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虽然历史悠久,但最早被人民记住的是介子推。他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时,恰逢断粮,便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可谓赤胆忠心之臣。待重耳终于得以回国即位并大封群臣时,介子推坚辞不受,带着母亲隐居进了绵山。晋文公前来寻找,介子推就是不肯相见。传说晋文公无奈便放火烧山,想逼迫介子推母子退出绵山接受封赏,但这个倔人偏偏不出来,最后和母亲烧死在山中,介子推命休于此,当地遂得名介休。至于晋文公后悔莫及,设立寒食节每年悼念介子推云云,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关于绵山到底在哪里,历来颇多争议,甚至介休之名的来历也有不同说法。相传战国时,这里属魏、赵边界,秦军攻赵前曾在此休整,秦朝建立后,就于此设立界休县,至西晋时才改称介休。介休的绵山风景区这些年声名大噪,大家也就约定俗成地认为这里正宗了。其实介休除了介子推还出过东汉著名学者郭泰和北宋名相文彦博,因此有“三贤故里”的美誉。在吕梁和晋中寻古时,我还知道了忠烈的西晋介休令贾浑,亦颇为敬仰。
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回銮寺
静升镇东北方便是介休市绵山镇,如接天铁壁一般的绵山脚下有一个叫兴地的村庄,村子东西向狭长,面积不小,村西部现存一座古刹,名曰回銮寺。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登绵山访空王佛,在此处灵溪寺驻跸回銮,唐人因之改为回銮寺,但后来毁于五代战火。北宋建隆三年(962)再次重建,可惜屡建屡毁,金元两代更是多次重修,寺内现存最早的建筑便是元代遗构大雄宝殿了。
回銮寺呈南北向、长方形布局,最前端的山门为现代复建,院中央有天王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正面明间开板门,两次间配直棂窗,背面只开一门,檐下不设斗栱,应为清代建筑。院子最北端有一列1米多高的平台,上面一字排开三座大殿,核心便是大雄宝殿,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悬山顶,前檐下出廊,檐下设单杪双下昂六铺作斗栱十一朵,正中心出斜栱。明间设木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古老厚重的柏木门板上,一排排酒盅大小的铁铸盘龙门钉依然完整。廊下陈列着众多的明清两代碑刻,记述了寺院的修缮状况和高僧们传经说法的事迹。殿内采用减柱造,梁架高举,用材粗犷,后槽三段粗略砍削成方形的内额搭架在两根金柱上,同前槽包砌在墙壁里的柱子一同托举起了顶上沉重的六组梁架。这些梁下写满了元代风格的粗大墨书题记,诸如“皇帝万岁文武千秋国泰民安”之类的祈愿之词、“功德主、都维那”的名单等,大多是为捐钱的善人祈福。在正脊下最不显眼处还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岁次戊申二十七日壬子丁未时重建”的题记,这正是大雄宝殿建造的准确时间,疑似仍与河东大地震有关。殿内东墙上白森森的石灰之下依稀显露出大面积的壁画,隐约辨得是衣冠华丽的众神列队行进在云端里,其上似有明王法身。整座殿宇给人一种宽厚沉稳的气质,就好像一位含蓄高深的长者端坐于前,不用张扬炫耀,自生雍容威仪。那些在岁月磨砺下已经干裂的柏木梁柱和门窗都散发着一种令人陶醉的美感。
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回銮寺关帝殿彩塑
大雄宝殿两侧的垛殿相对低矮,均为三间四椽,前出廊,设隔扇门窗,簇拥着大雄宝殿,成为回銮寺最重要的一组建筑群。寺院东西两厢还排列着配殿和厢房之类附属建筑,这些殿堂大多为清代增建或改建,有些配殿改为窑洞形式在清代的碑刻里还有明确的记载,里边供奉财神、罗汉、文昌、关帝等各种神明,是寺庙流传到清代时,信仰分界渐渐模糊,三教合流的一种反映。
在这些建筑最东南角上有一座关帝殿,其结构为三开间前出廊的硬山顶小殿,看梁架似有明代痕迹,但里面空空荡荡,仅在神台上供奉着正中央的关老爷和两旁的关平、周仓,除此外再无他物。实际上四年前我第一次来此时,神台上只有关老爷与关平二人,首级皆被盗割,好像两具无头尸身戳在土台上。周仓则头脚全无,只剩下躯干,被扔在墙角里,简直就像来到了凶杀现场。此番虽喜见塑像被修补完整,手法也算不错,可更深恨文物盗窃和销赃之徒,他们一日不除,文物便难有彻底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