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军用飞机的演变

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初次崭露头角,在1909年,美国陆军就装备了第一架军用飞机,机上装有1台3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速度为68千米/时。同年研制出1架双座莱特A型飞机,用于训练飞行员。一战初期,军用飞机主要负责侦察、运输、校正火炮等辅助任务。当一战转入阵地战以后,交战双方的侦察机开始频繁活动起来。为了有效地阻止敌方侦察机执行任务,各国开始研制适用于空战的飞机。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种战斗机是法国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它由于装备了法国飞行员罗兰·加罗斯的“偏转片系统”,解决了一直以来机枪子弹被螺旋桨干扰的难题。随后,德国研制出更加先进的“射击同步协调器”并安装在“福克”战机上,使“福克”战机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战斗机。“福克”战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空战的方式,提高了飞机的空战能力,从此确立了战斗机武器的典型布置方式,而当时也将该战机称为“福克灾难”,从另一个方面也衬托出了新技术在战机上的重要作用。

“福克”战机

一战结束时,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已达到200千米/时,升限高达6千米,重量接近1000千克,发动机功率达到169千瓦,大多配备7.62毫米的机枪。总体来说,一战中的战机虽然起到了作用,但其在实战中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二战中,由于各项技术不断发展,战机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此战机也逐渐成为战争中的主角。到二战开始时,军用飞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种不同作战用途的战机也应运而生,如攻击机、截击机、战斗轰炸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等。由于二战期间各种舰船(包括航空母舰)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这也使得各种舰载机出现并在各种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战机在二战期间性能提升迅速,当时战机的最大速度已达到700千米/时,飞行高度达11千米,重量达6000千克,所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功率接近1470千瓦。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率先制造了Me 262喷气式战斗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高达960千米/时。虽然纳粹德国最终战败,不过这一技术却开启了战机发展上的新篇章。从此,喷气式战斗机普遍代替了活塞式战斗机,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出现了喷气式战斗机空战的场面。苏联制造的米格-15“柴捆”(Fagot)和美国制造的F-86“佩刀”(Sabre)都采用后掠后翼布局,飞行速度都接近音速(1100千米/时),飞行高度达15 000米。由于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便于改善飞机外形,战斗机的速度很快突破了音障。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已超过两倍音速,配备武器已从机炮、火箭发展到了空对空导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苏联米格-25和美国YF-12为代表的战斗机的速度超过了三倍音速,作战高度约23000米,重量超过30吨。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越南战争、印巴战争和中东战争的实践表明,超音速战斗机制空战大多是在中、低空,以接近音速的速度飞行的。空战要求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即转弯、加速、减速和爬升性能。其装备的武器则是机炮和导弹并重。因此,此后新设计的战斗机不再追求很高的飞行速度和高度,而是着眼于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能力,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

早期的舰载机准备在航母降落

苏联生产的米-15战机

到了21世纪初期,战斗机基本上都是多功能战斗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四代机。这类战机强调作战任务的灵活性,既能同对手进行空战,又拥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能以尽量少的架次完成尽量多的任务,在执行任务中能够接受临时赋予的其他任务,甚至能够先空战,然后再对地攻击。从现代空战的角度来看,未来空中战场不外乎是信息、机动和火力综合优势的较量。战机在空中的作战任务将更加全面,也更加智能。

F-14舰载机

改变未来战机走向的X-47B无人机 T+m2ilVHkUbfO7qOH4XbA7Ti9M8FBWWlt5/raQ4VPN0Yhhxsb48+i8zwjd38F78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