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银锭山虹霁塔

介休市西南部的义棠镇处在晋中盆地的边缘,汾河从这里劈开群山,进入了著名的隋唐古战场雀鼠谷,向灵石县一路滚滚南下,义棠镇就傍依汾河东岸呈南北向狭长分布。河西岸群山连绵,其中一座临河高峰山势突兀,形如一个倒扣的银锭子,山顶建有宝塔一尊,远远望去,浩荡的汾河碧波之上倒映着山形塔影,风光壮美,赏心悦目,此山名曰银锭山,塔名虹霁塔。

相传这里早在唐朝初年就曾建有寺庙,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修建的泓济寺。在隋唐更迭之际,李世民曾率军在南边的雀鼠谷大败刘武周,感于杀伤太重,后来于谷口北端的银锭山顶修寺建塔祈福,之后历朝传承修缮,直到清代,始终是一方风景名胜。当年泛舟于汾河上的商旅船队都把山顶的宝塔当做路标一般,是介休南大门的重要标志。

银锭山顶现存的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重建的宝塔,通高近20米,坐西朝东,平面八角,高九级,是一座楼阁式砖塔,雄踞于山顶的前部。塔底设八边形砖石台基,一层较高,下部有坚厚的石雕须弥座,仅在正东面开石拱门,其上有砖雕门楼装饰。二层高度与一层近似,周围设平坐勾栏,这两层檐下都以砖雕仿木结构做出重昂五踩斗栱,平身科和角科做花团锦簇的斜栱,斗栱层下做平板枋和大额枋,出垂柱。再向上层高逐渐缩矮,宽度也渐次收分,各层檐下只设简单的三踩斗栱。塔身除了一层外,各层各面均设拱形窗,真窗和假窗相交错,最上层为盔式顶,安琉璃葫芦形塔刹。日久年深,砖塔通体风化成一种土黄之色,古朴凝重,素雅挺拔。塔内因无承重梁架,全靠厚重的墙壁支撑,所以空间狭窄,除下面几层设砖台阶外,其上都是木楼板和木梯,各层梯口相互交错,层高也仅能站直身躯,最顶层以砖叠涩成穹隆顶。

前些年附近的煤矿肆意开采导致银锭山下成了采空区,地基下沉,虹霁塔因而开始向东北方倾斜,最严重时曾经达到惊人的近3米,几乎是随时就要垮塌。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纠偏工程,才纠正了约2米,现在塔身的倾斜仍然很明显。

东山坡有漫长陡峻的石阶,仰望好像插入云中,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山来,当时正是雨后的清晨,山顶云遮雾裹,宝塔忽然就撕破迷雾挺拔而出,几乎是迎面撞到了眼前,让我大感神圣庄严。于是也顾不得汗流浃背,围着塔转了好多圈,然后赶紧开始画起来。

塔下现在建起了大面积的仿古寺庙,其崭新庞大的气势和俗气的审美品位让人不敢恭维,不过有人重新进驻寺院,客观上倒是对虹霁塔起到了一定的守护作用,希望宝塔不要再有倾覆之忧。

介休市义棠镇银锭山虹霁塔 0VHQnWnkYKzsGGzF1dhUhBbgMpe1t7esaByka4KTyZwcZ4T8KTNF7TCCdC+U8Eo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