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介休祆神楼

介休城池分为两部分,主城为方形,其东、北两面又加筑了口袋状外城。虽然时至今日介休的老城墙被拆除殆尽,但城里旧有庙宇如后土庙、五岳庙、文庙、城隍庙、关帝庙、三结义庙等古建筑群还大多幸存,这种情况在山西全省也不是太多了,其中三结义庙的祆神楼精美绝伦,是介休现存木结构建筑中的翘楚。

三结义庙位于外城东门内,祆神楼耸立于庙前,由庙内的四重檐两层歇山顶倒座戏楼和跨建在庙外的四重檐十字歇山顶两层过街楼共同组成。倒座戏楼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平面是长方形,过街楼深广各三间,平面为正方形,两者呈“凸”字形布局,东西向的街道自楼下穿过,向南可通往小巷,向北便进入三结义庙内,既可为行旅遮风挡雨,又不阻碍城内交通,还使庙内可用面积大为拓展。全楼二层出回廊,设平坐腰檐,在过街楼二层东、南、西三面的明间均突出有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整组楼阁外立面层次丰富,结构精妙,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飞檐出挑充满了韵律,各层檐上琉璃装饰流光溢彩、璀璨晶莹,两组脊刹更如天宫楼阁一般比肩高耸,酣畅淋漓地展现出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装饰之美。整座祆神楼因组合而产生的变化比单体楼阁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让我想起了万荣飞云楼和陵川古陵楼,仿佛是二者的一种有机组合。

介休市祆神楼

据清乾隆版《介休县志》载:“三结义庙在东关文潞公(文彦博)祠之右,旧为元(玄)神庙,万历年间知县王宗正改建。”现在庙内尚存正殿五间和献殿三间。献殿里的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建三结义庙碑》载:“介邑之东关有三结义庙,盖宋文潞公特为祆神建耳。其规制之壮丽,气象之峥嵘,称一方巨观焉。在当年缔造之意,见于《平妖传》中者,固非无因。”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号伊叟,介休文家庄人,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官50年,封潞国公。这里的祆神指的是祆教,也就是拜火教,源于波斯和中亚地区,自北魏时传入中国,南宋以后基本绝迹。《平妖传》上说北宋时河北爆发了王则、胡永儿起义,文彦博率兵清剿,有天降神猿相助打败了起义军。因此传说文彦博还乡后,在修自家祠堂时,于旁建造了玄神庙供奉神猿,应是清代为了避讳康熙帝玄烨的名讳,在县志里采用“元”字代替“玄”。碑中另述,明嘉靖十一年(1532),朝廷下令除儒释道的庙宇宫观外,尽毁天下淫祠,玄神庙因此改为供奉刘关张兄弟的三结义庙,碑刻所载与县志正可相互印证。碑中还记录清顺治十六年(1659)三结义庙毁于大火,直到康熙七年(1668)才重修完成,所以今天能看到的三结义庙只是清代建筑了。

在民国时期的老照片里,这座庙前的楼阁被标注为“玄神楼”,而20世纪70年代的照片中,此楼已经破烂不堪,摇摇欲坠,仅存光秃秃的屋顶和一些已经歪斜的主要框架。这就说明今天所能看到的祆神楼是经过翻天覆地般重修的,那些华丽的琉璃、木雕以及门窗等构件都是近三十年来增补的。而现在说从楼上发现了带有祆教装饰图案的木雕和琉璃,并因而称之为祆神楼,令人感觉颇为疑惑。虽然我并没有机会登上楼去仔细观察这些证据,但民国之前这里只是玄神楼,是清初大火之后彻底重建的,与明代改祀刘关张也已过去一百余年,早已不是文彦博建的那座“祆神之庙”,仅仅因为碑文里记录了庙宇最初的创建原因,就非要将现存的一座清代戏楼和过街楼、几个构件同祆教扯上关系,实在牵强,又置庙内的刘关张兄弟于何地?在晋中地区乃至全晋都未曾再听说过和祆教有关的发现,其所谓祆教的证据也就成了孤例,让人不敢信服。

祆神楼曾经耸立在东门内的小街上空,在成片民房的簇拥下,楼阁声势更显出众,成为点缀古城气息的浓重一笔,现在楼下民房被拆除干净,修建了大广场,楼阁孤零零地处在广场边缘,在宽敞空旷的广场对比下,显得像个为点缀广场而建的附属建筑,气势就明显不足了。古建筑最初设计修建时要考虑到与环境的关系,使之能够和周边景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比如祆神楼东边大约30米,原来还有东城楼,两楼之间相互呼应并凸显于相对低矮的街巷之中,有效地营造了楼阁相望、巍峨华丽的视觉效果。如今的广场将祆神楼的生存环境完全改变了,那种街市高楼的意境也就没有了,周围空荡荡的样子让我不禁想起了方山大武楼。 YGUVjTMBkSQ6n7pBJyuJX1duqvaWe+r2fJquzlyrcqbMzRcTetE7lIlK7tUGJW+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