者起码能觉察自己巧言令色的人。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 UWldxZ8V7xF72Q+fwukMCBZ15FizLDU/OOB2wHcbSOkp9VcqwiE7KpeM2C6pW2I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