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靳菩萨庙

从小靳村向北走不远就到了大靳村,村庄面积果然比小靳村大了不少,在村子东西向的主街西口建有一座菩萨庙。因卡在街口上,空间有限,这座庙并不大,仅有山门和正殿两座建筑,下部设有约1米高的砖石台基。两屋等宽,均为三开间,山门较矮,为卷棚顶,正殿是典型的清代起脊硬山顶,屋面特别陡。这两座砖房之间只有几米的距离,由短墙相连,勉强形成了一个不能再窄的院子。它们的结构可以说十分简单,各部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山门安装着近代的门窗,使我疑惑其在被改造前甚至没有门窗,只是一个穿堂通透的献殿。这种在街心位置修建的庙宇过去在城池里也是广泛存在的,有些是出于风水或镇压的目的而建,现在为了交通方便,已经拆毁得所剩无几,只有体量大如钟楼、鼓楼或市楼这类建筑才有所残存,但规模和形式又不可同日而语。

这座菩萨庙自然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了,到了清代后期,各种信仰都已经世俗化,佛教的观音和道教的普度慈航或者圣母娘娘在民众心中,都是慈爱而万能的女神而已,有这样一位娘娘守在路口,村人可能更感踏实。

结构如此简单的村庙似乎也不值得更多关注,但其门前两株参天的古槐树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尤其东边的一株,粗壮得要两人合抱,近屋檐处又一分为二,直插青天,树冠宛若巨伞罩在小小的菩萨庙上空,以我多年寻古的经验来看,这般惊人的体量恐怕也该有千年树龄了。这对老树很显然是当初种在庙前起仪仗作用的,如果村庄规划和街道格局始终未变的话,也就说明这个小庙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了。虽然现存者仅为清代构筑,但从老树来看仍可猜到庙史之久远,直追故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不加粉饰的沧桑小庙配以参天古树,在平淡无奇的村落中营造出古意盎然的淳厚气息,好像是历史留给今天的一个坐标、今人回眸历史的一座灯塔,这也是古村血脉的延续。我徒步十余华里,从兴地村那边一路走来,能够见到这样直面千年的景象,虽然身体疲惫不堪,心中却大感值得。

介休市绵山镇大靳村菩萨庙

烈日当空,我躲在一处阴影里绘画,许多孩子欢快地跑过来围观,叽叽喳喳的热情也让我有些感慨,眼前老庙古树所营造出的意境与这些活力四射的少年儿童相映衬,不正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吗! 5ufxdbHKIysY2L0z3mzyGwUS7j9XiMdRqKMNiP77urJEwVyXD1MMEiEpxDZ3qc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