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阳鼓楼

中阳县位于离石区南边的南川河谷地里,与离石城区相距很近。这里也是一座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设立的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县城,历史上还曾经叫作平夷县和宁乡县。这里处在南北向两山相对的河谷之内,城市也是沿着河川建设展开,相传当年于成龙在安国寺读书时,就可以望见南边大川之中的中阳县城。

我在离石区盘桓的时候,并未有去中阳县的打算,可在安国寺里遇到的两位当地画家却谈到中阳县里有一座鼓楼,就在县城中心,顿时引起我的兴趣,于是返回离石之后,立即上了去中阳县的客车,颠颠簸簸地向南而来。

中阳县处在狭长的黄土山沟里,跨河而建,在山与河之间有限的空间中已经建满了参差层叠的楼宇,远望有一种特别繁华的氛围。客车正沿着河东岸向南前进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了河西边楼宇包围之中,有一座古朴的十字歇山顶楼阁,与那些方形水泥盒子楼房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一下子牢牢地抓住了我的目光。

这正是我要找的中阳鼓楼,它孤独地矗立在十字街中央,在周围楼房的环伺下显得有些低矮和瘦小,因为附近再也没有别的古建筑,所以它卓尔不群的造型还是能够脱颖而出,我立即下车直向它跑了过去。

此楼通高有20余米,是一座平面正方形、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砖木楼阁,下部为厚重的十字穿心城台,每个门洞上还镶嵌匾额。平台四周设宇墙,在南墙西部开有入口,焊接着铁梯子,不过梯子下部已经断掉,看起来很久都没人上楼了。顶上建有面阔、进深各三间的两层十字歇山顶鼓楼。一层为砖造,各面皆砌四根突出于外的立柱,每面都是两窗夹一门的格局,门为拱形,拱下设两根浮雕圆柱,窗上为漫弧形,都是近代仿西式风格的产物,门顶上镶嵌横匾,两侧柱上雕刻楹联。这一层顶上出短檐,装饰着简洁的砖雕仿木结构斗栱,看起来有浓郁的民国风。二层上又设宇墙围护,建有三开间木结构的亭阁,四面通透不设门窗,仰望可知里边有四根金柱贯通到一层之内,上面覆盖着宽大厚重的十字歇山顶,每一面檐下都悬挂有匾额。

这原本是一座建于1919年的钟鼓楼,当地人俗称大楼,1949年3月,由当时的人民政府主持,将此楼改造成了供奉革命先烈的纪念性建筑。看到北侧门洞上镶嵌的“烈士楼”以及上上下下众多的“勋功昭著”“殉身真理”“为民捐躯”之类匾额,我顿时明白了这座楼和离石鼓楼一样,因为对烈士的供奉意外地侥幸保存下来,这也是中阳县城内仅存的古迹了。

我在楼旁边的商店屋檐下画起来,有许多人拥挤围观。当他们听说我一个东北人专程跑来画这么个东西,大多表示无法理解。有老人跟我介绍,当初在这条街上曾经建有十多座牌坊,那才叫堂皇气派呢,可惜“文革”时全拆光了。仰望着与周围风格天壤之别的老楼阁,看着这繁华喧闹的街市我不禁感慨,这样的环境能够让楼内供奉的英灵安息吗?可是如果哪天没有了“烈士楼”这张护身符,鼓楼还能保全下去吗?

中阳县鼓楼 +NvYzDNWRdYTXpDfq/PFDaL+CGxbfvqWvISZ3bmM10WbUtft3ZZNeFQn9vRth1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