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阿尾奢法
——内外缘的考察

李建弘

摘要: “阿尾奢”一词,源于印度梵文,意指附身;在汉译佛典中,又作阿尾舍、阿尾捨、阿毗舍。而阿尾奢法是一套法术程序,以孩童为灵媒,用于问事、医病,是其特色。此法最早在唐朝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来自印度、中亚的密宗僧侣传入中土,当时只流传于皇室宫廷,直至“会昌法难”之后,才逐渐转向民间发展,与道士、民间的法术仪式结合,成为民间普传的法术。本文详细地梳理了阿尾奢法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考察“阿尾奢”一词作为唐密的关键字与法术名称,自七世纪末译出的《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至八世纪中叶的《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为止,前后半个多世纪的内外因缘。

关键词: 阿尾奢;附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xS26nJaGUzSVa67vbMASTSlDKdUy8yFHmAPvVN0ITmUAEEhXc5xjM45V4TQQ1A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