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师屯北广济寺

在与义棠镇一水之隔的汾河西岸山脚下,是同样南北向狭长分布的师屯村,村子实际上以一条小路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北村西南部山脚下有一所小学,校园里隐藏着一座古刹,名叫广济寺。

这座寺院坐西朝东,现存形式为一个四合院,即山门、南北配殿、大雄宝殿,奇特之处在于这四座建筑全部是面阔五间的较大型殿堂,这种情况在别处并不多见。据正殿前所立的一通清雍正八年(1730)岁次庚戌三月二十一日的《敕建广济禅林重修鼎新碑记》载“介邑之西师屯村离城二十里许,有古义同里广济寺宝刹一所,唐朝创始,明季重修”,可知此庙也有至少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不过看现存建筑也就是明清遗构。

我来到这里时,正是阴雨连绵,举着伞跟随学生们一起走进校园,穿过前边的教学楼就看见了破破烂烂的山门。当初寺院成了学校,建筑外观全被改造成砌着拱形门窗的教室,山门仍然是这种模样,房顶漏了好多个窟窿,檐椽朽烂不堪,和杂草纠缠在一起,只是在明间门额位置仍然镶嵌着的“广济禅林”木匾昭示着自己昔日的身份。走进院中,里面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大修,东西两座配殿被铁架和大棚裹挟起来,露出了嶙峋的骨架,满地堆着木料和砖石构件,木屑随着雨水和泥浆在脚下肆意流淌。大雄宝殿的修缮看起来已经接近了尾声,墙面和门窗也得到了仿古的修复,殿顶上崭新而色彩艳丽的琉璃构件尚未安插完毕,可惜这里引以为傲的介休特产黑琉璃则已经无迹可寻。我之所以听说这座寺院,还是先听说了这里的黑琉璃,其在介休这个琉璃之乡也是首屈一指、独树一帜的。待目光偶然扫过台基前杂乱堆放的砖瓦木料,竟发现了一个已经破裂的黑琉璃兽头被胡乱压在下面,心中顿时明白了这不是在进行文物保护,仅仅只是一个土建施工,不需要再心存幻想了。

新铺的屋顶下一排单下昂四铺作斗栱保存完整,耍头刻做昂形,当央补出斜栱。殿内粉刷一新的墙壁上白森森光秃秃,并无壁画痕迹。梁架使用减柱造,在前槽设有左右两根跨度巨大且敦实粗犷的木柱,撑起三段连通两山墙的更硕大的内额,扛托六组沉重的梁栿,有浓郁的元代风格,但看插手和蜀柱的用材及处理上又有明代味道。

再看佛坛上的景象,着实吓我一跳,并列而坐的三尊佛像全部被斩首,而且均遭开膛破肚,缺手断肢。同样手足具断、头颅无存的阿难和迦叶的残躯歪斜地靠在正中央主尊脚前。三尊佛背后原本华丽的明代风格背光,也好像被踹扁了的花环一样,残缺不全地弃置于后。本来应该是华贵祥和的佛堂之内,倒让人感到一种地狱般惨烈和恐怖的气氛,不用说这些塑像曾经遭到过窃贼无情的掠夺和破坏,此等惨状真是令我大为感伤。待到这寺院全部修缮完成时,这些残破的塑像下场到底会怎样?是被接续补全重获新生,还是另塑金身,把这些残缺旧像直接扔进垃圾堆呢?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我了!

介休市义棠镇师屯北村广济寺 p2O2O5ogs7ne2lQRhwFoyT6VMJIQnJGoetLbfLi47yaf/lcUm8FNd0qj7pey45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