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孝义镇市楼

从上贤村北去不远就是孝义镇,这里虽然和孝义市相距甚远,却也流传着一个和孝顺有关的故事。相传古时候这里有一个妇人经常虐待公婆,忽一日有炸雷将村口的老槐树劈为两半,人们看见妇人无头的尸身立于树下,沿着血迹一路找到了十几里外的太符观,发现妇人的头颅被五岳殿黄龙抓在爪子里。自此村里人人贤孝,再无忤逆之事,遂得名“孝义”。但根据明万历年间的碑文记载,孝义村原本由鬼市、忠义祠和南夏祠三部分组成,鬼市附近是坟场,常有孝子哭祭,后来人们就取“孝”字和忠义村的“义”字给村庄定名。

文水县孝义镇市楼

这里是一座很大的镇子,也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孔子的弟子子夏还曾在此讲学,北魏太延二年(436)始筑城堡。因地处并州南下汾孝、西出关中的通衢之上,自古就是重要的运输动脉,千百年来的积累使孝义镇繁荣富足,始终是文水县首屈一指的大镇。

如今镇子东边的国道上运煤货车川流不息,有时候甚至首尾相接,达到几十辆之多,钢铁车厢颠簸中发出狂暴的轰鸣,声势之大,整个镇子似乎都在随之一起震颤,扬起的灰尘让人无法呼吸。但在镇子西边则别有洞天,紧凑的小街巷寂静无声,与国道上完全是两个世界。

旧十字街心有一座严整精致的市楼,一下子把氛围带回到了纯正的中国风里。市楼,顾名思义,即市中楼房,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这座市楼创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通高18米有余,平面为正方形,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开十字穿心门洞的砖石城台,可通行车马行人。上边建十字歇山顶两层木楼阁,一层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出回廊,开拱门。二层为一间,设平坐,置隔扇门窗,整体风格端庄清秀。

当初这里是从太原南下汾阳的必经之路,古往今来滚滚的商队和辚辚的兵车都曾从楼下穿过,近代以来的动荡和战乱使繁华的城镇风光不再,明清老宅院也被红砖水泥的新瓦房更替殆尽,只有市楼还屹立在原地,躲过了浩劫,见证着变迁。由于近代的公路绕开了镇子中部,才使得市楼逃脱了被摧毁的命运,默默地隐藏在归于沉寂的老街深处,昭示着曾经的繁华岁月和如水光阴。

我当初来到孝义镇本是想找车下乡去寻访石永市楼,老乡自豪地对我说:“我们这里也有一座漂亮的市楼呢!”由此我才万幸地没有和孝义镇市楼失之交臂。 bt7lu+F3Yhrze636uvpcN830np5O3PjT9qqrrsAf4YUxx6iaDsVb6fJlzK01ZAE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